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热

搜索文档
“看·见殷商”未展先火 首届北京博物馆季看什么?
北京商报· 2025-05-15 12:39
北京博物馆季活动规划 - 北京市首次将博物馆月升级为长达近5个月的博物馆季,时间跨度为5月18日至10月8日,覆盖暑期和国庆假期等参观旺季 [2] - 活动每月设置一个主题,包括五月展览月、六月科技月、七月文创月、八月研学月、九月教育月 [2] - 目前北京已有备案博物馆和类博物馆近300家,2024年博物馆月举办展览超2000个、线下活动超3万场次,接待观众约1亿人次 [2] 展览月重点活动 - "展览月"将集中推介100项重要展览,包括《中华文明起源系列展览之"看·见殷商"》等重点展览 [3] - "看·见殷商"展精选全国28家文博单位的338件(套)商代珍贵文物,其中一级文物及重点文物54件(套),10天售出2万余张票 [3] - 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携两大展览重新开放,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北京艺术博物馆等也将推出多个主题展览 [3] 科技月特色活动 - 科技月策划"跨界、AI创、光影、科探"四大主题活动,包括市集互动、AI艺术宣讲、光影展演等形式 [4] - 打造三条特色博物馆主题游径,石景山区博物馆将发布AI数字人"噗噗"与观众互动 [4] 其他主题活动 - 文创月将举办文创市集、文创大赛等活动,提供一站式文创购物体验 [4] - 研学月推出"北京文博护照"和博物馆"通关文牒",可打卡博物馆并享受文创优惠 [4] - 教育月将推出两节"博物馆第一课",通过线上智慧课堂分享给全市中小学生 [4]
一个博物馆,改变河南一座城
经济观察报· 2025-05-06 12:53
博物馆旅游热潮与传统文化转型 - 中国文字博物馆借助甲骨文等文化标志成功吸引游客 2024年国庆假期安阳市累计接待游客762.75万人次 同比增长79.81% 旅游总收入48.45亿元 同比增长84.38% [4] - 博物馆通过文创产品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 目前馆内已有上千款文创产品在售 2024年文创收入达500万元历史新高 [4] - 2022-2024年游客接待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分别为60万、143万和216万人次 2024年清明假期因客流量过大启动限流措施 [4] 文创产品开发与营销策略 - 甲骨文水浒扑克成为爆款产品 因出现在上海浦东新区初三语文试卷而爆火 线上店日营业收入连续一周达2万元 [7] - 淘宝年货节期间文创店单日成交量增长700% 营业额增长535% 登上黑马榜榜首 [9] - 通过举办汉字创意设计大赛持续获取优质设计资源 许多爆款单品灵感来源于比赛获奖作品 [10] 专业性与教育功能建设 - 组建由北师大王宁教授等40余人专家团队编写陈列知识文本 文本叠起来达半米多高 [13] - 续建工程聘请黄德宽馆长等国内顶级专家团队编撰文本 确保展览专业性和准确性 [15] - 在中小学建立馆外教育基地 开展甲骨文知识宣讲 培养"小小讲解员" 编制甲骨文韵律操纳入研学课程 [15] 对当地经济与社会影响 - 显著带动周边商业发展 餐馆和出租车在节假日客流量激增 乘客主要目的地为文博景区 [18] - 提升周边房地产价值 周边房价比其他区域高出约2000元/平方米 汉字公园成为地产商宣传卖点 [20] - 续建工程和汉字公园为当地居民提供470亩文化休闲空间 成为城市文化地标 [18][20] 全国及国际影响力扩展 - 推出"汉字"巡展项目 已在国内外举办展览273场 其中国外进入27个国家举办42场 [22] - 在郑州地铁开展"甲骨传文"主题活动 包括专列展示和快闪活动 扩大社会影响力 [21] - 巡展成为海外华人华侨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 工作人员感受到当地人对汉字文化的热爱 [22]
五一假期掀“博物馆热”!博物馆相关企业超万家,华东最多
企查查· 2025-05-06 03:33
博物馆行业现状 - 国内现存博物馆相关企业1.17万家,2024年全年注册291家,截至4月底今年已注册61家 [2][3] - 华东地区博物馆相关企业最多,占全国存量29.41%,华南和华北分别占比18.97%和12.05% [2][3] - 成立年限在5-10年的相关企业占比最高达49.67%,10年以上企业占比28.32%,1年内新企业仅占2.76% [2][4] 企业结构特征 - 博物馆相关企业多为轻量级,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内的占比最高达45.88% [2][5] - 注册资本超千万元的企业占比23.6%,其中1000-5000万元区间占比15.60% [2][5] 市场热度表现 - 五一假期前两日江苏等五省博物馆参观人数均超百万,创历史新高 [2] - 社交媒体助推文化传播,线下展览打卡和文创消费成为主流旅游内容 [2]
春日市场消费旺 吉林文旅动力足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4-22 00:24
文旅市场表现 - 吉林春季文旅市场与冰雪季无缝衔接 凭借春花春景迎来大批游客 "春日经济"活力十足 [1] - 清明假期吉林省各大文博场馆累计接待游客27.6万人次 [4] - 伪满皇宫博物院清明假期累计接待游客4万余人次 红色舞台剧《炫·墨》每场上座率超80% [4] 旅游产品创新 - 通化市推出春季赏花全域地图 串联龙湾景区 佟佳江旅游度假区等多个赏花点位 [3] - 创新推出乡村微度假系列产品和采摘攻略 实现农旅融合 [3] - 长影旧址博物馆推出沉浸式演艺和光影照相馆换装旅拍 新剧目《长歌烽火》改编自经典红色影片 [4] 景区活动热度 - 长春动植物公园西游主题夜游项目和国际小丑狂欢节吸引大量游客 提供中外演艺融合体验 [7] - 长春莲花岛影视休闲文化园小丑嘉年华活动每个周末接待游客近3000人次 [7] - 中国朝鲜族民俗园推进智慧导览系统升级 计划推出实景歌舞表演新项目 [8] 消费业态拓展 - 吉林各地积极探索发展文旅新业态 打造新场景新产品释放消费潜力 [6] - 双阳区草莓采摘成为亲子游客首选 霍小蔓草莓小镇吸引家庭游客体验田园乐趣 [2] - 文博场馆优化服务回应游客关切 博物馆热反映对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