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京沪两地汽车大卖场开门迎客,汽车新零售:向左走,向右走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14 01:36
汽车新零售发展现状 - 阿里巴巴2016年提出"新零售"概念后,汽车新零售已探索7年,近期绿地云车汇和国美车市智能汽车体验馆相继开业[2] - "五一"期间全国80多个城市举办近百场车展,商务部监测零售企业汽车销售额同比增长13.7%和10.5%,前4天以旧换新带动新车销售88亿元[3] - 北京市朝阳区发放1800万元汽车消费券,最高可省5000元,结合5月机动车指标释放刺激消费[3] 新零售模式创新实践 - 国美车市智能汽车体验馆总面积4.5万平方米,聚合30多个新能源品牌,形成"多品牌聚合+场景化体验+OMO运营"模式,计划3年内在全国落地50家[6][7] - 绿地云车汇强调线上直播为主结合线下试驾,首家旗舰店选址上海外滩中心,计划年内布局10家线下店聚焦核心城市市中心[8] - 绿地集团成立新能源汽车出口公司,依托进博会构建国际化经营体系,目标打造百亿级出口平台[7] 行业趋势与消费者行为 - 汽车新零售模式从电商发展到直营店、商超代理、主题商业体、仓储+直播等多种形态[9] - 新零售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实现商品服务体验一体化,利用大数据分析提升运营效率,注重智能化服务和定制化体验[9] - 消费者从关注价格转向关注品质体验和服务,传统4S店需数字化转型应对新零售冲击[10] 政策与市场环境 - 上海"五五购物节"推出6年来最大力度的汽车消费补贴,混动车首次纳入置换范围,燃油车置换补贴提升至1.3万元[4][5] - 2025上海车展与购物节同期举办,多款热门车型同步上市形成多重利好叠加效应[5] - 行业专家预计新零售市场份额将扩大,但传统经销商凭借成熟网络仍将发挥重要作用[11]
T11生鲜超市8家门店全关 新零售再“洗牌”
北京商报· 2025-05-13 11:28
公司动态 - T11北京朝阳公园店于5月12日正式闭店调改 恢复营业时间未知 该店为2019年开出的全国首店 [1][3] - 公司此前在北京 上海 武汉三地共开设8家门店 目前所有门店均已关闭 官方小程序无法搜索到门店信息 [3] - 2022年起公司尝试多种转型 包括将部分门店改为T11超级折扣店 压缩SKU 增加折扣单品 以及开设生活方式集合店 但均未扭转颓势 [3][4] - 公司曾公布朝阳公园店经营数据 试营业一年内累计活跃用户近15万 客单价180元以上 鲜食销售占比超65% [5] 融资历史 - 2018年公司成立当年获得IDG 光大控股新经济联合领投的1亿元天使轮融资 [4] - 2020年4月完成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 由和玉资本领投 [4] - 2021年完成B轮1亿美元融资 由阿里巴巴领投 鸿为资本跟投 和玉资本继续跟投 [4] 商业模式 - 经营品类包括生鲜 一般食品 中餐 西餐 日料 咖啡饮品 日杂等 [5] - 推出四种店型 地铁商改物业店 商业独栋物业店 shopping mall店 社区店 根据客群差异进行打造 [5] - 朝阳公园店提供近7000个全球优选生鲜SKU 主要服务门店3km半径内客群 [5] 行业分析 - 传统商超纷纷转型 新零售品牌寻求更稳健发展方向 [1] - 专家指出公司未形成生鲜特色商品和自有品牌结构 加工食品区域缺乏烟火气 市场吸引力有限 [4] - 在一线城市仅靠生鲜难以支撑超市运营 需从选品 服务等全方位提升 [5] 未来计划 - 朝阳公园店将对经营商品及经营模块进行大范围调整和迭代 走品质和客户体验路线 [1] - 专家建议调改应注重提升卖场烟火气 为消费者提供到店理由 [5]
用户决策提速,垂媒过时?一季度的汽车之家给出否定答案
美股研究社· 2025-05-13 10:58
行业转型背景 - 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加速向新能源与智能化转型,消费者决策链路缩短,车企营销预算重构,垂直媒体平台面临挑战 [1] - 汽车之家一季度财报反映传统垂媒平台转型阵痛,同时展现通过技术赋能与生态重构寻找新增长极的探索 [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4.54亿元(约2亿美元),同比下滑9.1% [3][5] - 细分业务:媒体服务收入2.42亿元(同比降26%),线索服务收入6.45亿元(约8890万美元,同比降11.2%),在线营销及其他收入5.66亿元(约7807万美元,同比略增) [6][7] - 盈利能力:毛利11.38亿元(约1.57亿美元,同比降12.5%),运营利润2.33亿元(同比降15.6%),净利3.42亿元(同比降9.5%) [5] AI技术应用 - 推出App升级版,搭载基于DeepSeek和自有大数据开发的AI智能助手,优化汽车垂直领域问答体验 [8] - AIGC工具助力商家自动化生成宣传内容,降低运营成本;AI智能跟进系统提升经销商线索转化效率 [9] - 研发费用2.74亿元(同比降18.5%),技术投入更聚焦高价值领域 [9] 新零售战略 - 空间站及卫星加盟店数量近200家,构建"线上引流+线下交付"闭环模式 [11][15] - 线上创新:空间站展厅与全息舱技术融合,通过直播营销打造沉浸式购车体验 [13][14] - 线下布局:覆盖全国近250个城市的"百城焕新"活动,低线城市占比超80% [14] 成本优化与资本储备 - 销售与市场费用5.44亿元(同比降15.1%),管理费用1.31亿元(同比降12.7%),研发费用2.74亿元(同比降18.5%) [17] - 完成478万股美国存托股回购,总金额约1.28亿美元 [18] - 现金及短期投资总额219.3亿元(30.2亿美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5亿元(1860万美元) [19] 行业挑战 - 新能源汽车时代用户停留时长降低,传统内容模式需向短视频、直播转型 [20] - 需解决"汽车后市场服务"与现有业务整合问题,避免资源错配 [21]
丽尚国潮: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13 08:22
股东大会基本情况 - 会议于2025年5月21日14:00在杭州市拱墅区吉如路88号loft49创意产业园区2幢1单元公司会议室召开[2] - 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网络投票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进行[1]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5月15日[1] - 会议审议了11项议案,其中议案7为特别决议议案需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通过[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6.66亿元,同比下降24.35%[1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255.25万元,同比下降12.21%[1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3亿元,同比下降55.72%[10] - 基本每股收益0.10元,同比下降9.09%[10] - 2025年预算资产总计36.5亿元,同比增长4.44%[17] 利润分配方案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15元(含税),合计派发1102.91万元[18] - 2024年已实施股份回购金额5555.47万元,现金分红和回购合计占净利润比例91.77%[18] - 回购专用账户中的2606.29万股不参与本次利润分配[19] 对外担保 - 拟为子公司新增不超过9亿元担保额度[20] - 担保形式包括信用担保、抵押担保、质押担保等多种方式[20] - 担保额度可在资产负债率70%以下的子公司间调剂使用[21] 会计师事务所续聘 - 续聘立信中联会计师事务所,2024年审计费用合计122万元[26] - 该所近三年因执业行为受到行政处罚2次、行政监管措施4次[24] 董事监事薪酬 - 2024年度董事税前报酬总额360.95万元[28] - 监事税前报酬总额未披露具体金额[30] 未来发展规划 - 2025-2027年现金分红比例原则上不低于扣非净利润的60%[56] - 将加速数字化转型,打造物流平台、采批平台等数字化平台[44] - 持续探索新消费新零售业务,拓展供应链管理能力[44] - 通过跟随性投资等方式孵化新业务,降低投资风险[45]
小象即将入驻嘉兴,这座江浙小城为何成即时零售 “必争之地”?
36氪· 2025-05-13 04:38
近期,据嘉兴当地美团报道,美团旗下的小象超市已经开启在嘉兴地区的招聘工作,这意味着小象超市即将进驻嘉兴。据悉,其首店可能入驻嘉兴中港 城,且计划今年开设 6 家门店。 此前,包括盒马、叮咚买菜、山姆等知名即时零售/新零售品牌已在嘉兴布局,嘉兴也因此成为集结众多知名新零售品牌的二线城市之一。 新零售品牌齐聚嘉兴 山姆会员商店作为高端会员制仓储式零售商,在全球享有盛誉,其嘉兴首店于今年 3 月 20 日开业,位于长水街道双溪湖超级未来社区,开业后日均客流 量超 2 万,迅速成为嘉兴及周边区域许多家庭周末休闲购物的热门选择,甚至从单纯购物升级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社交符号。 盒马在嘉兴的布局也较为深入,虽然今年 1 月 17 日嘉兴地区所有盒马自提门店关闭,但目前在嘉兴市区仍有 4 家门店。盒马以其独特的生鲜供应链和线 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吸引了大量追求品质生活和便捷购物体验的消费者。 而叮咚买菜则早在 2019 年 5 月 20 日就已在嘉兴进行布局,凭借密集布局的前置仓,实现了快速配送,满足了嘉兴市消费者对生鲜食材即时性的需求。 图为小象超市首店入驻的嘉兴中港城 如今,小象超市的入驻,更是让嘉兴的即时零售/新零售 ...
阿里入局,三巨头“血拼”即时零售
华尔街见闻· 2025-05-10 05:37
即时零售市场竞争格局 - 阿里通过淘宝闪购和饿了么联合入局即时零售市场 上线6天单日订单突破1000万单 覆盖39座城市 [2][6] - 京东通过外卖业务切入即时零售 日单量突破1000万单 带动APP日活增长2073万至1.36亿 [11][18] - 美团作为市场领导者 非餐饮品类日订单达1800万单 3C家电订单量接近京东全站四成 [14][27] 公司战略布局 - 阿里依托淘宝4亿月活流量和品牌优势 整合饿了么资源 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消费场景 已覆盖300万家门店 [7][9] - 京东通过外卖高频业务提升用户打开频次 同时加码低价频道与拼多多竞争 采取"围魏救赵"策略保护3C核心业务 [11][17][20] - 美团通过700万骑手和1500万商户网络 布局3万个闪电仓 6000+SKU 构建强大履约能力 2024年营收增长22%至3376亿元 [27][29] 行业发展趋势 - 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已达1.5万亿元 占社零总额6% 预计2030年将超2万亿元 [36] - 品类从生鲜/日用品向3C/美妆/服饰扩展 高客单价商品渗透率提升 行业维持高速增长 [35] - 即时零售直接抢占传统电商份额 退货率更低 消费决策周期更短 成为电商新增长点 [33][34] 竞争优劣势分析 - 美团优势在于高频场景和分布式网络 日均7000万订单配送能力 闪电仓提升供给端能力 [27][29] - 京东需证明供应链迁移能力 阿里面临生态整合挑战 需通过胜仗重获资本信任 [37] - 外卖业务利润率仅2.8% 但作为高频入口可带动整体即时零售业务 [3]
[路演]九州通:好药师直营及加盟药店已超2.9万家,预计2025年门店数将超3.3万家
全景网· 2025-05-08 00:02
公司战略与业务进展 - 公司以"万店加盟"为核心推进新零售战略,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 [1] - 好药师直营及加盟药店已超2.9万家,预计2025年门店数将超33,000家 [1] - 2024年向加盟药店销售收入达53.92亿元,同比增长54.94% [1] - 2024年面向C端的新零售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9.66亿元 [1] - 零售电商业务服务超1,900家上游品牌企业 [1] - 物流Bb/BC仓配一体化网络覆盖全国96%以上区域 [1] - 通过商业保险打通线下药店、线上平台及医疗机构的商品履约服务 [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达1,518.10亿元,归母净利润25.0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8.14亿元 [2] - 剔除特定因素影响后,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2.5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9.88%,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89% [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420.16亿元,同比增长3.82% [2]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约9.70亿元,同比增长80.38% [2]
大通小兑:电商平台发展史与未来趋势分析(三)
搜狐财经· 2025-05-07 04:17
消费创富时代 - 农业化时代财富创造者为农民,拥有者为地主 [1] - 工业化时代财富创造者为个人,拥有者为工厂主 [1] - 信息化时代财富创造者为消费者,拥有者为中间商 [1] - 消费者创造财富但未拥有财富,未来趋势为消费创富时代,核心是消除中间商 [1] - 该理念下创立的公司均未存活,互联网创始人分为刘邦型(见猎心喜)和项羽型(蔑视权威)两类 [1] 千团大战与美团崛起 - 中国首家团购网站满座网于2010年1月上线,开启千团大战 [2] - 美团成立于2010年3月,3个月内竞争对手增至2000家,峰值达5000家 [2] - 美团2010年7月单月流水超500万,最终通过4321理论(千团→四强→三强→双雄→垄断)胜出 [2] - 核心竞争者为美团、大众点评、糯米,美团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策略 [2] - 美团在腾讯支持下摆脱阿里控制,阿里转而收购饿了么引发外卖领域二次竞争 [2] - 平台核心能力包括商家管理系统、骑手管理、LBS定位、撮合能力、融资及运营能力 [2] 平台竞争核心逻辑 - 前端竞争非关键,核心在于底层工具研发(如淘宝的支付宝、美国的LBS产品) [4] - 大通小兑模式聚焦实体商家,打造跨业态/区域/商户的通用积分平台,提升营销效率 [4]
从“超级店庆日”看林氏木业家具怎么样:逆市突围显真章
搜狐网· 2025-05-06 08:06
此外,林氏木业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打造了一场与消费者的双向奔赴。线上以品牌联名、达人打卡等形 式持续引流,线下则在全国千家门店推出"买家具抽真金"活动,邀请消费者预约到店体验。活动期间, 品牌还推出质保服务主题短片,聚焦客厅、餐厅等日常场景,细腻呈现人与家具的羁绊,强化"品质如 金"的品牌承诺。 作为林氏木业全渠道品牌专属节日IP,"超级店庆日"不仅为品牌口碑树立壁垒,更赋能线下门店实现淡 季营销破局。通过全线资源加码,品牌为门店提供创意内容素材、直播宣导及特殊装置支持,营造销售 氛围,夯实"全年无淡季"的新零售优势。 活动精准把握了年轻消费者对黄金的消费热情。据《2023珠宝饰品行业趋势白皮书》显示,25至34岁群 体已成为黄金消费主力军,购金比例从16%增长至59%。林氏木业以黄金元素为媒介,将品牌服务与产 品如金般稳定的特质具象化,推出跨次元联名周边——黄金沙发手链,以热销产品PS289真皮沙发为原 型,吸引年轻"黄金er"的审美共鸣。 2024年以来,家居建材行业面临内卷加剧的挑战,但林氏木业通过主动作为,在传统淡季7月策动了一 场含金量极高的"超级店庆日",成功逆市破局。此次活动以家居界首个黄金联名为 ...
东鹏控股(003012) - 东鹏控股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0429)
2025-05-05 06:14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路演活动(线上电话交流) [2] - 参与单位及人员共 45 人,包括广发证券、中泰证券等多家机构 [2]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4 月 27 日下午、4 月 29 日上午 [2] - 活动地点为广发证券组织的年报季报(线上)交流、中泰证券 2025 年春季上市公司交流会(上海)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副董事长兼总经理何颖、董事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包建永、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黄征 [2] 2024 年度经营情况 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 64.69 亿元,瓷砖产品营业收入 53.87 亿元,归母净利润 3.28 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8.59 亿元 [3]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 15.17%,管理费用下降 0.12%,研发投入增长 1.07% [3] - 各项减值损失下降 29.36% [3] - 资产负债率 36.29%,同比下降 1.67 个百分点 [3] 市场与渠道 - 东鹏瓷砖市场份额逆势增长,新增零售门店 188 家,蝉联天猫、京东“双十一”瓷砖品类排行榜 TOP1,整装业务同比增长 8.07% [3] - 推出“奶油风”“轻奢风”系列产品,响应以旧换新国补政策,获“建材行业以旧换新行动重点推广企业”称号 [3] - 发布 DPI CASA 高奢品牌战略,与意大利顶奢品牌合作,IW 品牌升级,收购丽适岩板 [3][4] - 工程业务稳健发展,开拓专业工程细分市场和工程运营平台 [4] 成本与运营 - 获“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三大瓷砖基地获国家绿色工厂称号,瓷砖单位制造成本降低 3.1 个百分点 [5] 投资者回报 - 拟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2.50 元(含税),预计派发现金红利 2.83 亿元(含税),现金分红占归母净利润比例达 86% [6] - 启动股票回购计划,回购总金额 1 - 2 亿元,累计回购股份 2.24% [6] 对外投资 - 东鹏投资(海南)有限责任公司参与投资广州柘瓴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目标规模 5 亿元,首轮出资 2.85 亿元,东鹏投资持股 26.75% [7] - 基金已对四家企业股权投资 6650 万元,涉及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行业 [7] 2025 年第一季度经营情况 业务增长 - 瓷砖大零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0.19%,收缩工程业务规模 [8] 费用管控 - 期间费用总额同比下降 11.27%,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分别降低 2.25 和 1.42 个百分点 [9] 利润情况 - 营业收入 9.94 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净利润同比减少,但对全年影响可控 [10] 主要交流内容 市场展望与策略 - 2024 年全国陶瓷砖产量 59.1 亿平方米,同比下降 12.2%,行业规模 2000 亿元以上 [11] - 2025 年市场或在底部区间波动,公司发挥零售渠道优势,加强整装渠道合作,谨慎对待地产战略工程,利用以旧换新国补政策 [11][12] 行业出清情况 - 行业协会数据显示陶企家数去年减少到 993 家,行业媒体数据是 938 家,两年间减少 102 家,出清比例 9.8% [13] 工程市场机遇 - 成立战略客户部,开拓细分行业头部企业,深化 1 + N 模式,提供装配式卫浴和软瓷产品支持 [14] 战略工程业务 - 风控政策为前提,提升高品质项目响应,远离恶性价格战 [15] - 2024 年计提各项减值 1.48 亿元,同比减少 29.36%,已计提充分减值准备 [15][16] 零售门店增长 - 2024 年东鹏瓷砖门店净增 188 家,主要是存量经销商加密网点、开拓新分销商及开发空白城市 [17] 国补政策效果 - 家装国补政策激活瓷砖消费需求,东鹏一季度线上线下国补覆盖 260 多个地级市,赋能经销商动销 [18] 卫浴服务 - 东鹏卫浴“焕新家”服务提供一站式卫浴焕新体验,包括以旧换新、标准化服务等举措 [19] 组织结构与产品力 - 加强渠道管控,提升组织效率,强化各渠道产品,提升“性价比”,关注技术转化为产品价值 [22] 品牌维护 - 整装不会通吃市场,公司布局中高端赛道,与整装公司达到业态平衡 [23] 生产与供应链 - 推动全国一盘货信息系统和机制,利用共享仓和区域仓提高供应效率 [24] 铺贴服务试点 - 在核心城市核心代理商层面深化中高端加服务构建,针对不同市场和客群差异化服务 [25][26] 减值规模判断 - 2025 年资产减值变化不大,信用计提规模预计不高于 2024 年 [27] 资本开支与分红 - 资本开支主要是技改投入和结算款支付,金额不大;保持稳定现金分红政策 [28] 渠道毛利率 - 预计 2025 年工程端和零售端毛利率与 2024 年差异不大 [29] 行业整合原因 - 瓷砖行业整合慢,因运输半径影响成本、产品兼具科技艺术、重资产投资大、出清时间短 [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