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

搜索文档
《共产党宣言》首版中文全译本展出
苏州日报· 2025-07-02 00:25
《共产党宣言》首版中文全译本展出 - 《共产党宣言》首版中文全译本(1920年8月)复制件于7月1日在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旧址展出 [1] - 该版本为国家一级文物,目前存世仅12本,大多存在封面丢失、缺页或图像模糊等问题 [1] - 展出的复制件原件珍藏于绍兴市上虞区档案馆,是品相最好、来源可考且具有传奇经历的一本 [1] - 该复制件右下角盖有"华林之印"篆体印章,华林曾任中共杭州独立支部书记 [1] 《共产党宣言》的历史背景 - 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在上海又新印刷所出版 [1] - 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始人叶天底与华林在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习时,华林在传阅的《共产党宣言》封面上加盖个人印章 [1] - 1921年叶天底将盖有印章的《共产党宣言》带回上虞家乡,后用于马克思主义宣传活动 [2] - 叶天底将该书赠予同学夏禅臣,夏家两代人守护该书直至1991年上交党组织 [2] 文物现状与展览信息 - 原件现珍藏于上虞区档案馆特藏库,为镇馆之宝 [2] - 此次展出为档案馆授权的仿真件 [2] - 1925年叶天底参与创建苏州历史上第一个党组织——中共苏州独立支部 [2] - 展览地点选择在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旧址具有特殊历史意义 [1][2]
纪事|1921年7月,风雨南湖,那一船人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01 04:41
中国共产党创立历程 -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秘密召开,全国仅50多名党员参会[3][27] - 会议最初有13位代表出席,平均年龄28岁,最年长何叔衡45岁,最年轻刘仁静仅19岁[21][22] - 会议中途因法租界巡捕搜查被迫中断,最后一天转至嘉兴南湖游船上完成全部议程[31][32][33] 早期组织架构 - 会议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张国焘负责组织工作,李达负责宣传工作[34] - 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确立武装夺取政权路线[28][34] - 会上出现理论分歧:李汉俊主张合法研究马克思主义,刘仁静主张立即武装暴动[28][29] 代表群体特征 - 代表主要来自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上海(李达/李汉俊)、北京(张国焘/刘仁静)、武汉(董必武/陈潭秋)等[16][22] - 知识分子占比超80%,包括6名留学生(李汉俊/周佛海等)和4名传统文人(董必武/何叔衡等)[6][17][22] - 代表中最终有7人脱党或被开除,4人牺牲,仅毛泽东董必武坚持到1949年建国[35][40] 历史转折意义 - 从50人小组织发展为1949年执政党,28年间党员人数增长超400万倍[1][41] - 会议确立的"无产阶级专政"纲领直接影响后续国共合作、土地革命等重大决策[28][29] - 南湖会议被确认为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的标志性事件,后定7月1日为建党纪念日[27][34]
经济日报社论:永葆党的旺盛生机与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6-30 23:59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章主要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成就和未来发展展开,不涉及具体的公司或行业分析。因此,按照任务要求,无法提取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关键要点。建议提供包含企业动态、行业趋势或经济数据的新闻内容以便进行专业分析。
经典常谈 | 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6-24 00:43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以下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关键要点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适用性 - 《共产党宣言》中的一般原理在1872年时仍然被认为是完全正确的,但需要根据历史条件进行实际运用的调整[1] -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科学理论必须与具体情况相结合的方法论[1] 理论来源与发展过程 - 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直接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2] - 马克思通过实践检验和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最终创立辩证唯物主义[2] 历史发展观与方法论 -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是在守正创新中实现世代更替[3] - 理论思维在不同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和内容,需要不断更新[3] - 技术革命时期需要"更新、更勇敢的头脑"[3] 马克思主义的守正与创新 - 马克思主义包含守正与创新相统一的属性[4] - 马克思在不同著作中从多角度论证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守"实现共产主义"之正,创论证方法之新[4] 理论实践结合 - 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其满足该国需要的程度[5] - 理论必须与国家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问题结合才能推动发展[5] 当代发展要求 -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理论体系[6] - 新时代需要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正,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新[6] - 在守正中把稳方向,在创新中寻求突破[6]
“系列全球倡议彰显中国的天下情怀”——访约旦共产党总书记法赫米·哈图特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23 05:30
中国发展成就 - 中国实现8亿贫困人口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大大加快了全球减贫进程 [2] - 如果不把中国计算在内,全球贫困人口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在增加 [2] - 中国在工业制造和科技创新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就,经济长期保持稳定发展 [4] - 中国在带动世界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领导作用,是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 [4] 中国全球倡议与合作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包括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 [4] - 中国通过金砖合作机制、亚投行等平台,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发展目标,为完善全球治理作出贡献 [4]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经贸投资往来,约旦同中国已经签署了合作文件 [5] - 中国是约旦第二大贸易伙伴,约旦希望加强对华化工产品出口,并欢迎更多中企来约旦投资 [5] 中国式现代化与多极化 -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提供了新模式,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同世界开放合作、统筹政府和市场作用的道路 [5] - 在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群体性崛起的背景下,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 [5] - 中国在同阿拉伯国家交往中秉持相互尊重和互利共赢原则,阿拉伯国家视中国为可靠合作伙伴 [5]
淬炼自我革命锐利思想武器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6-12 00:50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该文章主要围绕党的思想建设展开论述,不涉及具体的公司或行业分析。作为投资银行研究分析师,我确认该内容不符合任务要求的公司和行业分析范畴,因此无法提取与投资决策相关的关键要点。 建议提供包含企业财务数据、行业趋势、市场动态等内容的材料,以便进行专业的投资分析。典型的可分析内容包括: 1) 上市公司财报摘要 2) 行业政策变化 3) 并购交易公告 4) 新产品发布信息 5) 市场竞争格局演变等 此类材料才能支持我们进行以下专业分析: - 收入/利润增长率测算 - 市场份额变化评估 - 估值倍数比较 - 产业链影响分析 - 投资主题提炼等
讲出真理的甘甜味
人民日报· 2025-06-11 08:19
党校教学理念与方法 - 党校教学需达到5层境界:品德、信息、知识、思考、方法,高品质理论课应落脚于科学方法并具现实指导性 [7] - 马克思主义既是信仰也是方法,信仰带来价值感,方法提供确定感,27年教学致力于让学员领悟真理 [8] - 教学需结合实践,用事实说道理、故事打动人、问题启发人、精神激励人,经得起"为什么"的追问 [12] 教学实践与创新 - 创新"问题牵引教学法",50名学员分组讨论,两小时课程分段讲授与互动,提升课堂活跃度 [13] - 总结系统教学方法:问题牵引、文本精读、比较分析、史论结合,穿插史实案例增强吸引力 [14] - 理论联系实际,贯通古今中外,通过追问中国之问、世界之问等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5][16] 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流 - 向外国学员授课需提炼理论精华,通过互动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设计10多道工序准备专题课 [16][18] - 用上海人民城市建设案例阐释中国民主,回答民主"五问"展现全过程人民民主优势 [17] - 通过垃圾分类等身边故事延伸至环保制度体系,讲清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逻辑 [18] - 累计为德、美、西等国学员授课数十次,赴拉美、非洲多国交流访学,传播中国理论创新成果 [18][19] 教学成果与影响 - 课程获评全国党校系统精品课和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基层宣讲超600场,覆盖数十万人次 [12] - 音视频党课受众超3亿人次,单次课程网络点击量达50万人次 [12][15] - 出版《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共产党宣言〉十问》,凝练10组核心问题解答学员困惑 [10]
走进革命纪念馆 | 忠诚印寸心 浩然充两间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6-06 00:10
蔡和森同志纪念馆于1988年4月开馆,正门上方是聂荣臻元帅题写的馆额。纪念馆以"忠诚印寸心,浩然 充两间"为主题,陈列了蔡和森的生平事迹,通过图片、实物、文献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了蔡和森为 中国革命事业英勇奋斗的一生。 步入蔡和森同志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尊主题为"利刃"的雕像:蔡和森一手拿书,一手握笔,神情激 昂。他手中的笔,如同一把刺向反动派的利刃,划破黑暗,指引着革命群众前进的方向。 蔡和森以炽热的信仰点燃理想的火炬,以坚定的步伐踏上革命的征途。他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与山河 同在,永远矗立在人民心中;他思想的火花,与日月同辉,至今闪烁着真理的光芒。 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党的纪律为铁的纪律"。蔡和森这些具有远见卓识的 建党思想,符合中国革命的实际,对国内早期共产主义者的建党活动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毛泽东回 信称赞其"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 "哪里需要就去哪里" 1931年,中国革命形势严峻,白色恐怖笼罩全国。3月,蔡和森被指派前往香港开展工作。面对外甥女 刘昂的劝阻,他坚定地表示:"干革命,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不能只考虑个人的安危。" 在香港,他以一家洋酒罐头公司职员 ...
纪念麦金太尔|钱一栋:谁是麦金太尔?何种重要性?
新浪财经· 2025-05-23 05:46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该文章主要围绕哲学家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的学术思想展开,不涉及公司和行业相关内容。因此无法按照要求输出关于公司和行业的分析。 文档内容聚焦于麦金太尔的学术生涯、思想演变及其代表作《追寻美德》中的核心哲学观点,包括对启蒙筹划的批判、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重建、实践与美德理论等。这些内容属于哲学思想领域,与金融、公司或行业分析无关。 建议提供包含经济、金融或商业相关内容的文档以便进行符合要求的分析。
经典常谈丨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5-20 00:31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以下是按照要求格式总结的关键要点: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性的核心观点 - 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坚强党性和过硬作风,党性首先是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和政治立场 [1] - 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目的和利益而斗争 [1] - 工人阶级政党因其先进品质容易受到诱惑,因此必须重视纯洁性 [1] 马克思恩格斯对党员的要求 - 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对盟员提出七条关于党性的原则性要求,要求生活方式和活动必须符合同盟目标 [2] - 不遵守盟员条件者必须退出,视情节轻重暂令离盟或开除出盟 [2] - 国际工人协会要求支部对会员品质纯洁负责,可疑情况下可调查生活来源作为行为端正的保证 [2] 马克思恩格斯对错误作风的批判 - 批评某些社会主义者存在的阿谀奉承和华而不实的作风 [3] - 指出政党不能让腐朽分子和好虚荣分子大出风头 [3] - 批判拉萨尔从狭隘民族观点理解工人运动,利用党干私人肮脏勾当的行为 [3] 中国共产党对党性传统的继承 - 以马克思主义为立党之本,坚强党性、端正党风、严肃党纪是党的政治密码和宝贵经验 [4] - 通过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延安整风运动、"两个务必"等措施保持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4] 新时代党性建设要求 - 作风问题本质是党性问题,需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 [5] - 以自我革命精神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 [5] - 通过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加强作风建设,锤炼党性修养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