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经济

搜索文档
赛事搭台 消费唱戏 大湾区赛事经济如何跑出“新赛道”→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19 13:26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11月9日至21日,在粤港澳大湾区举行,如今距离十五运开幕已经不到200天。目前,全运会群众赛事活动的预赛正在全国范围内广 泛进行,群众比赛的决赛也从五月起在广东省内开展。 从本月8日开始,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首个群众赛事活动决赛——定向项目决赛在广东茂名进行,来自全国23个省、区、市,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的38支共计432人的运动代表队参与角逐,总共产生6枚群众赛事活动金牌。 广东参赛选手唐建达:应该是我所参加过这么多年定向比赛,整个赛事质量最高,整个赛事组织最严密的一次。 据了解,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赛事活动分为比赛类和展演类,包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足球、篮球、太极拳、舞龙舞狮等共计23个大项,166个小 项。按照计划,十五运群众赛事活动的预赛在全国各地进行,从今年的2月份持续到10月底。而决赛则统一安排在大湾区进行,时间从5月一直持续到11月。 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赛事活动处副处长王晓阳:我们精心设置了我要上全运群众赛事活动,带动群众广泛参与,给群众一个从厂矿车间、田间地头,走 向全国领奖台的这么一个机会。项目的设计,覆盖了不同的人群。比如说我们设计了门球,适合老年人 ...
赛道约拍&私兔服务,马拉松催生新赛事经济
36氪· 2025-05-19 12:15
事实上,随着马拉松赛事热度的持续升温,除了上面这些"大数据报告"里的老朋友接连呈数据高涨之态外。赛道约拍、私兔这两个小众赛 道的从事者,也成功吃到了本轮红利。 提起赛事经济,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是由外地选手、观众赴约引发的餐饮、住宿消费热潮?还是各地文旅、文化IP的流量波峰? 马拉松催生新赛事经济 截止到5月19日14时左右,抖音话题"马拉松""马拉松比赛"的内容播放量已分别高达512.5亿次、16.1亿次。另在小红书上搜索同款关键词, 其相关话题的浏览量也已高达22.7亿、2.6亿。 拿近期举办的"2025无锡马拉松"举个例子。 3月23日,2025无锡马拉松正式开跑;3月25日,相关媒体所发表的文章便指出: 在赛事举办期间,除有42.9万名跑者报名、3.5万名跑者参赛外。"2025无锡马拉松"这一话题在抖音、微博上的播放量、阅读量 也分别突破了2.3亿、2.7亿。最终在全网相关话题词曝光量超10亿的同时,吸引了88.5%的外地观众提前到访无锡。 与之相应的,随着全网关注度的上升及各地跑者、观众的到来,无锡当地的文旅消费数据也因马拉松赛事的举办而出现了小高潮。 可见马拉松在今天已经成为了一项被社会各界广泛 ...
力盛体育(002858) - 002858力盛体育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9
2025-05-19 10:40
公司概况 - 力盛云动是中国领先的汽车运动运营服务商和体育赛事市场化及产业数字化升级探索先行者,主营体育赛事经营、场馆经营等业务 [2] 财务表现 - 2024 年公司营收 4.41 亿元,同比增长 8.77% [2] - 2024 年体育赛事经营业务收入 2.70 亿元,同比增长 20.79%,占总营收 61.24%,营业利润 7306.05 万元,同比增长 46.79% [2] - 2024 年体育场馆经营业务收入 1.13 亿元,同比增长 35.24%,营业利润 1289.67 万元,同比增长 251.95% [2] - 2025 年一季度公司利润取得不错增长 [2] 业务规划 - 2025 年新增高尔夫赛事,计划举办 20 场左右,重庆站赛事吸引 17 个国家和地区 144 名球手参赛 [4] - 2025 年继续运营 FE 中国站比赛,赛车场业务使用效率在小米等性能车带动下不断提高 [2] - 海南赛车场项目 2025 年 2 月底开工,预计 2026 年底建成投运 [5] 激励与回购 - 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调动员工责任意识,提高团队凝聚力和公司竞争力 [6] - 拟通过回购稳定资本市场预期,维护公司价值 [3][6] 投资策略 - 聚焦海南定增项目和高尔夫创新赛事,围绕汽车运动赛事和大体育类赛事进行全产业链布局 [7] - 关注体育、文化、科技等方向重点项目,通过内生外延、孵化创新、合作投资扩大业务 [7] 政策利好 - 国家倡导“赛事经济”,规划试点城市,多部门联合印发金融支持体育产业文件及多项相关政策文件,利于公司在体育产业布局 [8]
以全运会为媒引客来 “体育+文旅+商业+科技”点亮赛事经济消费活力
央视网· 2025-05-19 08:33
全运会场馆改造与设计 - 广东奥体中心体育场作为第十五届全运会主体育场,改造工作接近完成,即将于5月底交付开幕式团队[1][7] - 改造保留了标志性飘带形屋盖设计,采用新技术新材料进行功能优化,融入大湾区蓝、木棉红、紫荆紫、青莲绿等色彩元素[3][5] - 场馆空间实现开放化改造:主入口重新设计,二层玻璃幕墙改为800米环形开放式跑道,赛后将作为免费全民健身空间[5] 赛事经济效应 - 深圳近期举办的全国游泳冠军赛创造票房超800万元,乒乓球亚洲杯吸引13万人次观赛(83.5%为外地观众),票房达7200万元[7][9] - 2023年深圳人均体育消费超3800元,位居全国前列;广州2024年体育消费总规模达631亿元,预计2025年全运会将进一步拉动消费[11][13] - 成都大运会带动消费438.3亿元(环比+14.2%),杭州亚运会相关消费489.6亿元(环比+15.6%),显示大型赛事对消费的显著拉动[16] 大湾区体育产业布局 - 粤港澳三地构建"体育+文旅+商业+科技"四维模型,计划通过全运会转化赛事流量为经济增量[15] - 广州将承办全运会40%比赛项目,筹办超500场赛事活动;深圳2025年已举办U20亚洲杯、冰球世锦赛等多项国际赛事[9][11] - 深圳市全年面向市民的体育活动超1万场次,精选100+赛事与文旅消费结合[11]
【省体育局】陕西省第三届三人篮球联赛启动
陕西日报· 2025-05-18 22:48
赛事概况 - 陕西省第三届"延长石油杯"三人篮球联赛于5月18日在陕西省体育馆南广场启动 [1] - 联赛主题为"全民健身 运动三秦" [1] - 由陕西省体育局主办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冠名 [1] - 多个政府部门和机构参与支持与承办 包括中共陕西省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陕西省教育厅等 [1] 赛事创新与规模 - 赛事体系全面升级 设置5个层级(村/社区级至省级)和8个板块(乡镇组至家庭亲子组)共35个组别 [1] - 预计参赛队伍超过1万支 [1] - 新增家庭亲子组 鼓励父母与孩子共同参与体育锻炼 [1] 赛事目标与模式 - 目标打造"国内叫得响 国际有影响"的品牌赛事 [2] - 采用政府主导 协会办赛 企业运营 社会参与的办赛模式 [2] - 秉持"大力发展赛事经济 体旅文商深度融合"的办赛理念 [2] - 计划将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联赛有机结合 树立文体发展新样板 [2]
让赛事流量加速转化为经济增量
辽宁日报· 2025-05-17 00:40
赛事经济规模与成效 - 2024年共举办6500多场各类体育赛事 参赛及观赛人次达940余万 拉动综合消费近百亿元 [1] - 通过体育优势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取得实质性成效 [1] 政策支持与补助措施 - 出台《关于发展赛事经济促进体育消费的措施》 涵盖职业体育赛事 国际级体育赛事 全国体育赛事和群众性精品赛事4类 共13条办赛经费补助措施 [1] - 补助标准为30万元至300万元 对首次引进辽宁并能持续举办的职业体育赛事"首赛"追加100万元奖励 [1] 赛事申办与重点项目 - 今年以来已申办成功和正在申办的全国以上级别体育赛事达126项 远超历年平均水平 [2] - 重点项目包括全国第一届青少年田径运动会 2025年国际大体联足球世界杯 2025世界匹克球锦标赛中国站 2025年亚洲青年赛艇锦标赛等 [2] - 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计划设置8个大项16个分项 拟承办6个大项10个分项 在沈阳 大连 抚顺3个赛区举行 [2] 冰雪经济发展规划 - 加快沈阳王家湾冰上运动中心 大连普湾滑雪场和冰上运动馆 抚顺龙岗山雪上运动中心等重点场馆建设 [2] - 新雪季将承办国际国内赛事 组织辽宁特色冰雪活动 增加群众性冰雪赛事数量 推动"冷资源"向"热经济"转变 [2] "三大球"项目发展策略 - 完善职业俱乐部支持政策 探索政府 省队 俱乐部共建合作新模式 [3] - 加大职业俱乐部在投融资 场地设施 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保障力度 [3] - 打造"三大球"城市联赛 建设国家级青训中心 选拔培养优秀人才 [3] 全民健身赛事布局 - 持续开展"攀登辽宁""徒步辽宁""冰雪辽宁"等十大全民健身系列品牌活动 [3] - 重点举办匹克球赛 农耕农趣健身大赛 县域羽毛球赛 足球赛 乡镇篮球赛等特色赛事 [3]
辽宁发挥体育优势让赛事“流量”变经济“增量”
中国新闻网· 2025-05-15 16:00
体育赛事经济 - 辽宁省通过112项冰雪赛事和相关活动引导群众"跟着赛事去旅行",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1] - 2025年冰雪季辽宁省30家在营滑雪场接待滑雪爱好者163.4万人次(同比+4.3%),营业收入达1.85亿元(同比+4.5%) [1] - 沈阳、大连获评国家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城市 [1] 赛事规划与政策支持 - 2025年辽宁省将承办全国第一届青少年田径运动会、全运会群众组乒乓球/羽毛球预赛等7类国家级赛事 [1] - 辽宁省体育局出台《关于发展赛事经济促进体育消费的措施》,针对4类赛事制定13条经费补助政策,单次补助30万-300万元 [2] - 对首次引进的"首赛"额外追加100万元补助,以吸引精品赛事落地 [2] 冰雪产业升级 - 辽宁省加速冰雪场馆新建/改扩建工程,推进基础设施提质扩容 [2] - 计划新雪季承办国际国内赛事,并增加群众性冰雪活动数量,推动"冷资源"向"热经济"转化 [2] 文体旅融合战略 - 辽宁省锚定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目标,通过重大赛事深挖产业活力 [1] - 冰雪运动被列为激发消费新动能的核心抓手,与旅游、地域特色活动深度结合 [1][2]
“赛事经济”激活绿水青山 “户外+”跨界融合全业态释放消费新热点
央视网· 2025-05-11 04:02
户外运动行业概况 - 中国户外运动参与人数已超过4亿人,产业蓬勃发展且潜力巨大 [1] - 户外运动线上消费人次约2亿人次,整体消费规模增幅近40% [18] - 25-34岁人群是主要消费群体占比43%,35-44岁占比28% [19] - 广东(11.72%)和浙江(9.36%)是户外消费人群占比最高的省份 [19] 户外运动项目发展 - 已形成滑翔伞、溜索、全地形车等成熟项目矩阵 [5] - 加速推进漂流、攀岩、速降等新兴体验项目建设 [5] - 围绕山地、水上、冰雪、低空等户外项目打造运动场景 [13] 区域发展案例 四川彭州 - 依托地理禀赋打造全天候、全地形户外运动聚集地 [6] - 2020年以来累计实施128个相关项目,总投资超200亿元 [10] - 创造就业岗位超1万个,严格避开生态核心保护区 [8][10] - 赛道设计采用零机械方式,利用既有山径小道减少生态影响 [11] 浙江"环浙步道" - 截至2024年底建成8358公里步道,2025年目标达1万公里 [14] - 2024年赛事带动12万人参与,2025年计划举办50场系列赛 [14] - 2025年"五一"期间金峨山路段带动经济收入约300万元,同比增长10% [16] - 步道旁设立"土货集市",为村民农产品提供新销路 [16] 政策与产业规划 - 国家部署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17] - 首次提出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概念,强调多业态融合 [19] - 鼓励深度挖掘自然人文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 [21] - 推动与文化、旅游、农业、交通、康养等行业融合 [21] 行业经营数据 - 截至2024年底户外运动商户总量达2.7万家,同比增长21.38% [19] - 商户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海南和四川 [19]
“美IN山东”在济启动:擘画文旅融合新图景
齐鲁晚报· 2025-05-11 00:25
活动概述 - 活动以"潮起东方·美IN中国"为主题,包含"寻美景、寻美物、寻美人"三大核心版块,由山东潮起传媒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多方发起,旨在以赛事经济赋能文旅融合,提振消费市场,为山东建设文化强省注入新动能 [1] 三大核心版块 - "寻美景"依托纪录片拍摄、VR体验等形式,深挖齐鲁文化基因,塑造"一城一韵"文旅品牌,实现流量向留量的转化 [3] - "寻美物"聚焦非遗技艺与特色物产,以数字化手段推动"山东好品"走向全球,探索"一赛一产"增值模式 [3] - "寻美人"通过全省才艺选拔赛挖掘"寻美大使",融合直播培训与落地演出,打造文化传播新名片 [3] 政企媒协同合作 - 项目将通过赛事联动全省16市,举办分赛区决赛及文化秀类展演、好品展销等配套活动,预计吸引百万级线下客流与亿级线上曝光,形成"以赛引流、以展促消"的经济闭环 [5] - 活动将结合传统美学与现代传播,为齐鲁文化注入新活力 [5] - "美IN山东"是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需多方协作实现"文化+旅游+消费"深度耦合 [5] 战略合作与落地计划 - 美IN中国组委会与山东寻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授予"美IN中国山东省区域授权书",标志着双方协作共同赋能齐鲁文旅发展迈出关键一步 [6] - 首站活动"淄博市直播经济节"将于5月16日启幕,以数字浪潮激活文旅消费新场景 [6] 后续活动规划 - 主办方将陆续推出"各城市寻美公益行""美景打卡直播季"等特色活动,持续释放赛事经济活力,展现齐鲁大地的自然之美、文化之美与创新之美 [9]
四川省体育局发布引进国际重大体育赛事活动激励奖补实施细则 引进国际重大体育赛事 最高奖补600万元
四川日报· 2025-05-08 00:25
四川省体育赛事奖补政策 - 四川省体育局对202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引进国际重大体育赛事的举办单位给予一次性奖补 最高600万元 [4] - 奖补分两档:第一档全球最高水平赛事如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等奖补600万元 第二档如"三大球"国家队奥运会预选赛主场赛事及电子竞技等新兴体育项目全球最高水平赛事奖补300万元 [6] - 电子竞技全球总决赛需满足现场观赛人数10000人以上且票房收入1000万元以上才可申请300万元奖补 [7] 赛事经济带动效益 - 2024年成都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赛带动住宿、餐饮、交通等领域产值达3.8亿元 外地观众占比80% [9] - 2023年"汤尤杯"吸引游客12.8万人次 赛事直接经济效益达5.4亿元 [9] - 成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使成都赛事全球影响力和国际传播指数跃居全国第二 体育公共服务质量测评得分全国第一 [9] 体育旅游市场前景 - 全球体育旅游产业以每年14%速度增长 占全球旅游支出的10% [10] - 2023年体育旅游市场规模为5647亿美元 2023年至2030年增长率预估达17.5% [10] - "跟着赛事去旅游"成为体旅消费升级背景下人们热衷的休闲新方式 [10] 地方政策支持体系 - 成都市对落户的国际知名体育赛事每次给予最高800万元办赛补助 自主培育品牌赛事最高500万元补助 全国知名赛事最高300万元补助 [8] - 成都高新区2025年4月出台政策 对国际级、国家级高端体育赛事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育赛事给予每次最高500万元办赛支持 [10] - 补助金额不超过办赛成本的50% [8] 赛事项目覆盖范围 - 奖补名录库涵盖15个运动项目 包括田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体操、冰雪、足球、篮球、排球、电子竞技、无人机、铁人三项、小轮车、轮滑和攀岩 [5] - 具体赛事包括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世界巡回赛、奥运会预选赛、世界杯预选赛等 [5] - 第一档奖补赛事包括田径世界锦标赛、国际田联钻石联赛、游泳世界锦标赛、乒乓球世界锦标赛/WTT总决赛、羽毛球世界锦标赛/汤尤杯/苏迪曼杯、体操世界锦标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