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乡村振兴
icon
搜索文档
“咱们村的日子有奔头”
金融时报· 2025-09-25 03:00
核心观点 - 农业银行通过定制化信贷方案支持乡村养殖户扩大生产规模 显著提升养殖效率和产量 并带动当地就业和农产品采购 助力乡村振兴 [1][2] 公司业务 - 农业银行泸州直属支行为养殖户提供100万元惠农贷款 用于饲料采购和人工开支等流动资金需求 无需担保节省4万余元成本 [2] - 叠加发放100万元企业贷款 专项用于鸡舍扩建和自动化喂料及分拣系统升级 [2] - 计划继续聚焦农业特色产业 推出更多精准化和差异化信贷产品 [2] 行业影响 - 金融支持使养殖场鸡蛋产量和品质稳步提高 自动化设备大幅提升养殖效率 [2] - 养殖场新增十余个岗位优先雇用脱贫户 饲料采购专挑本村农户种植的玉米和大豆 带动全村增收 [2] - 惠农贷款加速养殖场发展 改善村民生活水平 金融活水浸润田间地头支持乡村振兴 [2] 经营数据 - 养殖场规模达25万余只蛋鸡 采用现代化养殖方式 鸡蛋通过传送带有序分拣 [1] - 养殖户从最初几千只蛋鸡起步 通过信贷支持实现规模化扩张 [1][2]
让肉牛产业“牛”起来
金融时报· 2025-09-25 03:00
肉牛养殖是宁夏固原市特色重点农业产业之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支 柱产业,2024年末,固原市肉牛饲养量106万头,占全区的比例达到43.27%。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固 原市分行充分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积极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持续助力金融 机构"智慧畜牧贷"融资模式与"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等有机高效衔接,逐步将青贮玉米种植户、 肉牛屠宰加工企业等全产业链上的农户和企业通过金融赋能深度融合,有效实现肉牛产业的"智能融 通"。截至8月末,固原市肉牛产业贷款余额175.70亿元,加权平均利率4.20%。 政策工具精准滴灌 激发产业发展动能 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加快补齐发展短板,中国人民银行固原市分行制定印发《关于做好当前 形势下金融支持肉牛产业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引导金融机构不得对肉牛养殖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 体和涉农企业盲目抽贷、断贷、压贷,通过贷款展期、调整还款付息方式、减免服务收费、适当降低利 率、追加授信额度等措施降低养殖主体贷款成本和还款压力,优先保障肉牛产业的贷款规模。与政府相 关部门建立重点项目政银企对接机制,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信息互联互推机制 ...
金融展位前的“助农热度”
金融时报· 2025-09-25 02:24
核心观点 - 多家银行通过金融产品创新、服务下沉和数字化手段全面支持首都乡村振兴 涉农贷款规模显著增长并推动农业产业发展[1][2][5][7][8] 工商银行北京分行 - 在丰收节现场开展金融知识宣讲和反诈宣传 发放宣传材料1000余份并为100余人次提供咨询[2] - 推出"伙伴e贷"和"农保e贷"等特色金融产品 重点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需求[2] - 涉农贷款余额突破1500亿元 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超100亿元 连续4年获北京市乡村振兴考核最高评级"优秀"[2] 北京农商银行 - 通过"凤凰乡村游"直播平台开展助农销售 累计观看量超5000人次 帮助平谷大桃等农产品线上销售[5] - 建成17家"浓情驿站"乡村金融服务综合体和1400余家乡村金融便利店 实现"基础金融不出村 综合金融不出镇"[5] - 累计投放乡村振兴贷款超6600亿元 2025年1-8月农业信贷直通车平台新增授信450笔金额6.38亿元[6] 农业银行北京分行 - 支持坡峰岭景区升级和"百千工程"示范村建设 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7] - 通过公益性资金投入推动"基础金融不出村"向"综合服务不出镇"升级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7] 北京银行 - 针对新发地市场推出"京新惠农贷"系列产品 包括"强农贷""富农贷""助农贷"覆盖全经营周期需求[8] - 为肉厅商户定制"鲜肉保"专属产品 开辟线上融资绿色通道实现"申请零跑腿 审批高效率"[8] 行业创新趋势 - 金融机构通过产品定制破解农业融资缺乏抵押物和生产周期长等瓶颈[7] - 采用乡村金融服务综合体、金融便利店和助农直播等多元方式实现服务下沉[5][7] - 数字金融和绿色金融工具将持续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撑[8]
昌江推行村务专员制度,吸纳本土青年力量返乡参与乡村治理
海南日报· 2025-09-25 01:33
昌江推行村务专员制度,吸纳本土青年力量返乡参与乡村治理 村里来了"自家人" 昌江七叉镇乙劳村村务专员刘玉雯(前排左二)在为村民解读民生政策。昌江融媒体中心供图 昌江十月田镇好清村村务专员田慧杰在工作中。昌江融媒体中心供图 昌江乌烈镇峨沟村村务梁河派(左一)在入户宣传政策。受访者供图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阳秀 9月23日上午8时许,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洪水村还沉浸在清晨的静谧中,村民们已陆续扛着农具下田 务农,村务专员韩巧珍则比往常早半小时来到村委会办公室,打开电脑熟练地准备文件,"今天要开一个重要 会议,得提前来做好准备"。 韩巧珍当村务专员已有5年时间。2020年下半年,父母一句"村里缺少会电脑技术的年轻人,大家办事不 方便",让走出大山的她带着对家乡的牵挂重回洪水村。5年间,在她助力下,村里用电脑办公早已不是问 题。"能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家乡发展,我觉得很有意义。"韩巧珍欣慰地说。 在昌江,像韩巧珍这样的"归雁"不在少数。2020年,为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 接,昌江创新设立"村务专员"岗位,聘用本村或本乡镇的高校毕业生返乡协助村"两委"工作。如今,这支队 伍已壮大至近百人,越 ...
江门市贵州商会举办文旅推介、黔货出山宣传活动
南方都市报· 2025-09-25 01:28
江门市工商联副主席赵冲在讲话中对江门市贵州商会近几年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着重提到 了江门市贵州商会自创会以来,顾大体、识大局,在公益活动、慈善捐赠中总是率先而行,该会和谐团 结、务实创新,因成绩突出,2024年被评为广东省"四好商会"。 活动期间,贵州省榕江县政协主席潘建波在本次活动中对榕江"村超"作了推介;遵义医科大学党委副书 记、珠海校区党委书记王子对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跨越山海、同心奋进—打造高等教育黔粤协作典 范"作详细诠释。广东泰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江门市响当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深圳市润之汇实业有 限公司、江门市籽瀚艺术文化有限公司、广东中能华腾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分别做了推介,35家商户现 场展销产品。 "侗族大歌"。 此外,活动中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学生艺术团向与会嘉宾演绎"侗族大歌",贵州籍艺术家凌飞演唱了 《五星红旗》,贵州籍著名歌手徐嘉遥演唱了《我爱你,我的中国》,与大湾区广东本地的艺术工作者 表演的节目,共同形成了一幅粤黔携手谱新篇的美丽画卷。 南都讯 记者罗忠明 通讯员木子公 9月20日,由江门市贵州商会举办的"山海相依共明月、粤黔携手同欢 聚"的文旅推介、黔货出山、粤企工业 ...
科技兴农结满喜人“致富果”
科技日报· 2025-09-25 01:25
金秋时节,粮满仓、果满枝,各地丰收节庆典描绘出农业增收喜人画卷。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从深海牧场到数字云端,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见证了科技创新如何重塑传 统农业。"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正如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所言,"我国坚持把农业科技创 新摆在突出位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狠抓重点任务落实。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现在已经进入世 界第一方阵。"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科技创新结满"致富果",书写着乡村振兴新篇章。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今年丰收节期间,种业创新成果展示成为重要板块。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新 都基地举办的丰收节活动现场,"川蒜3号"蒜薹、"黑亮59"茄子、"旌黑甜糯1号"玉米等院地合作新品种 整齐陈列。 "截至目前,我们的1474个新品种、1124项新技术已扎根新都田间,为农业现代化注入科技动 能。"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牟锦毅介绍,该院自2008年起与新都共建西南最大农业科研实验基地,到 如今已成功培育"川蒜""川薯"等系列品种,建成3700亩"五良融合"智慧示范农场。 数字技术正在深刻改变传统农业的面貌。在今年的丰收节上,智慧农业成果颇为吸睛。在举办上海 主会场活动的金山廊下生态园, ...
学习贯彻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丨动真碰硬助力强农惠农政策落实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农业农村部纪检监察组履行监督专责,与农业农村部同向发力、同题共答,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坚持协同联动。"室部组地"上下贯通、形成合力。督促农业农村部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进度要求,组建专班,调度问题排查和整改情况,构建长 效机制。嵌入式跟进监督,深化运用"双专班"推进,进行定期会商,"面对面"传导压力,"肩并肩"研究指导。开展实地调研监督指导,当面听取基层干部群 众意见建议,共同研究解决问题,推动整治走深走实。地方农业农村部门成立专班,主要负责同志直接抓,主动向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建立跨部门沟通协调 机制,定期会商、共同行动,推动问题排查和整改。 坚持摸清底数。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推动各地建立清产核资工作机制,省市农业农村部门督促指导,县级统筹组织,乡村具体实施,乡镇党委书 记、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小组长三级对清查结果逐一签字背书,做到账实相符、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表相符,清查结果及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在乡 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方面,督促各地厘清资金监管底数,会同涉农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要求,明确有多少、归谁管、怎么管、怎么用,指导各地利用 多种涉农监管 ...
“一村一企”,解锁乡村全面振兴密码
人民日报· 2025-09-24 23:30
近年来,蒲江县创新实施"一村一企"发展策略,通过村集体主导成立企业化载体,盘活乡村闲置资源, 实现集体经济自主造血和村民多渠道增收。镇域依托村企联动打造特色产业与消费场景,推进农旅文体 商深度融合发展,激发经济活力。 标准生产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烈日当空,蒲江县鹤山街道狮子树村的千亩柑橘基地里,村企"成都新蒲鹤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 王治宏弯腰拨开茂密的枝叶,轻轻捏了捏一颗果实,转头对身旁的技术员说:"种植标准一定要盯紧, 有机肥和绿色防控半点马虎不得。" 一片普通果园,何以成为热门打卡地? 在四川省蒲江县寿安街道插旗山村,一处古朴的庭院掩映于柑橘林中。游客们悠然漫步在水景栈道上, 星空帐篷里飘来柴火鸡的诱人香气……这里是村企"蒲江县橘园酒店有限公司"打造的橘园农商文旅综合 体。 橘园中90%的员工是本村村民,通过盘活200余种柑橘资源和清代川西故居,配套美食区、乡村公园以 及农产品小铺等,月营业额超40万元,还带动周边10余家农家乐协同发展。 王治宏掏出手机,翻出销售数据:"截至目前,我们企业的销售额达2554万元,是全县重点培育的19家 镇村企业中的首家上规村企。我们建成'零农残'示范基地,带动全村果农 ...
由“四感”品菌香(金台随笔)
人民日报· 2025-09-24 23:22
体验感,同样能成为一隅特产。 在树根草窝的褶皱里,在氤氲升腾的雾气里,在连接山野的屏幕里,小小菌子诉说着乡村全面振兴的故 事、产业转型升级的故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 雨后山林,裹着清冽水汽,被唤作"野生菌猎人"的村民挎着竹篮,拨开带露的枝叶,在腐殖土与落叶的 间隙细细搜寻。指尖轻捏菌柄,拔出土壤,惊讶声传来:"是松茸!"网络相联的远方,屏幕中弹幕也相 和着:"云采菌啦!" 如今,"上山采菌"成为云南递出的新名片。菌子虽小,满含幸福味道。为何这样说?可从"四感"中品 到。 无论进山林还是在"云端",采蘑菇都成为一种特色体验。在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山民带领人们 在落叶堆里破译松茸生长的"自然暗号";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村民将鸡枞菌与白蚁共生的生态奥 秘娓娓道来。网友们通过直播间的镜头观察干巴菌的菌褶,游客则在享用长桌上的菌子宴,感受着山间 风味。一份份独特的生态文化体验,沉淀为有回甘的情感记忆,让菌产业贯通农文旅,牵起实物消费与 服务消费。 氛围感,让网络流量成为发展增量。 山脚下的农家乐里,用刚采下来的菌子和土鸡熬制的鲜汤正咕嘟咕嘟冒泡,清晨的山间弥漫鲜美之味; 采菌旺季,"菌向导"带领拾菌团队辨 ...
豫见地标风物丨年产值二十六亿元,存栏量、蛋产量占全国十分之一 小鹌鹑何以“啄”开大市场
河南日报· 2025-09-24 23:19
图② 武陟即可达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鹌鹑蛋加工现场。图片均为王琳锋 摄 图① 武陟县鹌鹑现代产业园正如火如荼建设中。 武陟鹌鹑 武陟鹌鹑产业年产值26亿元,年均孵化供应鹌鹑种苗超1亿只,鹌鹑最大存栏量达3000余万只,年产鹌鹑蛋9 万余吨,存栏量、蛋产量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全国的十分之一,孵化量更是占全省的80%。 王利明的经历,正是武陟县鹌鹑养殖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20世纪80年代初,时任谢旗营镇冯李村党支部书记的冯庆双在四川考察时,敏锐地发现了鹌鹑养殖的经济价 值。 回村后,他带领几户村民采取"人背"的方式带回了鹌鹑种苗,开启了全县第一批鹌鹑养殖。那时,每个养殖 户的养殖规模仅有几百只。 鹌鹑孵化出35天后即可每天产蛋,产蛋期为10—12个月、产蛋量约250—270个。早期养殖户获得了可观的收 益后,鹌鹑养殖逐渐从一村扩展到全镇,养殖户从十几户发展到周边地区的百余户,养殖规模发展到几十万 仲秋,豫北平原的武陟县谢旗营镇,晨光初染大地,一座座鹌鹑养殖基地已悄然苏醒,迎来一天的生机。 一排排整齐的笼舍中,灰褐色的鹌鹑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工人们轻快地穿行其间,俯身捡起一枚枚尚带体温 的鹌鹑蛋。这些新鲜的鹌鹑蛋,将在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