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根经济

搜索文档
“票根经济”解锁多种消费场景 西安开启消费活力创新实践
中国新闻网· 2025-06-13 15:35
活动概述 - 西安市商务局联合文旅局、体育局推出"票根经济"促消费活动,主题为"一票游长安·碰享'西'悦购",串联住宿、餐饮、文旅等多重消费场景 [1] - 活动将持续至2025年12月31日,覆盖西安市组织举办的大型演唱会、体育赛事活动 [1] - 消费者在参与活动的住宿餐饮企业消费时可享受阶梯式满减优惠 [1] 活动形式 - 在场馆内观看演唱会、体育赛事的消费者可扫描专属二维码一键领取消费券,并显示消费商家信息 [1] - 活动融入"碰一下"智能支付体验,消费者开启手机NFC功能轻触收款设备即可完成支付并有机会触发额外叠加优惠 [1] - 下一步将增加会展活动及室外体育赛事的"票根大礼包" [1] 活动影响 - 票根成为串联多场景消费的纽带,从历史遗迹到现代商圈,从演出场馆到特色街区 [2] - 创新模式为消费者带来实惠,为商家导入精准客流,延长城市消费链条 [2] - 激活夜经济和文商旅融合发展 [2] 战略意义 - "票根经济"是西安顺应"演出经济"热潮、创新消费场景的主动破圈尝试 [2] - 未来将持续深耕"消费+"模式,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和现代消费场景推出更多创新举措 [2] - 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2]
上影节开幕:金爵奖全球瞩目,票根经济助力光影盛宴
第一财经· 2025-06-13 06:55
电影节概况 - 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于6月13日开幕,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为期10天 [1] - 本届电影节适逢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具有特殊历史意义 [1] - 电影节期间上海及长三角地区48家影院、61个影厅将放映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部影片,总计约1500场 [8] - 展映影片中各类首映占比49%,30%为4K画质 [8] 金爵奖评选 - 金爵奖分为主竞赛、亚洲新人、纪录片、动画片和短片五个单元,收到来自119个国家和地区的3900余部影片报名,创历史新高 [3] - 最终49部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影片入围,其中世界首映38部、国际首映8部、亚洲首映3部 [3] - 主竞赛单元拉美影片表现突出,首次达到3部,华语片有曹保平《脱缰者也》等3部入围 [3] - 评委团由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领衔,21位评委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亚洲新人单元评委平均年龄35岁为历届最年轻 [3] 活动与亮点 - 金爵盛典红毯仪式将有200多位中外明星出席,包括《酱园弄·悬案》等剧组 [5] - "一带一路"电影周邀请22个国家和地区嘉宾参与,黄晓明等担任推广大使 [5] - 首创"华语巨制巡礼"聚焦9部2025年备受关注的电影作品 [6] - 电影市场与电视市场打通升级为上海国际影视市场,预计200家展商参展 [6] - 推出3场马拉松放映,包括大卫·林奇作品联映等,单场时长6-9小时 [10] 票房与市场表现 - 开票1小时售罄92部、600多场,截至6月11日购票人次达45.96万,售罄率73%创历史新高 [10] - 创新尝试在超百家影院特别放映开幕片《酱园弄·悬案》 [11] 产业与创新 - 形成"6+1"阶梯型新人培育体系,新增制片人名额,升级"SIFF ING青年新锐影像计划"聚焦AIGC等技术革新 [7] - 开幕论坛探讨中国电影在全球市场的差异化竞争力 [6] 文旅融合 - 联动各区推出科幻电影周、未来影院单元等"影视+"新业态 [12] - 推出联名咖啡杯、定制包装等衍生品,美团推出"赶场套餐"美食地图 [12][13] - 携程推出"电影+酒店+景点"联动产品,豫园商城打造沉浸式分会场 [15] - 设置露天市集、非遗市集等文化活动,票根可兑换多种文旅权益 [15] - 主视觉海报打造三维场景装置,AI技术生成电影台词海报增强互动 [16]
“世运有礼 成都等你”暑期消费季来了,6-8月开启购物美食文体盛宴
搜狐财经· 2025-06-13 05:58
暑期消费季系列活动 - 成都以"世运有礼 成都等你"为主题推出暑期消费季系列活动,涵盖购物、美食、文体等多领域 [1][5][6] - 活动包括世运购物特惠、美食和服务消费体验、夏日文体消费、4大全城悦客行动等 [1][6][7] - 重点商圈如春熙路将推出"世运进商圈"AR/VR互动、运动市集等活动 [6] 购物促销活动 - "成都逛街计划"串联IFS大熊猫、SKP生机塔、东郊记忆等地标商圈 [6] - 推出"成都进口嘉年华""蓉品出川 云购天府""暑期迎新大礼包"等促销活动 [6] - 近30家红旗连锁门店上线"必购必带"商品专区集中展销 [9] 美食及服务消费 - 在都江堰、青白江等地开启"食尚蓉城"啤酒音乐嘉年华 [6] - 推出10条美食体验路线及100家推荐商户 [6] - 服务消费季包含动漫游戏展销、低空飞行体验等活动 [6] 文体及夜间消费 - 策划"世运版"夜游锦江、特色夜市、街头表演 [7] - 打造灯光球场、中超联赛"第二现场"、24小时健身房等夜间体育消费场景 [7] - 联动8个县市新城推出纳凉消暑周边游路线 [7] 全城悦客行动 - 推出"票根经济活动及优惠清单",覆盖160家餐饮、住宿及景区 [8] - 重点商圈开通赛演场馆直达专线 [8] - 优化入境消费支付服务,推广离境退税"即买即退" [8] 必购必带商品 - 精选104款"成都礼物"和"成都味道"商品,涵盖文博、非遗、川酒等类别 [9] - 商品可在重点文博场馆、景区及商圈商超购买 [9] - "成都礼物"主题含36款商品,"成都味道"主题含68款商品 [9]
聚焦电影节|“票根经济”破圈!电影票根变身多场景“优惠通票”
第一财经· 2025-06-13 04:06
票根经济概念与现状 - "票根经济"指消费者凭借电影票根、高铁票、演唱会入场券等享受景点、酒店、餐饮等跨业态优惠的新型消费模式 [1] - 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票根经济"成为重要看点 商旅文体展领域正在形成新消费逻辑 [1] - 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政策鼓励放宽大型演出票数限制 各地积极响应推动票根经济发展 [10] - 上海将票根经济纳入扩消费六大专项行动 计划与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协同发展 [10] 行业实践案例 - 上海乍浦路保留电影《酱园弄·悬案》拍摄场景 沿线餐饮店如"椿方圆"面馆计划给予持该片票根顾客优惠以联动客流 [4] - 春秋旅游推出上海电影节特色Citywalk行程 结合观影与新华路、愚园路微游形成"先观影后微游"或反之的灵活模式 [5] - 南昌凭刀郎演唱会门票可免费游览滕王阁等9家A级景区 苏州凭7日内高铁票换黎里古镇联票 兰州马拉松参赛者享多重优惠 [5] - 海底捞针对上海电影节票根持有者或淘麦VIP黑钻用户推出菜品88折优惠 并通过线上互动抽电影优惠券实现影餐联动 [6] 行业影响与趋势 - "一票多享"模式降低消费者旅行预算 提升城市停留意愿并增加消费场景与金额 [5] - 票根经济通过"观影/观演+餐饮/购物+住宿/交通"闭环大幅提升文娱消费附加值 购票立减等跨业态融合打破行业界限 [11] - 未来复合型票根经济将进一步打破行业边界 在文旅与科技融合进程中发挥更大媒介效应推动经济发展 [12] 驱动因素分析 - 消费者对文化娱乐需求增长 票根经济通过附加优惠提升获得感 [12] - 商家通过票根整合跨行业客户资源 形成有效营销手段 [12] - 电影、演出等文娱消费具备短时间内聚集人群的特性 成为城市空间流量入口 [11]
【市场观察】 持续放大“票根经济”功效 激活消费市场一池春水
证券时报· 2025-06-12 17:51
票根经济模式 - 多地兴起"票根经济"新经济模式,消费者凭借交通出行、文旅活动等票务凭证在后续消费场景享受折扣、积分兑换等权益,形成"消费链"延伸 [1] - 该模式推动消费从"单一购买"向"链式体验"转型,上海已将其纳入今年扩消费六大专项行动,明确与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协同发展 [1] - 通过"票根+"效应解决文旅复苏中流量大消费少的问题,实现多方共赢 [1] 商业价值分析 - 票根赋予消费额外价值,提升消费者意愿,商家可借此拓展客源并精准识别潜在消费人群 [2] - 成功核心在于联动餐饮、娱乐、购物等组合消费场景,配套优质供给形成撬动消费效应 [2] - 通过跨界合作串联孤立产品或服务,产生"1+1>2"效应,创造新消费增长点 [3] 发展建议 - 需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明确文旅、商务、交通运输等部门权责 [2] - 建议出台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参与 [2] - 应搭建合作平台构建机制,鼓励开发更多票根相关消费产品和服务 [2]
消费时评 | 票根让单一消费产生乘数效应
搜狐财经· 2025-06-12 02:01
票根经济模式创新 - 票根从单一消费凭证升级为跨场景消费串联工具 通过联动文旅 交通 商业场景将一次消费延伸为消费链[1] - 票根引流具备精准性优势 针对票根消费关联场景促进二次消费 消费概率显著高于传统促销方式[1] - 同类票根消费者共性特征明显 可通过票根实现精准用户画像 引导同类消费群体延伸消费行为[2] 票根经济实践案例 -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特展期间 凭票根享购物餐饮优惠 带动城市综合消费比例达1:30 创百亿级消费规模[2] - 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 凭票根可解锁30多个商圈及1100多个商户优惠 吸引客流7666万人次 带动消费251.7亿元[2] - 具体应用场景包括景区门票联动周边餐厅折扣 纪念品商店专属优惠以及免费专线巴士等跨场景消费激励[2] 行业应用前景 - 票根经济模式为消费领域创新提供新思路 当前主要应用于文旅市场但具备向其他消费领域拓展的潜力[3] - 该模式通过精准引流和场景串联将单次消费转化为持续消费动力 为消费市场注入新增长动能[3] - 在拉动消费提振经济背景下 票根经济作为创新路径对行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3]
小票根也可撬动文旅大消费
广州日报· 2025-06-11 20:12
票根经济发展现状 - 天津推出特色喜剧节,游客凭演出票根可享受50多个商家的餐饮、购物专属优惠 [1] - 河南洛阳游客凭火车票可在知名景区享受门票优惠 [1] - 平台数据显示一张门票平均带动相当于门票价格1.5至2倍的二次消费 [1] - 演出、赛事等票根拉动周边酒店玩乐等总消费增长超100% [1] - "为一张票奔赴一座城"已成文旅消费新热点 [1] 票根经济驱动因素 - 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双重驱动票根经济发展 [1] - 上海将"票根经济"纳入扩消费六大专项行动 [1] - 北京、洛阳、杭州等地提供税收优惠、打破数据壁垒等政策 [1] - 商家将票根作为低成本吸引消费者的突破口 [1] - 消费场景串联创造"1+1>2"的协同效应 [1] 票根经济现存问题 - 目前主要依赖政府补贴和商家让利,需形成长效收益分配机制 [2] - 需加强多平台合作实现跨行业数据共享 [2] - 部分联动仅停留在简单折扣层面,同质化可能降低吸引力 [2] 票根经济未来展望 - 票根经济是消费升级的缩影,需城市治理与公共服务支撑 [2] - 独特旅游体验检验城市管理者的社会治理水平 [2] - 未来票根将撬动更强劲消费活力,从消费终点变为城市通行证 [2]
上海即将切换“电影节模式”:银幕亮起来、人气聚起来、消费火起来
财联社· 2025-06-10 08:15
根据官方日程, 本届电影节活动依旧丰富。 其中,产业活动板块业界精英齐聚,在金爵电影 论坛、电影学堂、国际影视市场传递行业新风潮。此外,"一带一路"电影周、科幻电影周、未 来影院、传媒关注单元等活动,将聚焦行业具体领域,以期助力业界拓宽视野、扩展交流空 间。 此次科幻电影周进入了第三届,将聚焦"科技创制",以科技赋能内容创制,以沉浸体验推动产 业升级。依托上海科技影都在全球影视创制以及AI最新技术方面的成果和产业落地,融合影 视、科技、文旅、教育等多维力量,展现中国科幻电影与高新技术交汇的产业图景。 已举办六届的"一带一路"电影周,今年将继续通过电影促进跨文化交流。包括举办圆桌论坛、 产业论坛、生活市集、魅力浦东电影之夜等活动;展映继续走进长三角,南京、苏州、杭州、 宁波、合肥连同上海一起展映来自"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成员机构推荐的精选影片。 据悉,本届电影节金爵奖5个单元共收到来自119个国家和地区的3900余部影片报名,创历史 新高。其中,报名参赛作品超过2800部,美洲与非洲地区的报名影片数量显著增长,短片单 元报名数量相较去年增长18%。此外,本届报名参赛作品中1820余部为世界首映,520余部 为国 ...
一张票根,如何成为青岛新的“流量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6-09 02:15
六月的青岛,20度的凉爽海风吹拂下,一股"票根经济"的热浪已经扑面而来—— 法语原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连演五场,卡西莫多钟声再起;凤凰传奇、周深在青岛接连开唱,情绪价值拉满;世界沙滩排球职业巡回赛群星荟萃,石 老人海边呈现竞技盛宴…… 在这一场场演出、一次次赛事的背后,是一张张"票根"蕴藏的巨大消费能量。 以一张小小的票根为桥梁,打通文体旅商多场景链路,释放消费生态的倍增效益,正成为诸多城市追求的文旅融合发展目标。 青岛也正在加大力度释放"票根经济"带来的乘数效应,让无数音乐迷、体育迷在享受精神盛宴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城市的多业态"捆绑"带来的实惠便利。 01 串连起消费场景 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票根经济是指消费者将文旅体活动的票务凭证,在后续消费场景中转化为优惠凭证,获得折扣、积分兑换等权益,形成消费链的 延伸,从而刺激更多消费行为产生的一种经济模式。 如今在青岛,一张演唱会门票,不仅是观演凭证,更是一把打开城市消费的"万能钥匙";一张马拉松的号码布,既是参赛者的身份标识,也是串联景区、 酒店、餐饮的"消费密码"。 在今年青岛马拉松期间,奥帆中心海上游、海底世界、青啤博物馆、崂山风景区等18家景区推出"号 ...
演唱会票根“薅羊毛”,300元可住豪华酒店?
36氪· 2025-06-09 02:02
上海演艺活动带动文旅消费 - 上海启动"跟着演出游浦东"主题活动 消费者在指定票务平台购买演出票后可上传电子票根至携程或美团平台 审核通过后可获得住宿与景区优惠券 住宿客房单一订单最大优惠1000元 景区单张门票最大优惠100元[2] - 活动指定演艺场所包括东方体育中心 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等5家场馆 优惠酒店近50家[2][3] - 案例显示消费者通过500元优惠券将743元酒店房间价格降至243元 使演唱会之旅人均消费控制在千元左右[3] 票根经济与二次消费转化 - 票根经济成为演艺带动城市商旅发展的重要推手 上海推行后商圈二次消费转化率暴涨63%[4] - 演艺活动带动周边消费增长 2024年上海授牌演艺空间举办演出20351场 吸引观众323.67万人次 创收2.85亿元 带动周边餐饮酒店等消费增长超5亿元[6] - 业界采用"1:4.8"比率描述演唱会带动消费效应 即每投入1元门票消费带动同期周边消费4.8元[11] 上海演艺市场发展数据 - 2024年上海举办营业性演出5.7万场 接待观众2545万人次 取得票房51.7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25.2% 28.1% 56.2%[5] - 上海剧场数量曾占全国一半以上 2019年通过区域整合构建"演艺大世界——人民广场剧场群" 并推出演艺新空间概念[5][6] - 2024年国际剧目中国首演率接近90% 上海首演率超过85% 形成对全国优秀演艺人才及作品的虹吸效应[7] 年轻消费者行为特征 - 18至34岁观众群体占据演出市场超过70%份额 Z世代和千禧一代成为观演主力军[11] - 年轻人呈现"理性消费但愿意为演艺付费"特征 案例显示消费者愿意节省日常开支但购买1588元内场票[9][10] - 观演支出中交通和住宿开销占比高达65% "为演出赴一座城市"成为常态化经济现象[11] 全国演出市场规模 - 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总收入达796.29亿元 其中票房收入579.54亿元[10] - 大型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296.36亿元 其中大型演唱会票房超260亿元 占总体票房近一半[10] - 演唱会成为最具吸引力和商业变现潜力的演出种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