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经济

搜索文档
【榆林】住在风景里,游玩纳凉
陕西日报· 2025-07-25 00:15
文旅产业发展 - 榆林市凭借独特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吸引大量游客 夏季平均气温23摄氏度 成为天然避暑胜地 [1] - 红碱淖风景区新增水上卡丁车 草原小火车等项目 上半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 同比增长45 6% [1] - 波浪谷景区红砂岩地貌形成天然避暑秘境 上半年接待游客5 32万人次 [1] 基础设施与服务升级 - 榆林市完善交通 住宿等基础设施 打造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模式 [1] - 红碱淖景区升级沙滩遮阳棚等设施 强化服务吸引游客 [1] - 波浪谷景区附近民宿暑期入住率极高 需提前一周预订 [2] 文化活动与赛事 - 清爽榆林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涵盖文化 体育 休闲等主题 已连续举办多年 [2] - 长城摇滚音乐节融合陕北民歌与摇滚乐 吸引大量游客 [2] - 全国田径大奖赛吸引1200余名选手参赛 带动周边省份观众参与 [3] 多元化旅游体验 - 榆林市推出151项活动矩阵和8条深度体验线路 激活文旅市场 [4] - 陕北说书大会 万人腰鼓展演 美食大赛等活动展现多元文化魅力 [4] - 窑洞民宿 农家乐 水果摊等业态带动村民收入增长 [2]
去山地避暑(文旅新象)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4 22:28
避暑旅游市场热度 - 7月前半月"避暑游"搜索量环比增长近200% [7] - 山地景区通过"避暑旅游+"融合户外运动、夜游、音乐节等多元体验吸引游客 [7] 莫干山避暑业态 - 高山森林漂流项目日均接待量约2000人次,高峰期达3000人次,新开放滑道最高落差300米 [8] - 创新构建全域夜游体系,包含无人机光影秀、奇幻音乐节等5大特色酒店和休闲空间联动 [8][9] - 消夏夜市、冰雪游乐场等活动形成复合型文旅消费圈 [9] 峨眉山研学旅游 - 暑期徒步游客迅猛增长,提供长线/短线/亲子线等5类路线 [10] - 双遗产成长夏令营吸引青少年参与,设计自然解码者、文创设计师等6种沉浸式角色 [11] - 香港中学生研学团开展地质观测、猴群行为观察及采茶炒制体验 [11] 武功山户外经济 - 帐篷季采用"户外+非遗+科技"模式,机器狗导览等科技元素提升体验 [12] - 草甸星空营地提供云海日出观景,1918青春音乐会等活动吸引年轻游客 [12] - 溯溪营地、水上桨板等10余项运动项目覆盖全年龄段 [12] 入境旅游市场 - 去哪儿平台非中国护照国内航班预订量同比增长1.8倍 [16] - 英文版APP上线,覆盖酒店/机票等全流程服务,入境游客预订量前十目的地包括上海、北京等 [16]
趁“热”出发 陕西冷资源变身暑期消费热引擎
搜狐财经· 2025-07-24 07:55
避暑消费新趋势 - 全国多地持续高温推动避暑消费成为夏日经济增长新引擎,传统避暑胜地客流激增,新兴"冷场景"不断涌现[1] - 避暑消费从单纯纳凉升级为集文化体验、技能学习、亲子互动于一体的复合型文旅新业态[15] 乡村民宿经济 - 蓝田县灞源镇李家硷村的胡桃树下民宿夏季平均气温比城区低10℃,成为城市游客避暑热门去处[2] - 民宿开发亲子体验项目如秦岭徒步、农事体验、非遗文化参观,单日最高接待量达500余人[4][6] - 民宿通过收购村民山核桃制成核桃油、销售香菇酱等特色农产品,带动当地就业和农民增收[6] 文化避暑业态 - 西安人防科普教育馆通过VR/AR互动装置、实景演练等提供"清凉学习"体验,暑期参观量显著增长[9][11] -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中心展出2000余件非遗作品,四大主题展区结合研学活动吸引游客[11][13] - 陕西文旅系统推出268项研学旅游主题活动,线上线下联动推动文化消费[13] 反季冰雪消费 - 西安热雪奇迹室内滑雪场温度维持在零下6℃,暑期日均客流量达300人次[14][15] - 滑雪场推出青少年集训班、免费公开课等营销活动,成为市民避暑新选择[15]
“避暑经济” 带热民宿产业
人民网· 2025-07-20 15:00
旅游行业 - 宁夏固原市泾源县在盛夏时节迎来旅游热潮,成为游客追捧的"避暑胜地" [2][4][6][8][10][12][14] - 泾源县地处六盘山腹地,是西北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基地,景色秀美、气候凉爽 [2][4][6][8][10][12][14] - 香水镇新月村香水风情堡民宿旅游区和泾河源镇冶家村民宿旅游区是主要旅游目的地 [2][4][6][8][10][12][14] 民宿行业 - 香水风情堡民宿旅游区和冶家村民宿旅游区提供住宿服务,游客在此休闲、游玩 [6][8][10] - 工作人员在民宿旅游区进行房间打扫和特产店商品整理 [12][14]
“凉资源”成“热经济”——文旅融合催热云南曲靖“避暑经济”
新华网· 2025-07-20 01:48
文旅融合推动避暑经济发展 - 曲靖市凭借凉爽气候和独特旅游资源吸引大量游客,"避暑经济"持续升温 [1] - 夏季平均气温20摄氏度左右,湿地湖泊、高山草场等自然景观丰富,形成全域旅游新模式 [2] - 2024年5-9月接待游客超3396万人次,旅游总花费达364.36亿元,旅居超15天游客数量显著增加 [2] 民宿及住宿市场表现 - 乡村民宿入住率超90%,26间客房提前一个月被预订一空,主要客源来自广东、四川、北京等地 [1] - 麒麟区开发旅居房源9万余套,可同时接待40万人次,部分房源加装适老化设施 [3] 配套服务优化升级 - 社区幸福食堂升级为"候鸟食堂",10元/餐并提供地域化菜品调整,覆盖23个社区 [3] - 整合假日酒店、特色民宿等资源,满足不同游客需求 [3] 文旅活动与消费场景创新 - 举办演唱会、研学游、体育赛事等活动,构建特色集市、工业旅游景点、美食街区等消费场景 [5] - 夜间推出民族歌舞表演等互动活动,增强游客归属感 [5][6] - 叠加消费券等优惠措施,全面释放消费活力 [5] 游客体验与市场反馈 - 重庆游客连续3年选择曲靖避暑,认可其凉爽气候和多样化活动(采菌子、赏瀑布等) [1] - 四川游客高度评价社区食堂便利性和民族歌舞互动体验 [3][5]
山东消暑场景“花式”上新 激活夏日“清凉消费”
中国新闻网· 2025-07-18 16:32
山东文旅市场"清凉消费"趋势 - 山东文旅市场通过丰富多元的"清凉供给"为游客解锁夏日出游新体验,包括沉浸式吸氧、水上乐园戏水狂欢、室内图书馆避暑等多样化方式 [1] - 聊城临清市东宛园景区融合山水、建筑与植被,凭借独特园林景观和休闲设施吸引大量避暑游客,形成天然"降温区" [1][3] - 菏泽巨野县核桃园镇围绕青龙山、白虎山等核心资源构建避暑矩阵,2000亩青龙山度假区成为亲子避暑"欢乐天堂",白虎山天池冰雪大世界成为消费新爆点 [3] 特色避暑项目创新 - 鄄城县图书馆以26℃恒温环境打造精神栖息地,暑期日均接待读者约300人次,持续优化服务细节包括免费饮用水、无障碍通道等 [4] - 淄博张店区唐库市集涵盖首展、品牌活动等模块成为年轻人聚集地,文创园提供琉璃吹制、陶瓷拉坯等沉浸式纳凉体验 [4] - 临沂郯城醉东风·乡村艺栈推出"清凉项目"并配合中高考准考证免票、民宿7折等优惠吸引游客,提供泳池、荷间嬉戏等特色体验 [4][5] 文旅融合促销策略 - 核桃园镇推出"清凉消费季"系列活动,联合景区商户发放满减优惠券,推出"住宿+门票+餐饮"套餐 [3] - 单县北城街道三六九国际批发城夜间转型为"烧烤城",社区服务中心提供空调休息区和免费绿豆汤解暑服务 [8] - 山东推出4大主题旅游计次票产品,覆盖"济南+青岛+烟台"等4条暑期热门线路,实现"一票游多城"便捷体验 [8]
时评:乘“热”而上,“避暑经济”燃旺消费热情
搜狐财经· 2025-07-10 04:57
避暑经济驱动消费升级 - 暑期临近带动特色避暑游发展 各地通过商文旅融合拓展夜间多元业态 激发消费潜力 [2] - 国务院政策明确盘活存量空间 打造新型消费场景 发展夜间文旅经济 商务部启动"服务消费季"培育融合场景 [2] - 北京鸟巢演唱会 江苏"苏超"赛事 宁夏"民宿+演艺+夜游"联票等创新模式推动业态迭代 [2] 生态资源转化为旅游竞争力 - 吉林长白山凭借22℃清凉气候 预计暑期客流量超30万人次 吸引亲子游及大学生群体 [3] - 贵州习水依托国家森林公园发展避暑旅居产业 拥有3.6万户避暑地产业主与7.9万张床位接待能力 [3] - 生态旅游带动餐饮 住宿 交通等关联产业 形成"一业兴 百业旺"的乘数效应 [3] 政策红利激活清凉消费市场 - 重庆忠县通过国补政策推动高能效空调销售占比超80% 单台空调最高补贴2000元 [4] - 2025年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对一级能效家电提供20%补贴 商家配套免费拆装及延长保修服务 [4] - 卖场推出"清凉套餐"组合销售空调 冰箱等 推动绿色消费向场景化解决方案升级 [4] 夜间经济创新消费场景 - 北京"夜京城"政策整合簋街 亮马河 潘家园资源 形成"食游购娱"一体化夜间生态 [5] - 重庆南岸区打造滨江露台商业街 引入20余家餐酒品牌 转化江景资源为消费场景 [5] - 贵州龙里水乡《贵秀》全息剧目与联票模式 淮安西游乐园夜场客流同比增长超30% [5]
热疯的东北人,都去三亚避暑了
虎嗅· 2025-07-09 23:55
东北高温与三亚避暑现象 - 东北地区遭遇罕见高温,漠河气温超35℃,沈阳最高达39℃,吉林长春同样面临热浪[2][4][19] - 三亚气温相对凉爽,白天气温30℃出头,夜间海风降温效果显著[8][35] - 东北家庭为避暑选择三亚,暑运期间东北至三亚机票预订量超9000张,环比增长约1倍,同比增16%[12][13] 三亚旅游市场变化 - 三亚高奢酒店入住率显著提升,部分酒店达80%-90%,亲子家庭需求旺盛[31][33] - 东北游客结构从冬季退休老人为主转向暑期亲子家庭,消费力更强[14][15][28] - 亚龙湾因可下海成为东北游客首选,海棠湾因海域限制吸引力较低[33] 消费行为与商业机会 - 免税店东北客群增加,带动防晒霜、香水、比基尼等商品销售[38] - 亲子活动如浮潜、冲浪课程需求激增,预订需提前一周[40][41] - 租车业务增长明显,东北家庭选择自驾环岛游[42] 行业趋势 - 三亚从冬季度假胜地转型为全年旅游目的地,东北游客贡献双季客流[30][44] - 高温痛点催生消费升级,酒店、餐饮、免税、活动等产业链全面受益[36][39] - 东北家庭消费特点为人数多、决策快、舍得花钱,推动高端旅游产品需求[40][42]
各地频出“妙招” 带活“避暑经济”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4 07:14
避暑经济与消费趋势 - 景区依托生态文化资源发展特色避暑游,如长白山华美胜地度假区预计暑期客流量超30万人次 [1][2] - 避暑游目的地类型持续拓展,西北、东北成为首选,酒店预订增幅显著 [2] - 重庆金刀峡景区打造10公里峡谷溪降运动,贵州习水县28个避暑地产项目吸引3.6万户业主入住 [2] 政策驱动与清凉消费 - 高温天气和政策补贴推动消暑家电销售,如高能效空调占比超80% [3] - 商家提供"一站式"服务和"清凉套餐",带动空调、冰箱等组合销量攀升 [3] - 文创雪糕成为融合文化创意的特色消费亮点 [4] 夜间经济与创新场景 - 重庆"岸香南"滨江露台商业街引入20余家餐酒品牌,打造5000平方米社交空间 [5] - 贵州龙里水乡剧院推出"民宿+演艺+夜游"联票,吸引暑期客流 [5] - 专家建议深挖冰雪文化潜力,开发夏季主题文创与演艺活动 [6]
漂流激活“避暑经济”,上半年漂流相关企业注册量涨超20%
企查查· 2025-07-03 06:59
行业概况 - 漂流行业已成为激活"避暑经济"的重要引擎,多地通过"凉资源"转化为"热产业"为区域经济注入动能 [1] - 漂流相关企业总数达3745家,主要分布在华东(25.5%)、华中(17.84%)和西南(14.63%)地区 [1][2] - 行业呈现区域集中特点,浙江、广西、江西等多山多水地区发展较早且成熟,例如浙江安吉"窝囊版漂流"单日线上门票销售额达40万元 [2] 企业结构 - 现存企业中74.55%成立超过5年,其中成立5-10年的占44.8%,10年以上的占31.75% [1][3] - 行业进入稳定发展阶段,超七成企业具备长期运营经验 [3] 市场动态 - 2024年新注册企业171家,2025年上半年新注册118家,同比增长22.92% [1][4] - 具体案例显示强劲增长:建德"桃花源"漂流首日接待600余名游客,平和县神摇漂流开漂1.5个月吸引1.4万人次,线上门票收入283.41万元超去年同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