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国际双循环

搜索文档
2027年超3000家退税商店!离境退税“上海方案”出炉
国际金融报· 2025-07-09 10:06
上海市优化离境退税消费环境行动方案 核心目标 - 到2027年上海离境退税商店超3000家、网点超1万个,"即买即退"商店占比超80%,商业集中场所设立集中退付服务点占比超80% [1] - 离境退税消费规模比2024年翻两番,国产品牌退税销售额占比提升至30%以上 [2] - 打造离境退税标杆城市,实现"买、验、退"综合体验满意 [1] 网点扩张与覆盖 - 2025年已为167个国家(地区)超6.3万名旅客办理离境退税,开具申请单近9万份 [2] - 在大型商圈、步行街、旅游景区等增设退税商店,重点覆盖境外游客集中区域 [5] - 支持商店购置退税设备(如护照验证机),给予50%补贴,品牌专卖店最高补5000元,百货商店等最高补1万元 [5] - 推动16个区全覆盖"即买即退"业务,鼓励设立集中退付点 [5] 创新服务模式 - 2025年试点全国首台自助开单机,实现护照识别、发票扫描、自动打印退税单 [2] - 推出"即买即退+便捷支付",支持支付宝即时退税款 [2] - 探索电子退付即时到账、海关免拆封验核商品、机场自助验核试点 [9] - 下调离境退税起退点至200元,现金退税限额上调至2万元/日/店 [9] 特色商品与国货推广 - 遴选"上海礼物""必购必带"等特色商品,覆盖化妆美品、智能用品等上海制造产品 [8] - 增加老字号、非遗、国潮品牌商品供给,推动老字号与国潮联动开发新中式服装等跨界产品 [7][8] - 引导国货潮品店、文创店等申请成为退税商店,开设国产品牌旗舰店 [8] 特色区域载体建设 - 在国际级消费集聚区打造离境退税特色商圈,集成"即买即退"与集中退付模式 [6] - 在武安街区、新天地等打造离境退税特色街区,A级景区建设退税旅游地标 [6] 流程优化与效率提升 - 备案流程缩短至5个工作日内,允许M级纳税信用新开商店申请退税资质 [7] - 连锁门店可集中备案,提供"预约集中办"服务 [7] - 退税代理机构减免商户适配产品费用(普通商户1年,"即买即退"商户2年) [5] 数据亮点 - 2025年上半年"即买即退"销售额同比增长28倍 [2] - 2025年6月推出全国首个支持"全市退付"的"即买即退"服务点 [2]
向区位优势要“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武汉港坐上内河铁水联运“头把交椅”
长江日报· 2025-07-09 01:05
武汉阳逻港铁水联运发展现状 - 2024年武汉港完成铁水联运量23.16万标箱 同比增长44% 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内河港口铁水联运总量和增幅第一 [3] - 阳逻港作为核心枢纽 实现货物"下船即上车"无缝衔接 已开通50多条铁水联运线路 包括中欧班列和中亚班列第二始发站 [5][13] - 铁水联运模式较传统分段运输节省大量时间和成本 例如东风汽车整车铁海联运专列较全程水运节约12天 [5][6] 基础设施与智能化升级 - 阳逻港是长江中上游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智能系统实现24小时运转 智能理货和无人集卡提升效率 [8] - 武汉口岸智能闸口覆盖率100% 支持24小时无人值守自动放行 "AR鹰眼"等技术实现跨境贸易一站式办理 [8] - 航道条件显著改善 武汉至安庆段水深达6米 汉江33公里航道提升至二级 水深每增加0.1米可使2000吨级货船多载170吨货物 [10] 港口规模与国际拓展 - 武汉港形成9大港区150个泊位布局 年集装箱通过能力超400万标箱 年吞吐量达1.5亿吨 [10] - 2024年阳逻港外贸集装箱吞吐量突破77万标箱 出入境船舶超100艘次 两项数据领跑长江中上游 [10] - 已开通直达日韩俄等国的国际直航航线 并与中欧班列对接形成海铁联运新通道 例如"武汉阳逻港-印尼拉博塔港"专轮航线 [10][15] 未来发展规划 - 目标到2027年改善三级以上航道42公里 国际多式联运通道年均新增3条以上 集装箱水水中转占比超50% [14] - 将构建"上游全中转 下游全分流"运输模式 打造全球性江海联运网络 推动绿色智能船舶示范应用 [14] - 武汉港计划建成更具影响力的长江中游航运中心 成为赋能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点 [14]
武汉这44%增长是怎么做到的
长江日报· 2025-07-07 09:00
出入境数据与政策 - 2025年上半年武汉机场口岸入境外国人达6万余人次,同比增长44% [1] - 2024年武汉口岸入境外国人飙升至近10万人次,其中34%享受免签政策 [4] - 2025年上半年54%入境外国人享受免签政策 [4] - 中国将过境免签停留时间延长至240小时,武汉作为中部枢纽提供跨区域通行便利 [3][4] 国际活动与展会 - 2025年"进博会走进湖北"活动吸引116家参展商,含80家世界500强及龙头企业 [5] - 武汉交易团在第七届进博会累计成交金额达98亿美元 [5] - 2025九峰山论坛吸引全球近300家化合物半导体领军企业参展 [5] - 第20届"光博会"吸引10多国400家企业参展,含33家国际知名企业 [5] - 第三届"链博会"武汉推介会覆盖光电子、汽车、AI等产业领域 [6] 消费与城市开放 - 湖北省7月1日起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 [7] - 武汉加速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2025年举办国际友城交流活动吸引12国13城代表 [7][9] 文旅发展 - 武汉提出三年行动方案打造中部入境旅游枢纽,连续多年上榜全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 [11][13] - 2025年"樱花季"免签入境外国人达6800人次,同比增长16098% [13] - 武汉马拉松吸引67国4万名选手参赛,外籍选手国别数创新高 [14] - 国际旅行者大会吸引数十国旅游达人采风,通过社交媒体全球推广武汉 [13]
实探华北最大的“菜篮子”:每天万吨果蔬进出,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
华夏时报· 2025-07-05 13:02
市场运营规模 - 首衡高碑店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水果市场7月2日当天销售24.5万箱、144万颗榴莲 [1] - 该市场果蔬日吞吐量达4万-6万吨,旺季可达7万-8万吨,2024年实现年交易量1910万吨 [1] - 进口水果交易区占地占水果交易区30%,但交易总值占比超55% [2] - 孝感首衡城运营一年半累计交易量突破1000万吨,经营农产品品种达840种 [6] 产品结构 - 市场进口交易区主营东南亚榴莲、山竹、火龙果等,覆盖60多国冻品 [2] - 冻品区汇集猪肉、牛肉、海产品,预制菜占据整层楼,包含川粤名菜及高端菜品如佛跳墙 [3] - 预制菜采用SC食品安全认证,包含冷冻新鲜食材+调料包的组合形式 [3] - 国际供应链项目经营上百种海外生鲜,链接50多国100多家供应商 [4] 战略布局 - 形成高碑店(华北)、孝感(华中)南北双核,联动湖南永州、常德节点 [6] - 曹妃甸码头项目试航阶段吞吐量从20.5万吨提升至31万吨,预计三季度正式通航 [7] - 计划构建全国互联互通的食品商贸流通网络,完善三级民生保障体系 [6][7] 商业模式 - 商户采用"快进快出"销售模式,榴莲等产品最快半天售罄 [1] - 从初级农产品交易向精加工转型,带动供应链和物流体系升级 [3] - 通过"一带一路"布局海外集采,搭建全球商贸流通体系 [4]
郑州内陆港加速变身出海始发港 铁海联运走天下
河南日报· 2025-07-04 23:49
铁海联运通道建设 - "郑州—连云港"铁海联运通道正式纳入全国铁路运行图,开启"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五定班列新征程 [1] - 该线路是继2023年"郑州—青岛"纳入国铁集团图定班列管理后,郑州市开通的第二条图定铁海联运班列线路 [1] - "浙江e港通"河南郑州站正式上线运营,标志着郑州内陆港建设加快向国际贸易"始发港""目的港"迈进 [1] 物流模式创新 - "铁海直运"+"浙江e港通"双模式有机结合,实现"两关如一关、两港如一港、陆港如海港"新格局 [2] - 铁海直运模式通过内陆港和口岸码头系统对接、信息共享,实施出口货物自动化转关和无感通关 [1] - 该创新模式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在郑州落地 [1] 业务发展情况 - 2023年1-5月郑州与宁波港之间铁海联运班列到发量共计完成8094标准箱,同比增长139.6% [2] - 今年以来郑州发运铁海联运班列超250列,近25000标箱,业务量增长明显 [2] - 郑州与天津港、青岛港、日照港、宁波舟山港、连云港等海港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2] 战略意义 - 发展铁海联运有助于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助力外贸企业降本增效,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 [3] - 将进一步结合本地特色产业情况,加强与港口、船司及口岸单位合作,推动创新监管模式 [3] - 保障本地特色产业从郑州至港口间物流通道便捷顺畅,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3]
上海市商务委等6部门:到2027年上海市离境退税商店超3000家、网点超10000个
快讯· 2025-07-03 07:25
上海市优化离境退税消费环境行动方案 - 到2027年上海市离境退税商店数量将超过3000家 [1] - 离境退税网点数量目标超过10000个 [1] - "即买即退"商店占比目标超过80% [1] - 商业集中场所设立集中退付服务点的占比目标超过80% [1] - 中心城区将实现离境退税商店全覆盖 [1] 离境退税消费发展目标 - 2027年离境退税消费规模将比2024年翻两番 [1] - 国产品牌退税销售额占比目标提升至30%以上 [1] - 计划将入境流量有效转化为消费增量 [1] 政策实施效果 - 政策旨在扩大入境消费 [1] - 有助于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1] - 将提升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能级 [1]
医药生物企业赴港IPO热度持续升温 长春高新启动H股上市筹备
证券日报网· 2025-07-02 12:46
长春高新H股上市计划 - 公司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以推动全球化战略发展 加速拓展国际化业务版图 [1] - H股上市将打开国际融资通道 助力海外市场拓展和全球研发布局 同时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吸引全球合作伙伴与顶尖人才 [2] - 公司已启动与中介机构的沟通合作 推进H股上市具体工作 [2] 长春高新业务与国际化进展 - 主营业务为生物制药及中成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覆盖基因工程 生物疫苗 抗体药物 高端化药 现代中药等多个医药细分领域 [1] - 国际化战略通过创新平台建设和License-out等多元化方式推进 核心子公司金赛药业海外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54% 阿尔及利亚等新兴市场表现突出 [1] - 采用"自主研发+合作引进"双轮驱动模式 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及企业合作拓宽研发管线 [2] 医药生物行业赴港IPO趋势 - 年内已有7家A股公司成功赴港上市 "A+H"模式有助于技术并购 海外基地建设和产业链韧性提升 [3] - 截至6月30日 港股共有43只新股上市 募资1067亿港元 数量和规模同比分别增长43%和708% [3] - 医药生物企业占比显著 6家已登陆港股 超去年总量 恒瑞医药以98.9亿港元募资创2020年以来港股医药板块纪录 [3] 港股医药上市政策环境 - 香港交易所2018年推行18A规则 允许无收入无利润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年内6家医药生物企业中5家处于净亏损状态 [4] - 政策红利如"科企专线"制度为生物科技公司开辟新路径 优化上市流程提高效率 利好研发周期长 资金消耗大的生物制药企业 [4]
山西新增6趟铁路图定班列 助企出海“轻装上阵”
中国新闻网· 2025-07-02 09:32
物流运输效率提升 - 中鼎物流园至黄岛的图定班列运输时间从平均48小时以上缩短到不到22小时,可为光伏、装备制造等高时效产业提供"当日达"服务 [1][4] - 中鼎物流园-新港北(天津)多式联运班列全程运行时间由原平均40小时压缩至18小时50分 [4] - 中鼎物流园-江村(广州)多式联运班列由69小时压缩至63小时 [4] 班列开行频率增加 - 中鼎物流园至黄岛的图定班列每周常态化开行两列 [1] - 从三季度开始每周增开中鼎物流园至天津、青岛、广州三个方向6趟图定多式联运班列 [4] - 截至目前中鼎物流园达到每周开行10列图定班列 [5] 物流网络扩展 - 中鼎物流园推出晋津、晋鲁、晋粤、晋疆等多式联运班列产品,辐射全国30个省份、125个城市和222个铁路车站 [5] - 开行内贸铁水联运"一单制"班列,大力推行物流总包服务 [5] 企业效益提升 - 图定班列的"公交化"开行方式使企业可提前锁定舱位和运价,提高物流效率,加速资金流转 [4] - 将有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为山西企业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注入新动能 [5]
实探东北最大服装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超900亿 销往120多个国家地区
证券时报· 2025-07-01 18:23
西柳镇服装产业发展概况 - 西柳镇从1978年制售裤子起家,现已成为国内最大专业裤装批发市场、东北最大服装批发市场,拥有"中国棉服名镇"、"中国裤业名镇"等称号 [1] - 2024年市场交易额达900.6亿元,同比增长12%,年产裤子3.5亿条、棉服2.2亿件 [1][3] - 目标"十五五"末期交易额突破千亿元 [1] 特色服装产业集群 - 形成以裤装、棉服、大码女装、时尚女装为主的产业集群,包含10个单体市场和配套产业园区 [2][3] - 摊位总数2.6万个,从业人员6万余人,最高日客流量5万余人,辐射周边就业逾30万人 [3] - 商品覆盖1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货物吞吐量114.7万吨,同比增长5% [3] 产业链与企业发展 - 实现全产业链发展,从面料、辅料到生产设备均可一站式购齐,最快两天完成服装打版到批量生产 [2] - 龙戈尔裤业年销售男裤50万条,走中高端路线,计划拓展国内外市场 [2] - 华诚制衣年生产女裤60万条,以自产自销为主,同时为大品牌代工 [2][3] 直播电商发展 - 2024年电商交易额271亿元,同比增长23%,从事直播电商主播超万人 [5][6] - 西柳电商产业园累计培训1.8万人次,打造56个直播间,日均成交量突破3万单,交易额超300万元 [6] - 棉服平均价格120元,羽绒服180-280元,保持较高性价比 [7] 产业升级建议 - 市场设施老化,需改造升级为数字化商业综合体 [8][9] - 建议投建数字化智能服装工业园区,提升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8] - 推动校企合作组建设计师团队,提升自主研发能力 [9] - 发展跨境电商和网红经济,建设电子商务公共服务设施 [9]
浦发银行深圳分行:金融活水精准浇灌实体经济 助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南方都市报· 2025-06-30 23:11
服务实体经济 - 公司通过"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走访近3000家小微企业和商户 累计放款超200亿元 [1] - 针对跨境电商企业推出"惠开户"产品 帮助贸易公司绑定近20个亚马逊店铺 处理订单达40余万笔 [1] - 为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融资比例达80%的并购贷款 支持其战略性并购电子产业供应链平台 [2] - 落地"降碳贷"业务 将贷款利率与企业碳减排效果挂钩 激励企业低碳转型 [2] 科技金融创新 - 参与主承销全国首批民营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的科技创新债券 并以基石投资者身份认购 [3] - 推出"浦研贷"产品 为珠海泰诺麦博制药提供1亿元授信基础上追加5000万元贷款 支持其抗体研发项目 [3] - 承办"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活动 构建"诊断-赋能-跟进"服务链条 [4] 跨境金融服务 - 在口岸区域及重点商圈提供Visa Mastercard等境外银行卡刷卡服务 推进"口岸外汇悦行"项目提升个人外汇服务水平 [5] - 为跨境电商头部企业"Y企业"提供红筹重组融资服务 实现跨境资金3天高效流转 刷新同类业务时效纪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