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庞氏骗局
icon
搜索文档
鑫慷嘉爆雷疑云:黄先生是谁
经济观察网· 2025-07-11 13:50
鑫慷嘉事件核心分析 - 鑫慷嘉数据交易平台涉嫌爆雷,涉及180万会员和超100亿元资金,创始人黄鑫疑似卷款潜逃至国外 [1] - 平台采用"国企身份"宣传策略,初期冒用"中国石油"名称,后改为"鑫慷嘉",并通过数字货币USDT结算吸引投资者 [4][5][6] - 运营模式具有传销特征:划分全国四大战区,设置9级会员体系,通过拉人头发展下线获取分成 [5][10] 公司架构与股东变动 - 运营主体为贵州鑫慷嘉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3月,初始股东黄鑫/邵馨慷/王彦嘉各持股35%/35%/30% [2] - 2024年4月三位创始股东将股份全部转让给刘海亮后退出,公司法定代表人同步变更 [2] - 深圳注册公司无实际办公场所,2月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1] 创始人背景调查 - 黄鑫曾担任贵州南方石油工业有限公司销售分公司法定代表人(2019-2021) [3] - 现任辽宁南油石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和贵州南方石油工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3] - 内部以"先生"尊称,宣传其"石油领域国企背景"作为信用背书 [2][6] 运营模式细节 - 会员需通过上线将资金兑换为USDT入金,承诺每日0.5%固定收益 [6] - 系统自动生成交易指令,宣称成功率99%,实际为资金盘运作 [6] - 爆雷后设置10%补税和50%提现手续费门槛,进一步限制资金流出 [7] 近期动态与监管警示 - 6月23日在香港注册"鑫慷嘉科技有限公司",疑似转移业务 [8] - 贵州鑫慷嘉5月18日发布解散公告,公告期至7月1日 [10] - 多地监管部门发布风险提示,明确指出其传销本质 [9][10] - 冒用迪拜DGCX交易所名义,但该机构未在华注册且发布官方否认声明 [9]
无法提现!年化365%的平台突然崩盘!创始人彻底失联,投资者称“我们是来填坑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12:39
平台崩盘事件 - 数字理财平台"DGCX鑫慷嘉"于2025年6月末突然崩盘,创始人黄鑫失联并留下嘲讽言论[1] - 平台在暴雷前1个月仍在疯狂吸纳资金,尽管多地监管部门自2025年1月起多次发出预警[3] - 部分核心团队成员在5月中旬已察觉异常并紧急撤出,未遭受亏损[5] 平台运作模式 - 平台以虚拟货币投资为幌子,承诺每日1%的高额收益率,年化收益率高达365%[12][14] - 宣传与中东原油期货交易平台DGCX合作,并声称"与中石油达成战略协议"[12] - 所有交易均通过USDT结算,利用虚拟货币跨境流动特性规避监管[14] 传销层级设计 - 平台构建"四大战区+9级军衔"拉人头机制,从"班长"到"司令员"共9级[15] - 级别越高奖励越丰厚,新人需缴纳最低1000USDT入门费[15] - 直推奖励机制:推荐新人投资1000U-10000U,推荐人可获得100U-1000U日薪[9] 骗局特征 - 平台在崩盘前抛出"解决方案",要求用户缴纳持仓金额10%的"税金"进行最后收割[6] - 采用庞氏骗局模式,前期投资者收益来源于后期投资者投入[15] - 刻意混淆正规稳定币与诈骗工具区别,USDT仅作为资金池转移工具[15] 投资者情况 - 受骗群体中女性占比较高,多通过亲朋好友接触投资[21] - 部分投资者在无法提现后仍缴纳"税金",遭遇二次收割[7] - 典型案例:年过五旬的母亲瞒着家人投入7000元积蓄[21] 监管警示 - 2025年1月宜宾市叙州区财政局发布风险提示,指出平台涉嫌违法金融活动[17] - 2025年4月宜宾市珙县明确指出平台盗用DGCX名义,疑似开展传销活动[17] - 2025年6月湖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再次预警,揭露其非法集资风险[19]
突然爆雷!号称日息1%的平台“人去楼空”,创办人:我已在国外
凤凰网财经· 2025-07-10 13:13
平台爆雷事件概述 - 理财平台"鑫慷嘉"盗用迪拜黄金交易所DGCX名义进行非法集资 涉案金额达130亿元 涉及200万投资者 [1][3] - 平台创办人黄鑫在资金无法兑付后宣称已在国外 并发表不当言论 [1][5] - 平台于2025年6月底爆雷 App已无法登录 [3][5] 运营模式分析 - 以虚拟货币投资为幌子 承诺每日1%高收益 要求最低1000USDT入门费 [4] - 采用USDT作为结算单位 便于资金跨境转移 增加追查难度 [6] - 设置高额奖励发展下线 根据下线数量设置分成比例 [6] - 爆雷后推出"纳税"方案 要求投资者按持仓金额10%缴税 提现手续费高达50% [4] 风险暴露过程 - 2024年10月起多地监管部门对平台发出风险提示 指出其存在非法集资风险 [10] - 2025年6月湖南省委金融办明确提示平台存在重大非法集资风险 [10] - 2025年7月湖南桃江县公安局确认平台涉嫌集资诈骗 [12] 公司背景信息 - 运营主体贵州鑫慷嘉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4月 [13] - 公司多次因无法联系被列入异常经营名录 2025年5月申请注销 [13] - 迪拜黄金和商品交易所2024年4月已声明未在中国设立任何关联机构 [8] 行业影响与特征 - 利用消费者对虚拟货币了解不足的特点进行诈骗 [14] - 采用层压式庞氏骗局模式 结合新型稳定币结算方式 [6] - 部分投资者在明知风险情况下仍参与"博傻游戏" [6]
突然爆雷!号称日息1%的平台“人去楼空”,创办人:我已在国外
新浪财经· 2025-07-10 01:09
平台概况 - 理财平台"鑫慷嘉"盗用迪拜黄金交易所DGCX名义进行非法集资,涉案金额达130亿元人民币,涉及200万投资者 [1][3] - 平台运营主体为贵州鑫慷嘉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4月,2025年5月申请注销 [17] 业务模式 - 以虚拟货币投资为幌子,承诺每日1%高收益,要求投资者最低缴纳1000USDT入门费 [5] - 采用USDT作为资金结算单位,便于资金跨境转移,增加追查难度 [8] - 设置多层级推荐奖励机制,根据下线数量划分职位等级并给予USDT奖励 [9] 事件进展 - 2024年10月起多地监管部门发布风险提示,指出平台存在非法集资风险 [12] - 2025年6月底平台爆雷,系统瘫痪无法提现,要求用户额外缴纳10%资金作为"税款" [5][6] - 创办人黄鑫宣称已逃往国外,并公开嘲讽投资者 [5] 运作特点 - 伪造与DGCX的合作关系,迪拜黄金和商品交易所2024年4月明确否认与其存在关联 [10] - 利用石油、大数据、USDT等热门概念包装骗局 [3] - 在无法兑付后仍通过"纳税"方案进行二次收割 [5] 投资者案例 - 武汉投资者黄铮投入3万元人民币,平台App关闭后资金无法取出 [6] - 多数新人将资金转交上级代操作,缺乏自主控制权 [5]
突然爆雷!号称日息1%的平台“人去楼空”,创办人:我已在国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9 15:18
平台爆雷事件概述 - 理财平台"鑫慷嘉"盗用迪拜黄金交易所DGCX名义爆雷 涉案金额达130亿元 涉及200万投资者 [1][2] - 平台于2025年6月底出现无法提现情况 创始人黄鑫宣称已在国外 [4][7] - 多地监管部门已发布风险提示 湖南桃江县公安局确认涉嫌集资诈骗 [15][17] 平台运营模式 - 以虚拟货币投资为幌子 承诺每日1%高收益 要求最低1000USDT入门费 [4] - 采用USDT作为结算单位 便于资金跨境转移增加追查难度 [9] - 设置高额奖励发展下线 根据下线数量设置分成比例 [10] - 无法兑付后要求投资者按持仓金额10%缴税 提现手续费高达50% [4] 平台欺诈手段 - 盗用DGCX名义宣称是中国分站 实际DGCX已声明未在华设立任何机构 [12] - 利用迪拜石油、大数据、USDT等概念包装骗局 [2] - 通过传销架构开展庞氏骗局 存在重大非法集资风险 [15][17] 投资者情况 - 投资者需将人民币兑换为USDT参与 资金多转给上级代为操作 [4] - 有投资者投入3万余元血本无归 平台App已无法登录 [7] - 部分投资者在平台无法兑付后仍继续参与 [10] 公司背景 - 运营主体为贵州鑫慷嘉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成立于2024年4月 [17] - 多次因无法联系被列入异常经营名录 2025年5月申请注销 [17] - 利用消费者对虚拟货币了解不深的特点实施诈骗 [17]
号称日息2厘的平台被曝崩盘,操盘手称“我已在国外”!此前多地早已发出预警
第一财经· 2025-07-09 13:30
鑫慷嘉平台事件概述 - 平台操盘手"黄先生"在爆雷后公开宣称投资者智商与财富不匹配,并暗示卷款跑路 [1][3] - 涉及金额约130亿元,投资者约200万人,但具体数据尚未官方确认 [3] - 平台采用"庞氏内核+传销架构"模式,通过虚拟资产投资和稳定币支付吸引资金 [3][4] 平台运营模式 - 最初宣称从事石油现货交易,后转向衍生品交易,并虚假标榜为"DGCX中国分站" [6] - 宣称利用大数据技术在中东进行黄金、石油、外汇期货交易,承诺最高日息0.2% [6] - DGCX多次发布声明否认与平台存在任何合作关系 [8][9] - 设立9级兵团式架构,从司令员到班长,每级晋升需达到不同直推数量并给予USDT奖励 [13] - 关联企业贵州鑫慷嘉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但实缴0元,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19] 资金运作方式 - 通过USDT进行资金结算,用户需购买USDT充值,但操作复杂导致新人委托上级兑换 [22] - 推出促销活动如投资50万元送特斯拉Model 3以诱导加大投入 [20] - 宣称每天按指令下单可获得1%收益,57天回本,但行情和走势可后台操控 [20] - 崩盘前48小时操盘方使用混币器将USDT转移至海外,切断资金流向追踪 [30] 监管与风险警示 - 我国自2017年起明确虚拟货币相关业务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22][23] - 多地监管和公安机关累计发出十余次风险预警,指出平台涉传销和非法集资 [24][28] - 湖南省委金融办通过排查发现平台存在较大非法集资风险 [28] - 河源农商银行警示平台背后可能隐藏杀猪盘骗局 [28] 行业背景与趋势 - 近期稳定币火热导致传统金融体系外涌现大量类似"橡木"项目 [4][30] - 资金盘模式跟随热点转换,现与虚拟资产、稳定币结合绕过金融监管 [29] - 部分投资者总结"经验"认为资金盘原始阶段可参与,但需警惕流水逆转信号 [30] - 深圳市发布风险提示警示以稳定币名义实施的非法集资活动 [32][33]
高息“收割”投资者后,鑫慷嘉“人去楼空”,“博傻游戏”何时了
北京商报· 2025-07-08 14:49
公司概况 - 鑫慷嘉盗用迪拜黄金与商品交易所(DGCX)名义开展业务,谎称是其中国分站,但未取得授权和相关资质 [5] - 运营主体贵州鑫慷嘉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4月,2025年5月18日已申请注销,2025年6月25日被列入异常经营名录 [8] 业务模式 - 以虚拟货币投资为幌子,承诺每日1%的高收益率,设置一个月锁定期限制资金取出 [3][8] - 采用多层级"拉人头"分利模式,设置9级推荐奖励体系,最高级别"司令员"推荐一人可获150枚USDT奖励 [6][7] - 要求投资者以USDT入金,最低门槛15200元人民币(约14700枚USDT),团队长从中抽取近500元差价 [7] 运营数据 - 平台宣称拥有200万名投资者,涉案总金额达130亿元人民币 [1] - 单个投资者损失从3万元至5.5万元不等,部分投资者在平台无法兑付后仍继续入金 [2][3] - 2025年6月25日出现兑付危机后,要求投资者额外缴纳持仓金额10%作为"税款"才能提现,且提现手续费高达50% [4] 事件进展 - 2025年6月26日平台系统瘫痪,创始人黄鑫在群聊中宣称已逃往国外 [1][4] - 2024年10月至2025年6月期间,四川、广东、江西、湖南等多地监管部门已发布风险提示 [5] - 湖南桃江县公安局2025年7月7日明确认定平台涉嫌集资诈骗 [5] 行业特征 - 利用"数字人民币""稳定币"等新兴概念进行包装,主要针对50-60岁中老年群体 [7][10] - 通过伪造境外合规背景、虚拟交易场景(黄金/原油/外汇)建立信任 [9][10] - 资金转移采用USDT等稳定币规避人民币监管,快速向境外转移资产 [9]
“迪拜黄金交易所”暴雷前48小时:18亿稳定币被转移
DGCX鑫慷嘉骗局 - 平台在崩盘前48小时内将价值18亿USDT(约129亿元人民币)转移至开曼群岛空壳公司[1][28][30] - 宣称是迪拜黄金交易所分站,但母公司DMCC否认关联[4][6][7] - 会员数量达200万,主要针对三四线城市个体户、宝妈及中老年人[8][24][33] - 通过虚构原油期货投资、层级传销及虚假豪车奖励吸引投资者[16][25] - 头部人员抽佣50%,提现手续费从5%升至10%,资金通过混币器洗白[35] 公司背景与操作手法 - 2021年由黄鑫、邵馨慷等注册贵州鑫慷嘉,2024年法人变更为实缴0元的刘海亮[10][11] - 利用20万元油品设备交易作为背书,数据迁移至美国IP地址平台[13][14] - 崩盘前一周每日仍有1.2亿元资金流入[21] 历史类似案例 - 张誉发通过MBI平台诈骗超1000亿元,3万会员受骗,2024年被引渡至中国[41][42][52] - 林强的"和合系"暴雷,涉及52.56亿元未兑付,境外卷款989亿元后被捕[57][62][64] 行业风险事件 - 贵州中天金融负债1516亿元,资不抵债但持有两张金融牌照[67][69][70] - 广州网约车平台暴雷致司机无法提现,家政平台因资金链断裂停运[76][78][79] - 健身馆、美容店等通过会员储值卡模式跑路,涉案金额数千至数万元[80] 行业共性特征 - 诈骗平台多伪装成国际机构或高收益项目,利用信息差吸引投资者[39][49][50] - 资金转移至境外空壳公司或通过虚拟货币洗钱是常见手法[28][35][64]
鑫慷嘉130亿涉诈资金经混币器快速跨境转移!又一个“庞氏内核+传销架构+虚拟货币洗钱”的金融骗局跑路了!
搜狐财经· 2025-07-06 04:04
案件概况 - 涉案金额达数百亿元,涉及200万投资者,18亿USDT(约130亿元)通过混币器转移至开曼群岛空壳公司[1][15] - 平台于2025年6月26日关闭提现通道,警方已冻结1.2亿元账户资金并逮捕37名核心团队长,但主犯已转移资产至境外[1][16] 运作模式 - 前身为2023年5月上线的"中国石油"APP,后迁移至DGCX交易所,虚假宣称与DGCX(迪拜黄金和商品交易所)合作[1][4] - 以原油期货投资为幌子,承诺日收益1%-2%(年化超300%),实际行情数据人为操控[2][8] - 采用USDT结算,需邀请码注册,最低入门费1000 USDT,资金直接进入平台私人钱包[9] 传销架构 - 全国划分为四大"战区",采用"司令员-师-团-营"军事化层级[10] - 拉人头提成10%-50%,拉50人可晋升"旅长"获赠特斯拉,拉500人送保时捷[10] - 薪酬体系包含直推奖励(如直推1000 USDT获100 USDT日薪)和团队佣金(如团长旬结700 USDT)[12] 受害者特征 - 主要分布在三四线城市,以中老年人和个体经营者为主[15][22] - 尽管2024年10月至2025年6月多地发布风险预警,平台新增用户仍暴涨217%,崩盘前单日入金达1.2亿元[16] 资金转移手法 - 使用混币器Tornado Cash转移资金,通过虚拟货币结算规避传统资金冻结手段[20] - 赃款洗白涉及兑币/跨链、去中心化交易所等链上操作[20] 行业新趋势 - 庞氏内核+传销裂变:结合高收益承诺与多层级分销[19] - 封闭式熟人传播:通过亲友关系链增强隐蔽性[21] - 下沉市场渗透:针对县域中老年群体信息不对称弱点[22] 案件侦办难点 - 线索发现滞后:暴雷前缺乏举报,犯罪团伙提前跑路[23] - 资金追踪复杂:虚拟货币跨链转移和混币技术增加溯源难度[23][26]
海南和杭州惊现过亿骗局-优哩哩,包装跨境电商的USDT资金盘
搜狐财经· 2025-07-02 14:54
优哩哩平台运营模式分析 - 平台以跨境电商为表象 实际运营模式存在重大隐患 涉案金额可能达上亿元规模 [2] - 采用注册送虚拟TK币的营销手段 声称赠送1万美金 但实际无法直接兑换现金 需通过拉人头或投资开店才能变现 [4] - 推出全托管店铺投资项目 承诺14天10%收益 但缺乏公开销售数据与第三方监管 疑似庞氏骗局结构 [4] 平台宣传问题 - 宣称登陆央视广告 实际购买凌晨非黄金时段 广告投放渠道存在虚假宣传嫌疑 [6] - 供应链宣传对标京东全球云仓 实际发货地集中在义乌小商品市场 价格显著高于市场水平 [6] - 海外仓设施未公示具体地址 存在虚构业务规模的可能性 [6] 金融合规风险 - 平台发行的TK币宣称稳赚不赔且可上市 但运营主体未取得金融牌照 美国证监会无备案记录 [8] - 资金运作模式类似USDT资金盘 利用高回报话术吸引投资者 缺乏合法监管机制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