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

搜索文档
中国电建,中标百亿项目
中国基金报· 2025-06-12 11:33
中标项目 - 公司下属子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中标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万千瓦海上风电EPC总承包项目,中标金额约为107.7亿元人民币 [1][2] - 相关方尚未正式签署合同,项目存在不确定性 [4] 近期重大合同 - 公司下属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与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中标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100万千瓦/600万千瓦时电源侧储能项目,中标总金额约为62.82亿元人民币 [5] - 公司下属子公司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等组成联合体,签订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二期)工程总承包合同,合同金额约为44亿元人民币 [5] - 公司下属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等组成联合体,中标雅砻江孟底沟水电站大坝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中标金额约为57.71亿元人民币 [5] - 公司下属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埃及分公司等签订埃及苏伊士1.1GW风电项目EPC合同,合同金额约为59.7亿元人民币 [6]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业务涵盖工程承包与勘察设计、电力投资与运营、设备制造与租赁及其他业务,具有全产业链服务能力 [6] - 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业务领域涵盖能源电力、水资源与环境、城乡建设以及国际业务等 [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427.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1% [7] - 公司2025年一季度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3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03% [7] - 公司2024年全年营业总收入为6,345.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5% [7] - 公司2024年全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0.1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21% [7] - 公司2025年一季度研发支出为32.23亿元人民币 [7] 市场表现 - 截至6月12日收盘,公司股价报4.86元/股,总市值为837亿元人民币 [7]
通信行业研究周报:亚马逊加码AI基建,卫星互联网低轨04组卫星成功发射
天风证券· 2025-06-07 13: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上次评级为强于大市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持续看好AI行业作为年度投资主线,25年或成国内AI基础设施竞赛元年及应用开花结果之年,建议关注AI产业动态及应用投资机会 [3][19] - 政府工作报告纳入“深海科技”,海风25年起改善趋势明确,关注海风海缆产业链头部厂商 [3][19] - 中长期重视“AI+出海+卫星”核心标的投资机会,推荐光模块&光器件、液冷等海外线AI核心方向,关注国产算力线核心标的 [3][19] - 海风行业国内加速复苏、海外出海机遇好,推荐海缆龙头厂商,看好卫星互联网产业后续受催化拉动 [3][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近期重点行业动态 - **人工智能行业**:亚马逊6月4日宣布在美北卡罗来纳州投资约100亿美元扩展数据中心支持AI和云计算,预计创造至少500个高技能岗位及数千个供应链岗位;OpenAI 6月3日宣布付费商业订阅用户超300万;字节跳动6月6日发布图像编辑模型SeedEdit 3.0 [11][13] - **卫星行业**:25年6月6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以一箭5星方式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4组卫星,提供宽带通信等服务 [2][14] - **光通信行业**:光库科技6月3日拟1700万美元(约1.22亿元)收购武汉捷普100%股权,其24年营收2.41亿元、净利润651.64万元,25年Q1营收6416.61万元、净利润87.84万元 [16] - **海上风电行业**:6月5日国华投资国华(江苏)风电有限公司国华东台H3 - 23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前期咨询和手续办理服务招标,项目位于江苏东台海域,装机30万千瓦 [18] 本周行业投资观点 -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光模块&光器件重点推荐中际旭创等,建议关注光迅科技等;交换机服务器PCB重点推荐沪电股份等,建议关注盛科通信等;低估值、高分红,云和算力idc资源重估推荐中国移动等;AIDC&散热重点推荐英维克等,建议关注申菱环境等;AIGC应用/端侧算力重点推荐移远通信等,建议关注彩讯股份等 [4][22] - **通信出海&智能驾驶**:海缆光缆重点推荐亨通光电等;出海复苏&头部集中重点推荐华测导航等,建议关注和而泰等;智能驾驶建议关注模组&终端、传感器、连接器、结构件&空气悬挂相关标的 [5][23] - **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重点推荐华测导航、海格通信,建议关注铖昌科技等 [6][24] 板块表现回顾 - **本周通信板块走势**:06.03 - 06.06通信板块涨5.06%,跑赢沪深300指数4.18个百分点、创业板指数2.74个百分点,其中通信设备制造涨6.48%、增值服务涨8.82%、电信运营涨0.85%,同期沪深300涨0.88%、创业板指数涨2.32% [25] - **本周个股表现**:涨幅靠前个股有华脉科技、中嘉博创、太辰光等;跌幅靠前个股有ST路通、灿勤科技、海格通信等 [26] 下周上市公司重点公告提醒 - 6月9日天孚通信、佳力图分红派息、分红除权,中国卫通、合众思壮召开股东大会;6月10日太辰光分红派息、分红除权,*ST鹏博等召开股东大会;6月11日中国电信等分红派息、分红除权,中天科技等召开股东大会;6月12日东信和平等分红派息、分红除权;6月13日创维数字等分红派息、分红除权,万通发展召开股东大会 [30] 重要股东增减持 - 本周纵横通信、恒宝股份等多家公司高管或公司进行增减持操作,如纵横通信高管25年6月3日减持30万股,占总股本0.131% [32] 大宗交易 - 最近1个月多家通信股有大宗交易,如*ST精伦6月6日成交30万股,成交额84.9万元 [34] 限售解禁 - 未来三个月12家通信股限售解禁,*ST铖昌、光庭信息等公司解禁股份占总股本比例超15%,如*ST铖昌6月6日解禁10210.76万股,占比49.27% [37][38]
巨力索具:目前订单持有量十多亿元 较往年增长30%
新华财经· 2025-06-06 12:38
公司业绩与订单情况 - 公司当前订单持有量达十多亿元,较往年增长30% [2] - 一季度营业收入4.88亿元,同比增长12.44% [2] - 一季度归母净利润598.61万元,同比增长63.30% [2] - 一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547.93万元,同比增长564.75% [2] - 公司2024年整体亏损但今年实现盈利,主要得益于订单量突破 [2] 业务板块与市场表现 - 营收主要来自风电、核电、海洋工程等板块 [2] - 公司股价较年初实现翻番 [3] - 海洋工程领域涉及海上吊装设备、系泊产品 [3] - 系泊产品已应用于三峡能源全球首台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 [3] 行业前景与战略布局 - 海上漂浮式风机建设成本中安装、浮体、系泊占比超70% [3] - 目前海上风电以示范项目为主,未来年市场规模可达上百亿元 [3] - 公司将海洋工程作为新增长点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 [3] - 公司拥有完整产业链条和准入资格,将持续加大产品技术创新投入 [3]
明阳智能:2025年中期策略会速递风机盈利持续修复,海外海风放量可期-20250606
华泰证券· 2025-06-06 07: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3.58元 [3][7][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公司国内海风龙头地位稳固,海外海风布局领先,有望充分受益于全球海风高景气,实现海风出货高增,驱动盈利能力修复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内海风出货与成本情况 - 前期国内部分海风项目开工不及预期,目前限制性因素基本解决,广东、江苏等海风项目陆续开工,公司份额较高的项目或支撑全年出货高增,预计25年海风出货4GW,同比+135% [4] - 公司议价能力较强,供应链价格稳定,通过提高叶片自供比例、优化经营效率实现降本,盈利能力或持续提升 [4] - 公司漂浮式风机技术储备深厚,充分受益于国内深远海发展,有望陆续实现订单落地 [4] 欧洲海风与海外布局情况 - 欧洲各国加大海风政策支持力度,装机高增可期,2025 - 2030年CAGR为28.6% [5] - 公司海外布局领先,已进入欧洲业主供应商名单,积极推动意大利、苏格兰、挪威等项目进展,并布局日韩市场,有望实现订单突破,贡献利润弹性 [5] 电站转让情况 - 受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交易影响,能源集团短期对电站项目收购或保持观望态度,公司电站转让进度或趋缓 [6] - 截至25Q1末,公司并网电站容量达2GW,收益率较稳定,市场化背景下非建设成本亦有望降低,对电站资产收益率影响或有限 [6] 盈利预测与估值情况 - 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润为22.06/31.30/39.92亿元 [7] - 可比公司25年Wind一致预期PE均值13x,考虑到公司海风龙头地位稳固,海外海风布局领先,维持给予公司25年14xPE,维持目标价13.58元 [7]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情况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 (人民币百万)|27,859|27,158|38,101|48,817|53,871| |+/-%|(9.39)|(2.52)|40.29|28.13|10.3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人民币百万)|372.45|346.11|2,206|3,130|3,992| |+/-%|(89.22)|(7.07)|537.32|41.88|27.54| |EPS (人民币,最新摊薄)|0.16|0.15|0.97|1.38|1.76| |ROE (%)|1.34|1.29|8.17|10.80|12.54| |PE (倍)|62.09|66.81|10.48|7.39|5.79| |PB (倍)|0.84|0.88|0.83|0.77|0.69| |EV EBITDA (倍)|18.37|14.00|6.57|4.09|3.38|[8] 可比公司估值情况 |公司代码|公司简称|股价(元)|市值(亿元)|EPS(元)(2025E/2026E/2027E)|PE (倍)(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300772 CH|运达股份|10.72|84.36|0.91/1.22/1.46|11.79/8.80/7.33| |688349 CH|三一重能|24.00|294.34|1.81/2.21/2.53|13.24/10.85/9.50| |002202 CH|金风科技|9.30|366.55|0.65/0.81/0.91|14.26/11.50/10.23| |均值| - | - | - | - |13.10/10.38/9.02|[14] 盈利预测相关财务数据情况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比率,以及每股指标和估值比率等内容,具体数据见文档[19]
【高端访谈】深耕海洋工程领域 打开增长新空间——专访巨力索具常务副总裁李彦英
新华财经· 2025-06-06 00:55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产品定义为行车与被吊物之间的连接件,围绕"起重、安装、挪移、牵引"深耕系列化索具产品 [3] - 产品应用领域包括石油化工、机械装备、桥梁场馆、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应急装备、能源电力等 [3] - 风电、核电、海洋工程、航空航天等新兴领域增长迅速,占营收比重已超过60% [3] 海洋工程领域突破 - 在海洋工程系泊产品上取得新突破,系泊产品主要用于海上浮式结构物位置和运动约束 [3] - 2021年国内首套海上漂浮式风机永久系泊索下线并通过验收,产品针对南海台风等极端海况设计 [3] - 系泊产品通过河北省科技厅专家验收和DNV工厂认证,填补国内空白 [3] - 海上漂浮式风机建设成本中,安装、浮体、系泊占比达70%以上 [4] 财务表现与增长驱动 - 2024年受市场环境影响整体亏损,但今年订单量突破带动营收大幅增长并实现盈利 [4] - 营收增长主要来自风电、核电、海洋工程等板块 [4] - 研发团队近200人,每年研发投入上亿元 [4] 国际化进展 - 高钒密闭索产品通过技术创新应用于空间结构领域,参与国家速滑馆和卡塔尔世界杯球场建设 [5][6] - 2024年海外业务占总营收20%多,今年预计达到30% [6] - 近期中标塞尔维亚国家体育场和沙特法赫德国王体育场项目,合同额达1.5亿元 [6]
海力风电:海风迎新一轮景气周期,深远海+出口贡献新动力-20250605
天风证券· 2025-06-05 07: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电力设备/风电设备,6个月评级为买入(首次评级),当前价格62元,目标价格78.74元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及欧洲海风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2025年国内海风开工加速,公司作为海上桩基领域龙头,海风产品价格及交付规模有望改善,盈利能力回升,深远海及出口贡献新增长动力 [3][7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海力风电:制造业务聚焦海风,静待国内海风开工回暖 - 公司深耕海上风电零部件制造超15年,2009年创办,2021年上市,以“海上+海外”战略构建三大业务板块,主营风电设备零部件,产品覆盖国内外12MW以上大功率等级 [13] - 股权集中,许世俊、许成辰父子合计持股48.28%,许世俊任董事长,许成辰任董事、副总经理,沙德权任董事、总经理 [13] - 已基本完成基地布局,产品线涵盖多种产品,收入及毛利主要来自桩基业务,2023年导管架业务放量,2021年后收入下降,2024年归母净利润回暖,盈利受投资收益和减值影响大,2024年净利率触底回升,在手订单充足,预计2025Q2交付量改善 [22][24][26][29][31] 海风:中欧海风需求共振,25年迎来业绩&订单双重催化 国内需求:25、26年国内海风景气度高增,成长性或被低估 - 政策指引下沿海各省加速推进海上风电,“十四五”规划装机超65GW,开工近88GW,2024年海洋经济增长,海上风电保持快速增长 [35] - 2025年开启新一轮海风装机景气度,新增订单落地,CWEA预测2025 - 2026年新增装机10 - 15GW、15 - 20GW,2030年约50GW,26年景气度高增 [38][39] - 从规划、招标、开工看,后续装机有基础,国内深远海审批政策逐步明确,各省积极推进国管海域开发及深远海示范 [43][44][45] 海外需求:欧洲海风景气度持续向好,25年或迎装机增速拐点 - 2025年欧洲海风迎来拐点,装机高增70%+,25 - 30年预计新增48GW,年均8GW,GWEC预测趋势类似,微观层面验证海外景气度 [46] - 21年以来欧洲海风拍卖容量持续高增,2025年意大利、葡萄牙等国将开展首次拍卖,欧洲为全球除中国外海风主要增量市场,2025年各国加快海风开发及审批流程,规划规模大,后续装机规模有望上修 [49][51][52] 海风大型化&深远海趋势下,导管架基础应用广泛 - 开发深远海域成必然选择,单桩是主流基础形式之一,导管架适用于40 - 70m水深或覆盖层承载能力差的海域,水深超60m后漂浮式风机更具经济性 [53] - 国内沿海单桩分三种应用情景,当前海上风电机组大型化趋势明显,后续大兆瓦风电延续深远海项目趋势,预计2025 - 2030年国内海风基础市场规模CAGR达34%,导管架CAGR高于塔筒和装机 [61][62][63] 产能布局全面,深远海+出口贡献增长新动力 产能不断扩张,自有优质码头持续推进海风布局 - 年生产能力达100万吨,计划2025年前提升至150万吨,已基本完成基地布局,沿海基地布局可降低运输成本,部分基地有自建码头,保障交货及时性和产品竞争力 [2][66][67] 前瞻布局深远海,产品结构持续升级 - 聚焦海风业务,研发布局深远海市场产品,形成“4.0产品矩阵”,2024年研发人员增长62%,研发投入资本化率下降 [67] - 重点布局浙江深远海市场,参股浙江海风温州母港发展有限公司,参与风电母港项目,有望服务华东1亿千瓦以上深远海风电项目 [71] 欧洲海风基础供应缺口大,公司海外加速布局 - 欧洲风电海工市场需求中约70%为单管桩、30%为导管架,本土供应商产能有限且以小桩径为主,难以满足需求,未来2年产能基本锁定,2028年大单桩将供需失衡 [72] - 公司实施“两海”战略,推进海外出口业务,计划依托多个基地布局重装码头,2025年计划投资启东吕四港二期项目,达产后年产30万吨,丰富产品结构,拓展海外市场 [7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总营收分别为65.80、84.06、99.08亿元,同比增长385.78%、27.75%、17.8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6、11.0、13.1亿元,同比增长1194.58%、28.55%、19.38%,PE分别为15.8、12.3、10.3倍,给予2025年20倍PE,目标价78.74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80]
海力风电(301155):海风迎新一轮景气周期,深远海+出口贡献新动力
天风证券· 2025-06-05 06:3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电力设备/风电设备,6个月评级为买入(首次评级),当前价格62元,目标价格78.74元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及欧洲海风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2025年国内海风开工加速,公司海风产品价格及交付规模有望改善,盈利能力回升,深远海及出口贡献新增长动力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海力风电:制造业务聚焦海风,静待国内海风开工回暖 - 公司深耕海上风电零部件制造超15年,2009年创办,2021年上市,以“海上+海外”战略构建三大业务板块,主营风电设备零部件,产品覆盖国内外12MW以上大功率等级 [13] - 股权集中,许世俊、许成辰父子合计持股48.28%,许世俊任董事长,许成辰任董事、副总经理,沙德权任董事、总经理 [13] - 已基本完成基地布局,产品线涵盖多种产品,收入及毛利主要来自桩基业务,2023年导管架业务放量 [14][17][22] - 2021年后收入下降,受海风平价和市场需求影响,2024年归母净利润回暖,盈利受投资收益和减值影响大 [24][25][26] - 2024年净利率触底回升,展望2025年,受益于国内海风开工高增,产能利用率提升,毛利率、净利率有望修复 [29] - 在手订单充足,存货及合同负债大幅增长,预计2025Q2交付量大规模改善 [31] 海风:中欧海风需求共振,25年迎来业绩&订单双重催化 国内需求:25、26年国内海风景气度高增,成长性或被低估 - 政策指引下,沿海各省加速推进海上风电,“十四五”规划装机超65GW,开工近88GW,2024年海洋经济发展良好,海上风电保持快速增长 [35][36] - 2025年或将开启新一轮海风装机景气度,CWEA预测2025 - 2026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10 - 15GW、15 - 20GW,2030年约50GW,26年景气度高增 [38][39] -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推动深远海风电发展,央视新闻预计2030年我国海上风电总装机达2亿千瓦,“十五五”年均装机29GW [41] - 从规划、招标、开工看,积压待装机项目多,为后续装机奠定基础,国内深远海审批政策逐步明确,各省积极推进 [43][44][45] 海外需求:欧洲海风景气度持续向好,25年或迎装机增速拐点 - 2025年欧洲海风迎来拐点,装机高增70%+,25 - 30年预计新增48GW,年均8GW,GWEC预测趋势类似,微观层面验证海外景气度 [46] - 21年以来欧洲海风拍卖容量持续高增,24年同比+47%,到30年预计新增装机48GW,其中39GW项目已完成拍卖,25年预计新增拍卖35GW [49] - 欧洲为全球除中国外海风主要增量市场,25 - 30年全球新增海风装机中欧洲占比可观,2025年欧洲各国加快海风开发及审批流程,规划规模大,后续装机规模有望上修 [51][52] 海风大型化&深远海趋势下,导管架基础应用广泛 - 开发深远海域成为必然选择,单桩是主流基础形式之一,导管架适用于特定海域,水深超60m后漂浮式风机更具经济性 [53] - 我国沿海单桩分三种应用情景,导管架基础类型分三类,当前海上风电机组大型化趋势明显,大兆瓦风电趋向深远海项目,导管架应用增多 [61][62] - 预计2025年国内海风基础市场规模达362万吨,2030年达1544万吨,2025 - 2030年CAGR达34%,导管架CAGR高于塔筒和装机 [63] 产能布局全面,深远海+出口贡献增长新动力 产能不断扩张,自有优质码头持续推进海风布局 - 年生产能力已达100万吨,计划2025年前提升至150万吨,沿海基地布局可降低运输成本,部分基地有自建码头,保障产能释放 [2][66][67] 前瞻布局深远海,产品结构持续升级 - 聚焦海风业务,研发布局深远海产品,形成“4.0产品矩阵”,2024年研发人员增长62%,研发投入资本化率下降 [67] - 重点布局浙江深远海市场,参股浙江海风温州母港发展有限公司,参与风电母港项目,有望服务华东1亿千瓦以上深远海风电项目 [71] 欧洲海风基础供应缺口大,公司海外加速布局 - 欧洲风电海工市场需求中70%为单管桩、30%为导管架,本土供应商产能有限,难以满足大型化需求,2028年大单桩将供需失衡 [72] - 公司推进海外出口业务,加快出口码头及基地投建,计划在启东吕四港投资二期项目,总投资25亿元,达产后年产30万吨海洋工程高端装备 [7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总营收分别为65.80、84.06、99.08亿元,同比增长385.78%、27.75%、17.8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6、11.0、13.1亿元,同比增长1194.58%、28.55%、19.38% [80] - 采用相对估值法,参考可比公司平均估值,给予20倍PE,目标价78.74元,目标市值171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80]
中天科技20250603
2025-06-04 01:50
纪要涉及的公司 中天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财务表现** - 2024 年营业收入 480 亿元,归母净利润 28 亿元,扣非后净利润 25.45 亿元[4]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 97.55 亿元,同比增长 18%;扣非归母净利润 5.97 亿元,同比增长 20%[2][7] - **各板块收入与毛利率** - **电力板块**:2024 年收入 198 亿元,增速显著且毛利率改善,受益于国内特高压建设及欧洲能源互联建设,未来几年将保持良好增速[4][5][19] - **通信板块**:2024 年收入 80 亿元,稳定,毛利率约 25%;光通信业务传统光棒占 40%-50%,OPW 和泄漏电缆占 30%,新兴产品占 20%且增速快[2][5][12] - **海洋板块**:2024 年收入 36 亿元,海缆贡献 27 - 28 亿元,毛利率约 40%;海工贡献近 9 亿元,毛利率负 8%,2025 年有望回升到 10%-15%[2][5][17] - **国内外市场表现** - 80%收入来自国内,国际市场占比不到 20%;2024 年海外收入未增长,但毛利率提升 2 个百分点,今年海外交付量预计达 15 亿左右,未来计划海外海缆占比提至 20%-30%[2] - 欧洲海上风电建设加速,为高压电缆在土耳其等市场带来机遇[2][6] - **订单情况** - 海洋能源板块在手订单 312 亿元,截至 2025 年 4 月 23 日,海洋板块 134 亿元,电力 140 亿元,新能源近 40 亿元[2][7] - 国内订单约 60 - 70 亿元,70%将在 2025 年交付,含三山岛和两个 500 千伏超高压项目[3][15] - **项目交付与收入确认** - 江苏盐城国信项目处于密集交付阶段,预计二、三季度确认大部分收入[2][8] - 三山岛 9 亿元项目需在 2025 年底前交付,具体时间待业主通知[3][9] - **业务发展趋势** - 光通信业务除漏缆外均有增长预期,公司有将普通产能转向特种光纤趋势[12][23] - 深远海项目布局集中在江苏、广东、浙江和山东等省份,多个项目预计 2025 年启动[13] - 新能源业务新光伏材料有望重新进入市场,储能出货量提升,江东电子材料减亏[1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核聚变、超导等领域非公司重点关注领域,仅提供过少量超高温光模块[10] - 移动普通光缆招标价格下滑,但原材料价格下降,预计毛利率影响不大[11] - 不同电压等级海缆毛利率:220kV 约 36%-40%,330kV 超 40%,500kV 以上超 50%,已获两个超高压项目近 20 亿元[4][16] - 电力板块产品分带绝缘层导线类电缆和布缆,特高压占 20%左右,海外市场占比 15%-17%,未来有望提升[20] - 多模光纤在数据中心光纤业务增速不错,但在通信业务中占比较小[21] - 海底光缆业务总体业务量一两个亿,公司主要生产无施工能力,关联方集团有施工能力[22] - 移动光缆新价格预计三季度执行,对通信业务影响较小[24]
联科科技: 山东联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二次修订稿)
证券之星· 2025-05-28 10:39
发行方案概要 - 本次发行采用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发行价格为21.17元/股,发行数量为14,170,996股,募集资金总额为30,000万元 [2][3][4] - 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年产10万吨高压电缆屏蔽料用纳米碳材料项目(二期),项目总投资39,296.11万元 [3][24] - 发行对象包括多家私募基金、资产管理公司和自然人投资者,共计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 [18][19] 项目背景与目的 - 项目主要针对高压海缆屏蔽料用导电纳米碳材料进行技术攻关,实现进口替代 [8][32] - 目前高压海缆屏蔽料用导电纳米碳材料主要依赖从美国卡博特、法国益瑞石、德国欧励隆等公司进口 [8][32] - 项目实施将拓展公司炭黑产品应用至海缆领域,提升产品附加值 [17][34] 行业前景 - 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2023年新增装机10.80GW,累计达75.2GW [12] - 预计2024-2033年全球将新增超410GW海上风电装机,年均复合增速20% [12] - 2022年全球海底电缆市场规模310亿元,预计2029年达87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5.8% [14] - 中国海底电缆行业2023年市场规模约200亿元,预计2025年达224亿元 [14] 技术储备 - 公司已通过"国产110kV、220kV电缆半导电屏蔽料用导电炭黑"技术鉴定 [36] - 拥有"高纯净炭黑的生产方法"等多项相关发明专利 [37] - 与国网江苏省电力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合作开展"220kV高压海缆屏蔽料用国产导电炭黑制备及应用研究" [11][32] 项目实施 - 项目建设周期24个月,将建成2条2.5万吨/年纳米碳材料生产线 [31][40] - 预计达产后年销售收入81,819.65万元,年净利润13,857.99万元 [41] - 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41.79%,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3.94年 [41] 公司影响 - 发行完成后实际控制人吴晓林和吴晓强合计持股比例从51.46%降至48.10%,仍保持控制权 [26] - 将优化公司财务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提高资金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17][45] - 不会导致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变更或控制权变化 [43][44]
海风&风机板块推荐:关注Q2海风机会及后续主机板块盈利修复
2025-05-26 15:1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风电行业 - **公司**:海力风电、天顺风能、大金重工、金风科技、电气风电、运达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行业前景 - 2025 年风电行业表现出色,政策调整适应期结束,十四五期间海上风电装机量预计翻倍,2025 年海上风电并网量达 12 吉瓦,陆上风电装机量约 110 吉瓦,十五期间陆上海上风电总量将翻倍增长,陆上增速 10%左右,海上约 20%[1][2][3][5] - 2025 年起政策趋于稳定,不再是行业发展重要因素[2] 海上风电并网情况 - 2025 年预期海上风电并网项目总量 12 吉瓦,10.5 吉瓦已开工或试装,二季度十几吉瓦项目开工或试装,较去年同期更乐观,多省份有项目开工[3][4] 陆上风电装机情况 - 2025 年陆上风电预计装机量约 110 吉瓦,1 - 4 月新增招标量同比增长 17%,新增中标量增长 15%,部分能源集团十五期间提高风电占比至 40% - 50%,新能源装机量增加约 20%[5] 海上风电相关公司业绩 - 二季度海力风电、天顺风能、大金重工等塔筒公司业绩显著改善,海力二季度出货目标约 20 万吨,天顺和大金在广东区域优势明显[6] 产能利用率对企业盈利影响 - 塔筒行业盈亏平衡产能利用率约 21%,天顺风能约 10% - 11%,海利得约 23%,产能利用率从 5%提升到 50%,单吨净利从 - 3000 元/吨提升至 600 元/吨,天顺风能、海力风电单吨净利提升明显[7][8] 海上风电项目进展 - 2025 年预计 10 吉瓦左右并网量,江苏三峡大风和国信大风完成首台风机吊装,广东帆 11、青州五期等项目施工,浙江省两吉瓦项目预审招标,多省份推进深远海项目[9] 风机企业盈利修复 - 风机企业业务分制造端和风场业务,此前风机业务多亏损,利润来自风场运营及转让收益,2024 年金风科技和电气风电毛利率修复,行业价格上涨 10%,预计未来稳定[10] 风机事故影响 - 2020 年以来大型风机事故数量显著增加,2020 年约 50 起,2021 年接近 100 起,2024 年达 200 多起,运营商需优化招投标规则,部分企业修改招标方案[11] 风机市场价格走势及主机厂盈利 - 主机厂无动力继续价格战,2024 年底开始风机价格上涨 10%,2026 年主机厂与零部件供应商谈判占主导,净利率和毛利率有望提高五到六个百分点[12] 风电运维业务及 BT 模式前景 - 风电运维业务运营相对稳定,BTCS 商业模式持续存在,项目收益率受 136 号文影响降低,2025 年部分项目取消比例不到 10%,风电企业市值仍偏低估[1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选择投资标的应优先考虑估值较低、质保金比例高且风机事故比例低的公司,推荐金风科技和运达股份,首推金风科技港股[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