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浮动管理费率
icon
搜索文档
渠道大比拼!浮动费率基金中东方红核心价值提前结募,博时、兴证全球跟随自购
搜狐财经· 2025-06-05 01:27
浮动管理费率基金发行情况 - 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型基金提前达到20亿元募集规模上限并结束募集,东方红资产管理以自有资金1000万元认购[1] - 首批16只浮动管理费率基金中,广发价值稳进混合型基金募集规模上限最高达80亿元,易方达成长进取、华夏瑞享回报、天弘品质价值、平安价值优享均为50亿元[2] - 截至6月4日,易方达成长进取发行规模达3亿元,嘉实成长共赢达2.89亿元,广发价值稳进合计发行7.6亿元[3] 销售渠道与市场动态 - 浦发银行和东方证券作为托管行和股东券商,贡献了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的大部分销量,发行首日规模接近4亿元[1] - 中国银行对托管代销的3只浮动费率产品实施认购费一折优惠,销售渠道在端午节后"火力全开"[6] - 端午节后机构客户资金陆续到位,浮动费率基金迎来主力机构客户入场[8] 公募机构自购行为 - 兴证全球基金拟自购2000万元认购旗下兴证全球合熙基金,博时基金拟自购1000万元投资博时卓睿成长[9] - 东方红资管和天弘基金分别自购1000万元投资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和天弘品质价值混合,后者基金经理同步自购[9] - 中欧基金拟出资1000万元购入中欧大盘智选混合,承诺持有期不低于三年[9] 政策背景与行业趋势 - 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对主动权益类基金推行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10] - 招商基金认为浮动费率机制强化了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联结,头部机构率先推进[10] - 浮动管理费率产品将实现常态化供给,坚持投资者利益优先和产品设计简单清晰的原则[10]
超10亿元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5-30 06:13
新型浮动管理费率基金发行概况 - 首批26只新型浮动管理费率基金获批后,16只产品于5月28日率先发行,销售分化明显,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基金募集规模超10亿元,部分基金募资仅几百万元 [2][3] - 5只产品募集规模超1亿元,包括东方红核心价值(10亿元)、天弘品质价值(2亿元)、易方达成长进取(1.5亿元)、嘉实成长共赢(1.5亿元)、广发价值稳进(1亿元) [3][4] - 剩余10只产品计划6月首发,工行、招行等渠道将重点发力 [2][8] 基金发行细节 - 东方红核心价值由周云管理,浦发银行和东方证券为主要销售渠道,首日半天募集近4亿元 [3] - 7只基金设置募集上限:东方红核心价值(20亿份)、嘉实成长共赢(30亿份)、天弘品质价值等4只(50亿份)、广发价值稳进(80亿份) [4] - 16只基金均计划6月结束募集,截止日分布在6月17日至30日,富国均衡配置提前至6月18日 [4] 基金公司自购动态 - 东方红资产拟自购1000万元投资东方红核心价值,员工同步认购 [7] - 博时基金拟自购1000万元投资旗下博时卓睿成长和博时卓越优选 [7] - 天弘基金拟自购1000万元投资天弘品质价值,基金经理贾腾同步自购 [7] 后续发行计划 - 6月待发产品包括工银泓裕回报(招行托管)、景顺长城成长同行(招行托管)、招商价值严选(交行托管)等7只,最晚7月4日结束募集 [10][11] - 待发产品未设募集上限,托管行以工行、招行为主 [11] 产品设计与行业影响 - 浮动费率分三档,根据持有期业绩与基准对比调整管理费率,体现差异化让利 [12] - 销售机构需加强投资者教育,因条款复杂性高于传统固定费率产品 [12] - 首批管理人多为主动权益领域头部公司,此次发行是利益绑定与持有体验提升的实践 [12]
5月27日重点关注!首批浮动费率基金即将发行,创新基金费率模式对投资者吸引力分析
搜狐财经· 2025-05-26 13:37
首批浮动费率基金获批与发行 -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于5月23日获得证监会批文,距离上报仅一周[1] - 16家基金公司旗下产品将于5月27日集中发售,多数产品认购截止日期为6月中下旬[1] - 已公告的16只基金包括华夏瑞享回报混合、嘉实成长共赢混合、易方达成长进取混合等,涵盖偏股混合型和普通股票型[1][2] 浮动费率基金产品详情 - 华夏瑞享回报A募集份额上限50亿份,托管人为中国建设银行[2] - 广发价值稳进A募集份额上限80亿份,为16只产品中最高[2] - 富国均衡配置A认购期长达92天,显著长于其他产品平均22-35天的认购期[2] - 产品托管人包括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主流商业银行[2] 浮动费率机制设计 - 管理费分为三档:跑输基准3%及以上收取0.6%,跑赢基准6%及以上且收益为正收取1.5%,其他情况收取1.2%[2] - 持有不足365天按固定1.2%年费率收取[5] - 相比公募主动权益基金普遍1.2%的年费率,浮动机制可使管理费最高"减半"[3] 对基金管理人的影响 - 强化业绩导向,促使提升投研能力以获取更高管理费[6] - 优化投资策略,避免偏离业绩基准导致风格漂移[7] - 减少短期操作,鼓励长期投资行为[8] - 降低风险偏好,注重风险控制[9] - 差异化收费推动服务效率提升[10] 对投资者的影响 - 费用结构优化,表现不佳时管理费降低可减少持有成本[12][13] - 引导长期投资,通过"先进先出"原则计算每笔份额收益[14] - 收益分配更透明,强化投资者信任[15] - 适合长期配置型、费率敏感型和基准对标型三类投资者[17]
助力公募行业高质量发展 宏利基金获批首批浮动管理费率主动权益基金
财经网· 2025-05-26 07:29
公募基金行业转型 - 行业面临"规模导向"发展模式转型压力 需破解"重规模 轻体验"难题 [1] - 监管将"优化费率体系"作为提升投资者获得感的关键抓手 出台《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1][2] - 浮动费率产品完成从试点到常态化的制度跨越 宏利基金获批业内首批开放式浮动管理费产品 [1][2] 浮动费率模式特点 - 与传统固定费率产品不同 将管理费与业绩或持有期限挂钩 打破收费惯性 [1] - 推动资管机构从"规模导向"转向"业绩导向" 契合"投资者利益优先"原则 [1] - 海外市场已形成成熟形态 美国采用对称支点费率 欧洲采用"固定管理费+业绩报酬"计提方式 [1] 宏利基金产品优势 - 浮动费率实现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深度绑定 "多赚多收 少赚少收"机制避免盲目扩张 [2] - 降低投资者持有成本 市场低迷时可减少费率支出 增强投资体验 [2] - 鼓励长期持有 引导理性投资习惯 体现"以客户为中心"服务理念升级 [2] 公司经营数据 - 国内首家合资转外资独资控股公募基金公司 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充满信心 [3] - 截至2025年一季度管理资产总规模1158亿 非货管理规模684亿 增速超行业 [3] - 主动权益基金近一年平均收益率23.09%(行业第6) 近五年64.58%(行业第12) [3] 发展战略 - 发挥"全球赋能+本土团队"优势 升级全球资产配置能力 [3] - 通过科学激励机制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让投资者感受专业价值 [3]
公募改革“触及灵魂”,中国正破解金融的世界性难题
观察者网· 2025-05-25 04:10
公募基金行业现状 - 2021年牛市期间,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基金2017-2020年收益率分别为56.28%、72.18%、85.94%,大幅跑赢市场 [1] - 该基金规模从2017年底19.82亿人民币飙涨至2021年二季度末582.36亿,涨幅近30倍,刘彦春管理总规模超1000亿 [1] - 2025年一季度末该基金规模缩水至208.88亿,刘彦春管理规模仅剩410亿,跌幅约6成 [1] - 2023年全市场11514只基金中仅39%产品回报率为正,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亏损严重 [5] - 2024年管理费超1亿元的36只公募基金中,约三成业绩为负,超八成跑输业绩比较基准 [6] 行业问题分析 - 公募基金基于管理规模的费率提取模式导致规模凌驾于业绩之上 [2] - 2022-2025年5898只主动权益类基金3年平均总收益仅0.22%,平均年化波动率超25% [9] - 部分销售机构为增加手续费收入,引导基民"赎旧买新"等短期操作 [10] - 2022-2024年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C份额净值下跌50%,跑输基准超25个百分点,却收取管理费21.70亿元 [8] - 2024年易方达蓝筹精选跑输基准13.18%仍收取4.74亿元管理费,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跑输基准13.72%收取2.95亿元管理费 [8] 监管改革措施 - 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建立收入报酬与投资者回报绑定机制 [2] - 对新设主动权益类基金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模式 [11] - 要求基金公司高管考核中基金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50% [16] - 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基准超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明显降薪 [15] - 26家基金管理人已申报采取浮动管理费率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 [13] 国际比较 - 中国公募基金综合费率较美国股票型基金高0.51pct,混合型高0.77pct,债券型高0.22pct [21] - 美国共同基金仍以按规模收取管理费为主,主动型基金长期跑输大盘 [22] - 中国本轮公募改革在浮动费率方面已超越美国市场 [24] - 中国互联网代销平台降低了投顾成本,提高了信息透明度 [31] 行业影响 - 预计三成基金经理将面临降薪 [17] - 方案实施后头部机构60%主动权益基金将实施"基准分档收费" [12] - 改革可能加速行业整合,规模小于100亿的基金公司面临生存压力 [27] - 2022-2023年公募基金行业整体亏损近2万亿元,部分亏损产品基金经理仍领取千万年薪 [14] - 金融业员工平均薪酬是制造业2.35倍,证券期货公司平均年薪达52.87万元 [35][36]
大曝光!原来这样“浮”?
中国基金报· 2025-05-24 09:58
公募基金浮动费率改革 - 首批26只浮动管理费率基金即将问世 标志着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加速落地 [1] - 16只产品已披露合同细节 包含管理费计算规则 基金代码 基金经理阵容 发售日期及募集上限等关键信息 [1] - 传统固定管理费率为1.2% 新规引入与持有期限 业绩基准比较 基金盈亏挂钩的三维浮动机制 [1] 浮动费率具体规则 - **短期持有档**:持有不足1年仍按1.2%年费率收取管理费 [2] - **长期持有档**(超1年)分三档: - 超额收益档:年化收益率跑赢业绩基准6%以上时管理费上浮至1.5% [3] - 业绩不佳档:年化收益率跑输基准3%及以上时管理费降至0.6% [3] - 中间档:其他情况维持1.2%基准费率 [4] - 首批产品费率结构高度统一 均采用1.2%/1.5%/0.6%三档标准 业绩比较阈值设定为±6%/3%以简化理解 [4][5] 基金经理阵容配置 - 基金公司普遍派出高管及核心投研负责人挂帅 包括广发基金王明旭 华安基金栾超 天弘基金贾腾等7家公司权益投资负责人 [7][8] - 价值投资领域由东方红资管周云 华夏基金王君正等老将坐镇 注重长期价值挖掘 [8] - 成长股投资由易方达刘健维 博时基金田俊维等新锐担纲 聚焦新兴产业机会 [8] - 银华基金王晓川等冠军基金经理加入 其管理的产品曾获2024年普通股票型基金冠军 [8] 产品发行时间表 - 首批26只产品从5月16日申报至5月23日获批仅用6个工作日 审批速度超预期 [10] - 16家基金公司定档5月27日启动发行 募集期跨度从6月17日至8月26日不等 渠道覆盖银行及互联网平台 [10]
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获批 将带来哪些新投资体验?
搜狐财经· 2025-05-24 02:43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获批 - 中国证监会批复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预计很快向投资者发售 [1] - 这批基金从5月16日申报到5月23日获批仅用7天,体现监管部门对公募基金改革的重视 [1] - 产品均为全市场选股基金,业绩基准对标沪深300、中证500等主流宽基指数,部分参与港股和债券投资 [3] 浮动费率设计特点 - 管理费率采用"易下难上"模式,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 [3][4] - 举例:持有不满一年按1.20%收费,跑赢基准6个百分点且收益为正按1.50%,跑输基准3个百分点按0.60% [4] - 制度设计充分让利投资者,回应"基民亏钱、基金公司躺赚"的社会关切 [3][4] 基金经理配置 - 基金公司派出"双十"基金经理管理首批产品(从业10年以上、年化收益率10%以上) [6] - 投资者关注基金经理过往业绩,部分表示愿意为超额收益支付更高管理费 [6] 行业转型方向 - 监管部门希望以此为契机推动公募基金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 [7] - 将有序推进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基金的常态化注册,"成熟一批、推出一批" [9] - 旨在解决行业在投资者获得感等方面的短板,强化投资者回报理念 [7][9]
26只浮动费率基金快速获批
环球网· 2025-05-24 01:58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继5月16日首批产品申报后,5月23日,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正式获得证监会注册,公募基金行业收费模式迎来重大变革。此次新 型浮动费率基金的快速获批,体现了监管部门落实公募基金改革方案、加快推出投资者可感可及改革措施、构建基金公司收入报酬与投资者利益回报绑定机 制的高度重视。首批产品预计很快就会向投资者发售。 与传统固定费率模式不同,新型浮动管理费率产品以考察相对收益为基础,即产品业绩是否明显跑赢其业绩比较基准来进行管理费率升降档。首批产品为降 低投资者和销售渠道理解的复杂度,各家管理人均设置了1.2%、1.5%、0.6%的三档费率水平以及年化跑赢6个百分点、年化跑输3个百分点的业绩考察指 标。 除了各家基金管理人,销售机构也都高度重视新型浮动管理费率产品的营销情况。记者从销售机构处了解到,因此次产品设计有一定复杂度,会做好面向投 资者的宣传和答疑解惑工作,以更加通俗易懂、可触达个人投资者的方式进行产品宣传解读,并且不会过于看重募集规模的销售导向,避免"高开低走",后 续将努力提升投资者长期投资体验,做好持续营销。 业内人士指出,业绩比较基准相当于基金投资的"锚"和"尺"。其中,"锚"的 ...
26只新型浮动管理费率基金获批
快讯· 2025-05-23 11:34
新型浮动管理费率基金获批 - 首批26只新型浮动管理费率基金于5月23日获批 [1] - 26只基金的具体产品资料和拟任基金经理人选尚未披露 [1] - 新基金最快将在端午后发行 [1] 浮动费率机制特点 - 管理费率与投资者每笔投资的持有时间挂钩 [1] - 管理费率与相对业绩比较基准的超额收益水平挂钩 [1] - 构建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共担机制 [1] - 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 [1] -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对产品投资运作的约束作用 [1] 行业意义 - 促进形成行业健康发展与投资者利益更加协调一致的良好生态 [1] - 是大力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的重要一步 [1] - 优化基金运营模式 [1]
重磅刷屏!刚刚,首批26只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5-23 11:22
产品获批与发行 - 首批26只新型浮动管理费率基金于5月23日获证监会注册,易方达、华夏、嘉实、广发、汇添富等基金公司参与申报 [1] - 产品预计很快发售,投资者可通过商业银行、互联网平台等渠道认购 [1] - 产品名单包括易方达成长进取混合型基金、富国均衡配置混合型基金、广发价值稳进混合型基金等26只基金 [2][3] 产品设计特点 - 新型浮动管理费率产品以考察相对收益为基础,管理费率根据业绩比较基准表现分档 [4] - 收费方式细化,根据投资者持有期限及年化收益率表现分档收取管理费 [4] - 持有不足一年按基准档1.2%收取,持有一年及以上且年化收益率跑赢基准6个百分点以上适用1.5%升档费率,跑输基准3个百分点以上适用0.6%降档费率 [5][6] - 首批产品业绩基准主要对标沪深300、中证500等主流宽基指数,部分参与港股和债券投资 [6] 行业动态与趋势 - 公募行业积极响应《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动费率改革从产品试点向纵深推进 [7][8][9] - 多家基金公司表示将优选基金经理、强化投研支持,提升投资者长期投资体验 [7] - 未来预计会有更多此类产品获批,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产品将实现常态化供给 [8] - 行业专家认为新型产品强化了奖优罚劣及管理人、投资者利益绑定的导向 [10] 产品创新意义 - 通过费率机制创新将管理费率与投资者实际回报水平深度挂钩,强化"收益共享、风险共担" [9] - 以超额收益作为费率浮动核心,强调业绩比较基准的指引和约束作用,提高投资行为稳定性 [9] - 监管层引导行业坚持"严格约束、有限激励"原则,升档幅度明显小于降档幅度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