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黑灰产

搜索文档
坚决打击金融黑灰产 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
新华网· 2025-08-12 06:14
座谈会上,福建省公安厅强调了金融领域打击犯罪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出深入推进金融黑灰产打 击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具体部署,也是金融管理部门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建设的基本要求。福建省公安机关高度重视金融领域黑灰产打击工作,近年来与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 机构等建立了密切联系协作关系,通过不断加强警企合作,有效打击金融犯罪,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 险。 为进一步凝聚行业力量,共同打击金融领域灰黑产,研究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日前,福建省地方金 融监督管理局牵头,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福建监管局,省公安厅、市场监 管局、信访局以及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科技金融企业、中介行业企业等各界代表共同参与的"打击金 融黑灰产 共创行业好环境"座谈会在福州举行。座谈会中,监管部门、行业机构从自身工作出发,总结 已取得的成效,分析面临的新困难,深入交流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和主要挑战,探讨如何提升消保 质效和应对违规代理维权黑灰产,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行业生态健康有序发展。 "打击金融黑灰产 共创行业好环境"座谈会现场 反映,有助于净化行业发展环境,优化金融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一心谋发展 ...
严打金融黑灰产取得新突破 证券投顾恶意代理维权案件首度按敲诈勒索批捕
经济观察网· 2025-08-12 03:27
案件基本情况 - 上海警方侦破一起敲诈勒索证券投资咨询公司案 抓获6名犯罪嫌疑人 查证非法获利600余万元[1] - 犯罪嫌疑人通过非法途径获取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客户信息 在不具备法律职业资格的情况下假借法律咨询名义开展业务[1] - 犯罪团伙与3400余人签署《委托合同》 按退款金额30%—40%收取手续费[1] 犯罪手法分析 - 通过拨打电话联系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客户 以"全程托管即可退费"为噱头承诺代理退款事宜[1] - 虚构捏造证券投资咨询公司服务期间存在虚假广告 承诺保本等事由进行反复投诉[1] - 以公司名誉为威胁 迫使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在无过错情况下同意协商退费[1][4] - 教唆客户在服务合同到期一两年后要求退费 尽管合同执行期间未提出任何争议[3] 司法实践突破 - 上海公安部门首次以"敲诈勒索罪"而非"侵犯公民信息罪"对证券投顾恶意代理维权行为定罪量刑[2] - 3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敲诈勒索罪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另外3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5] - 此举为全国范围内打击此类新型犯罪行为开辟全新路径 具有重要示范意义[2] 行业影响与趋势 - 不法分子从银行保险领域流向证券投顾领域 因后者量刑处罚力度相对较低[3] - 案件将促进司法部门统一共识 将各类金融黑灰产行为共同纳入敲诈勒索罪范畴[5] - 有助于遏制不法分子在不同金融领域间流动作恶的趋势[5] 新型获客渠道 - 犯罪组织通过短视频平台渠道和自媒体矩阵大规模引流获客[5][6] - 与财经大V合作开展"暗投流"模式 在视频内容中软性植入"退费通道"[6] - 采用"个人+企业"双轨自媒体矩阵 批量设立企业蓝V账号进行认证[6] - 某法律咨询机构运营47个蓝V子账号 为犯罪组织提供客户线索[6] - 每年在企业蓝V认证费 DOU+投流 内容制作等方面支出达千万级规模[6] 技术化作案手段 - 利用"火眼云"等获客软件7×24小时潜伏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直播间[7] - 通过破解弹幕接口与后台推流协议实时抓取观众昵称 手机号 微信ID 持仓盈亏等敏感信息[7] - 30秒内完成"电话+短信+私信"全方位联系 快速引流至私域群[7] 平台监管漏洞 - 短视频平台对金融类账号审核仅要求"营业执照+手持身份证"即可完成初级认证[8] - 对"法律咨询" "征信修复"等高危类目缺乏法律职业资格证和金融牌照的实质核验[8] - 推荐机制注重"完播率+互动率" 使犯罪组织能利用"焦虑标题+情景演绎"模板化视频获取流量[9] - 金融黑灰产组织平均"封号—复活"周期不到48小时 30天内可注册逾200个新账户[9] - 部分平台以广告收入为导向 对高风险内容采取"先限流 不下架"的软性处理方式[10] 防治建议 - 需建立行业协会 金融机构 监管部门 平台方联合打击机制[10] - 应增加量刑标准 规范投诉处理机制 强化平台信息管控力度[10] - 建议建立更完善的诉讼处理机制追责体系和行政执法力度[10]
600万贷款收近百万中介费?北京金融监管局发文打击非法存贷款中介
中国经营报· 2025-08-11 13:25
文章核心观点 - 北京金融监管局持续加大打击金融黑灰产力度 重点整治非法存贷款中介乱象 通过强责任全覆盖严打击组合拳保护消费者权益 [1] - 非法贷款中介通过虚假营销违法包装套路贷等手段侵害消费者权益 典型案例显示单笔服务费扣划近百万元 [2][4][5] - 监管层联合部署6个月集群打击工作 地方持续加码 下一步将压实银行责任开展线索摸排形成协同共治合力 [5][6] 非法贷款中介操作模式 - 虚假营销与低息诱惑:声称与银行合作或冒充银行名义 以低息高额度诱骗消费者 实际收取高额服务费致贷款成本超预期 [4] - 违法包装骗贷:针对资质不足群体 协助虚构工作单位银行流水等申贷材料 甚至勾结银行员工骗取贷款 借款人成为职业背债人 [5] - 套路贷犯罪:以小额贷款公司名义诱导签订虚高借款合同 制造银行流水痕迹后通过违约陷阱虚假诉讼等手段非法占有财物 [5] 典型案例分析 - 北京企业主吴某案例:中介通过空壳公司转让垫资虚构材料等手段获批600余万元经营贷 到账当日扣划近百万元服务费 最终仅获500万元资金 [1][2] - AB贷模式案例:中介锁定征信不足客户A并伪造审批记录 诱骗信用良好担保人B签署文件 实际利用B身份申请贷款20万元交由A使用 使B承担还款责任 [3] 监管应对措施 - 压实银行机构责任:要求加强助贷业务管理 严禁与非法中介合作及员工勾结 在面签审批放款环节多次提示消费用途并监测资金流向 [6] - 全面线索摸排:通过大数据分析日常监管机构报送等手段 排查辖内疑似非法存贷款中介线索 [6] - 形成协同共治合力:联动相关部门深化源头治理与行刑衔接 加大网络不良金融信息处置力度 合力打击非法团伙严惩银行内鬼 [6]
严打金融“黑灰产”,北京重拳整治非法存贷款中介
第一财经· 2025-08-11 08:44
非法存贷款中介乱象 - 非法存贷款中介成为金融领域"黑灰产"主要表现之一 通过虚假营销、违法包装骗贷和"套路贷"犯罪等手段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 [3][4] - 典型案例显示 某企业主被中介以"2个点服务费 5%贷款利率"诱骗 最终600万贷款被扣划近百万元服务费 实际到手仅500万元 [3] - 中介常用手段包括转让空壳公司 先行垫资 虚构申贷材料等非法方式获取贷款 部分借款人沦为"职业背债人" [3][4] 监管整治措施 - 北京金融监管局连续三年开展专项打击 2023年推出"强责任 全覆盖 严打击"组合拳 [4] - 具体举措包括压实银行主体责任 严禁与非法中介合作 全面排查线索 强化央地协同共治等 [4] - 重点打击银行员工内外勾结行为 形成强力震慑 2023年加大网络不良金融信息处置力度 [4] 行业影响 - 乱象主要针对资质不足的小微企业和征信白户 推高实际贷款成本 [4] - 部分中介以"与银行合作""内部渠道"名义虚假营销 实际收取高额服务费 [4] - 监管提示金融消费者提高警惕 远离非法中介 避免因小失大 [5]
严打金融“黑灰产”,北京重拳整治非法存贷款中介
第一财经· 2025-08-11 08:13
非法存贷款中介的套路 - 虚假营销与低息诱惑:常以"与银行合作""内部渠道"等名义宣称"额度高、利率低",实则收取高额服务费,推高贷款成本 [2] - 违法包装骗贷:针对资质不足的小微企业或征信白户,协助虚构申贷材料,甚至勾结银行员工骗取贷款,部分借款人沦为"职业背债人" [2] - 实施"套路贷"犯罪:诱导签订虚高合同,制造虚假流水,通过违约陷阱、恶意垒债、虚假诉讼等手段非法侵占财物 [2] 典型案例 - 企业主吴某案例:中介通过转让空壳公司、先行垫资、虚构申贷材料等非法手段帮助获批600余万元贷款,但到账当日扣划近百万元"服务费",最终仅获取500万元左右 [1] 监管措施 - 压实银行机构主体责任:要求辖内机构严格规范助贷业务,严禁与非法中介合作,严禁银行员工内外勾结 [2] - 全面排查线索:通过大数据分析、日常监管及机构报送等方式精准识别疑似非法中介 [2] - 强化央地协同共治:联动多部门深化源头治理与行刑衔接,加大网络不良金融信息处置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团伙,从严惩治银行"内鬼" [2] 行业现状 - 非法存贷款中介乱象是当前金融领域"黑灰产"的主要表现之一 [1][2] - 北京市已连续三年开展专项打击行动,今年推出"强责任、全覆盖、严打击"组合拳 [2]
近20家银行密集声明:未与这家机构合作!
新华网财经· 2025-07-18 12:42
银行集体声明事件 - 深圳近20家银行密集发布声明 澄清与鑫心惠邻贷款中介机构无任何合作关系 包括建行 工行 中行等国有大行及招行 平安等股份制银行[1][2] - 银行在声明中罕见直接点名中介机构全称 并提醒消费者警惕"降息优化""内部提额"等虚假宣传套路[2][3][5] - 此次集体声明为深圳银行业近年来首次大规模针对单一贷款中介发布风险提示[9] 涉事中介机构情况 - 鑫心惠邻成立仅半年(2024年11月) 注册资本1000万元 法定代表人桂耀林 经营状态存续[7] - 该机构通过门店及小区电梯广告宣称与银行战略合作 以"降息优化"名义收取高额服务费[6] - 公司快速扩张 除主体外还控股9家"惠邻系列"咨询服务公司 2025年2-6月密集注册于深圳多区[7] - 中介后续声明称仅为邻居提供咨询服务 未与金融机构合作[8] 行业监管动态 - 事件反映银行业强化合规经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 监管层正重点打击贷款中介等金融"黑灰产"[10] - 2025年3月公安部与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开展专项行动 打击非法存贷款中介等四类行为[10] - 部分银行机构已同步收紧中介合作 叫停相关业务[11] 行业问题分析 - 金融信息不对称导致消费者依赖中介 对骗术识别能力不足[12][13] - 贷款中介行为隐蔽 缺乏借款人配合时查处难度大[13] - 当前对贷款中介机构性质认定及监管制度存在空白领域[13]
近20家银行密集声明:未与这家机构合作
金融时报· 2025-07-18 07:00
银行集体声明事件 - 近20家银行深圳分行发布声明,点名鑫心惠邻假冒合作方揽客,包括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1] - 银行澄清与鑫心惠邻无任何合作关系,未授权其以银行名义开展业务,提醒消费者警惕虚假宣传[6] - 鑫心惠邻在广告中宣称"携手某某银行"为战略合作伙伴,提供"降息优化"服务并收取高额费用[6] 鑫心惠邻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24年11月26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法定代表人桂耀林,所属商务服务业[6] - 成立半年内快速扩张,控股9家"惠邻系列"咨询服务公司,2025年2-6月于深圳多区注册成立[6] - 公司声明称未与金融机构合作,仅提供咨询服务,行业惯用银行合作身份背书套路[7] 行业监管动态 - 深圳银行首次大规模集体针对贷款中介发布风险提示,反映合规与消费者保护力度加强[8] - 2025年3月公安部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打击金融"黑灰产",重点整治非法存贷款中介等四类行为[9] - 银行收紧中介合作,部分机构已叫停相关业务,行业存在信息不对称与监管空白问题[10] 专家建议 - 消费者应通过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正规渠道或线上平台直接办理贷款,避免中介风险[10]
贷款中介假冒合作、推广转贷降息,深圳多家银行罕见点名澄清
第一财经· 2025-07-17 13:57
银行集体澄清与贷款中介关系 - 深圳约15家银行密集发布声明,澄清与不法贷款中介无任何合作,并罕见点名鑫心惠邻及其关联公司 [3][6] - 银行声明强调办理贷款应通过官方渠道,警示消费者警惕假冒银行合作方的中介机构 [6] - 此次集中发声与监管部门打击金融"黑灰产"的态势密切相关,公安部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开展专项行动 [7] 鑫心惠邻的争议业务 - 鑫心惠邻成立不足半年,已在深圳开设十余家门店,宣传"存量贷款降息"服务,声称可将年化利率从4.5%降至2.5% [11] - 实际提供的低息贷款需企业资质的抵押经营贷,并收取贷款金额0.2%~0.8%的中介服务费 [13] - 该公司此前在宣传中提及与多家银行合作,但银行声明否认,后公告称已整改 [13] 助贷行业乱象 - 贷款中介利用"假冒""夸大"等违规营销行为,如在公共场所投放广告,以"银行合作方"等话术诱导消费者 [15][16] - "高评高贷"操作增多,部分助贷机构通过抬高房产评估价帮助客户套取超额银行贷款,形成完整产业链 [16] - 监管部门持续强化监督检查,银行同步收紧中介合作,部分机构已全面叫停相关业务 [9] 监管与银行应对措施 - 公安部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开展专项行动,重点打击非法贷款中介、恶意逃废债等乱象 [7] - 银行加强对合作中介的管理,如发现违规行为将纳入黑名单,部分银行已全面中断与贷款中介的合作 [9] - 深圳市金融监管局表示非法贷款中介治理一直是工作重点,助贷领域从严管控是大势所趋 [8]
分期乐提醒用户:警惕“生成式引擎优化”新骗局!AI信息需多方印证,有疑问可拨打官方客服95730
新浪证券· 2025-07-15 06:16
金融黑灰产技术手段 - 金融黑灰产组织滥用"生成式引擎优化"(GEO)技术 通过干扰大模型输出虚假金融机构客服电话 形成完整黑灰产产业链 [1] - 黑灰产从传统社交平台引流转向GEO方式 批量生成伪原创内容并多平台投喂 将伪造联系方式植入AI答案中 [1] - 当用户向AI查询金融机构客服电话时 可能被直接引导至诈骗陷阱 [1] 监管与行业打击行动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公安部经侦局于2023年3月开展专项打击行动 明确从严打击金融黑灰产决心 [2] - 分期乐联动多地警方构建防线 过去两年协同侦破案件近百起 打掉25个犯罪团伙 处罚52名违法人员 [3] - 公司联合法学界 警方及招行 度小满等业界代表举办治理研讨会 共议打击策略 [4] 企业技术防控体系 - 分期乐建立完整反诈监控体系 包含实时动态监测 预警 自动归因分析等功能 [3] - 部署新一代反欺诈识别模型 风险自动预警机器人 "黎曼"异动归因系统等核心技术工具 [3] - 与马上消金 美团等成立"防范金融黑灰产联盟" 共建共享行业黑名单 [4] 用户防范建议 - 需验证AI工具获取的金融机构联系方式 避免点击非官方链接 [4] - 警惕以"账户验证"为由索要身份证号 金融账户信息等行为 [4] - 遇可疑情况应直接拨打分期乐官方客服95730 [1][4]
货币市场日报:7月10日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10 12:39
货币政策操作 - 人民银行开展9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持平1.40%,当日有572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328亿元 [1] - 7天期逆回购操作规模较前一日增加200亿元,显示流动性投放力度有所加大 [1] 银行间市场利率 - 隔夜Shibor上涨0.30BP至1.3160%,7天Shibor上涨1.00BP至1.4740%,14天Shibor上涨0.30BP至1.4980% [1] - 1个月Shibor微涨0.10BP至1.5380%,3个月Shibor上涨0.30BP至1.5590%,6个月Shibor上涨0.40BP至1.5890% [1] - DR001加权平均利率上行0.6BP至1.3227%,成交额减少637亿元;DR007上行1.8BP至1.4945%,成交额减少59亿元 [4] - R001利率上行1.1BP至1.387%,成交额减少428亿元;R007上行1.7BP至1.5208%,成交额减少361亿元 [4] 资金面动态 - 资金面早盘均衡偏紧,公开市场操作后逐渐转松,大行国股部分融出 [10] - 隔夜押利率成交在1.48%-1.50%,押存单隔夜融出在1.48%-1.52%,押信用融出在1.52%-1.54% [10] - 午后资金面均衡偏松,隔夜押利率存单融出在1.46%-1.48%,尾盘最低成交1.40% [10] 同业存单市场 - 当日47只同业存单发行,实际发行量238.9亿元 [11] - 一级存单发行人提价积极,交投情绪活跃;二级存单价格整体上行,足年国股冲破1.62%至1.625% [11] - 1个月存单价格在1.53%附近震荡,3个月存单触及1.55%,6个月维持在1.60%,9个月攀升至1.63% [11] 金融机构人事变动 - 华泰人寿任命牛增亮为总经理,任职资格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核准 [13] - 中国人保副总裁田耕任职资格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 [14] - 长沙银行副行长白晓、首席风险官彭敬恩任职资格获湖南金融监管局批复 [15] 行业监管动态 - 广东区域大型银行对贷款中介展开摸查,排查合作情况并要求分支机构反馈信息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