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循环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助力“两新”政策落地,截至6月底1.33万户资源回收企业实现“反向开票”
人民日报· 2025-08-12 00:09
政策实施规模 - 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133万户资源回收企业向167万名自然人完成反向开票[1] - 反向开票总金额达5152亿元涉及511万份发票[1] 政策背景与时间节点 - 反向开票政策自2024年4月29日起实施旨在配合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1] - 政策实施一年多来有效提升资源回收企业收购报废产品时取得发票的便利性[1] 行业运行数据 - 2024年前4个月国内报废汽车回收量276.7万辆同比增长65%[1] - 同期规范拆解废旧家电超700万台同比增长25%[1] -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量以70%同比增速领跑行业[1] 政策成效 - 反向开票政策助力两新政策落地并规范行业秩序[1] - 政策促进废物回收、拆解、再利用产业链高效运转[1]
协力推动全球塑料污染治理(国际视点)
人民日报· 2025-08-11 22:01
全球塑料污染现状 - 2024年全球塑料消费量突破5亿吨 其中3.99亿吨沦为废弃物[1] - 废弃塑料压成1毫米厚薄膜可包裹地球表面两遍以上 用货运车厢运送可绕赤道17圈[1] - 每年塑料垃圾18%-20%进入海洋 若不干预2040年海洋塑料废弃物将达3700万吨[2] 环境影响与经济成本 - 微塑料对土地危害比海洋高4-23倍 每年导致农作物减产1.1亿-3.6亿吨[4] - 海产品年减产105万-2433万吨 减少13%微塑料可避免2200万吨粮食减产[4] - 塑料污染累计经济损失达281万亿美元(2016-2040) 年健康损失超1.5万亿美元[2][4] 区域影响差异 - 太平洋岛国塑料垃圾占全球不到1.3% 但受冲击严重[3] - 智利复活节岛每小时500件塑料垃圾冲上海滩[3] - 埃塞俄比亚塑料废弃物中塑料袋占比46%[8] 国际治理措施 - 欧盟2019年通过《一次性塑料指令》 多国轻质塑料袋使用量显著下降[6] - 德国2025年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法规 要求生产商注册并缴费[7] - 瑞士征收每人每年9瑞士法郎污水税 2040年微塑料去除设施达140座[7] 替代材料发展 - 2023年全球非塑料替代品贸易额4850亿美元 发展中经济体年增5.6%[10] - 英国诺特普拉公司开发海藻基包装 累计替代2100万件塑料包装[10] - 瑞士研发农业废弃物制聚酰胺技术 较石油塑料减排75%温室气体[10] 科技创新与监管 - 瑞士研究机构将16325种塑料化学物质按危害分类 为监管提供依据[11] - 微生物降解塑料技术取得突破 助力开发耐寒生物降解方案[10] - 数字工具实现塑料产品溯源 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12] 中国治理成效 - 中国主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使用量减少2/3以上(2008-2016)[9] - 累计减少塑料购物袋140万吨 相当于减排近3000万吨二氧化碳[9]
1.33万户资源回收企业实现“反向开票”
人民日报· 2025-08-11 22:01
政策实施规模 - 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133万户资源回收企业向167万名自然人实施"反向开票"政策[1] - 开票总金额达5152亿元人民币 开票份数共计511万份[1] 政策背景与效果 - 税务部门于2024年4月29日推出"反向开票"政策以配合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1] - 政策实施一年多来有效推动"两新"政策落地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1] 行业运营数据 - 2024年前4个月国内报废汽车回收量276.7万辆 同比增长65%[1] - 同期规范拆解废旧家电超700万台 同比增长25%[1] -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量同比增速达70% 居行业领先地位[1]
助力“两新”政策落地,截至6月底 1.33万户资源回收企业实现“反向开票”
人民日报· 2025-08-11 21:42
资源回收行业政策实施效果 - 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有1.33万户资源回收企业参与"反向开票"政策[1] - 政策覆盖167万名自然人开票金额达5152亿元[1] - 累计开票份数511万份[1] "反向开票"政策背景 - 2024年4月29日起为配合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实施[1] - 政策旨在提升资源回收企业收购报废产品时取得发票的便利性[1] - 实施一年多来助力"两新"政策落地和循环经济发展[1] 产业链发展数据 - 今年前4个月国内报废汽车回收量276.7万辆同比增长65%[1] - 同期规范拆解废旧家电超700万台同比增长25%[1] -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量同比增速达70%领跑行业[1]
2024年全球塑料消费量据估突破5亿吨,其中3.99亿吨沦为废弃物 协力推动全球塑料污染治理(国际视点)
人民日报· 2025-08-11 21:38
如果用保鲜膜来包裹整个地球,需要多少塑料?联合国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塑料消费量据估突 破5亿吨,其中3.99亿吨沦为废弃物。如果这些废弃塑料被压成1毫米厚的薄膜,可包裹地球表面两遍以 上;如果用普通货运车厢运送这些废弃物,车厢连成一列可绕地球赤道17圈。 正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治理塑料污染新一轮谈判,旨在制定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议,以 应对日益严峻的塑料污染危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安德森表示,全球塑料污染严重危及自然环 境、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各方应立即采取行动,协力应对挑战。 塑料污染形势不容乐观 当前,人类每年生产的塑料近一半是一次性使用,全球每年产生的塑料垃圾有18%至20%最终进入海 洋。据联合国估算,若不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到2040年每年进入海洋的塑料废弃物可能高达3700万吨。 在多个电影节上获奖的纪录片《塑料海洋》中,拍摄者在一只海鸟的体内发现270多块塑料垃圾碎片。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警告,如果人类将海洋作为下水道,预计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总量可能超过鱼 类。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日前警告,如果不采取有效行动,到2060年全球塑料垃圾量将增至目前的3倍,造成 的 ...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 资源回收企业“反向开票”金额超5000亿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8-11 21:13
政策实施成效 - 截至6月底全国1.33万户资源回收企业向167万名自然人"反向开票" 开票金额5152亿元 开票份数511万份 [1] - 政策有效解决"源头票缺失"难题 推动"收旧"无阻、"换新"畅通 [2] - 芜湖奇瑞资源技术公司累计向4000余名自然人开票800万元 预计今年报废车拆解量达2万台 同比增长超100% [2] - 广西桂物再生资源公司累计开具5600多万元发票 拆解废旧家电860万台 [4] 行业规范发展 - 政策实施后资源回收行业合规经营意识增强 税务部门加强宣传辅导改善自然人开票顾虑 [3] - 湖南汨罗市150余户自然人转为个体工商户并办理税务登记 [3]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指出政策解决增值税进项抵扣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据的行业痛点 [2] 循环经济促进 - 政策支持废旧物资资源化利用 广西桂物公司对拆解物资深加工后利用率超98% [5] - 推动废物回收、拆解、再利用产业链运转 前4个月报废汽车回收量276.7万辆同比增65% 废旧家电拆解超700万台同比增25% [5]
浩通科技: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1 16:2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47亿元,同比下降22.13%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未披露具体数值,但净利润总额为8472万元,同比增长10.97% [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38亿元,同比下降130.60%,主要因买断业务占比上升及购入周转库存 [5] - 基本每股收益0.5332元/股,同比增长9.73% [5] - 总资产41.1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35% [5] 业务结构分析 - 主营业务分为贵金属回收、新材料和贸易三大板块,其中贵金属回收业务收入3.92亿元(同比下降41.29%),贸易业务收入9.33亿元(同比下降10.78%),新材料业务收入1834万元(同比增长516.27%) [6] - 自产自销模式占比显著,原料采购主要来自石化行业含贵金属废催化剂,采用市场化定价(按贵金属含量及回收率折扣计价) [6] - 受托加工模式以收取加工费为主,定价参考原料重量、约定回收率及检测含量 [6] 技术研发与竞争优势 - 公司拥有32项专利(含10项发明专利),参与制定44项国家/行业/团体标准 [9][10] - 核心技术包括铂溶解液富集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9] - 产学研合作机构包括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承担国家科技部2020年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9] - 通过ISO四项体系认证,海绵铂和铑粉(纯度>99.99%)获市场认可 [8] 资产与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8.82亿元(占总资产21.41%),受限保证金6.69亿元 [12][13] - 存货10.37亿元(占25.18%),因买断业务占比增加 [12] - 短期借款15.51亿元(占37.64%),主要因承兑及信用证支付货款增加 [12] - 交易性金融资产5.82亿元(占14.14%),主要为结构性存款 [12] 投资与募投项目 - 衍生品投资期末金额4.06亿元,占净资产25.14%,主要用于套期保值 [18] - 募投项目已完工,剩余资金328.67万元将用于支付浩博项目工程设备款 [15][17] - 委托理财发生额9300万元,未到期余额3200万元 [18] 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 - 终止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因市场环境变化未达业绩目标 [20] - 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积极履行环保责任 [20] - 建立员工培训体系,注重供应链及客户权益保护 [21]
ESG热点周聚焦(8月第2期):循环经济立法新节点
国信证券· 2025-08-11 15:16
核心观点 - 海外ESG热点事件呈现政策博弈、技术协同及市场调整多元态势,包括美国佛罗里达州对CDP、SBTi展开信息披露调查,英国FCA拟简化资管与保险机构可持续报告要求,欧盟推进循环经济法规磋商等[2][6] - 企业借技术创新加码碳中和路径,如Meta试点木材替代钢混降数据中心碳足迹,劳斯莱斯、INERATEC合作以e-fuels为数据中心供电等[2][6] - 国内ESG热点事件围绕政策引导、市场建设、产业实践多维推进,如国家疾控局等多部门印发《健康中国行动—健康环境促进行动实施方案》,发改委与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等[2][22] ESG重要事件梳理 - 欧盟启动《循环经济法》征求意见,旨在增强欧盟在经济安全、战略韧性与产业竞争力方面的基础,并支持其脱碳与绿色转型战略目标[11] - 英国FCA计划简化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报告要求,以优化现有披露框架,提升金融市场在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方面的有效性和透明度[12][14] - Carbon Compared推出免费高诚信碳信用对比工具,帮助各类企业更便捷、高效地识别和购买高诚信度碳信用[15][16] - CDP发布最新研究报告《The 2025 Disclosure Dividend》,显示企业通过采取气候行动可获得显著回报,每投入1美元应对气候相关风险,有望获得高达21美元的回报[17] - 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23][25] - 国家疾控局联合多部门发布健康环境促进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到2030年实现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达25%以上等目标[26][28] - 光伏行业"反内卷"协同行动,包括政策引导、企业自律、行业协同形成合力,推动行业从"价格战"向"价值战"转型[29][30]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筑牢交易结算制度根基[31][34] ESG学术前沿 - 研究发现较高的ESG绩效与自恋言论的增加显着相关,董事会中女性代表性的提高可以缓解这一趋势[37][38][40] - 研究通过全面的文献计量分析来研究ESG演变,强调环境绩效指标与财务成果的日益融合,并确定了ESG标准化等方面的关键研究差距[41][46]
电力市场计量结算新规发布;首个储能强制性国标生效丨碳中和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14:54
碳中和政策 - 《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发布,共6章56条,规范计量管理、结算管理等内容,首次明确用户侧与电网企业电费收付流程要求 [1] - 规则重点加强计量业务管理、规范结算业务管理、强化结算风险管理、统一电费收付要求四方面内容 [1] - 中国首个储能强制性国标GB 44240-2024生效,适用于电能存储系统用锂蓄电池和电池组,新增多项安全测试项目 [3] - 循环经济议题首次纳入COP30主题日,11月10日至11日将聚焦适应、城市、基础设施、水、废物、循环经济等主题 [4] 地方动态 - 山西钢铁行业未来10年需1483亿资金支持转型,重点推广短流程、氢冶金等先进工艺技术 [4] - 2024年山西粗钢产量6027.90万吨,占全国6%,2023年钢铁行业营收占全省工业11.5% [4] 企业实践 - 福佑卡车首条"氢动力零碳新干线"投入运营,全程450公里,途经德州、济南、潍坊、青岛等地 [5] - 福佑卡车计划与新能源主机厂、加氢站运营方合作,推动氢能重卡研发创新和数字生态平台建设 [6]
万物新生上涨2.22%,报3.68美元/股,总市值8.09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11 13:55
股价表现 - 8月11日盘中上涨2.22%至3.68美元/股 成交额47.21万美元 总市值8.09亿美元[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收入总额46.53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27.45%[1] - 归母净利润4280万人民币 同比增长146.09%[1] 公司治理与业务 - 注册于开曼群岛 通过上海万物新生环保科技集团运营[1] - 成立于2011年 定位"互联网+环保"循环经济企业[1] - 四大业务线包括爱回收、拍机堂、拍拍、海外业务AHS Device[1] - 使命为"让闲置不用 都物尽其用" 致力于打造ESG样本企业[1] 重大事项 - 预计8月20日美东盘前披露2025财年中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