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消费

搜索文档
2025南国书香节:始于图书,成于文化消费新业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13:09
活动规模与参与度 - 活动采用1+1+N模式 包含1个线下主会场 1个线上云会场和467个特色分会场[1] - 主分会场共举办2335场文化活动 累计吸引超5500万人次线上线下参与[1] - 全省主分会场线下参与人数达275万人次 覆盖城乡社区和交通枢纽等多元场景[1] 国际出版资源整合 - 境内外1500多家出版机构携近50万种出版物参展 包含23个国家和地区的出版成果[2] - 近2万种进口原版图书来自欧美日韩等国际顶尖出版机构 其中30%为内地首秀[2] - 推动102项中外版权贸易协议(含意向)落地 成为中外出版机构版权洽谈超级平台[2] 国际文化展厅亮点 - 欧美区汇聚企鹅兰登集团 阿歇特出版集团 布鲁姆斯伯里出版社等行业领军出版商[4] - 艺术专区集结泰晤仕与哈德逊 费顿 ACC Art Books三大顶级艺术出版社[4] - 日韩区由东贩 日贩株式会社联合讲谈社 小学馆等巨头带来动漫及艺术时尚出版物[5] 港澳台专区特色 - 香港馆打造"潮阅香港"主题空间 呈现出版双年奖作品及影视音乐漫画周边藏品[6] - 澳门馆以申遗成功20周年为主题 展示当地文教科普及粤港澳大湾区出版成果[6] - 中华商务贸易公司带来近两千种2025年上半年海外畅销新书 含国际畅销榜作品[6] 创新交易模式 - 首创"Forthcoming"新书扫码预订模式 为未出版图书提供线下到线上预售服务[7] - 该模式为海外出版商提前锁定市场需求 降低发行风险并提供数据支撑[7] - 推动传统书展从展示平台向精准交易升级[7] 文化输出成果 - 专设中国影响力专题 展示海外出版的中国题材精品如《观象敦煌》等学术著作[9] - 举办10多场版权签约活动 涉及希腊文 阿文 哈萨克文等多语种版本输出[10] - 南方传媒与德国 希腊 埃及 马来西亚等国家出版机构达成合作协议[10] 中亚合作进展 - 哈萨克斯坦团队每年翻译20余本中国图书 依托汉学家团队保障学术严谨性[10] - 中亚读者对信息技术和经济发展类中国书籍表现出特别兴趣[11] - 中亚国家正建立中国社交媒体阵地 为图书合作拓展新渠道[11] 科技与业态创新 - VR体验和AI阅创馆等科技元素深度融入阅读场景 如《广府梦华录》VR体验[14] - AI主持串场好书推介活动 深圳分会场构建AI书展彰显技术革新[14] - 文创产品从图书附加品升级为书展经济主要支柱 潮玩企业参展拓展IP价值[14] 互动体验升级 - 集章活动引导市民探索不同展区 将逛展转化为沉浸式文化发现体验[15] - 降低青少年接触严肃阅读的心理门槛 实现从单向阅读到多元参与的转变[15] - 通过"因趣而入 因书而留"的机制深化书香氛围影响力[15]
上海书展闭幕,文创产品销售增长100%
第一财经· 2025-08-19 11:25
本届书展立足图书展销根本,共吸引全国371家出版单位携16万种图书参展,大量重磅新书好书和读者见面。比 如,中国出版集团的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南史》《中国面孔》,湖南主宾省的《毛泽东文谭》《何以汉服: 重新发现马王堆汉墓服饰》等。世纪出版集团带来近万种参展图书,并通过数字出版馆呈现AI技术在多个场景中 的创新应用,如在书展全新上线的"尚古汇典·文渊阁四库全书AI+版"可以有效降低读者接触古籍知识的门槛,有 助于更多人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 本届书展放大票根经济,将阅读融入城市的多元生活,以文化赋能消费。首次发放的惠民阅读券每天都被一抢而 空,核销率近100%。书展现场基于图书的文创产品销售火爆,买书送古埃及文明大展门票、凭书展票根兑换上海 书展乌镇阅读分会场景区门票等活动,让读者在享受购书乐趣的同时也得到满满的情绪价值。首次推出的"阅界夜 市"为参观上海书展的市民读者及周边市民、游客提供晚间文化休闲新选择,一半书卷气,一半烟火气,点亮城市 夏夜文化消费。 上海展览中心、上海书城双主场附近商圈与书展的联动更密切。推出"书展文化味蕾地图",宣推周边文化地标、 运动休闲场馆、怀旧老字号餐饮等。中信书店·跳岛 ...
新消费派 | 当“雪”落在书脊上——上海暑期文化消费“零成本美育实验”
新华财经· 2025-08-19 05:28
展览模式创新 - 采用"零预算"空间折叠方案 将美术展嵌入书架缝隙 实现书店与艺术展的融合[2] - 取消传统开幕仪式和繁文缛节 通过素净墙面和书香环境营造沉浸式观展体验[1] - 创新设计"S"形和"回"形观展动线 在动线拐点放置高光作品增强观展体验[2] 运营效率提升 - 展览周期仅7天 与上海书展时间重叠实现流量共享[3] - 采用店员兼任讲解员模式 用2分钟简短讲解实现高效传播[3] - 书店零租金提供场地 显著降低展览成本[3] 用户行为变化 - 观众平均停留时间从28分钟提升至41分钟 产生13分钟的时间溢价[3] - 通过"买咖啡即可观展"模式降低观展门槛 吸引家庭客群席地阅读[3] - 实现找书、看画、翻书的多重行为融合 两种美学在同一空间搭便车[3] 艺术普及化趋势 - 艺术话语权从策展人向普通观众下沉 美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呼吸[5] - 艺术展从殿堂级场馆向书店、酒店、商场等公共空间扩散[6] - 青年艺术新锐获得更多展览机会 市民大众可接触高端艺术家作品[6] 文化消费新范式 - 形成空间折叠×时间共享×零成本美学的文化消费新公式[6] - 艺术与商业空间结合创造不经意间的文化繁荣[6] - 打造城市美育管道 让艺术融入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6]
宁波宁海启动夏季文旅促消费活动
搜狐财经· 2025-08-18 04:02
活动概况 - 宁波市宁海县于8月17日启动夏季文旅消费活动 主题为"夏游宁海·'暑'你最嗨" 活动持续七天 旨在打造夜间文旅盛事并促进消费[1] - 活动地点为宁海城隍庙中心广场 包含文旅资源推广、非遗文化展示、消费券发放及市集体验等多维度内容[3] 文旅资源推广 - 现场聘用六名文旅推介官 发布四条夏季旅游精品路线和六大消费场景 系统性推广宁海文旅资源[3] - 通过授牌四家市级非遗茶空间、第七批宁波市级非遗传承人及市级非遗项目 强化文化底蕴展示[3] 消费促进措施 - 发放百万文旅消费券 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全场景 通过大麦 飞猪 云闪付平台扫码领取[3] - 推出"烟火缑城"市集活动 包含城隍非遗汇 城隍夜市 酒旅促销三大主题 集结传统美食 非遗技艺体验及酒店优惠[3] 文化体验升级 - 城隍庙内安排宁海传统戏曲表演 非遗技艺展示及祈福许愿活动 提升沉浸式体验与游览趣味性[5] - 城隍庙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以"送万家福"为主题完成展陈提升 通过老照片 老物件展示唤醒文化记忆[5] 战略发展定位 - 采用"古建+非遗"模式推动文旅融合 实现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打造夜间消费新场景与文化消费新风尚[6] - 依托"三万三城"建设 整合全域文旅资源 塑造"两核心多触点"城市文化轴 目标建成城市文旅产业集群[7]
书展充满“科技范儿”:多元活动破界 新玩法引爆夏日文化消费
央视网· 2025-08-16 09:01
书展规模与活动创新 - 第二十一届上海书展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零售书展,举办1267场阅读活动,数量再创新高 [1][3] - 首次将人工智能与图书内容转化相结合,打造"科技范儿"书展 [1] - 集中推出"首发""首展""首签"活动,推动新书作者与读者直接互动 [3] 科技赋能阅读体验 - 数字人交互、可穿戴VR设备、"声音宇宙"等技术打破传统阅读空间限制 [5] - 科技元素为书籍提供多元化载体,提升阅读便捷性与体验多样性 [5] 文创与场景拓展 - 爆款短剧、国漫及影视改编作品吸引粉丝打卡 [7] - 原创主题周边文创(饰品、背包)增加逛展趣味性 [7] - 首次设置阅读夜市,包含流动书房、地方美食与特色商铺 [7] 地域文化与文旅融合 - 多城联动展示地方名家经典书籍,如浙江"迅哥"、湖南湘绣团扇等地域标志性元素 [9][11] - 上海本地书店呈现海派文化经典刊物,强化城市文化记忆 [11] - 长三角品牌实体书店展销区通过限定活动(如乌镇阅读节)为地方文旅导流,书展票根可兑换景区门票 [13]
新华视点|暑期经济多点开花:文化消费、避暑经济、研学热潮共燃夏日活力
新华社· 2025-08-15 02:47
文化消费与旅游融合 - 衡水市新华书店升级文化体验中心引入非遗项目带动暑期日均客流量较平日增长65%文创产品销售额突破80万元周边餐饮消费增长30% [5] - 开封清明上河园推出角色扮演和非遗手作体验项目客单价提升至398元研学团队平均停留时间达6.5小时带动景区二次消费占比提升至45% [14] - 非遗市集和沉浸式文化体验形成文化体验-周边消费良性循环 [2][5] 体育与群众赛事 - 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浙BA推进赛事点燃球迷热情掀起群众体育赛事热 [2][7] - 体育赛事促进多地体育爱好者参与带动全民健身热潮 [2][7] 高温与清凉经济 - 珲春市家电卖场空调销量同比增长120%冷面品牌推出套餐单店日销量突破300份外卖平台冷饮类订单增长45% [10] - 湖南双牌阳明山景区开发森林疗愈项目暑期接待游客12万人次带动周边农家乐收入增长60%推出古树云认养服务单株年认养费达5000元 [12] - 高温经济凸显刚需消费加本地特色市场爆发力清凉经济形成避暑加康养加生态复合收益模式 [10][12] 区域消费新动能 - 文化体育旅游多元融合点燃消费新动能 [2] - 河南开封依托宋文化打造沉浸式研学体验吸引家庭深度游 [2] - 吉林珲春和湖南双牌分别通过高温经济和清凉经济实现消费增长 [10][12]
多元阅读彰显时代气度(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8-14 22:10
近期,有调查显示,年轻人的阅读形式与场景正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趋势:超七成受访者钟情于纸质书 的墨香与触感,半数人群同时选择电子书、听书平台等数字载体,图书馆、书店、书市、书展及读书会 等场景成为阅读的"精神驿站"。在技术迭代与社会变迁的时代背景下,阅读正以更丰富的形态,满足人 们对精神滋养、自我成长与情感共鸣的渴望。 纸质书承载的仪式感、电子书的便捷性、听书带来的听觉沉浸、读书会的社交互动……不同阅读形式背 后,是个体的多元需求。有人习惯于购买纸质书,既是为知识付费,更是"收藏时间的痕迹";有人在地 铁上阅读,在读书会上与作者对话,实现知识获取与情感共振的满足。"花式阅读"的涌现,反映出青年 群体主动寻求与文本的立体交互,在多元场景中实现认知拓展、情绪调节与身份认同。 青年阅读的多元化,也是技术赋能与社会结构变迁的产物。伴随城镇化进程,人们的社交需求催生了读 书会、线上书友群等新型阅读社群;智能手机与新媒体的普及,则让碎片化阅读成为可能。在此背景 下,阅读场景从封闭的书斋阁楼走向开放的城市空间,阅读形式从静默的文字解码转向多维的感官体 验,阅读的边界与意义正在重构。 值得警惕的是,多元阅读形态也可能裹挟消费主 ...
暑期“看展热”撬动消费新链条
齐鲁晚报· 2025-08-14 21:28
行业趋势 - 暑期"看展热"持续升温 博物馆 美术馆成为亲子打卡新地标 各大场馆通过精品大展和特色主题展吸引家庭观众 [2] - 亲子看展渐成趋势 山东博物馆40天接待观众66.67万人次 贵州省博物馆暑期日均接待量上万人次 亲子家庭与学生群体占比超七成 [3] - 2025年暑期旅游市场呈现"亲子主导 深度体验 结构性升级"三大特征 亲子客群占比预计超六成 成为暑期消费主力军 [4] 消费模式 - 亲子看展消费链条延伸 典型消费包括门票 VR体验 人工讲解 餐饮和文创产品 单日消费可达千元以上 [4] - 上海博物馆埃及展期间推出1200余款文创产品 销售总量265万件 文创活动及周边衍生品营收超4亿 [5] - 浦东美术馆奥赛大展文创产品营收超千万元 "卷毛梵高毛绒挂坠"和"调色盘冰箱贴"屡屡断货 [5] - 博物馆 美术馆周边餐厅"亲子套餐"搜索量环比大增 餐饮业态显著受益 [5] 产品创新 - 展馆推出多元化体验 包括VR大空间数字文化展厅 元宇宙展厅 众神NPC巡游 "考古相机"等创新形式 [3][5] - 沉浸式探索体验受追捧 浦东美术馆以虚实互动形式提供层次丰富的观展体验 [5] - 博物馆开发系统化 进阶式活动 满足家长对深度文化体验的需求 [6] 市场价值 - 亲子看展从"游山玩水"转向"文化充电" 家长愿意为特展和专业讲解支付溢价 [6] - 家长形成"文化预算"概念 愿意每年预留支出用于看展等文化活动 [6] - 展馆价值坐标转变 从展示"稀世珍宝"转向关注青少年教育价值 [6]
逛展一天能花一千多元,“看展热”撬动消费新链条
齐鲁晚报网· 2025-08-14 13:36
行业趋势 - 暑期亲子看展热潮持续升温 博物馆和美术馆成为家庭打卡新地标[1] - 亲子看展渐成趋势 山东博物馆40天接待观众66.67万人次 贵州省博物馆暑期日均接待量上万人次[2] - 亲子客群成为暑期消费主力军 预计占比超六成[3] 消费结构 - 单日亲子看展消费超千元 包含584元通票 300元讲解 176元餐饮和206元文创产品[3] - 消费链条显著延伸 从单纯观展扩展到讲解 互动体验和周边消费[3] - 上海博物馆埃及展期间开发1200余款文创产品 总销量近265万件 衍生品营收超4亿元[4] 产品创新 - 展馆推出融合VR 元宇宙和NPC巡游的沉浸式文化套餐[4] - 浦东美术馆奥赛展文创营收超千万元 明星产品屡屡断货[4] - 博物馆周边餐厅亲子套餐搜索量环比大增 主题限定餐饮受家庭欢迎[4] 需求特征 - 80后90后家长高度重视精神教育和审美培养 推动文化消费升级[4] - 家长愿意为专业讲解支付溢价 并预留年度文化预算[5] - 需求从游山玩水转向系统化文化充电 要求展馆提供进阶式活动[5] 经济价值 - 看展成为高性价比教育投资 单次门票成本仅几十至数百元[5] - 形成涵盖门票 文创 餐饮的完整产业链[1] - 重塑文旅产业逻辑 从物质消费转向精神价值投资[5]
新华视点丨暑期经济多点开花:文化消费、避暑经济、研学热潮共燃夏日活力
新华网· 2025-08-14 08:00
文化消费升级 - 河北衡水新华书店转型文化体验中心,引入蛋雕、刻铜画等非遗项目,暑期日均客流量增长65%,文创销售额突破80万元,周边餐饮消费增长30% [4] - 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推出"我在宋朝的一天"沉浸式研学项目,客单价达398元,研学团队停留时间6.5小时(较普通游客延长3倍),二次消费占比提升至45% [15] 体育产业活力 - 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浙BA")持续推动群众体育热潮,促进多地体育爱好者联动参与 [7] 高温经济表现 - 吉林珲春家电卖场空调销量同比增长120%,本土冷面品牌"冷面+锅包肉"套餐单店日销300份,外卖冷饮订单增长45% [10] 文旅融合创新 - 湖南双牌阳明山景区开发"森林疗愈"项目,暑期接待游客12万人次,周边农家乐收入增长60%,"云认养"古树服务单株年费5000元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