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民日报整版刊文: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七大生命力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09-13 00:28

马克思主义的七大生命力 - 天然的亲和力 马克思主义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 以彻底解放全人类为最高理想 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 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锐利思想武器 深受人民喜爱 深得人民认同 广为人民拥有[9]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人民在历史中的主体地位 人民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推动者 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9] 马克思、恩格斯公开声明自己理论的人民立场 这一立场贯穿马克思主义创立和发展始终 从未有过丝毫含糊、动摇、偏离[10]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民充满深厚感情 马克思为家乡农民拥有捡拾枯枝败叶的生存权辩护 抨击莱茵省议会将捡拾枯枝败叶定为盗窃罪[11] 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 是贯穿其中的红线 人民的地位至高 人民的情怀至真 人民的福祉至重 是这一重要思想的鲜明特色[12] 深远的预见力 - 马克思主义立足现实 贯通历史、当下和未来 注重研究事物产生和发展变化的全过程 深刻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必然趋势 指引人们把握历史主动 实现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13]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事物发展有着内在规律 规律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但规律可以认识 人们通过认识规律、把握和运用规律 按照规律作用的方向设定目标 就能获得行动自由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14] 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运动规律的基础上 得出"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科学结论 为人们观察时势、展望未来提供科学指引[14]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预言资本主义必然会发生周期性经济危机 如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萧条、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我国国情 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 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的战略高度深刻分析形势、科学谋划未来 提出一系列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引领性的目标任务[15] 强大的解释力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和立场观点方法 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价值 帮助人们透过现象看本质 抓住事物的根本 找到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动力[1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而确立起来的具有普遍真理性的理论[16] 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正确认识世界、把握世界提供"望远镜"和"显微镜" 我们所处的时代依然是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时代[17]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 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 经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激烈较量 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 人类面临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等地缘政治冲突问题 都可以用马克思主义进行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的解释[1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形成一系列原创性成果 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18] 持久的创造力 - 马克思主义发展是追求真理、发现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 也是认识见诸实践、实践深化认识 二者深度互动、相互转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不仅为认识真理开辟广阔道路 而且为推动实践拓展广阔空间[19] 马克思、恩格斯紧紧围绕回答他们所在时代的重大时代课题 以忠于真理、献身真理的理论勇气和崇高风范 以天才般的卓越智慧 经过艰苦卓绝的科学研究 创立马克思主义 实现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19] 马克思主义源于实践并作用于实践 以实践为基础 以实践为目的 以实践为检验标准 始终把指引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部价值[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创立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过程中 不断深化对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 概括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坚持"两个结合"的根本途径和"六个必须坚持"的科学方法[20] 彻底的批判力 - 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旧世界、建设新社会、不断同各种谬误进行斗争中发展壮大的 将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 以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致力于变革一切不合理现实[21] 批判是马克思、恩格斯进行理论创造的有力武器 马克思称自己的理论为"批判的哲学" 旨在"对当代的斗争和愿望作出当代的自我阐明"[22] 马克思、恩格斯依靠批判辨别思想是非 在批判德国古典哲学中抛弃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费尔巴哈的机械唯物论 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克服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劳动价值论上的重大缺陷 创立剩余价值理论 清理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成分和道德幻想 把社会主义建立在科学基础上 创立科学社会主义[2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彻底的批判力主要体现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体现为敢于直面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25] 强劲的吸纳力 -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开放的思想体系 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以满腔热忱对待新生事物 不断用最新的知识、经验、发明创造来丰富和发展自己[26] 马克思主义是在深入研究、借鉴吸收人类已有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 所具有的包容性前所未有 马克思光写作《资本论》就翻阅研究1500多本著作[26] 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视并及时总结工人运动经验 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深化认识 检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2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 始终保持开放姿态 熔铸古今、汇通中西 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内容博大精深 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28] 这一重要思想贯通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 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30] 这一重要思想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最新动态和趋势尤为关注 目的就是要加快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31] 非凡的锻造力 - 马克思主义是在攀登思想高峰中迎来壮丽日出的 探求未知足迹 留给后人经典 既为人们指出通往高峰的路径 也为人们登高望远创造便捷条件 还为人们提供思维训练的磨刀石、成长进步的助推器[32]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认识工具 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越多越深入 掌握这一认识工具就越牢靠 运用就越熟练 观察世界就愈加心明眼亮[32] 马克思主义是整体的理论 内容全面、体系完整、逻辑严密 给人们提供立于高山之巅纵观人类历史、综览世间万象的有力支点[32] 马克思主义是知识密集的理论 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不仅能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本身的丰富思想 而且能获得被其批判研究吸收过的各种学说的丰富知识[33] 马克思主义是彻底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任何问题都注重追根究底 探究事物的本源 弄清楚事物的来龙去脉 从来不半途而废、浅尝辄止[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