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搜索文档
广西工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在南宁开幕陈刚杨宇栋讲话 王维平出席
广西日报· 2025-06-18 03:00
会议概况 -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于6月17日在南宁开幕 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刚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杨宇栋等领导出席并讲话 [1] -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伟京主持开幕式并作工作报告 共青团广西区委代表人民团体致贺词 [4] 领导讲话核心内容 自治区党委对工会工作的要求 - 强调工会需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动员职工群众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 支持乡村全面振兴 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 [2] - 要求职工群众提升技能 适应人工智能时代 弘扬劳模精神 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中作出贡献 [2] - 各级工会需坚持党的领导 推进改革创新 提升维权服务质效 各级党委需加强工会领导班子建设 [2] 全国总工会对广西工会的指导 - 要求广西工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坚持"六个坚持"核心要义 保持战略定力 [3] - 需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 培养产业技术工人和大国工匠 围绕"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战略激发创新活力 [3] - 重点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农民工等群体维权服务 加强工人文化宫等阵地建设 推进工会数智化改革 [3] 参会人员 - 自治区领导房灵敏 陈奕君等 全国总工会相关部门负责人 劳模工匠代表 职工代表等出席开幕式 [4]
在书香传递中共享文明之美——第十八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获奖者扫描
新华网· 2025-06-18 00:13
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概况 - 第十八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颁奖仪式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表彰16位来自12个国家的海外作家、翻译家、出版家 [1] - 获奖者通过创作、翻译、出版中国主题精品图书,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 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 - 美国作家聂子瑞编撰近20本关于中国脱贫、救灾和政府政策的英文书籍 [2] - 伊朗吉尼亚出版社社长高拉姆·瑞扎·纽埃出版《习近平扶贫故事》等书籍 [2] - 突尼斯芙蓉推动80多种中国图书在阿拉伯国家翻译出版,包括《中国经济发展的世界意义》等 [2] - 俄罗斯谢苗诺夫夫妇翻译出版《习近平讲故事》《学习关键词》等著作,作为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参考 [3] 中华文化国际推广 - 美国柯马丁主编"中国文本历史研究"系列丛书,包括《中国政治哲学的起源》等著作 [4] - 俄罗斯罗季奥诺夫翻译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韩国崔溶澈专注《红楼梦》与东亚比较文学研究 [4] - 澳门大学沈友友长期翻译中国文化典籍,认为中国学已成为理解世界现状的基础知识 [5] 中外出版合作与文化交流 - 印度卡绍尔·高崖在新德里设立"中国图书中心",促进印中出版合作 [6] - 瑞士兰培德国际学术出版集团与50余家中国机构合作推出逾千种多语种中国主题著作 [6] - 埃及叶海亚·穆赫塔尔专注翻译中国当代文学,南非谭哲理向非洲介绍中国政治历史文化 [6]
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的鲜明特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网· 2025-06-17 22:09
中国式现代化与工人阶级作用 - 党的二十大明确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为中心任务,这一任务也是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1]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化了对新时代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推动工运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1] - 工人阶级需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发挥主力军作用,攻克"卡脖子"技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9] 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的创新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与时俱进提出新话,如加强党对工运事业的全面领导、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等[3] - 理论创新体现"两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工人运动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5][6][7] -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如"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等理念,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的文化根基[7] 工会工作的实践导向 - 工会需坚持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深化工会改革和建设,增强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11]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要求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9][11] - 工会工作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创新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工作方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12]
《新时代关键词: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纵横谈》出版发行
人民日报· 2025-06-16 22:13
图书出版 - 人民日报出版社近日出版《新时代关键词: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纵横谈》主题图书,在全国发行 [1] - 该书为专题文集,收录人民日报理论版专栏已发表的18篇文章 [1] - 图书内容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重大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 [1] 专栏内容 - 人民日报理论版开设"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纵横谈"专栏,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理论阐释 [2] - 专栏文章围绕"新质生产力""全过程人民民主""文化主体性"等重大原创性概念展开 [2] - 文章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人民日报社将专栏文章结集成书以满足读者学习需求 [2] 理论价值 - 该书将学理、道理、哲理有机融合,兼具理论深度和实践意义 [2] - 有助于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 [2] - 对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2]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举行专题学习会
杭州日报· 2025-06-16 02:49
宗教工作理论学习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增强贯彻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的自觉 [1]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宗教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根本遵循 [2] - 充分发挥浙江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的独特优势,深化规律性认识 [2] 宗教中国化实践 -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深入细致做好宗教工作 [3] - 加强对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思想政治引领,增进"五个认同" [3] - 打造宗教中国化的杭州特色品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宗教 [3] 宗教事务治理 - 推进宗教事务治理现代化,加快宗教中国化示范场所建设 [3] - 提升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落实《宗教事务条例》,推进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 [3] - 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健全宗教工作体制机制,建强"三支队伍" [3]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党委:以“第一议题”筑牢思想根基
中国能源网· 2025-06-16 01:18
由此,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党委以"第一议题"制度为核心,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新载体方面持 续发力,这一成功经验将继续引领公司在能源电力领域不断前行,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也 为其他企业加强党建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第一议题"制度,绝非简单的形式,而是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放在首位,作为每 次党委会的开篇要务。这一制度的落实,意味着公司党委将政治理论学习作为引领各项工作的灯塔,确 保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面前,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通过定期对所属 企业"第一议题"落实情况进行抽查和巡学旁听,公司党委能够及时掌握基层党组织的学习动态,督促各 单位将理论学习落到实处,避免学习流于表面、走过场。 他们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体系,通过创新"统筹计划自学、领导带头促学、交流研讨互学、党课 课堂导学、多方联动广学"等创新的学习方式,统筹计划自学,让党员干部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有针对 性地深入学习理论知识;领导带头促学,发挥了领导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交 流研讨互学,促进了党员之间的思想碰撞,拓宽了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党课课堂导学,以专 ...
行进中国|从档案到血脉的精神传承
人民网· 2025-06-14 06:48
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运营情况 - 承接各级各类班次1300余期,培训学员29.2万余人次[6] - 以党创新理论为经、东北抗联历史为纬、新时代实践为轴构建课程体系[6][7] - 新创办《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学报》成为红色研究思想高地[11] 红色教育创新模式 - 采用档案实物、AI成像与情景演绎交织的多维课堂教学[3][9] - 开发沉浸式红色情境教学馆,实现"从感动一时到铭记一生"的教育目标[11] - 利用通化域内130余处革命遗址和全省55处纪念设施开展现场教学[10] 党建与产业融合实践 - 一汽铸造培训班学员通过红色教育强化党建引领作用[1][8] - 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激发民族汽车品牌振兴动力[8] - 将抗联精神转化为新时代党员队伍干事创业动能[6][11] 学术研究与品牌建设 - 举办纪念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11] - 通过跨时空对话等创新形式深化精神传承[1][9] - 课程设计突出"勇赴国难民族大义"等核心主题[4][11]
吴汉圣率中共代表团访问古巴
快讯· 2025-06-14 01:24
应古巴共产党邀请,中央社会工作部部长吴汉圣率中共代表团于6月12日至13日访问古巴,分别会见古 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经济与生产部部长布洛切和古共中央国际关系部部长洛萨达,同古共中央社会 事务部部长克雷斯波等工作会谈,深入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就两国关系、党际 合作、社会治理等交换意见。古方高度评价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就,表示愿深化两党交流合作,为携手 共建古中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新华社) ...
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人民日报· 2025-06-13 22:01
陈云同志的经济思想与实践 - 提出"十五字诀"思想方法,强调"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唯物论和"交换、比较、反复"的辩证法 [1][2][3] - 主张经济建设要脚踏实地、稳扎稳打,注重综合平衡和按比例协调发展 [9] - 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经济体制改革思想,支持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9][10] - 强调中央必须集中经济权力,维护党中央权威对经济稳定的重要性 [8] - 推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制定,删除限制性规定以吸引外资 [7] 陈云同志对上海发展的贡献 - 1949年坐镇上海指挥"两白一黑"物资调控,打击金融投机稳定物价 [11] - 1956年传达毛泽东指示"上海有前途,要发展",指导上海工业发展 [11] - 1979年调研宝钢建设提出"干到底"等8点意见,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11] - 1990年代全力支持浦东开发开放,指出"上海大有希望" [11] - 1955-1961年四次回青浦农村调研,为中央制定农村政策提供依据 [11] 陈云同志对法治建设的贡献 - 参与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5][6] - 担任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参与制定1982年现行宪法 [5][6] - 推动建立人大代表视察制度,参与研究全国人大会议筹备工作 [6] - 推动刑法补充修改以打击经济犯罪,维护经济秩序 [7] 陈云同志的革命历程 - 1925年领导商务印书馆大罢工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11] - 1928-1929年领导上海郊县农民武装暴动 [11] - 1931年协助处理顾顺章叛变事件,保障党中央安全 [11] - 1949年后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推动民主法制建设 [5][6]
张冠梓:研究阐释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
中国经营报· 2025-06-13 20:37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成立背景与意义 - 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24年6月18日正式成立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标志着其在理论与实践探索中的重大进展 [3] - 研究院以重大项目为牵引,聚焦出成果、出人才、出机制、出影响力,成立一年内已开展多项创新性工作 [3] - 研究院的成立是响应"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这一"新时代最大的政治"需求,具有重要政治和学术意义 [4] 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内涵与优势 - 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原则包括: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人民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发扬斗争精神 [6] - 独特优势体现为:卓越的党的领导能力、科学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优越的政治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人民至上的发展逻辑、和平发展的外交理念 [6] - 与其他国家现代化相比,中国式现代化避免了"两极分化",强调共同富裕,并通过和平方式实现发展 [6] 研究院的重点研究项目与成果 - 已组织撰写两份核心报告:《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报告》和《世界现代化发展报告》,计划适时发布 [8] - 承担多项社科院重大科研项目,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研究》《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研究》等,预计2025年6月发布成果 [8] - 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基本问题研究,计划推出《中国式现代化与基层治理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与减贫经验》等系列著作 [9] 跨学科研究与团队协作机制 - 研究院设置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学、经济学、国际政治、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部门 [10] - 采用"开门办院"原则,科研人员作为组织者灵活邀请院内外专家组建团队,例如每2-3周集中讨论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脉络研究进展 [10]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 重点推进科研创新试验点体制机制建设,探索开放用人方式、优化岗位管理、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11] - 研究方向调整包括: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综合性战略性研究、协调国内外科研力量集体攻关 [12] - 长远目标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推动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建设,近期在学科建设、学术期刊、科教融合等领域积极行动 [12] 国际交流与知识共享 - 已与40余国300余名高级官员和学者开展交流,出版多语种著作如《中国式现代化的民主观》(英文、西班牙文版) [14] - 主办或承办"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经验与发展智慧"研讨会等国际会议,通过学术话语传播中国经验 [14] - 计划在海外设立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推动人员互访、合作研究和成果出版,扩大国际影响力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