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赋能博物馆
icon
搜索文档
深度关注 | 共赴文博盛宴
行业活动与展览 - 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于5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 集中展示博物馆事业发展最新成果并搭建公众沟通桥梁[3] - 活动包括"'中华文明起源'系列展之:看·见殷商"展览和"博物馆之夜"等多项文化盛宴 其中殷商展览为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商代文明大展[3][5] - 全国围绕国际博物馆日开展数千场形式多样的活动 包括专题展览、流动博物馆、文化讲座及线上数字展览和网络直播等[6] 展览内容与文物数据 - "'中华文明起源'系列展之:看·见殷商"展览展出338件(套)文物 涵盖河南安阳殷墟、山东青州苏埠屯等商代遗址代表性文物[4][5] - 展览重点呈现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一对青铜鸮尊和山东青州苏埠屯出土的一对青铜亚丑钺 出土后时隔50年首次聚首[4] - 青铜鸮尊具体数据为国博鸮尊高45.9厘米、重16.7千克 豫博鸮尊高46.3厘米、重16千克[5] 博物馆建设与运营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博物馆总数达7046家 较上年增加213家 免费开放率达91.46%[12] - 2024年全国博物馆藏品数量达6741.3万件(套) 实施科研项目3645个和国际合作项目894个[12] - 凌家滩遗址博物馆于国际博物馆日前开馆试运营 展出陶器、玉器等文物约1100件[6] 观众参与与需求 - 2025年"五一"假期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超6000万人次 较2024年增长17%[9] - 2024年全国举办陈列展览4万余个、教育活动51万余场 接待观众14.9亿人次[13] - 北京市升级启动"北京博物馆季" 联合近300家博物馆通过每月主题系列活动构建"博物馆+"多业态协同模式[9] 技术创新与文创开发 - 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思接千载:115件文物里的古代中国》新书 通过扫码可欣赏16件核心文物三维模型及8件国宝视频讲解[10] - 配套开发60余款新文创产品包括文具、玩具、冰箱贴等 基于凤冠IP系列和海晏河清尊等文物设计[11] - 博物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数字技术提高展览互动性 如提供文物360°立体呈现功能[10] 行业发展趋势 - 博物馆通过扩大供给、优化服务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同时坚持公益属性和传承历史文脉的使命宗旨[11][14] - 行业呈现硬件建设、展览质量及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趋势 基层博物馆和行业博物馆建设取得发展[13] - 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活动配套举办主题论坛、青年论坛等 探讨AI赋能博物馆体验优化及非遗文化传承创新等议题[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