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绵城市
icon
搜索文档
北方暴雨频发,多地突发山洪!对话水文专家徐宗学:防洪何以“为水让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3 05:24
北方城市防洪体系现状与挑战 - 北方传统少雨区频发区域性极端暴雨 缺乏明显规律性 当前防洪体系存在薄弱环节 中小河流治理尚未完全覆盖 既不在大江大河重点防护范围 也不在海绵城市建设区域 [3] - 北方民众防洪意识薄弱 河漫滩存在农家乐建设 农作物种植及房屋建造等行为 因南方洪水多发 其防洪意识相对较强 [4] - 城市天然蓄水空间严重减少 湖泊 水塘 河沟被填平 山洪沟被改造为道路或建筑 导致隐蔽性洪涝风险增大 [17] 防洪体系建设历程与标准 - 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后国家投入数千亿元治理大江大河 持续十余年使防洪能力显著提升 [5] - 近10年重点转向中小河流治理 国家每年拨付专项资金采取分批治理方式推进 [7] - 2012年北京"7·21"暴雨推动城市防洪工作 海绵城市建设使城市排涝能力提高 [7] - 当前存在三套独立防洪标准体系:住建部门排水标准要求2-5年一遇降雨 内涝防治标准20-50年一遇 水利部门河道防洪标准50-200年一遇 缺乏统一协调机制 [17] 海绵城市与韧性城市定位 - 海绵城市从"小海绵"发展为"大海绵"体系 整合河湖与排水管网形成综合雨洪管理架构 [11] - 2021年国务院提出城市内涝治理"16字方针":源头减排应对1-5年一遇降雨 管网排放应对5-10年一遇 蓄排并举应对10-50年一遇 超标应急保障生命安全 [11] - 海绵城市主要解决常见降雨内涝 无法应对超标准暴雨 需启动应急响应 [11] - 韧性城市强调灾后快速恢复城市生命线功能 是更进一步的防洪理念 [11] 差异化技术路线与解决方案 - 南方城市雨量充沛适合雨水花园等绿色基础设施 北方干旱少雨适合建设蓄水池 下沉式广场等设施 [12] - 山前平原城市需防山洪 山坳城市注意地质灾害 沿海城市应对风暴潮 丘陵城市解决地形高差排水 沿江城市统筹行洪安全 必须坚持"一城一策"原则 [12] - 老城区治理需三管齐下:提升管网排水能力 增强河道行洪泄流能力 增加城市蓄水空间 [19] - 推行"平战结合"韧性空间理念 将公园湖泊 下沉绿地 非住宅区地下停车场作为临时蓄滞洪区 北京温榆河公园和西班牙巴伦西亚市排洪沟为成功案例 [20] 公众教育与防灾意识 - 公众清理排水口落叶 储备沙袋 检查排水泵站等措施能为应对小型内涝争取缓冲时间 [22] - 需加强北方地区防洪避险宣传 普及远离积水区 行洪区等常识 提升对自然灾害的敬畏之心 [23] - 公众需树立"与洪水共存"理念 接受任何防洪设施都有设计标准上限的客观事实 [24]
从“热岛”到“雨岛” 专家解读“晚高峰”为何频遇阵雨
新浪财经· 2025-08-22 03:44
城市雨岛效应成因 - 城市热岛效应导致中心比郊区温度高2°C-3°C [2] - 城市污染物形成凝结核凝结水汽 冷热气团相遇形成降雨 [2] - 城市化发展共同作用于城市洪涝灾害发生 [3] 城市洪涝治理措施 - 海绵城市理念通过吸收渗透储存净化雨水提升适应性 [3] - 小海绵理念聚焦绿色屋顶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等生态基础设施 [3] - 大海绵理念从流域层面综合治理城市与周边自然生态系统 [4] 政策导向与发展趋势 - 国务院提出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十六字方针 [4] - 海绵城市建设将逐步向韧性城市建设发展 [4] - 城市洪涝频发现象预计逐步得到遏制 [4]
文科股份:公司深耕生态环境产业近30年
证券日报网· 2025-08-14 11:13
公司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深耕生态环境产业近30年 在海绵城市研发 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技术领先 [1] - 相关项目采用透水性材料 实现雨水引流 吸收与过滤 提升排水防涝能力 [1] - 研究成果成功实践"小雨不积水 大雨不内涝 水体清洁 热岛效应缓解"的"海绵城市"理念 [1] 行业应用与实践 - 公司将技术成果应用于实践 高效利用雨水资源 [1] - 海绵城市理念在项目中得到验证 体现生态环境建设领域的实际成效 [1]
气象学者魏科:我们已经身处危机时代,而不是在讨论一个遥远的未来
经济观察报· 2025-08-06 13:47
气候极端化现状 - 全球变暖导致局部地区"涝的更涝,旱的更旱",甚至出现短期旱涝急转[1][3][8] - 2024年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升高1.55±0.13℃,突破《巴黎协定》1.5℃目标[5] - 中国成为全球变暖高敏感区,升温幅度和灾害数量可能高于全球平均水平[6] 极端天气数据表现 - 2024年7月河南省平均气温30.5℃,较常年偏高3.2℃,为64年来最热[2] - 内蒙古2024年7月降水量创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北京为第二高[2] - 2020-2024年全球自然灾害数量大幅攀升,气候相关灾害增长最显著[5][6] 农业领域影响 - 冬小麦因冬季低温不足导致提前抽空穗,玉米高温下光合作用受阻[14][15] - 北方需增加粮食烘干设备,东北需改良排水系统,华北需完善灌溉设施[16] - 蔬菜"天气型涨价"频发,但中国因储备完善价格波动小于国际市场[16][17] 行业应对措施 - 农业保险需调整巨灾险种设计和赔付标准以应对生产脆弱性[18] - 新能源企业需应对"无风无日"天气导致的发电量波动[18] - 海绵城市建设需结合低洼地区改造为临时蓄洪区以突破承载力限制[19][20] 能源转型与产业机会 - 全球需加速淘汰化石能源,转向绿色可再生能源[11] - 能源转型将催生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但需付出短期代价[11] - 中国需坚持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以应对长期气候挑战[21]
气象学者魏科:我们已经身处危机时代,而不是在讨论一个遥远的未来
经济观察网· 2025-08-06 12:12
近几年,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极端气候正在以肉眼可见的方式侵入现实生活。 今年夏天,国内不同地区出现的暴雨、洪涝、高温等天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7月以来,河南省平均气温达30.5℃ (摄氏度),较常年异常偏高3.2℃,为64年来同期最热。截至8月2日,未来几天中东部将呈现"雨—热—雨"的天气格局,陕西南部、四川东部、重庆、湖 北西部等部分地区气温将突破40℃;而在高压系统南北两侧,广东、广西等地则迎来暴雨天气。 在刚刚过去的7月,我国北方大部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共有5轮暴雨过程轮番影响。截至7月31日,内蒙古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北京为同 期第二多。 随着极端天气对农业生产、城市运行、民众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冲击不断显现,如何科学认识气候变化趋势、有效应对其带来的挑战,已成为亟待解答的重要 课题。 8月3日,经济观察报专访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科。他提出,2020年是中国的"气候危机元年",当下气候危机就像"温水 煮青蛙",如果缺乏紧迫感,未来可能彻底陷入无法挽回的境地。 魏科表示,气候极端化已成为一种常态。全球变暖将导致局部地区"涝的 ...
龙华区四条产业配套道路建成 交通升级赋能区域发展
南方都市报· 2025-08-05 00:34
道路基础设施建设 - 四条新建道路总长度约1318米 其中桂荣路620米采用双向四车道设计 建盛路等三条支路总长698米采用双向两车道设计[1] - 道路建设采用倒边分幅施工工艺 将单幅道路水稳结构变更为混凝土疏解道路 既保障企业通行又确保工程进度[2] - 项目践行海绵城市理念 通过透水砖和绿化带技术削减地表径流30%-90% 降低管网峰值负荷20%-40%[2] 交通系统优化 - 新建道路实现黎光新老工业区空间融合 解决原黎光工业大道单一出入口交通难题 企业车辆无需绕行高速[1] - 内部道路完善构建片区内环交通微循环系统 市政管网与工业区深度接驳 实现强弱电管道和给排水系统全面升级[3] - 新路网加速构建外联内畅现代化交通体系 提供零距离交通配套服务 成为吸引高端产业和人才集聚的重要磁场[3] 工业区发展促进 - 道路服务龙华智能科技园 稳健医疗大厦和隆利科技园三大产业集群 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关键引擎[1] - 市政道路建设与企业园区建设紧密配合 确保建设进度与企业投产需求无缝对接 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2] - 基础设施全面升级有效满足园区企业生产经营的能源与资源需求 为黎光片区高质量发展奠定硬件基础[3] 工程技术应用 - 精准把控井盖标高使其与沥青面层齐平 大幅提升行车舒适性与安全性 减少跳车现象[2] - 穿越西气东输燃气管时设计保护涵 由国家管网集团专业人员24小时值守监控 实现燃气保护涵施工零事故[2] - 桂荣路斜跨35米宽白花河转弯段 通过科学管理施工单位建设时序保障河道行洪安全[2]
广西建工一建集团首获全国市政工程最高质量水平评价
公司荣誉与突破 - 广西建工一建集团联合申报的那况路工程入选2025年度市政工程最高质量水平评价名单,实现公司在国家级市政工程最高质量奖的"零突破" [1] - 该工程标志着公司跻身全国市政基础设施精品工程行列,彰显其在市政工程建设领域的实力和水平 [1] 项目背景与意义 - 那况路是南宁市重点城市主干道,全长1.41公里,双向六车道,标准路幅宽度45米,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 [2] - 项目连通南宁三塘片区至兴宁东的城区主动脉,提升居民出行便利并促进片区经济发展 [2] - 项目对服务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的交通核心通道保障具有重要作用 [2] 项目建设与技术创新 - 项目采用南宁市首个缆线管廊中粗砂回填工艺,回填压实度达93%,解决了混凝土包封工艺的多项缺点 [3] - 创新研制预制砼管枕施工工艺,缩短缆线管廊沟槽开挖暴露时间,缩短施工工期约20天 [3] - 因地制宜开展海绵城市设计,通过多层级海绵设施体系实现雨水径流控制、面源污染削减和生态景观提升 [3] 项目荣誉与行业地位 - 市政工程最高质量水平评价代表同时期国内先进水平,是行业在工程质量方面的最高评价 [2] - 项目先后获得南宁市优质结构奖、邕城杯奖、广西优质结构奖、广西市政工程最高质量水平评价等荣誉 [2] - 项目的工艺创新为全市市政工程做出良好示范作用,相关技术得到推广应用 [3]
防灾减灾考验城市韧性
经济日报· 2025-07-29 22:18
构建韧性防汛体系 - 提升城市排水标准并对老旧排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以增强排水能力减轻内涝问题 [1] - 加大河流堤防加固力度并定期巡查维护以预防溃堤风险 [1] - 建设海绵城市通过增加绿地和透水铺装等措施增强雨水吸纳蓄渗和缓释能力 [1] 应急物资储备与调配 - 确保食品药品救生设备等物资储备充足并建立高效调配机制 [1] - 建立区域性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实现物资共享和统一调配提高利用效率 [1] - 推广巨灾保险分散风险减轻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生活的压力 [1] 公众防灾意识提升 - 通过社区演练媒体宣传和学校教育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 [1] - 让公众掌握暴雨灾害自救要诀如关注天气预报储备物资避免危险区域 [1] 系统化防灾减灾策略 - 将防灾减灾融入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日常管理 [2] - 构建监测精准预警及时响应迅速恢复有序的韧性体系 [2]
各地有序推进城市更新 打造宜居城市
央视网· 2025-07-26 12:21
城市更新进展 - 各地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持续优化人居环境,加快城市功能改善提升 [1] - 云南玉溪红塔区将18个封闭小区整合成片区,拆除3000多米围墙,绿化率从10%提升到22%,新增停车位1000多个,配套社区活动中心等设施 [3] - 河北秦皇岛采用海绵城市理念,铺装透水砖吸收雨水并过滤后用于灌溉下凹绿地花园,打造"雨水花园" [3] 城市生态改善 - 黑龙江哈尔滨道里区建成8万平方米口袋公园,清理卫生死角并增设健身设施,今年计划新增10个口袋公园 [5] - 江西吉安将小微闲置地块改造成便民休闲空间,今年新增36处"口袋公园+微商业"和"社区公园+休闲广场" [5] 基础设施升级 - 内蒙古鄂尔多斯杭锦旗老旧小区改造中加紧铺设排污和给水管道,预计9月底竣工 [5] - 天津燃气部门对老旧小区燃气立管实施户外迁移,今年已完成200公里老旧管网改造,惠及111个社区 [5]
粤开市场日报-20250721
粤开证券· 2025-07-21 08:56
报告核心观点 2025年7月21日A股主要指数多数收涨,个股涨多跌少,成交额放量,建筑材料等行业领涨,水泥制造等概念板块涨幅居前 [1][2] 市场回顾 指数涨跌情况 沪指涨0.72%收报3559.72点,深证成指涨0.86%收报11007.49点,科创50涨0.04%收报1007.89点,创业板指涨0.87%收报2296.88点;全市场4002只个股上涨,1291只个股下跌,121只个股收平;沪深两市成交额合计17000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289.37亿元 [1] 行业涨跌情况 申万一级行业除银行等四个行业下跌外其余全部上涨,建筑材料、建筑装饰等行业领涨 [1] 板块涨跌情况 涨幅居前概念板块为水泥制造、水利水电建设等板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