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

搜索文档
深科技涨2.02%,成交额2.8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496.6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02:2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1日盘中股价上涨2.02%至20.16元/股 成交额2.87亿元 换手率0.92% 总市值315.9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496.60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8.36% 大单买入占比23.34%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6.84%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3.92%/5.55%/18.31% [1] 经营业绩与业务构成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7.40亿元 同比增长9.71% 归母净利润4.52亿元 同比增长25.39%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高端制造50.52% 存储半导体业务27.13% 计量智能终端21.70% [1] - 公司主营硬盘磁头、电子产品先进制造、计量系统及支付终端产品研发生产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7.35万户 较上期微增0.27% 人均流通股9032股 [2] - 南方中证500ETF持股1616.85万股 较上期增加412.10万股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298.76万股 增加320.90万股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9.58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7.02亿元 [3] 行业属性与概念板块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消费电子-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 [1] - 概念板块涵盖区块链、无人机、数据要素、先进封装及中盘等 [1]
致远互联涨2.02%,成交额3921.06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907.7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02:2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1日盘中股价上涨2.02%至27.79元/股 成交3921.06万元 换手率1.24% 总市值32.0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907.74万元 其中特大单买入142.83万元占比3.64% 大单买入964.45万元占比24.60%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38.47% 近5日涨7.55% 近20日跌8.71% 近60日涨4.67% [1] - 年内2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3月6日龙虎榜净买入3453.80万元 买入总额7232.39万元占比50.53%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2年4月2日 2019年10月31日上市 主营协同管理软件产品及云服务 [2] - 收入构成:协同管理软件产品84.68% 技术服务15.15% 市场赞助服务0.17%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软件开发-横向通用软件 概念板块包括ERP、AIAgent、智慧政务等 [2] 财务与股东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38亿元 同比减少15.98% 归母净利润-1.35亿元 同比减少98.02% [2] - 股东户数6976户 较上期增加5.36% 人均流通股16516股 较上期减少5.09%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4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727.76万元 [3] 机构持仓变动 - 诺安积极回报混合A(001706)持股193.42万股 保持第七大流通股东 [3] - 易方达新常态混合(001184)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124.89万股 [3] - 交银阿尔法核心混合A等三只基金退出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3]
铸帝控股股东将股票由昌利证券转入富途证券国际香港 转仓市值606.05万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11 01:08
股权变动 - 铸帝控股股东于9月10日将股票由昌利证券转入富途证券国际香港 转仓市值为606.05万港元 占公司股份比例5.05% [1] 战略投资框架 - 公司董事会批准战略投资框架 通过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天坤数字有限公司进行加密货币投资 投资上限为450万港元 [1] - 投资策略采用成熟且以Delta中性为主的量化方法 核心目标为资本保全及获取稳健的风险调整后回报 [1] - 该战略旨在实现非相关阿尔法收益并分散公司投资组合 利用专业团队经验及多层风险管理框架 [1] 运营模式 - 投资仅涉及公司自有资金自主管理 不构成受监管的第三方资产管理服务 避免许可成本及监管复杂性 [1] - 项目由王俊杰先生领导 其在区块链和Web3领域拥有超过12年实务经验 [1] 企业战略 - 成立合营企业是公司多元化投资组合策略的一部分 旨在捕捉数码资产领域的新兴机遇 [1]
南京宏陌未供应链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9-11 00:48
公司基本信息 - 南京宏陌未供应链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耿以乐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1] 经营范围 - 供应链管理服务 区块链技术相关软件和服务 金属加工机械制造 集成电路制造 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 通信设备制造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 机械零件及零部件加工 通用零部件制造 [1] - 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 家用电器制造 新能源原动设备制造 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制造 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制造 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 [1] - 软件开发 智能车载设备制造 物联网设备销售 信息系统集成服务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 计算机系统服务 [1] - 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与零售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维修 互联网设备销售 信息技术咨询服务 软件销售 网络设备销售 [1] - 智能家庭消费设备销售 数字视频监控系统销售 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销售 计算机及通讯设备租赁 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销售 智能控制系统集成 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 [1] - 技术服务与技术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交流 技术转让 技术推广 会议及展览服务 物业管理 计算器设备销售 [1] - 电子元器件零售与批发 合成材料销售 国内贸易代理 云计算设备销售 信息安全设备销售 [1] - 个人卫生用品销售 纺织服装及家庭用品批发 化妆品零售与批发 电子产品销售 [1] - 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 棉麻销售 木材销售 金属材料销售 金属制品销售 建筑材料销售 [1] - 食用农产品批发 初级农产品收购 [1]
区块链DAO的演进与范式革新:从理论到实践的行业洞察
搜狐财经· 2025-09-11 00:39
历史沿革 - DAO起源可追溯至比特币网络 被视为首个自治组织[3] - 2016年以太坊平台为DAO提供技术土壤 The DAO项目通过智能合约构建风险投资平台[3] - DAO从金融领域扩展至艺术 公益 科研等多元场景 形成万物皆可DAO趋势[3] - 2021年随着DeFi NFT爆发 DAO迎来规模化应用 预测将成为Web3核心治理工具[3] 核心概念 - 通过区块链实现权力分散 代币持有者以投票权参与决策 治理规则由智能合约自动执行[4] - 代币不仅是价值载体 更是治理权凭证 持币量决定投票权重 形成利益绑定机制[4] - 所有提案 投票及资金流动记录于链上 智能合约替代人为干预降低信任成本[4] - 规则可通过代码迭代升级适应动态市场环境 协议型DAO通过社区投票实现敏捷治理[4] 与传统组织差异 - 权力结构从中心化权威决策转变为代币民主实现分布式治理[7] - 信任机制从法律契约与人际关系转变为依托不可篡改的智能合约[7] - 协作模式突破物理边界实现全球化协作 区别于传统地域与层级限制[7] - 通过链上投票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相比传统组织冗长变革流程更具灵活性[7] 行业实践案例 - 弥赛亚交易所采用DAO治理架构 用户通过代币投票决定交易对上线和手续费分配[8] - 阿卡西公链作为底层基础设施 提供模块化工具简化DAO部署[8] - 阿卡西跨链协议与RWA能力赋能DAO拓展至实体资产治理领域 如新能源项目众筹[8] 发展前景 - DAO技术特性正重塑行业协作范式 或将成为Web3生态组织基础设施[10] - 推动金融 社交 文化等领域去中心化转型 传统企业可能借鉴构建混合治理模式[10] - 从比特币奠基到The DAO试错 再到行业实践 折射区块链对组织形态的深刻影响[10]
数字藏品:政策助力脱虚向实
经济日报· 2025-09-10 22:12
市场热度退却 - NFT市场热度大幅下降 平台产品价格大幅下跌至18元至60元区间 超过百元的产品寥寥无几[2] - 国际NFT交易平台Bybit Kraken X2Y2等相继关停NFT业务 X2Y2指出NFT交易量自巅峰时期缩减90%[2] - NFT全球总市值从2022年初约400亿美元峰值大幅回落[2][3] 价格与交易表现 - 头部NFT交易平台大部分产品价格集中在18-60元区间[2] - 某平台涉及NFT的投诉信息达4000余条[2] - 数字藏品诈骗案涉案金额达1000余万元 涉及投资人超过8000人[4] 行业问题分析 - 市场预期转变导致估值下降 初期投机资金推高价格但缺乏稳定价值支撑[3] - NFT产品存在链上存储成本高 交互复杂 不同标准间缺乏兼容性等技术限制[3] - 智能合约结合缺乏统一规范 导致资产安全性和稳定性存在隐患[3] - 操作流程繁琐 交易产生额外手续费 价格波动大阻碍新手用户参与[3] 监管与风险 - 出现披着NFT外衣的诈骗 传销 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4] - 三协会2022年4月发布倡议 从6方面提出坚决遏制NFT金融化证券化倾向[4] - 国内监管严防NFT市场金融化投机炒作 要求合法合规运营[5] - 需加快顶层立法进程 推动分类分级监管和平台准入备案制度[5] 应用转型与发展 - 行业从投机繁荣走向理性重构 重心转向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落地[6] - 游戏与虚拟经济成为最具潜力场景 用于游戏资产确权和交易[6] - 内容创作与版权领域活跃 成为音乐影视文学等作品的确权工具[6] - 国内多地探索NFT规范发展 应用于文旅资源盘活和地方经济发展[7] - 北京市通州区鼓励开发数字孪生景区 数字藏品等特色场景[7] - 洛阳西周铜当卢数字藏品发售 泰山景区推出"五岳独尊"等数字藏品[7] 未来前景 - NFT价值在于与使用场景结合 解决数字资产确权流转与身份管理问题[6] - 从静态藏品转向服务型工具 逐步融入数字身份 内容版权 创作者经济等领域[7] - AI内容确权成为新的应用潜力方向[7]
2025服贸会 | 中国乡村发展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金祥:金融赋能是构建乡村可持续新生态的关键支撑
北京商报· 2025-09-10 15:56
金融赋能乡村振兴 - 金融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支撑 需充分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中的引导作用[1] -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扩大农村信贷投放 提升农业保险保障水平[1] - 重点引导金融资源投向农业产业链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乡村治理领域以增强农村造血功能[1] 科技驱动农业现代化 -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促进大数据 人工智能 遥感技术 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1] - 构建智慧农业 数字农业 精准农业发展新格局[1] - 鼓励企业 科研机构和高校协同创新以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1] 模式创新与资源整合 - 各地需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探索特色乡村振兴路径[2] - 中国乡村发展协会持续推进百千万行动 聚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乡村产业发展及人才培育等重点领域[2] - 搭建多方合作桥梁推动政策 资金 技术 人才等要素向农村汇聚 助力乡村新产业 新业态 新模式发展[2]
飞扬集团(01901)附属与青岛文化产权交易中心就文旅资产数字化领域潜在合作事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智通财经网· 2025-09-10 14:29
公司战略合作 - 飞扬集团全资附属公司浙江飞扬国际旅游与青岛文化产权交易中心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旨在文旅资产数字化领域潜在合作 [1] - 合作基于平等互利 合作共赢原则 推动文旅资产数字化标准建设与交易生态发展 [1] - 重点合作内容包括共建旅游资产数字化交易平台 探索合规高效的文旅数字资产流通机制 [1] - 联合开展文旅资源数字化开发与IP孵化 培育新型文旅消费场景 [1] - 共同研究区块链等数字科技在文旅资产存证与交易中的应用 [1] - 探索在香港及海外拓展数字资产交易等创新业务模式 [1] - 具体合作项目实施细节将由双方另行签订专项协议明确 框架协议不构成法律约束力 [1] 合作方背景 - 青岛文交中心为具备文化产权交易资质的专业机构 在文化产权交易与数字化运营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和资源 [1] - 飞扬集团作为专注于文旅业务的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企业 在旅游资源整合与数字化场景应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1] 合作预期影响 - 潜在合作有助于整合文旅产业资源与数字化交易能力 提升业务创新与市场竞争优势 [2] - 符合公司长远发展战略 预计将拓展数字化业务场景 提升资产运营效率 [2] - 有利于把握文旅数字化发展机遇 为公司股东创造持续价值 [2]
飞扬集团附属与青岛文化产权交易中心就文旅资产数字化领域潜在合作事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智通财经· 2025-09-10 14:28
战略合作框架 - 飞扬集团全资附属公司浙江飞扬国际旅游集团与青岛文化产权交易中心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旨在推动文旅资产数字化标准建设与交易生态发展 [1] - 合作基于平等互利原则 重点包括共建旅游资产数字化交易平台 联合开展文旅资源数字化开发与IP孵化 研究区块链技术应用 以及探索海外数字资产交易创新模式 [1] - 青岛文交中心为具备文化产权交易资质的专业机构 在文化产权交易与数字化运营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和资源 [1] 业务协同优势 - 飞扬集团作为香港主板上市文旅企业 在旅游资源整合与数字化场景应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1] - 合作有助于整合文旅产业资源与数字化交易能力 提升业务创新与市场竞争优势 [2] - 预计将拓展数字化业务场景并提升资产运营效率 符合公司长远发展战略 [2] 发展前景预期 - 合作有利于把握文旅数字化发展机遇 为公司股东创造持续价值 [2] - 具体实施细节将由双方另行签订专项协议予以明确 当前框架协议不构成法律约束力 [1]
第十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港开幕 聚焦商贸、投资、创科、绿色发展等多方机遇
智通财经· 2025-09-10 13:29
论坛规模与成果 - 第十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香港开幕 为期两日 吸引超过6000名参加者 包括超过90位政商界代表发言 逾100个代表团参与[1] - 论坛促成约50份政府和企业合作备忘录 创历史新高 突显香港作为一带一路功能平台的角色[1] - 十年来论坛累计逾120个国家和地区共45000多人参与 展示超过2800个项目[1] 香港国际商贸网络拓展 - 香港特区政府过去三年访问12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达成逾160份合作备忘录 合作协议和成果[2] - 香港与14个一带一路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 约20个一带一路经济体签署投资协定 37个一带一路税务管辖区签署全面性避免双重课税协定[2] - 香港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商品贸易额达2760亿美元 较2013年增长约80% 为同期香港对外商品贸易额增幅的三倍[2] 香港枢纽优势定位 - 香港作为唯一同时拥有中国优势与世界优势的国际城市 是理想的一带一路枢纽和首选合作平台[2] - 香港具备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双重超级优势 为资本项目注入创新动能和战略价值[2] - 香港普通法制度下的国际民事及商业法律与实务深受国际商界认同 拥有大量具备国际商业法律经验的专业人才[4] 绿色与数字创新发展 - 香港特区政府致力推动发展成为国际绿色科技及金融中心 积极发挥枢纽作用推动全球绿色转型[3] - 香港推动转型金融发展 通过巨灾债券 基建债务证券化等创新金融产品满足新兴经济体需要[3] - 香港将人工智能列为重点发展策略 建设开放协作包容的人工智能生态圈 积极拥抱区块链技术提升跨境交易效率[3] 区域合作与项目推进 - 香港特区政府与海外机构在论坛上签署九份合作备忘录 涵盖律政司 金融发展局等机构与巴基斯坦 印尼等七国[5] - 论坛促成其他约36份涵盖多个领域的合作备忘录 连同论坛前落实的新项目和交易总值约10亿美元[5] - 新增一带一路重点项目环节 介绍泰国和沙特阿拉伯城市发展招标项目 建立机制便利香港企业跟进东盟和中东商机[5] 基建与贸易促进 - 基建发展是一带一路倡议主要优势 有助于扩大市场准入和消除贸易壁垒 促进投资创造职位和改善生活水平[4] - 香港与内地提供涵盖金融科技 智慧医疗 6G及数字城市管理等多元化数码解决方案 服务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和全球南方国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