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去中国化
icon
搜索文档
中方刚取消水产品禁令,日本就急挖海底稀土,意图向美国示好?中方反应耐人寻味
搜狐财经· 2025-07-03 02:38
中日关系与稀土政策 - 中国解除对日本部分地区水产品进口禁令 被视为中日关系回暖信号 [1] - 日本政府高调宣布2025年启动南鸟岛深海稀土开采计划 试图"摆脱对华依赖" [1] 稀土供应链现状 - 全球92%稀土精炼产能集中在中国 高纯度稀土分离技术被中国垄断 [5] - 中国掌握全球稀土供应链关键环节 在中美贸易摩擦中成为核心筹码 [3] 日本深海稀土开采计划 - 计划开采5500米深海稀土 但海底开采成本比陆地高数倍 [3] - 面临技术和设备限制 开采效率低下且成本持续增长 [5] - 即便成功开采 仍需依赖中国进行稀土提纯处理 [5] 产业影响与经济考量 - 高成本国产深海稀土可能压缩日本汽车、电子等支柱产业利润空间 [5] - 日本企业曾因中国稀土管制减产抗议 现转向更高成本供应源 [5] 地缘政治博弈 - 日本通过"摆脱中国依赖"叙事 试图在美日贸易谈判中增加筹码 [6] - 该策略旨在向美国示好 以换取关税谈判主动权 [3][6] - 若被美国视为空头承诺 反而可能加剧日本谈判压力 [6] 战略评估 - 日本稀土自主计划存在严重技术短板 实际操作性存疑 [5] - 资源自主核心在于加工应用能力而非单纯矿产资源拥有量 [8]
我有种预感,稀土要大变化了,不是出口卡得严,也不是美国闹得凶
搜狐财经· 2025-06-28 08:04
稀土行业技术竞争态势 - 西方国家加速布局稀土产业链建设 法国推进稀土分离厂建设 美国实施人才归化计划[3] - 中国推出稀土企业核心人员实名制名单 覆盖技术骨干的学历 专业 岗位等详细信息[3] - 实名制政策旨在防止技术人才流失 而非简单行业管理 涉及上游氧化物分离到下游磁材合金全产业链[10] 中国稀土行业技术优势 - 中国稀土精炼产能全球占比达92% 具备全产业链技术能力[8] - 海外稀土项目依赖中国工程师技术支持 欧洲项目需中国籍工程师远程指导设备调试[8] - 稀土分离与应用技术高度依赖经验型人才 工艺参数无法通过设备采购或翻译获取[10] 技术泄密历史案例 - 2019年赣州稀土技术泄密案 高管出售冶炼工艺图纸被判7年[5] - 2021年包头磁材厂主管泄露产品配方被判5年 显示技术围猎常态化[5] 海外稀土产业困境 - 美国加州芒廷帕斯矿储量全球前列 但缺乏精炼分离技术[8] - 美国2023年投入8亿美元推进稀土去中国化 半年后仍面临人才短缺[10] - 澳洲Lynas公司在美国建厂两年未成功试车 显示技术壁垒[12] 行业竞争策略演变 - 中国稀土战略从产能价格优势转向技术人才优势[14] - 实名制政策形成制度红线 应对海外企业高薪挖人行为[16] - 技术竞争核心在于保留经验型操作工 调控员 工程师等关键人才[12] 产业链关键环节 - 稀土价值集中于分离与应用技术环节 而非矿石本身[6] - 技术人才流动等同于整套工艺转移 构成产业安全核心风险[6] - 实名制覆盖研究所到生产企业 实现技术人才全流程监控[10]
赖清德称台北故宫博物院不打算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合作,国台办回应
第一财经· 2025-06-25 03:17
两岸故宫博物院合作争议 - 台北故宫博物院计划在美国博物馆合作建院100周年活动,但排除与大陆故宫博物院合作[1] - 国台办强调两岸故宫博物院同根同源,共同承载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瑰宝和两岸同胞共同记忆[1] - 国台办批评民进党当局推行"文化台独"政策,同时利用中华文化瑰宝进行政治操作[1] - 国台办指出台湾社会和同胞身上的中华文化印记无法抹去,警告数典忘祖将遭历史清算[1]
民进党当局抢当帮凶终成炮灰
环球网· 2025-06-17 07:47
台湾对大陆科技企业的管制措施 - 台湾首次将华为、中芯国际及其多家子公司列入"战略性高科技货品"实体管理名单 新增601个实体 台厂商需取得许可证才能向受管制实体出口 [1] - 此举表面是技术贸易管控 实则是配合美国对华科技遏压的战略布局 填补美国制裁"缺口" [1] - 台湾作为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关键环节 此举操弄"去中国化" 将台湾半导体产业卷入地缘政治博弈 [1][2] 对台湾半导体产业的影响 - 台湾厂商在封装测试、设备材料等领域与大陆企业的业务往来将面临更多合规审查 [2] - 部分为华为、中芯国际提供配套服务的台湾厂商已收到客户通知要求评估供应链风险 [2] - 台湾14纳米以下芯片40%产能依赖大陆市场 若强推"脱钩"将失去全球最大芯片消费市场 [4] - 仅联发科一家台湾科技企业年损失就将超300亿新台币 [4] 两岸半导体产业合作现状 - 大陆市场是台湾经济的重要支柱 切断两岸合作纽带将自断生路 [2] - 第十七届海峡论坛正在福建厦门召开 数千台湾各界人士与大陆展开深入交流 [4] - 两岸经济融合与全球产业协作的潮流不可阻挡 [4]
追过《藏海传》,台湾青年想来大陆“奔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15 09:55
大陆影视作品在台湾的市场表现 - 《藏海传》连续7天稳居台湾本日热播前10名,显示大陆影视作品在台湾的高热度[1] - 台湾媒体将《藏海传》称为"最强陆剧"和"2025年度必追陆剧",反映市场对大陆剧的高度认可[2] - TVBS《新闻大白话》评论员郭正亮透露自己一口气观看16集,并通过央视第八台收看,显示大陆剧在台湾的广泛传播渠道[3] 大陆影视作品的文化影响力 - 台湾观众对《藏海传》中"皇帝制曰"等细节的考据,体现大陆剧引发台湾观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入探索[2] - 台湾评论员赖岳谦指出,即使民进党当局推行"去中国化"政策,也无法阻挡《藏海传》在台湾的火爆,证明中华文化的强大凝聚力[3] - 台湾观众对《长安三万里》中"诗还在,长安就在"的深刻解读,显示大陆影视作品激发两岸共同的文化认同[4] 大陆影视作品的制作特点 - 台湾观众称赞《藏海传》服化道精良,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制作水准获得高度评价[2] - 台湾摄像行业从业者认为大陆古装剧以大制作、大场面和历史厚重感吸引台湾观众[2] - 第16届两岸电影展在台北开幕时排成长龙的台湾影迷,反映大陆电影在台湾的市场潜力[4] 两岸文化交流的新形态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剧《藏海传》在台湾的受欢迎程度,显示共追大陆影视剧已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新方式[1] - 台湾网红"馆长"通过直播大陆旅游行程,亲自验证大陆实际情况,体现两岸民间交流的深化[4] - 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表示,两岸交流不应受政治阻挠而停滞,反映台湾民间对加强两岸交流的强烈意愿[4]
特朗普彻底慌了,中国对美痛下重拳,直接掐断美国“命脉”,不简单
搜狐财经· 2025-06-08 03:09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 - 中国对美实施对等关税反制,4月4日起提高重稀土出口管制,4月10日将关税提高至125% [1] - 美国对中国加征125%关税后,中国对大豆、汽车等商品加征10%-25%关税,导致美国艾奥瓦州30%农场濒临破产 [3] - 中国对10家美国军工企业实施"四禁止"制裁:禁止进出口、禁止在华投资、高管不准入境、工作许可冻结 [3] 稀土产业链博弈 - 中国控制全球90%稀土精炼产能和85%精炼技术,4月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直接冲击美国军工、电动汽车和芯片产业 [3] - 福特汽车因稀土断供关闭芝加哥工厂,F-35战斗机、特斯拉电机、5G基站等关键领域依赖中国稀土供应链 [3] - 印度汽车行业稀土磁铁库存预计5月底耗尽,日本韩国电池半导体制造商也极度依赖中国稀土供应 [5] 全球供应链重构 - 东盟连续三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区域,中国已建立以东盟、拉美、中东为主的稳定供应链替代方案 [5] - 美国试图通过"印太经济框架"拉拢东盟国家制衡中国,但贸易格局正缩小美国对中国施压的余地 [5] - 中美产业链深度捆绑,美国虽推动"去中国化"但仍高度依赖中国资源和技术 [7]
特朗普通告全球,必须交出“投降书”!越南突然被点名,中方态度明确
搜狐财经· 2025-06-06 12:47
美国钢铝关税政策升级 - 美国政府将钢铝关税从25%翻倍至50% [1] - 要求贸易伙伴在7月4日前提交谈判方案 否则7月9日恢复高额关税 [1] - 美国当前实际关税水平达1938年以来最高 若完全实施将创19世纪90年代以来峰值 [1] 对美国本土经济影响 - 经合组织下调美国2025年经济增速预测从2 2%至1 6% 2026年降至1 5% [3] - 5月制造业PMI降至48 5% 连续第三个月低于荣枯线 [3] - 企业信心指数出现1976年以来最大单季跌幅 从60点骤降至34点 [3] - 俄亥俄州电吉他踏板厂商业务量同比下滑超30% [3] 对越南制造业的冲击 - 美国要求越南工厂减少使用中国原材料作为豁免46%关税前提条件 [3] - 越南纺织服装业60%面料 电子组装业70%零部件来自中国 [3] - 切断中国供应链将导致越南生产成本飙升30%-50% [3] - 越南对美出口占GDP 30% [3] 全球产业链深层矛盾 - 越南对美出口从2018年383亿美元跃升至1235亿美元 [4] - 越南每向美国多出口1美元商品 需从中国进口0 6美元中间产品 [4] - 美国将供应链转移污名化为"非法转运" 实质推动"去中国化" [4] 全球性连锁反应 - 美国超市金属包装食品价格上涨8%-12% 农机设备采购成本增加15% [6] - 欧盟表示将对美实施"对等措施" 日本车企考虑将生产线转移至东南亚 [6] - 全球投资增速下降1 2个百分点 贸易量萎缩2 3% [6] 国际社会应对措施 - 越南纺织协会表示无法在6个月内找到中国面料替代来源 [7] - 东盟通过RCEP加强供应链联动 [7] - 金砖国家扩容谈判加速 上合组织增设经济合作机制 [7] 中国供应链韧性 - 2025年1-5月中国对东盟投资同比增长22% [9] - 中越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1800亿元 [9] - 中国对东盟投资同比增长22% [9]
中美日第一季度GDP差距断崖:美7.32万亿,日0.99万亿,中国多少
搜狐财经· 2025-05-25 22:37
美国经济表现 - 一季度GDP达7.32万亿美元但环比下降0.07% 年化增速仅1.1% [3] - 汽车行业受28%关税冲击 福特工厂停工 资金转向中国新能源赛道 [3] - 通胀率维持5.2%高位 民生消费品如牛奶价格涨至4.99美元/加仑 [3] 日本经济困境 - GDP跌破万亿至0.99万亿美元 家庭支出连续四季负增长 [3] - 日元汇率跌至158:1 汽车出口受挫 丰田全球销量暴跌18% [3] - 半导体产业70%稀土依赖中国 本土工厂使用苏州产高纯硅片 [8] 中国经济亮点 - GDP达4.44万亿美元同比增5.4% 装备制造业贡献10.9%增量 [4] - 家电零售增长26.9%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9.7% [4] - 新能源汽车出口暴涨120% 比亚迪等品牌受国际关注 [8] 三国债务与财政对比 - 美国国债达35万亿美元 日本政府负债占GDP260% [6] - 中国28/31省会实现财政盈余 深圳土地出让收入800亿元 [6] - 中国减持美债500亿美元转投非洲锂矿资源 [6] 产业链竞争格局 - 特斯拉上海工厂贡献全球60%产能 苹果加大在华投入 [8] - 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受瞩目 比亚迪汉在慕尼黑车展被拆解研究 [8] - 中国在氢能炼钢、量子计算等领域建立技术优势 [8] 行业转型动态 - 房地产行业仍处调整期 恒大等企业风险未完全出清 [8] - 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 北京自动驾驶测试里程超1000万公里 [8] - 生物制药行业利用AI将研发周期从10年缩短至2.5年 [8]
时评|生造“其余人口”尽显民进党当局“去中”入魔
新华社· 2025-05-15 09:01
人口统计数据修改 - 台湾地区行政机构网站将原人口表述"汉人为最大族群 占总人口96 4%"修改为"2 6%为原住民族群 另外来人口占1 2% 其余人口占96 2%" [1] - 修改后内容避谈汉族主体地位 将占比逾九成五的汉族群体归类为"其余人口" [1] - 该操作被指违背常识和逻辑 引发岛内各界批评 [1] 政治意图分析 - 修改行为被解读为企图斩断两岸血缘亲缘和历史文化联结 [1] - 民进党当局以"促进族群平权"为由进行辩解 [1] - 操作被视为"去中国化"政治手段的一部分 旨在为"台独"分裂铺路 [2] 历史文化背景 - 台湾同胞保留修族谱 拜祖先 刻大陆祖籍地等传统文化习俗 [2] - 每年大量台湾同胞跨越海峡到大陆寻根探亲 [3] - 两岸共同民族和文化认同被描述为"与生俱来的基因" [3] "去中国化"系列举措 - 推行"台独课纲" 大幅删减古文名篇并肢解中国史内容 [2] - 掩盖台湾民众抗日历史 美化日本殖民统治 [2] - 将妈祖 关帝等民间信仰污名化为"中共统战工具" [2] - 投重金炮制篡改历史的影视产品 [2] 社会反应 - 台湾社会批判声浪持续 指责操作丧失理智 [3] - 有识之士指出无法通过文字修改删除2000万汉族人口的身份认同 [3] - 网友评论强调"改得了文字 改不了血脉"的文化韧性 [3]
台行政机构网站删除“汉人”改为“其余人口”,国台办回应
快讯· 2025-05-14 02:52
政治立场与舆论反应 - 台行政机构网站删除"汉人"表述并改为"其余人口" 引发岛内舆论批评这是赖清德当局进一步"去中国化"和"去祖先化"的做法 [1] - 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称这种做法荒谬绝伦且可笑至极 并质疑相关人士"不知有何颜面面对列祖列宗" [1] 两岸关系定性 - 国台办强调两岸同胞有共同血脉、文化和历史 同属中华民族和炎黄子孙 都是中国人 称这是"谁都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 [1] - 指责民进党当局出于谋"独"本性和政治私利操弄"去中国化" 割裂两岸历史文化联结 并断言其"不得人心 不会得逞 必遭唾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