智慧旅游

搜索文档
杭州推出新版避暑数字地图 精准响应1℃温差
杭州日报· 2025-08-22 02:27
杭州的体感温度每上升1℃,户外景区的客流量会减少近6%,相当于近两万人望"热"却步。这是来 自杭州市旅游经济实验室的调研数据,清晰反映出高温天气为旅游市场带来的挑战。8月以来,高温与 暑期后半程的短途游客流高峰相遇,杭州文旅部门联合市气象局,于日前推出"2025杭城避暑数字地 图",依托城市大脑的数字监测与分析能力,融合实时气象数据与多维度的文旅数据,向市民游 客"数"送清凉。 1℃的温差背后,隐藏着市民游客悄然改变的行程计划与亟待回应的避暑需求。根据杭州市旅游经 济实验室的分析,1℃温差虽微乎其微,却真实地左右了游客的选择与脚步。尤其是近年来,杭州亲子 游板块,客流高峰由春秋两季逐渐转向7月、8月两个月,高温天气则成为影响游客出行决策的关键变 量。 如何破解旅游市场"双峰叠加"的问题,精准对抗1℃温差带来的影响?当下,杭州正通过数据与服 务的深度融合来破题。与传统的季节主题旅游地图不同,新版避暑地图依据近一个月的实时气象数据, 如气温、体感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空气质量等数据,并结合近期搜索率较高的避暑旅游资源与热门 话题,实现从数据监测到旅游服务的转变。 在内容层面,新推出的避暑地图既重点推荐了浙西大龙湾 ...
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19 19:19
公司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034万元,同比基本持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9万元,成功实现扭亏[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规模达146,643万元,净资产104,483万元,资产负债率29%[2] - 传统景区业务面临压力,但阿里景区入境游业务增长明显,旅行社出入境业务发展稳健[2] 核心经营举措 - 智慧平台服务升级:"乐游西藏"平台实现OTA分销系统对接,整合本地商户资源,推出景区慢直播场景和智能行程规划服务[2] - 生态联动营销:与携程等OTA平台合作策划主题营销活动,通过抖音直播等方式精准转化流量[2] - 入境游业务发展:受益于政策支持,印度香客赴阿里景区路线恢复,公司通过设施升级和多语服务促成接待规模增长[3] - 产品创新:阿里景区推出"直升机救援+外骨骼装备"等高端产品,圣地国旅完善出境游产品设计[3] - 情景打造:新增网红打卡地和主题产品,深化场景体验,提升二次消费转化[4] - 景交联动:成功运营景区直通车和直达专线,推出组合优惠满足多样化需求[4] - 品牌推广:参与政府推介活动,整合社交媒体资源进行矩阵式传播[5] - 安全防控:完善智能化安全防控体系,开展应急演练,确保旅游高峰期平稳运营[6][7] 公司治理 - 董事会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认为报告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了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10] - 审议通过2025年上半年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11] - 拟取消监事会,原监事会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12][21] - 修订《公司章程》及相关议事规则和制度,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14][37] 募集资金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33,227.04万元,其中6,284.65万元用于募投项目建设,26,942.39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25] - 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为32,307.79万元,均存储于募集资金专户[25] - 2018年至2025年6月期间,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理财产品均为保本型[31] - 2025年股东大会同意继续使用不超过30,000万元的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31] - 2019年终止原定募投项目,2021年变更募集资金用于新项目建设[32] - 2023年和2024年两次延长募投项目实施期限[33][34]
世纪恒通:目前公司在智慧旅游领域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08 12:43
公司业务进展 - 公司在智慧旅游领域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暂未形成具体运营项目或实质性业务投入 [1] - 公司将结合市场需求及自身业务规划审慎关注业务机会 [1] 行业现状与挑战 - 智慧旅游作为新兴领域,市场培育和商业模式仍需时间验证 [1] - 该领域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1]
岭南控股(000524) - 2025年8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08 10:48
主营业务布局 - 公司是一家集商旅出行(旅行社)、住宿(酒店)及其他旅游产业链相关业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集团 [1] - 商旅出行业务核心企业为广之旅国际旅行社,定位于中高端市场,已完成全国6大运营中心战略布局 [1][2] - 住宿业务核心企业为岭南国际酒店管理公司,管理规模连续两年位居"中国饭店集团60强"第14位 [3] - 产业链延伸至餐饮、景区、会服、旅运、科技等多元业务,管理5A级白云山景区及4A级贵州布依古寨景区 [4][5][6] 战略合作与资本运作 - 联合中免集团等设立市内免税品公司,公司持股19.5%(投资877.5万元),已完成工商登记 [7][8] - 控股股东岭南国际收购都市酒店70%股权,委托岭南酒店管理3年,承诺3年内优先注入上市公司 [8][9] - 明确资产注入时间表:若3年内未收购,控股股东将在2年内向第三方转让股权 [9] 品牌体系与运营数据 - 酒店板块拥有12个核心品牌,覆盖高端(花园酒店)、中端(岭南东方)、经济型(都市118)全品类 [3][4] - 自有产权酒店包括3家标志性五星级酒店:广州花园酒店(白金五星)、东方宾馆及中国大酒店 [4] - 旅行社业务构建"全国买全国卖"生态,覆盖多口岸出发、多签证中心的网络化布局 [2] 创新业务发展 - 科技业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专注智慧旅游系统研发,获"专精特新"资质 [6] - 会服业务拥有5个自主IP展会,包括广东旅游产业博览会、粤菜师傅乡村行等 [5] - 旅运业务拥有专业车队及航空票务代理资质,覆盖120家航空公司销售授权 [6]
我省举办智慧旅游推进交流活动
新华日报· 2025-08-06 23:10
行业活动与政策动态 - 江苏省文旅厅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2025年江苏省智慧旅游图谱研究报告》[1] - 活动推出"全域覆盖+场景深耕"双轨模式 旨在为全省智慧旅游建设提供可复制方案[2] 智慧旅游产业规模与结构 - 江苏省拥有221家智慧旅游企业 产业覆盖信息设施、平台服务、产品供给、应用服务四大领域[1] 创新案例与技术应用 - 18个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案例入选省级优秀 包括南京博物院VR大空间沉浸展等项目[2] - 蚂蚁集团、抖音集团、科大讯飞、同程旅行4家头部企业就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进行路演交流[2] - 无锡拈花湾景区、江苏原力数字科技、苏州拙政园景区分享行业创新发展经验[2] 行业交流与主题研讨 - 活动开展3场专题对话 聚焦科技创新文旅体验、智慧旅游管理数据利用、科技赋能人文资源活化三大主题[2]
驴迹科技盘中最低价触及0.180港元,创近一年新低
金融界· 2025-08-05 09:08
股价表现 - 截至8月5日收盘价0.185港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12% [1] - 盘中最低价触及0.180港元 创近一年新低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44.73万港元 [1] 公司业务概况 - 成立于2013年12月 专注于景区导览和全域导览两大核心战略 [1] - 业务涵盖导游软件研发、全域导览系统及旅游配套业务 [1] - 基于智慧旅游产业云脑构建旅游生态圈 2020年1月于港交所主板上市 [1] 市场地位与覆盖范围 - 2018年交易额占国内市场份额86.2% [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 开发全球46,917个在线电子导览景区 [1] - 覆盖中国297个AAAAA级和2,734个AAAA级旅游景区 [1] 战略合作与行业影响 - 携手腾讯与高德打造"一部手机游云南"和"未来景区"项目 [2] - 与国内多家旅游局建立深度合作 [2] - 通过智慧旅游生态平台改变行业服务方式 影响数千万消费者旅行方式 [2]
供需发力 打通文旅产业升级路
金融时报· 2025-07-15 03:13
金融支持文旅产业 - 中国人民银行张家界市分行引导金融机构在供给端与需求端双向发力,推动旅游设施提质升级,截至2025年4月末,张家界市金融机构文旅行业贷款余额404.57亿元,同比增长18.47% [1] - 金融机构创新推出"经营权质押贷""门票收费权质押"等模式,截至2025年4月末,为景区企业发放贷款154笔,余额71.38亿元,同比增长14.25%,其中交通银行湖南省内首笔景区门票收费权质押贷款累计投放8.29亿元 [2] - 针对旅游行业轻资产特点,金融机构推出"民宿贷""张旅贷"等特色产品,为民宿集群提供5.65亿元信贷支持,其中张家界农商银行向民宿行业整体授信3000万元 [3] 新兴旅游业态发展 - 金融机构支持夜游经济、红色旅游等新兴业态,截至2025年4月末,向红色旅游发放贷款25笔、2.23亿元,向夜间经济项目投放贷款47笔、7.1亿元,慈利农商银行累计发放文旅产业贷款19.47亿元 [4] - 张家界农商银行向七十二奇楼、南门口夜市区投放贷款4377万元,工商银行为"魅力湘西"项目提供贷款支持3700万元 [4] 旅游支付场景优化 - 金融机构提升支付便利性,实现五大国际卡品牌和24个币种刷卡消费,截至2025年4月末,POS机外卡收单业务量26.74万笔、金额7.01亿元,发放"汇钱包"4.96万个(折合248.05万美元)和"零钱包"10.11万个(金额1454.7万元) [5] - 核心景区新增145个扫码支付点位,交易笔数同比增长71%,布设5000余台智能POS机具,非现金支付率达92% [6] 智慧旅游平台建设 - 金融机构推进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截至2025年4月末,通过平台实现交易流水11.14亿元,农业银行增设"一码行"支付模块,交通银行实现旅游信息数字化管理 [6] 旅游消费金融创新 - 金融机构推出旅游消费专属信贷产品,截至2025年4月末,个人旅游消费贷款余额8.25亿元,同比增长12.56%,旅游场景信用卡消费金额达4.78亿元 [7] - 邮储银行推出"旅游分期付",慈利农商银行设计"消费+旅游"组合信贷,农业银行提供最高2万元旅游消费信用额度 [7]
碧湖深处有“新”意
人民网· 2025-07-03 09:15
智慧旅游升级 - 青海湖景区推出"梦幻西海行"小程序实现吃住行游购一键搞定 并整合青甘大环线其他景点玩法形成完整旅游方案 [2] - 智慧管控中心实时监测游客分布 车辆通行等数据 高峰期动态增加疏导人员提升入园效率 [4] - 停车场完成智能化改造 新增200个车位并配备充电桩 无障碍车位等设施 智能停车系统实时监控车辆数据 [4] 生态保护措施 - 新建污水处理系统确保景区污水100%达标处理 推广使用生态厕所减少环境污染 [4] - 游船污水全部打包上岸处理 配备专业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 志愿者定期清理周边环境 [5] - 热气球项目限定飞行高度避免惊扰候鸟 文创IP形象传播生态保护理念 [7] 旅游体验优化 - 72小时不限次门票+游玩项目打包模式提升游客体验 [2] - 人车分流设计改善带老人儿童游客的游览体验 [4] - 新增鱼雷发射试验基地纪念馆和野生动植物标本馆作为教育场所 [7] 行业发展数据 - 青海省2025年4月接待游客1350万人次 同比增长22 7% [7] - 青海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案例入选全国文旅改革创新优秀案例 [7]
加快塑造文旅融合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新华日报· 2025-06-02 21:36
文化和科技融合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特别提出要做好"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1] - 智慧旅游成为旅游业新趋势,需注重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及VR等先进技术的融合应用,创新数字化艺术表现形态 [2] - 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文博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提升旅游产品品类、质量、服务和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2]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是重点工作方向 [1] - 全球文旅市场迭代升级,游客休闲属性变化催生不以景点为目的的新休闲旅游形式,形成文旅行业全新赛道 [2] - 需把握"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趋势,创新推出景色游、文化游、美食游等新线路和新玩法 [2] 文旅产业体系创新 - 推动形成多元文旅产业体系,打造公共文旅集聚空间、数字化文化体验新空间和夜游、夜市、夜演消费新场景 [2] - 开发时尚新潮、创意感十足的文创产品,打造"吸睛点""兴奋点"和"消费点" [2] - 探索文旅跨界融合,引入农业、体育、教育、时尚、影视、金融等行业合作,拓展发展空间 [2] 文旅协作链条优化 - 健全文旅市场调研机制,以大数据分析精准把握市场需求,提供个性化行程规划和特色文化体验产品 [3] - 构建协同宣传促销机制,强化政企联手、传统媒体新媒体联合和线上线下联动,策划区域旅游路线 [3] - 加强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产业链衔接与合作,提升游客体验感受 [3] 文旅发展环境提升 - 构建文旅数智化治理体系,建立权威智慧旅游线上综合性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 [4] - 优化旅游保障工作机制和投诉响应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反垄断制度规则研究 [4] - 推动经营主体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完善"政策金融+产业基金+资本运作"的文旅供应链金融体系 [4] 文旅人才培养 - 加强与高校合作开设复合型数智文旅专业,加强实践教学 [4] - 加强与企业协作,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4] - 健全人才激励机制,通过科学薪酬体系、福利制度和奖励制度吸引优秀人才 [5]
打造文旅融合新亮点
经济日报· 2025-05-29 22:23
文旅融合成效 - 盱眙县通过"龙虾+文旅"打造全产业链消费场景 今年"五一"假期全县接待游客同比增幅达82 16% [1] - 龙虾尅街夜市单日客流量峰值突破5万人次 200吨龙虾销量带动餐饮消费占比超70% [1] - 通过发放长三角十城"旅游护照"等活动 省外游客占比提升至43 86% [1] 消费场景创新 - 盱眙全县13个镇街建设标识统一 特色鲜明的淮安书房 铁山寺天文科技馆等入选江苏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 [1] - 智慧旅游平台实现线上购票 预约全覆盖 景区二次消费占比首次超50% [1] - 象山矿坑公园打造"水下蓝洞"自由潜基地 大云山汉王陵博物馆以国家AAA级景区标准焕新 [2] 游客体验升级 - "五一"期间在盱眙过夜的游客占比达75 97% 酒店入住率达到89 32%创历史新高 [2] - 铁山寺滑雪场"微型冬奥会" 天泉湖流星雨观测等构建"水陆空"立体体验 [2] - 第一山景区主题夜游灯光秀与沉浸巡游吸引19 36万人次打卡 [2] 基础设施完善 - 百里画廊盱眙段 天泉湖环湖路等交通网络串联起"快进慢游"新格局 [1] - 高端酒店与伴山 又见天泉等休闲民宿形成互补 接待能级显著提升 [1] - 龙虾博物馆 龙虾主题酒店等IP项目实现"舌尖+视觉+听觉"多维享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