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贸易保护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印方表示美加征关税将严重扰乱印美贸易
新华社· 2025-08-07 14:25
埃姆凯全球金融服务公司经济学家玛达维·阿罗拉说:"在如此令人讨厌的关税税率下,两国间的贸易实 际上将'死去'。" 这一行政令颁布后,印度政府随即发布声明称,美方对印度加征关税的做法"不公平、不公正、不合 理",印度将"采取一切必要行动"维护国家利益。印度已经明确了在购买俄罗斯石油问题上的立场,即 进口是基于市场因素,整体目标是确保印度能源安全。美国因此选择对印度输美产品额外征收关税让印 度方面"非常遗憾"。 目前,美国对印度输美产品的关税税率累计已高达50%。印度各界人士表示,美国对印度加征关税将严 重扰乱印美贸易。 印度前贸易官员阿贾伊·斯里瓦斯塔瓦表示,最新加征的关税将使印度成为受美国关税影响最严重的贸 易伙伴之一,预计印度"对美出口有可能减少约40%至50%"。 印度出口组织联合会总干事阿贾伊·萨海表示,美国最新举措对印度公司来说是一个"严重挫折",因为 目前诸多订单已被搁置,"这一额外打击可能会使出口商失去长期客户"。 新华社北京8月7日电印度总理莫迪7日在新德里表示,尽管不答应美方条件会付出代价,但印度不会因 此牺牲国内农业、乳业和渔业利益,因为印度农民利益"至关重要"。此前,印美双方在贸易谈判中一 ...
特朗普关税即将正式生效 全球经济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华尔街见闻· 2025-08-07 14:18
贸易政策框架 - 美国全面关税政策于纽约时间周四凌晨后开始执行生效 平均关税税率从2.3%推高至15.2% [1] - 白宫行政令设定"对等关税"标准 未列明国家统一适用10%税率 通过第三地转运商品征收40%转运税 [1] - 特朗普政府计划针对制药业征收新关税 并宣布对芯片和半导体征收约100%关税 [4] 行业影响与供应链 - 汽车行业面临持续不确定性 欧盟/日本/韩国汽车关税优惠尚未立法确认 [4] - 全球供应链承压 企业普遍存在供应链中断和成本上升焦虑 [3] - 许多国家承诺向美国投入数千亿美元投资以换取较低关税税率 [3] 经济数据表现 - 7月就业数据显示美国就业增长出现自新冠疫情以来最急剧向下修正 [5] - 今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增长放缓 主因消费者支出放缓和企业适应贸易政策变化 [5] - 截至6月的九个月内 美国关税收入飙升至创纪录的1130亿美元 [7] 金融市场反应 - 华尔街主要机构包括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Evercore ISI警告标普500指数未来几周或几个月内或将面临短期下跌 [2] 政策内在矛盾 - 关税收入增长与制造业回流目标存在根本性矛盾 国内制造业回升将导致进口减少和关税收入下降 [7] - 企业前期通过建立库存消化成本压力 但难以长期承受较低利润率 价格上涨几乎不可避免 [6]
综述|印方表示美加征关税将严重扰乱印美贸易
新华社· 2025-08-07 14:06
新华社北京8月7日电 综述|印方表示美加征关税将严重扰乱印美贸易 新华社记者 埃姆凯全球金融服务公司经济学家玛达维·阿罗拉说:"在如此令人讨厌的关税税率下,两国间的贸易实 际上将'死去'。" 住房开发金融公司银行的莎克希·格普塔表示,对美货物出口量大幅下降,可能会导致印度今年经济增 速低于6%,不及印央行预测的6.5%。 印度总理莫迪7日在新德里表示,尽管不答应美方条件会付出代价,但印度不会因此牺牲国内农业、乳 业和渔业利益,因为印度农民利益"至关重要"。此前,印美双方在贸易谈判中一直在农产品及进口俄罗 斯石油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 此外,特朗普威胁对医药产品加征关税也可能对印度造成重大打击。医药行业是印度对美出口前三大行 业之一。根据印度商务部数据,2024至2025年度印度医药出口额超过105亿美元。 外界普遍认为,这是莫迪在美国对印度新一轮加征关税措施后首次直接回应。美国总统特朗普6日签署 行政令,以印度"以直接或间接方式进口俄罗斯石油"为由,对印度输美产品征收额外的25%关税。 这一行政令颁布后,印度政府随即发布声明称,美方对印度加征关税的做法"不公平、不公正、不合 理",印度将"采取一切必要行动"维护 ...
美“对等关税”生效 经济讹诈遭各国反对
新华社· 2025-08-07 13:58
美国政府此前公布的经过调整的"对等关税"于7日生效。美数十个贸易伙伴将被征收10%至41%不等的 关税。连日来,美国虽与多个贸易伙伴达成协议,但在关键细节上仍存在明显分歧,如何落实面临诸多 不确定因素。 国际观察人士认为,美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关税手段讹诈他国,在全球范围内招致强烈反 对和质疑。在不少国家眼中,美方强加的协议利益不平衡、细节不明晰,美方加征关税不仅损害贸易伙 伴利益,还破坏多边贸易体制,是经济殖民主义的又一体现,最终将导致美国自身陷入孤立。 不平等的协议 目前,美国仅与英国、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日本、欧盟、韩国等达成贸易协议。这些协议都是 美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政治胁迫和经济讹诈手段达成的。 协议确定的关税税率已背离美方所谓的"对等"说法:绝大多数贸易伙伴的输美产品将面临15%以上关 税,却无法对进口美国商品征收同等税率的关税,甚至对美国商品免关税。以美欧协议为例,美方将对 大多数欧盟输美商品征收15%的统一关税,远高于此前美欧间平均不足5%的关税水平。 从市场角度看,美国通过协议逼迫贸易伙伴对美单边开放,自身却利用更高关税进一步强化保护主义。 美日协议中,日本需开放 ...
被美国加征50%关税,莫迪首度回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7 13:25
每日经济新闻消息,据参考消息援引路透社报道,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印度输美产品加征50%关税 后,印度总理莫迪在8月7日首次发表讲话予以回应。莫迪表示,即使为此付出沉重代价,他也不会损害印 度农民的利益。 声明指出,美国近日将矛头指向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印度已经明确表明了在此问题上的立场。印度 的进口基于市场因素,总体目标是确保印度14亿人民的能源安全。 声明重申,美国选择对印度征收额外关税是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的,印度将采取一切必要行动来保护 国家利益。 原标题:被美国加征50%关税,莫迪首度回应!印度官员:普京将访问印度 莫迪表示,印度政府的首要任务包括保障农民福利、保护小型产业等。据报道,美印双方近期举行多轮贸 易谈判,但印度一直拒绝给予美国农业和乳业关税优惠,而这是美国在谈判中提出的关键要求。 此外,莫迪还发起推广印度"国货"的倡议。 另外,当地时间8月7日,印度总理顾问在与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会晤时表示,当前印度与俄罗 斯建立了高度互信的战略伙伴关系,印方对此非常珍视并很高兴获悉普京总统计划于8月底对印度进行访 问。 8月6日,白宫称,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对来自印度的商品加征2 ...
美国“对等关税”今日生效,多方反对
搜狐财经· 2025-08-07 12:55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的关税行政令7日生效,对数十个贸易伙伴加征关税。目前,美国已与英国、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日本、欧盟、 韩国等达成贸易协议,但在关键细节上存在明显分歧,如何落实仍存诸多不确定因素。此外,有更多国家已表示强烈反对,要坚决维护自身权 益。 美国总统特朗普7月31日签署行政令,调整对多个贸易伙伴征收的所谓"对等关税"税率,具体税率从10%至41%不等,并宣布从当天起的7天后 开始实施。7日,该行政令生效。 根据白宫网站发布的行政令文本,列出的名单中,老挝和缅甸被征收的税率均为40%;瑞士39%;塞尔维亚35%;南非30%;印度和突尼斯 25%;越南和斯里兰卡20%;泰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均为19%;以色列、日本、韩国、土耳其、委内瑞拉、津巴布韦 等多国为15%;英国为10%…… 这是7月3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拍摄的美国总统特朗普。新华社记者胡友松摄 针对欧盟国家,若商品现行关税税率低于15%,将补足至15%;高于15%的不再追加。 针对巴西,根据特朗普7月30日签署的另一份行政令,美国将从8月6日起对巴西输美产品加征40%从价关税,但巴西飞机、坚果、橙汁和一些 金属产品 ...
菲消费增速或放缓
商务部网站· 2025-08-07 08:13
消费增长预测 - 2024年菲律宾实际家庭消费增长率达5.0% [1] - 2025年消费增长率放缓至4.5% [1] - 2025年家庭消费总额增至13.1万亿比索(按2010年价格计算) [1] - 2026年消费增速有望回升至6.0% [1] 支撑因素与制约条件 - 劳动力市场紧张支撑居民购买力 [1] - 通胀压力与高债务水平可能抑制消费 [1] - 家庭债务高企及消费者信心不足制约消费潜力 [1] - 美欧等主要汇款来源国经济风险可能影响侨汇收入 [1] 宏观经济指标 - 2025年通胀率预计回落至2.2% [1] - 比索可能贬值至58比索兑1美元 [1] - 贸易保护主义与供应链中断等全球风险存不确定性 [1]
特朗普关税即将正式生效,全球经济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华尔街见闻· 2025-08-07 07:54
美国关税政策实施 - 美国全面关税政策于纽约时间周四凌晨后开始执行生效 将平均关税税率从2 3%推高至15 2%的惊人水平[1] - 白宫发布行政令对部分国家重新设定对等关税税率标准 未列明国家统一适用10%税率 通过第三地转运规避关税的商品将被征收40%转运税 新关税8月7日生效[1] - 特朗普已经宣布将对芯片和半导体征收约100%的关税[3] 金融市场反应 - 华尔街主要机构分析师警告投资者应为市场回调做好准备[1] - 摩根士丹利 德意志银行和Evercore ISI均指出标普500指数在未来几周或几个月内或将面临短期下跌[1] 全球供应链影响 - 新关税框架落地使大多数经济体接受高关税长期存在的现实 许多国家已承诺向美国投入数千亿美元投资以换取较低关税税率[2] - 针对欧盟 日本和韩国的汽车关税优惠尚未立法确认 汽车仍将面临更高费用[2] - 瑞士未能成功降低39%关税 特朗普对来自印度商品加征25%额外关税以回应其继续进口俄罗斯石油[2] 行业特定影响 - 与美国最大贸易伙伴墨西哥 加拿大的关税谈判独立进行[3] - 特朗普誓言将公布针对制药等关键行业的关税计划[3] 经济数据表现 - 7月份就业数据显示美国就业增长出现自新冠疫情以来最急剧向下修正[4] - 由于消费者支出放缓和企业适应贸易政策变化 美国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已经放缓[4] 企业成本与通胀压力 - 企业迄今为止消化了大部分增加的成本 但专家警告这种局面难以持续[4] - 许多公司在关税生效前建立库存 由于企业不太可能长期承受较低利润率 价格上涨几乎是不可避免的[5] 政策目标矛盾 - 在截至6月的九个月里关税收入飙升至创纪录的1130亿美元[6] - 同时实现关税收入增长和制造业就业繁荣存在内在矛盾 如果国内制造业回升则进口商品减少会导致关税收入下降[6]
特朗普关税大棒正式落地,全球经济迎来“压力测试”
金十数据· 2025-08-07 07:45
贸易政策变动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将于北京时间12:00生效 预计数十亿美元将流入美国 [2] - 新关税体系下美国平均关税率从去年的2 3%跃升至15 2% 达到二战以来最高水平 [2] - 欧盟 日本和韩国获得15%的"优惠税率" 避免了汽车等关键出口品面临25%的重税 [2] - 瑞士面临39%的关税 印度因持续购买俄罗斯原油将在三周后被征收50%的双倍关税 [2] - 对墨西哥 加拿大和中国的加税谈判仍在单独推进 制药 半导体等关键行业可能面临新关税 [2] 经济影响 - 7月就业数据遭遇疫情以来最大幅度下修 上半年经济增长放缓 [3] - 企业提前囤货延缓了冲击 但价格上涨几乎不可避免 [3] - 自4月宣布关税计划以来 全球经济已出现动荡 [3] - 多数经济体通过承诺数千亿美元对美投资换取税率优惠 [3] - 华尔街机构警告标普500指数可能回调 通胀率上升 就业增长和消费者支出呈现放缓迹象 [3] 法律与政治动态 - 特朗普动用紧急权力实施关税的举措正面临法庭挑战 [3] - 政府试图营造"关税周期即将结束"的假象 但法律基础存在严重缺陷 [4] - 特朗普解雇了发布最新就业数据的统计机构负责人 [4] - 最新民调显示62%选民反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 58%反对税改和支出法案 55%不满其经济治理 [3] 关税收入与制造业 - 截至6月的九个月里美国关税收入创1130亿美元纪录 [4] - 特朗普暗示关税收入增加可能导致部分美国人获得退税支票 [4] - 专家质疑制造业回流目标 认为关税收入与就业增长不可兼得 [4]
美国加征关税重创德国汽车业
经济日报· 2025-08-06 22:05
美欧贸易协议对德国汽车行业的影响 - 美国与欧盟达成新贸易协议 将大多数欧盟商品关税降至15% 其中汽车关税从27 5%降至15% 但仍高于2024年底2 5%的水平 [1][2][5] - 协议避免了全面贸易战 为行业带来确定性 防止报复性关税对跨大西洋贸易的进一步破坏 [2][5] - 协议包括欧盟承诺在2028年前购买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 追加6000亿美元对美投资 以及对部分商品实现"零关税" [2] 德国车企财务状况 - 预计德国三大车企(梅赛德斯-奔驰 大众 宝马)今年现金流减少超过100亿美元 [3] - 梅赛德斯-奔驰现金流预计从110亿美元骤降至约30亿美元 大众从95亿美元降至38亿美元 宝马小幅下降至50亿美元 [3] - 奥迪上半年税后利润同比下降37 5% 保时捷二季度营业利润同比暴跌91% 梅赛德斯-奔驰二季度净利润同比暴跌69% [3] 供应链与成本压力 - 15%的关税显著增加了德国车企出口和供应链成本 高端车型多依赖欧洲生产的零部件 [4] - 美国对钢铝维持50%的关税 对汽车供应链造成额外压力 [4] - 美欧贸易协议提出以配额制替换高关税 但具体细节尚未明确 短期内难以缓解供应链紧张局面 [4] 市场竞争力与销量 - 关税从2 5%升至27 5%后 德国对美出口汽车销量已出现下滑 [4] - 15%的关税虽缓解部分压力 但消费者购车成本上升可能进一步抑制需求 [4] - 美国关税政策宣布后 德国车企股价暴跌 宝马 大众和保时捷跌幅为13%至25% [4] 就业与生产转移风险 - 15%的关税可能导致欧洲车企及其供应商损失高达7万个就业岗位 [5] - 大众正考虑在美国新建奥迪工厂 宝马和梅赛德斯-奔驰也可能扩大在美产能 [6] - 建厂需要耗费数年时间并进行高额投资 短期内难以弥补损失 [6] 电动汽车转型挑战 - 德国车企正投入巨资推动电动汽车转型 大众计划到2030年投资1800亿欧元 [6] -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的现金流减少可能迫使企业削减研发预算 延缓转型 [6] - 高关税仍可能限制企业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竞争力 [6] 多重危机叠加 - 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和芯片短缺已对德国车企造成冲击 [6] - 美国对钢铝加征50%的关税和对墨西哥加征25%的关税 增加了德国车企的零部件成本 [6] - 美欧贸易协议中的配额制谈判可能为供应链带来一定缓解 但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