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现场执法

搜索文档
推广非现场执法,这些“欠账”补起来!
中国环境报· 2025-05-23 05:38
非现场执法的优势 - 非现场执法可大幅提高监管覆盖面 使有限执法资源发挥更大监管效能 [1] - 通过技术手段固定证据 减少人为干预 有效避免执法随意性问题 [1] - 实时掌握企业排污情况 通过数据分析预判环境风险 推动生态环境治理向精准化智能化转型 [1] 当前推进非现场执法的制约因素 - 监测设备覆盖不足 数据系统支撑薄弱 执法人员能力欠缺 [1] - 个别企业存在干扰监测设备 篡改数据等逃避监管现象 [2] 提升非现场执法效能的措施 - 扩大监测网络覆盖范围 提升在线监测系统智慧化水平 布设现代化在线监测 智慧感知 自动诊断与修复等设备 [2] - 严控在线监测设备质量标准 压实验收责任 确保设备与技术达标 [2] - 加快建成智慧信息收集 分析与监管联动系统 有条件地区接入人工智能大模型进行即时深度分析 [2] - 多地联合制定统一规划与技术标准 提高数据采集与分析一致性 [2] - 加强执法人员数智化执法能力培训 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 [2] - 持续升级在线监测系统 加固信息安全防护 构建先进可靠的反作弊网络体系 [2]
如何对企业无事不扰?多地探索“扫码入企”检查、非现场执法
南方都市报· 2025-05-22 04:25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 - 司法部介绍各地区积极探索联合检查、"综合查一次"、"扫码入企"、非现场执法等创新做法,有效提升检查精准度并大幅减少不必要检查 [1][3] - 国务院办公厅于今年1月印发《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对涉企行政检查进行全面规范 [3] - 应急管理部等国务院有关部门积极制订出台本行业检查标准、检查频次上限等规定 [3] 政策实施成效 - 北京市1-4月行政检查总量同比下降72%,非现场检查数量同比上升48%,发现问题率同比上升26% [4] - 浙江省推行"一表通查"、"委托查"和"综合查一次"举措,"综合查一次"实施率达33.9%,直接减少入企检查1万多户次 [4] - 福建省运用重复检查预警功能发出预警9998次,行政检查总量环比下降50.6% [4] - 深圳市光明区2025年以来入企检查次数由3323次减少到1135次,下降65.84% [4]
河南通许县:职责重塑,提振地方经济绿色发展新速度
中国发展网· 2025-05-21 09:09
行业监管与企业发展 - 开封市生态环境局通许分局通过强化日常帮扶指导、推进环评领域"放管服"改革、提供重大项目环评服务保障,助力企业科学落地建设项目 [1] - 针对重点项目编制办理指导手册及环评审批流程,为企业提供清晰指引并主动靠前服务,解决环保难题 [1] - 在日常执法监管中采取包容审慎态度回应企业诉求,优化营商环境 [1] 环境监管措施 - 通过日常检查和"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对问题企业分类施策,采用"宣法释法培训、自查自改、执法检查、立案处罚"四步走方式规范生产 [2] - 重点监管砂石料场、砖瓦窑业等污染防治问题较多企业,常态化开展"回头看"强化主体责任意识 [2] 科技应用与执法创新 - 利用用电监管、视频监控、自动在线监测、无人机航拍等非现场执法手段提升监管精准性,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 [3] - 2025年2月通过无人机排查快速锁定某公司违规喷漆作业行为,避免对多企业检查打扰 [3] 未来发展方向 - 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创新服务方式并强化监督执法,推动企业落实环保责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