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赋能

搜索文档
“圳”兴四十五载:金融力量托举城市梦想
金融时报· 2025-08-26 01:44
核心观点 - 建行深圳市分行通过全方位金融服务方案支持深圳"双区"建设,覆盖科技、外贸、民生等领域,提供大规模资金支持并创新金融工具,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1][3][5] 科技金融支持 - 累计为超2万家科技企业提供服务,科技贷款总额达13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1340亿元 [1] - 创新"技术流"评价体系,实现贷款"秒报秒批",累计为超1万户企业放贷超百亿元 [3] - 通过全周期金融赋能体系支持硬科技企业,例如向CZ科技提供5000万元授信并联动建信信托领投A轮,推动企业估值跃至23亿元 [2] - 向LX科技提供200万元"孵化云贷"和300万元纯信用贷款,并联动建信股权完成4000万元战略直投,支持超导量子芯片研发 [2] 外贸与普惠金融 - 累计为外贸小微投放普惠贷款超20亿元,解决融资难问题,支持企业从代工厂转型为自主品牌出海 [4][5] - 推出"平台云贷"产品,基于跨境电商平台销售数据提供纯信用贷款,几分钟内到账,助力企业年销售额逆势增长超30% [4] - 打造"大湾区跨境金融示范中心",提供16项跨境便利化服务,包括存款证明线上开、跨境理财自由配等 [5] 民生与绿色金融 - 投放13亿元安居贷款,受理近千笔共有产权房按揭贷款,托起千万家庭安居梦 [1][6] - 向妈湾电厂升级改造项目提供十几亿元独家授信,支持清洁能源转型,预计每年节约标煤2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78吨 [6] - 2025年上半年个人消费贷款投放超180亿元,购车分期中新能源占比近50% [6] - 布局养老金融,设立特色网点并优先支持养老产业,同时开设12家"社银"特色网点,提供70项社保业务一站式办理 [6] 区域战略协同 - 推出《助力深圳"双区"建设金融服务方案》,覆盖科技、内需、外贸、湾区、民生五大领域 [1] - 深化母子联动、商投一体协同机制,强化"商行+投行+风投"产品创新,实现资本三级跳 [3] - 联合建行(亚洲)、建银国际等境外机构构建跨境金融生态,满足客户双向跨境需求 [5]
以金融活水浇灌“双区”建设创新沃土
南方都市报· 2025-08-25 23:14
深圳建行金融支持成效 - 截至2025年7月末科技企业贷款余额近1300亿元较年初新增近200亿元 [5] - 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超1340亿元较年初新增超300亿元 [5] - 累计服务超2万家科技企业 [5] 科技金融创新 - 自主研发"技术流"评价体系突破传统信贷对抵押盈利依赖 [5] - 小微科技企业线上融资平台覆盖超万户企业授信近6000家累计放款超百亿元 [5] - 2025年上半年创新推出"深融贷""20+8产业贷"等特色产品 [5] 投贷联动案例 - 量子技术企业LX科技获200万元"孵化云贷"及300万元"科技e贷"信用支持 [6] - 联动建信股权完成4000万元战略直投助力交付全国首枚自主超导量子芯片 [6] - 芯片企业CZ科技获2000万元首授后提额至5000万元并带动股权融资达5亿元 [6] 消费金融支持 - 2025年上半年个人消费贷款投放超180亿元 [7] - 信用卡专项分期累计投放43.37亿元其中新能源购车分期达15.27亿元 [7] - "以旧换新"活动投放补贴162万元覆盖5077家门店带动订单交易7062万元 [7] 跨境金融服务 - 推出"龙通湾区建圳财富"个人跨境金融方案提供六大类16项一站式服务 [9] - "建行到家"小程序实现存款证明线上秒办便利签证手续 [9] - 截至6月末为外贸小微企业投放纯信用全线上贷款超20亿元 [10] 基础设施融资 - 支持妈湾电厂升级改造项目独家授信近二十亿元总投资26.6亿元 [11] - 项目可实现年节约标准煤20.11万吨减排二氧化硫78.33吨 [11] - 同步支持深惠城际大鹏城际铁路盐田港东区码头等重点工程 [11] 民生领域服务 - 累计受理近千笔共有产权房按揭贷款金额约13.6亿元 [12] - 打造"健养安"养老金融品牌建设特色网点提供专属服务 [12] - 在全市开设12家"社银"特色网点实现70项社保业务专窗受理 [12]
金融赋能乡村振兴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样板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11 12:08
核心观点 - 农行昌吉分行通过金融支持奇台县腰站子村有机小麦全产业链发展 推动乡村振兴 [1][4][7][8][9][10] 金融支持措施 - 农行奇台县支行为有机小麦种植户推出"惠农e贷"线上特色金融产品 为种植大户投放800万元 [4] - 截至7月末该支行累计投放"惠农e贷"3.2亿元 有效满足农业种植生产资金需求 [4] - 农行为龙头企业丰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放贷款1000万元 助力扩大有机小麦生产产能 [7] - 农行昌吉分行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模式 截至7月末涉农贷款余额148亿元 较年初增加26亿元 [8] 产业发展规模 - 腰站子村有机小麦种植面积约13000亩 建成以有机小麦产业为基础的全产业链 [7] - 种植大户贾万鹏种植冬麦11000亩 种植玉米6115亩 [4] - 丰裕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2009年成立 将全村土地统一流转统一管理 实现土地规模化种植 [4] 产业链建设 - 形成"从田间到餐桌"完整产业链条 包括面粉 油料 挂面 杂粮四大类几十个品种有机农产品 [7] - 丰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智能化面粉厂 实现小麦生产加工流程全链条智能化 [6] - "腰站子"品牌农产品获得多项有机认证 产品远销多地受到消费者好评 [7] 产业融合模式 - 采用"农行+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户"集约经营模式 带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9] - 将小麦种植加工与旅游串联 实现从单一种植到"产加销游"一体化发展 [8] - 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打造以小麦产业化为基础 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乡村振兴模式 [8] 经济效益 - 村民通过土地流转获得流转费和年底红利 在村工厂工作月收入5000多元 [4] - 粮食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 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共同致富 [7] - 实现从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到乡村振兴样板村的华丽转身 [8]
十五运科技Buff叠满背后 金融“花式”赋能科技企业
南方都市报· 2025-08-10 23:22
科技金融赋能体育赛事创新 - 六足导盲机器人突破台阶碎石地形护航火炬传递 AI鹰眼裁判完成羽毛球动作毫秒级精准分析 数字人志愿者提供赛事服务[2] - 智慧餐厅全自动制餐设备曾服务北京冬奥会 广东机器人公司获银行3000万元授信支持关键研发阶段[3] - 十五运会呈现人形机器人火炬领跑 智能咖啡机器人 AI直播等科技亮点 闭幕式采用创新熄火技术及"一图感知"智慧指挥体系[4][5] 广东科技金融政策与数据 - 截至6月末广东科技贷款余额3.6万亿元 较年初增加3227亿元 科技保险提供风险保障3.11万亿元同比增长76%[7] - 股份行通过经营情况评估为无抵押担保大数据企业审批3000万授信 支持其股权融资与IPO准备[7] - 广东完成超20单重大资产重组交易全国首位 科技企业实施两起百亿级并购增强产能与技术积累[7] 跨境金融创新与服务 - "跨境理财通"业务涉及大湾区内地34家银行14家券商 16.17万名个人投资者参与 资金跨境汇划1180亿元[9] - 国有行推出跨境理财通/e账通/琴澳通等特色服务 股份行构建"信外汇+"跨境服务体系支持企业与个人[9] - 跨境车险"等效先认"为9.03万辆港澳机动车提供投保便利 大湾区健康险累计服务超15万人次[10] 债券与创新金融工具 - 广东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7家科技企业及3家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207.5亿元[8] - 推动"益企共赢计划""股贷担保租""认股权+贷款"三项创新模式 加速AIC试点与并购贷试点落地[8]
邮储银行四川省达州市分行推动竹编产业向“集群发展”跨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09 15:11
行业现状与挑战 - 渠县刘氏竹编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细如发丝、轻如鸿羽、透如蝉翼"工艺闻名 [1] - 2010年前后受工业化冲击与市场审美变迁影响,传统竹编产业面临严峻挑战 [1] - 渠县专业竹编匠人曾不足百人,年产值不足千万元,原料种植与工艺创新因资金短缺停滞 [1] - 行业痛点包括原料种植周期长、工艺创作成本高、市场推广渠道窄 [1] 金融支持措施 - 邮储银行达州市分行推出"小微易贷"信贷产品,单户授信额度最高500万元,采用信用贷款为主、担保辅助模式 [1] - 组建金融服务小队走访竹编产业带核心区域,为超500家商户建立融资档案 [2] - 差异化支持方案:个体匠人可获"极速贷"快速放款,龙头企业最高授信1000万元,竹苗种植户有专项融资方案 [2] - 达成8000万元专项授信支持渠县竹苗产业项目,为四川省首笔"森林四库"产业贷,用于建设2万亩优质竹苗基地 [2] 产业转型成果 - 推动"金融+文化+旅游"融合,支持竹编体验馆、研学基地建设,促进技艺与乡村旅游结合 [2] - 成立川东竹编艺术学院,年均培养专业匠人200余名 [2] - 创新"竹编+现代设计"理念,单件高端作品售价突破50万元 [2]
进出口银行福建省分行助力闽企在肯尼亚打造东非最大的建材超市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06 08:19
项目概况 - 中国武夷在肯尼亚内罗毕建设东非最大一站式建材卖场COLOHO MALL,汇集28类建材上万件单品[1] - 项目创新融合线下卖场与线上平台,突破选购限制并丰富当地家装选择[1] - 进出口银行福建省分行提供全周期金融支持推动跨境合作地标发展[1] 建设阶段金融支持 - 银行通过固定资产贷款与流动资金贷款组合产品保障2.8万平方米场馆建设[3] - 配套供应链金融与国际结算服务协助提前布局跨境物流体系[3] - 金融方案奠定"全球采、全球销"运营基础[3] 运营阶段金融创新 - 运用"保理E贷"特色产品承接应收账款,解决境内外供应商结算难题[3] - 通过金融科技简化80%以上线下纸质审批流程[3] - 助力上千家中小微供应商凭订单快速获贷[3] - 推动产供销体系顺畅运转并提升政策性金融服务覆盖面[3] 战略规划 - 银行将持续以全链条融资融智服务支持闽企海外市场拓展[4] - 重点推动中国好技术、好产品进入非洲及全球市场[4]
从助土特产飘香到促县域产业跃动 金融之笔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03 15:13
政策导向与金融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强调加大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的金融资源投入并健全服务机制 [1] - 银行业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优化服务模式,支持乡村"土特产"升级和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1] 特色农产品金融服务创新 - 银行业针对特色农产品种养融资需求推出差异化信贷政策,如邮储银行广东省茂名市分行设立乡村振兴特色网点支持产业集群发展 [2] - 中信银行通过"融产"协同引入隆平高科等企业,建立"种源+技术+金融"生态圈推动农业现代化 [2] - 工商银行北海分行打造差异化涉农贷款产品体系,为农业龙头企业提供项目贷款与流动资金双轨支持 [2] 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 - 银行业探索"金融链长"制,如四川省雅安市针对茶、花椒产业链实施"一链一策"服务,由主办银行制定专项金融方案 [4] - 安徽青阳农商银行推出额度最高300万元、期限5年的"民宿贷"专项产品,支持休闲农业和民宿经济发展 [5] 产品设计与抵押担保创新 - 银行业根据农作物生长周期设计全链条信贷产品,或开发覆盖养殖业各阶段的专项产品 [3] - 探索农产品仓单质押贷款、林权质押贷款和生物资产抵押等新型担保方式,解决农业主体缺乏传统抵押物的问题 [3]
新华全媒+丨金融活水助力养殖户搏击风浪再扬帆——回访“摩羯”台风登陆点海南文昌生产一线见闻
新华社· 2025-08-03 07:02
台风"摩羯"对海南水产养殖业的影响 - 台风"摩羯"登陆海南文昌导致水产养殖业遭受重创 养殖户生产链条濒临断裂 [2] - 养殖户王巨翰损失超过500万元 [2] - 养殖户郑杰凭借银行100万元贷款重建养殖场 半年后实现销售额300余万元 [2] 金融支持对水产养殖业恢复的作用 - 中国农业银行文昌市支行累计投放农户贷款4.4亿元 对公贷款5.09亿元 [4] - 通过"无还本续贷"等创新方式助力农户和企业渡过难关 [4] - 金融支持使养殖户生产经营重回正轨 [2][4] 海南渔业经济地位 - 海南渔业产值占农业产值近三分之一 [4] - 金融支持守护了渔业这一经济命脉 [4] - 金融赋能海南自贸港建设下的乡村振兴 [4]
齐鲁银行威海分行:金融活水畅流,赋能民营经济发展
齐鲁晚报· 2025-07-30 09:41
公司数字化升级 - 金猴集团威海鞋业有限公司的数字化车间采用全自动生产线和机械臂,实现精准高效的生产流程 [1] - 新引进的智能制鞋生产线使生产效率提升50% [1] - 产品远销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 [1] 金融服务支持 - 齐鲁银行威海分行将金猴集团纳入重点服务"白名单",组建专业服务团队深入了解企业需求 [1] - 累计为金猴集团授信超1亿元,提供流动资金贷款保障原材料采购和生产运营 [1] - 创新推出"泉信链"应收账款融资方案,帮助上游供应商快速转化应收账款为流动资金 [1] 产业链协同效应 - 金融支持解决了供应链上的资金堵点,实现产业链"资金活水"的顺畅循环 [1] - 皮革供应商表示金融支持增强了接单信心,合作年限达十年 [1] - 生产线始终保持满负荷运转状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