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 - 马克思主义具有天然的亲和力 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 以彻底解放全人类为最高理想 始终站在人民立场 [2] - 深刻揭示人民在历史中的主体地位 人民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社会变革的推动者 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 [2] - 指明人类解放的条件和途径 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建设自由人联合体 [2] 人民立场与实践 - 马克思、恩格斯公开声明理论的人民立场 贯穿马克思主义创立和发展始终 无产阶级把哲学当做精神武器 [3] - 马克思为农民生存权辩护 抨击立法将捡拾枯枝定为盗窃罪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赞美工人品格 [4] - 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 贯穿治国理政全过程 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5] 历史规律与预见力 - 马克思主义具有深远的预见力 立足现实贯通历史当下和未来 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必然趋势 [6] - 事物发展有内在规律 规律可认识把握和运用 无产阶级政党更能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7] - 马克思预言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 如1929-1933年大萧条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恩格斯预见第一次世界大战 [7] 战略规划与目标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一系列战略性前瞻性引领性目标任务 包括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强国建设目标 [8] - 明确制造强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贸易强国、体育强国、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农业强国、金融强国等目标 [8] - 强调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 谋划十五五时期发展 前瞻把握国际形势影响 [8] 理论体系与方法论 - 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解释力 提供望远镜和显微镜 帮助透过现象看本质 抓住事物根本 [9][10]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9]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六个必须坚持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发展倡议等 [11] 实践与理论创新 - 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创造力 源于实践并作用于实践 以实践为基础目的和检验标准 [12][13] - 马克思、恩格斯以科学态度对待真理 揭示理论创造的科学路径 从物质生产方式找历史动因 [12] - 习近平总书记深化理论创新规律性认识 坚持两个结合根本途径和六个必须坚持科学方法 [13] 批判精神与斗争 - 马克思主义具有彻底的批判力 在批判旧世界和同谬误斗争中发展壮大 以无私无畏精神变革不合理现实 [14] - 马克思、恩格斯依靠批判辨别思想是非 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秘密 反对工人运动错误倾向 [16]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以自我革命精神消除消极因素 [18] 开放性与吸纳力 - 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劲的吸纳力 以海纳百川胸襟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用最新知识丰富发展自己 [19] - 马克思研究《资本论》翻阅1500多本著作 恩格斯利用自然科学三大发现写出《自然辩证法》 [19][21]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熔铸古今汇通中西 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各国文明成果 [21][23] 理论价值与影响 - 马克思主义具有非凡的锻造力 是人类最伟大的认识工具 内容全面体系完整逻辑严密 [25] - 马克思主义是知识密集的理论 研读经典可获得丰富思想和知识 了解资本主义和工人运动发展历程 [26]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政治智慧思想智慧经验智慧 学好用好可提升自我成就事业 [28]
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七大生命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日报·2025-09-11 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