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标准农田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今年夏粮稳产丰收,早稻实现增产 中国饭碗成色更足
经济日报· 2025-09-17 00:44
粮食生产与安全 - 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突破1.4万亿斤 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1] -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 国家粮食安全有充分保障[2] - 实施702个县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将试验田高产技术转化至大田生产[2] - 大豆产量达2065万吨 自给率较2020年提升4个百分点[2] - 油料作物产量3978.7万吨 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升近5个百分点[2] - 夏粮稳产丰收 早稻增产 秋粮面积稳中有增且长势正常偏好[3] 农业科技与基础设施 -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4]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5% 良种覆盖率超96%[4] - 建成800多家农业科研院校 拥有12万多名科研人员[4] - 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95% 包括优质高产水稻和机收籽粒玉米等品种[4] - 国家农业科技项目中参与企业超1000家 占参与单位总数51%[4] - 强化灾害预警预报和农田水利建设 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3] 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 畜产品总量达1.75亿吨 较2020年增长2778万吨(增幅18.8%)[6] - 人均肉类消费量72公斤 禽蛋25公斤 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6] - 人均奶类消费量40.5公斤 较2020年提高2.3公斤[6] - 水产品总产量7358万吨 较2020年增长12.3% 连续36年全球第一[6] - 设施蔬菜年产量超2亿吨 食用菌年产量4200万吨(占全球85%)[7] - 藻类养殖技术世界前列 新型食品不断涌现[7] - 城乡居民三大营养素摄入水平接近发达国家标准[7]
农业农村部:2024年大豆产量达到2065万吨 油料作物产量3978.7万吨
新华财经· 2025-09-16 06:23
"这几年,我国粮食面积在高基数上也是保持了稳定,去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达到了17.9亿亩。面积要 稳住,单产也要大面积提升,抓住耕地和种子这两个要害。"韩俊表示,去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比2020 年增加了3800多万亩,这为我国粮食稳定增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打下了良好基础。 新华财经北京9月16日电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16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十四五"期间,农业 农村部主动优化农业生产结构,针对大豆油料等进口量比较大的品种,坚持不懈提升国内产能。2024 年,大豆产量达到了2065万吨,自给率比2020年提高4%;油料作物产量3978.7万吨,食用植物油自给 率提高了近5%。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此外,韩俊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粮食生产气候韧性不断增强,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 收入保险政策实施范围已经实现全国全面覆盖。 韩俊介绍,在提升产能方面,农业农村部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特别是聚焦耕地和 种子"两个要害"集中发力,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 能力。今年已在全国选了702个县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目标就是把试验田里的高 ...
农业农村部:全力推进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04:59
中新网9月16日电 国新办16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 农业农村发展成就。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董文博 农业农村部:全力推进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 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介绍,"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部与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全力推进耕地 保护和质量提升,努力夯实粮食安全的根基。 一是严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十四五"期间,国家出台了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 保护任务落地上图,对耕地数量严格考核问责。截至去年底,全国耕地面积达到19.4亿亩,比2020年增 加了2800万亩。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坚持"以补定占",健全补充耕地质量验收机制,确保达到 平衡标准。 二是坚定不移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这是提高耕地质量的有力抓手,目前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 亿亩。近些年中央持续加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力度是不断加大的。"十四五"期间中央累计投入 超过了7000亿元,2020年中央财政亩均投入标准提高到了2000元以上,以"一平"、就是田块平整,"两 通"、就是通水通路,"三提升"、就是提升地力、产量和效益,为基本标准,分区分类推进建设。全国 ...
农业农村部强调耕地“红线”与专项整治“回头看”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6 04:03
9月16日上午,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成就。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在会上表示,耕地和种子对于粮食生产来讲是两个要害,也可以说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十四五"期间,我们坚持数量、质 量、生态"三位一体",与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全力推进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努力夯实粮食安全的根基。 张兴旺同时强调,从严从实组织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的"回头看"和专项整治行动,这个整治行动已经进行一段时间了,而且还在进一步深入,就是 对已经建成的项目逐个"过筛子",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绝不护短,绝不把问题留到以后,要真正地建一块成一块。同时,健全工程质量全过程的监 管体系和长效管护机制,把制度体系建立健全起来。 三是积极推进退化耕地治理。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十四五"期间,大力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累计保护黑土地超过4亿亩次,治理侵蚀沟3.3万 条,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趋势得到了初步的遏制。 四是全面开展土壤普查。2022年,启动了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是在上世纪80年代开展的,时隔40年以后,又开展了这个重要的国情国 力调 ...
硬核数据诠释“粮食优等生”担当 “趣”解锁吉林五大“增粮秘籍”
央视网· 2025-09-15 04:17
粮食生产成就 - 吉林省粮食产量连续4年稳定在800亿斤以上[1] - 单产连续3年居粮食主产省首位[1] - 全国粮食总产量稳居第4位[1] 河湖连通灌溉系统 - 打通湖泡湿地数百处[2] - 灌溉农田覆盖千万亩级别[2] 盐碱地治理技术 - 采用机械冲刷和微生物菌剂治理[4] - 五年内实现盐碱含量降低20%[4] - 盐碱荒地转化为高产良田[4] 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 - 实施秸秆粉碎还田保墒蓄水[5] - 配套深松整地和水肥一体化技术[5] - 应用面积达4000万亩[5] 高标准农田建设 - 整合小田为大田实现规模化管理[6][7] - 配套路渠基础设施提升机械作业效率[7] 智慧农业系统 - 运用卫星遥感监测土壤墒情[9] - 实现耕种管收全流程智能化管理[9] - 建立农情数据一屏监控体系[9]
省农业农村厅上线“民声热线”回应群众关切 农业无人机操作将受规范约束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10 08:48
种业发展现状 - 广东实施粤强种芯工程 收集保存农业种质资源36.8万份 保存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1] - 突破性种源掌握农业主动权 [1] 高标准农田建设 - 佛山某镇800亩高标准农田因灌溉排水设施缺失导致承包企业连年亏损超千万元 [1] - 全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回头看和专项整治行动 要求清仓见底存量问题并遏制增量问题 [1] - 启动全省农田水网图绘制工作 每月更新堵点和风险隐患点 汛期前提醒防范 [1] 农业无人机监管 - 无人机植保因农药喷洒不规范和监管缺位导致邻地纠纷频发 [2] - 广东农业无人机操作规范标准正在起草中 所有无人飞行组织须按规范操作 [2]
赵刚主持召开省政府第三十次常务会议
陕西日报· 2025-09-02 00:38
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部署 - 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 持续完善质量监管机制 提升建管用水平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1] - 优化项目建设布局 结合全省国土空间规划及十五五规划编制 科学规划建设布局 加快整建制集中连片建设 建立耕地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一体化管理机制 逐步将符合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1] - 加强项目前期管理 从严抓好勘察设计审核论证招投标管理等前期工作 科学确定单个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 严把工程建设质量 加强全过程监管 严格竣工验收[1] 高标准农田监管机制 - 强化建后管护利用 规范项目档案管理和上图入库 健全日常管护和专项维护相结合的管护机制 严格用途管控 坚决防止非粮化[1] - 深入开展建设工程质量回头看和专项整治 动真碰硬解决问题 确保整改整治取得实效[1] - 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统筹协调 夯实各方责任 注重考核管理 形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合力[1]
大禹节水(300021) - 300021大禹节水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26
2025-08-26 11:4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76亿元,保持稳定 [3] - 总资产规模91.55亿元,略有下降 [3] - 货币资金余额12.02亿元,较年初减少但仍处合理水平 [3] - 净利润578.79万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259.41万元,较去年同期转正 [3]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8.76%,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2% [4] - 可转债累计转股金额6.37亿元,转股率达99.83%,股本增至10.2亿股 [4] - 资产负债率预期降至约67% [4] - 五年以上应收账款回收超4000万元,应收账款余额同比下降近10% [5] 业务进展与战略布局 - 水利投资占基础设施投资约30%,为各领域最高 [5] - 重点推进海南牛路岭、宁夏红寺堡、江西梅江等项目 [5] - 主导和参与30余项软建设编制工作,形成144份方案报告,覆盖全国大型灌区 [5] - 与中交、中铁、葛洲坝、中国水利等央企及地方水投公司建立合作关系 [5] - 聚焦高标准农田、灌区新建和改造、大型引调水工程三大方向 [5] - 设计院拥有乙级资质及两项专业甲级资质,正在推进收购甲级院 [7] 订单与市场预期 - 下半年订单体量预期明显增长,整县整装推进模式提升单个订单规模 [5]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落地速度加快 [5] - 雅下项目虽未承接订单,但在分包及配套工程方面具备较大机会 [8] - 海外市场聚焦中亚、东南亚、非洲等重点区域,采用差异化推进策略 [12] - 国际业务预期每年有较大增长,海外订单预期较好 [12][1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小慧"系列产品覆盖防汛指挥、中小河流、山洪灾害、数字孪生灌区等领域 [6] - 物联云平台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超30万个终端设备接入 [6] - 数字孪生领域具备全产业链优势,产品自主可控 [6][9] - 水利信息化业务占水利总投资比例较小,未来有望提升 [9] 政策与行业影响 - "软建设"政策鼓励整装推进、民营资本参与、全生命周期管护 [10][11] - 政策破除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障碍,利好民营龙头 [11] - 水价机制探索供需双方协商定价,健全灌区分类型政策供给体系 [11]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政府与大禹节水集团举行座谈
新浪财经· 2025-08-25 09:28
公司业务发展 - 大禹节水集团董事长王浩宇一行于8月24日拜访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政府 [1] - 双方就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进行深入交流 [1] - 双方就水价综合改革议题进行深入交流 [1] - 双方就数字水利建设议题进行深入交流 [1] 行业合作方向 - 高标准农田建设成为政府与企业合作重点领域 [1] - 水价综合改革成为政府与企业合作重点领域 [1] - 数字水利建设成为政府与企业合作重点领域 [1]
内蒙古累计建成6000多万亩高标准农田
新华社· 2025-08-21 14:41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内蒙古累计建成6083万亩高标准农田 [1] - 推进田土水路林电技管八配套建设 提升高效节水能力 [1] - 目标2032年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1] 粮食产能提升措施 - 创建49个整建制增粮示范旗县 [1] - 建设1000万亩单产提升示范区 [1] - 辐射带动吨粮田面积达1000万亩 [1] 耕地质量优化 -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将不宜耕作的巴掌田陡坡地改造为宜机宜耕整片田 [1] - 重点推进黑土地和盐碱地专项治理 [1] - 高标准农田实现稳产高产特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