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向资金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早参丨创纪录!8400亿资金南下,港股中报期将至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0 01:29
市场表现 - 7月29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恒生指数跌0 15%至25524 45点 恒生科技指数跌0 35%至5644 38点 国企指数跌0 34%至9145 92点 [1] - 医药股表现强势 大型科网股与金融股普遍走弱 阿里巴巴 比亚迪股份小幅上涨 小米集团跌超2 5% 美团 快手跌超0 5%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跌超0 5% 持仓股中理想汽车涨近3 5% 京东健康涨超2 5% 腾讯音乐涨近2% 百度 哔哩哔哩 网易跌近2% [1] 资金动向 - 南向资金7月29日净买入港股127 2亿港元 2025年累计净流入超8400亿港元 创年度历史新高 超越2024年8078 69亿港元纪录 [2] - 隔夜美股三大股指全线下跌 道指跌0 46% 标普500跌0 3% 纳指跌0 38% 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跌0 59% 中概股理想汽车跌逾6% [2] 市场动态 - 2025年上半年港交所日均成交金额达2402亿港元 同比大增118% ETF日均成交额338亿港元 同比增幅184% [3] - 香港金管局将于8月1日发布稳定币监管指引 首批牌照预计明年初发放 离岸人民币稳定币需明确储备资产及用例 [3] - 四大行密集接入阿里AI技术 建设银行采用阿里云智能编码 工商银行应用Qwen模型于智能风控 [3] 行业展望 - 中信证券预计港股2025年中期业绩8月中下旬集中发布 恒指营收增速显著抬升 但盈利增速或温和放缓 新消费 科技 医药板块盈利预期持续上修 [4] 投资工具 - 港股主题ETF覆盖医药(恒生医药ETF 159892) 互联网(恒生互联网ETF 513330) 消费(港股消费ETF 513230) 汽车(港股通汽车ETF 159323) 科技(恒生科技指数ETF 513180) [5]
南向资金今年以来净流入金额创历史新高 港股上行趋势有望持续
中国证券报· 2025-07-30 00:14
南向资金流入规模 - 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8420.02亿港元创年度历史新高 为2024年同期的2倍多[1][2] - 单日净流入最高达355.86亿港元 135个交易日中净流入天数占比超八成[2] - 南向资金成交额占港股市场近六成 持仓市值较年初增加2.03万亿港元至5.6万亿港元[2]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累计上涨27.24%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6.33% 领涨全球主要市场[1][4] - 医疗保健业累计上涨85.37% 原材料业涨58.90% 资讯科技业涨37.37%[4] - 恒生指数成分股超八成上涨 中国生物制药涨逾130% 小米集团-W涨逾60%[1][5] 持仓行业分布 - 金融行业持仓市值达14517.43亿港元 信息技术行业11115.84亿港元 可选消费行业7175.67亿港元[2] - 近季度加仓金融行业1128.71亿港元 医疗保健行业461.75亿港元 可选消费行业265.48亿港元[3] - 医疗保健行业持仓市值超5300亿港元 通讯服务行业超4900亿港元[2] 重点个股持仓 - 腾讯控股持仓超5400亿港元 建设银行/中国移动/小米集团-W/工商银行持仓均超2000亿港元[3] - 建设银行获增持67.84亿股 中国银行增持47.57亿股 昊天国际建投增持40.41亿股[3] - 近季度美团-W获净买入358.72亿港元 建设银行302.72亿港元 中芯国际60.52亿港元[3] 市场驱动因素 - 估值修复为主要贡献 恒生指数市盈率从年初8.96倍提升至10.49倍[5][6] - 南向资金成为最大增量资金来源 全年累计流入或超万亿港元[1][7] - 全球流动性宽松推动资金增配 政策发力驱动基本面修复[6][7] 板块配置建议 - 关注高股息标的提供稳定回报 政策利好板块如创新药/AI产业链[8] - 优选景气改善+低估值行业 互联网电商/游戏板块估值合理[8] - 煤炭/水泥等周期品景气度筑底 社会服务/纺织服装处于高景气阶段[8]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月度净买入情况
中国证券报· 2025-07-29 21:08
港股市场交易数据 - 7月买卖总额达28360.71亿港元 月净买入额为1108.09亿港元 [1] - 6月买卖总额为24167.33亿港元 月净买入额802.51亿港元 [1] - 5月买卖总额17951.20亿港元 月净买入额456.17亿港元 [1] - 4月买卖总额22866.25亿港元 月净买入额1666.72亿港元 [1] - 3月买卖总额25253.92亿港元 月净买入额1602.82亿港元 [1] - 2月买卖总额26239.59亿港元 月净买入额1527.78亿港元 [1] - 1月买卖总额11126.10亿港元 月净买入额1255.92亿港元 [1] 月度交易趋势 - 7月买卖总额环比6月增长17.36% 净买入额环比增长38.07% [1] - 上半年买卖总额峰值出现在2月(26239.59亿港元) 最低值在1月(11126.10亿港元) [1] - 4月净买入额达1666.72亿港元 为统计期内单月最高值 [1]
南向资金今年以来净流入金额创历史新高
中国证券报· 2025-07-29 21:07
南向资金流入情况 -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8420.02亿港元 创年度净流入历史新高 为2024年同期的2倍多 [1] - 4月9日单日净流入355.86亿港元 创单日净流入纪录 [1] - 在135个交易日中 114个交易日出现净流入 占比超八成 [1] - 7月29日南向资金成交额1554.92亿港元 占当日港股市场成交额近六成 [2] - 南向资金全年累计流入或超万亿港元 下半年流入速度可能放缓 [1][6]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累计上涨27.24%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6.33% 领涨全球主要市场 [1][3] - 恒生指数成分股中超八成股票上涨 总市值超1万亿港元股票全线上涨 平均涨幅36.82% [4] - 医疗保健业累计上涨85.37% 原材料业上涨58.90% 资讯科技业上涨37.37% [4] - 中国生物制药累计涨逾130% 瀚森制药涨逾110% 小米集团-W涨逾60% [4] - 恒生指数滚动市盈率从年初8.96倍提升至10.49倍 [5] 南向资金持仓情况 - 南向资金持股数量5256.06亿股 较2025年初增加598.21亿股 [2] - 持仓市值超5.6万亿港元 较2025年初增加2.03万亿港元 浮盈1.2万亿港元 [2] - 金融行业持仓市值14517.43亿港元 信息技术11115.84亿港元 可选消费7175.67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持仓超5400亿港元 建设银行、中国移动、小米集团-W、工商银行持仓均超2000亿港元 [2] - 近一个季度加仓金融行业1128.71亿港元 医疗保健461.75亿港元 可选消费265.48亿港元 [3] 行业与个股表现 - 创新药、科技、新消费、大金融板块表现亮眼 能源业、公用事业等传统行业跑输恒生指数 [4] - 美团-W、建设银行、中芯国际近一个季度净买入金额居前 分别达358.72亿、302.72亿、60.52亿港元 [3] - 腾讯控股累计上涨34.26% 工商银行上涨23.59% 阿里巴巴-W上涨48.94% [4] - 建设银行获南向资金增持67.84亿股 中国银行47.57亿股 工商银行34.10亿股 [3] 市场展望 - 政策发力驱动基本面修复 叠加资金面持续改善 港股有望进一步向上 [1][6] - 全球广义流动性依然充裕 恒生科技修复空间或更大 [6] - 关注高股息标的、政策利好板块(稳定币概念股、创新药、AI产业链)、中报业绩超预期板块 [7] - 优选景气改善+低估值行业 如互联网电商、游戏、煤炭水泥、社会服务、纺织服装等 [7]
百亿南向资金入场,关注恒生ETF易方达(513210)、H股ETF(510900)等产品配置机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9 12:21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午后回升 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超120亿港元 [1] - 恒生指数下跌0.2%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下跌0.3% 中证港股通中国100指数上涨0.02% [1] 恒生ETF易方达(513210) - 跟踪恒生指数 由恒生综合大中型股指成份股中市值大、成交活跃、行业代表性强的股票组成 [2] - 指数行业覆盖广泛 金融、可选消费、信息技术行业合计占比近80% [2] - 今日该指数下跌0.2% 滚动市盈率11.4倍 自2002年以来估值分位51.3% [2] HIGETF(510900) - 跟踪恒生中国企业指数 由在港上市中国内地企业中50只市值大、成交活跃的股票组成 [2] - 指数行业覆盖广泛 可选消费、金融、信息技术、能源行业合计占比超85% [2] - 今日该指数下跌0.3% 滚动市盈率10.4倍 自2002年以来估值分位63.1% [2] 港股通100ETF(159788) - 跟踪中证港股通中国100指数 由港股通范围内100家市值大、成交活跃的中国内地公司股票组成 [2] - 指数行业覆盖以可选消费、信息技术、金融为主 合计占比近75% [2] - 今日该指数持平 滚动市盘率10.8倍 自2020年以来估值分位89.6% [2]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127.20亿港元,小米集团-W净买入16.59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29 12:00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0.15% [1] - 南向资金全天成交1554.92亿港元 其中买入841.06亿港元 卖出713.86亿港元 净买入127.20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成交571.48亿港元 净买入68.42亿港元 港股通(沪)成交983.44亿港元 净买入58.78亿港元 [1] 个股交易活跃度 - 小米集团-W成交83.68亿港元 净买入16.59亿港元 股价下跌2.64% [1][2] - 腾讯控股成交45.43亿港元 净买入8.33亿港元 股价下跌0.09% [1][2] - 阿里巴巴-W净买入7.53亿港元 股价上涨0.08% [1][2] - 泡泡玛特净卖出3.51亿港元 股价上涨5.91% [1][2] - 美团-W净卖出2.88亿港元 股价下跌0.62% [1][2] - 国泰君安国际成交56.02亿港元 [1] 资金连续流向 - 4只个股获南向资金连续3天以上净买入 [2] - 腾讯控股连续4天净买入 累计净买入20.89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连续3天净买入 累计净买入13.03亿港元 [2] - 阿里巴巴-W连续3天净买入 [2] - 小米集团-W累计净买入24.46亿港元 [2] 相关金融产品 - 恒生医药ETF(159892)跟踪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 [4][5] - 该ETF近五日上涨5.21% [5] - 最新份额51.0亿份 减少500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2632.1万元 [5]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127.20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29 10:29
南向资金今日成交概况 (原标题: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127.20亿港元) 7月29日南向资金全天成交额1554.92亿港元,成交净买入127.20亿港元。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7月29日恒生指数下跌0.15%,南向资金合计买入成交841.06亿港元,卖出 成交713.86亿港元,合计成交额1554.92亿港元。 具体看,港股通(沪)买入成交521.11亿港元,卖出成交462.33亿港元,合计成交额983.44亿港元,成 交净买入58.78亿港元;港股通(深)买入成交319.95亿港元,卖出成交251.53亿港元,合计成交571.48 亿港元,成交净买入68.42亿港元。(数据宝) | | 买入成交额 | 卖出成交额 | 成交净买入 | | --- | --- | --- | --- | | | (亿港元) | (亿港元) | (亿港元) | | 港股通(深) | 319.95 | 251.53 | 68.42 | | 港股通(沪) | 521.11 | 462.33 | 58.78 | | 合计 | 841.06 | 713.86 | 127.20 | 注:本文系新闻报道,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 ...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逾127亿港元 小米集团获净买入居前
快讯· 2025-07-29 09:45
南向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单日净买入127.20亿港元 [1] - 小米集团-W获净买入16.59亿港元 位列净买入首位 [1] - 腾讯控股获净买入8.33亿港元 [1] 个股资金表现 - 泡泡玛特遭净卖出3.51亿港元 [1]
7月29日电,截至目前,南向资金净买入额达30亿港元。
快讯· 2025-07-29 02:19
智通财经7月29日电,截至目前,南向资金净买入额达30亿港元。 ...
一周港股IPO:歌尔微电子等9家递表,中慧元通通过聆讯
财经网· 2025-07-28 17:10
港股市场动态 - 上周共有9家公司递表,1家公司通过聆讯,1家公司招股,1只新股上市 [1] 递表公司概况 歌尔微电子 - 专注于声学传感器的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全球第五大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2.2%),中国第一(市场份额43%) [2]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1.21亿元、30.01亿元、45.36亿元,同期利润3.26亿元、2.89亿元、3.09亿元 [2] 天域半导体 - 中国最早专注于碳化硅外延片技术开发的企业,2024年中国市场收入及销量均排名第一(市场份额30.6%和32.5%) [3]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4.37亿元、11.71亿元、5.2亿元,2024年亏损5亿元 [3] 大行科工 - 中国领先折叠自行车企业,2024年零售量和零售额市场份额分别为26.3%和36.5% [4]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54亿元、3亿元、4.51亿元,利润3143.4万元、3485万元、5229.9万元 [4] 聚智科技 - 母婴电子产品制造商,"HelloBaby"品牌婴儿监护器2024年销量近140万件 [5][6]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90亿元、3.48亿元、4.62亿元,利润3482.2万元、6336.6万元、9469.3万元 [6] 中慧元通 - 生物制药企业,核心产品为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和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 [7][12] - 2023-2025Q1收入5216.8万元、2.6亿元、41万元,净亏损4.25亿元、2.59亿元、8732万元 [7][12] 乐摩吧 - 中国领先智能按摩服务供应商,2022-2024年市场份额分别为33.9%、37.3%、42.9% [7][8]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30亿元、5.87亿元、7.98亿元,利润648.1万元、8734.0万元、8580.7万元 [8] 金岩高新 - 中国最大精铸用莫来石材料生产商,2024年市场份额19.1% [9]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90亿元、2.05亿元、2.67亿元,利润2442.3万元、4361.7万元、5260.2万元 [9] 胜软科技 - 中国智慧油气解决方案市场前五大独立解决方案提供商,2023年排名第三 [10]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91亿元、5.02亿元、5.25亿元,利润3760万元、5370万元、5930万元 [10] AIWB - 美国得克萨斯州领先智能物业建筑解决方案提供商 [11]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03亿美元、1.21亿美元、1.05亿美元,2024年盈利1257.5万美元 [11] 通过聆讯公司 - 中慧元通通过港交所聆讯,更新招股书 [12] 招股及上市情况 - 维立志博-B(09887.HK)招股获3494.78倍认购,创港股18A生物医药类认购纪录 [13] - 维立志博-B上市首日收盘价67.10港元,涨幅91.71% [14] 港股市场资讯 - 深交所将发布国证港股半导体芯片指数、国证港股通资源指数和国证港股通人工智能指数 [15][16] - 南向资金年内净买入8200.28亿港元,超2024年全年8079亿港元 [17] - 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跌至123.4点,创2020年6月以来新低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