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市场对外开放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优化“互换通”运行机制 10月13日起提高每日净限额至45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15:59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AI快讯,中国外汇交易中心9月25日发布消息称,将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优化"互换通"运行机 制。具体措施包括建立"互换通"报价商动态调整机制,并扩充报价商队伍。完善每日净限额动态评估机 制,并自2025年10月13日起提高每日净限额至450亿元。未来,交易中心将继续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 下,与两地基础设施、境内外市场参与者紧密合作,持续优化"互换通"机制安排,助力中国金融市场高 水平对外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互换通”运行机制将优化:扩充报价商队伍 提高每日净限额至450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9-25 11:28
本报讯 (记者韩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9月25日发布消息称,为进一步提升互换通市场活力,更好满足境外投资者管理人 民币利率风险的需求,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将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优化"互换通"运行机制。具体措施 包括:一是建立"互换通"报价商动态调整机制,并扩充报价商队伍。二是完善每日净限额动态评估机制,并自2025年10月13日 起提高每日净限额至450亿元。 自2023年5月15日上线以来,"互换通"为境外投资者开展人民币资产配置提供了便利、高效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截至 2025年8月底,已有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82家境外投资者累计达成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1.5万余笔、名义本金8.15万亿元。 交易中心表示,未来,将继续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与两地基础设施、境内外市场参与者紧密合作,持续优化"互换 通"机制安排,助力中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编辑 张文玲 郭之宸) ...
“互换通”运行机制迎优化!提高每日净限额至450亿元
证券时报· 2025-09-25 10:35
随着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利率互换的兴趣不断提升,对"互换通"产品需求不断增加。此前已有部分市场 机构建议,扩大"互换通"交易限额,丰富"互换通"产品种类,满足日益增长的境外投资者需求。 为进一步提升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下称"互换通")市场活力,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下称 交易中心)9月25日发布消息称,将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优化"互换通"运行机制。具体措施包括建 立"互换通"报价商动态调整机制,并扩充报价商队伍。完善每日净限额动态评估机制,并自2025年10月 13日起提高每日净限额至450亿元。 交易中心明确,未来将继续在央行指导下,与两地基础设施、境内外市场参与者紧密合作,持续优 化"互换通"机制安排,助力中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互换通"运行机制迎优化。 自2023年5月15日上线以来,"互换通"为境外投资者开展人民币资产配置提供了便利、高效的利率风险 管理工具,交易清算等机制安排运转顺畅,境内外投资者积极踊跃参与,业务量持续上升。截至2025年 8月底,已有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82家境外投资者累计达成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1.5万余笔、名义本金 8.15万亿元。 202 ...
“互换通”运行机制迎优化!提高每日净限额至450亿元
证券时报· 2025-09-25 10:29
"互换通"运行机制迎优化。 为进一步提升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下称"互换通")市场活力,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下称交易中心)9月25日发布消息称,将在中国人民银 行指导下优化"互换通"运行机制。具体措施包括建立"互换通"报价商动态调整机制,并扩充报价商队伍。完善每日净限额动态评估机制,并自2025年10月13 日起提高每日净限额至450亿元。 自2023年5月15日上线以来,"互换通"为境外投资者开展人民币资产配置提供了便利、高效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交易清算等机制安排运转顺畅,境内外投资 者积极踊跃参与,业务量持续上升。截至2025年8月底,已有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82家境外投资者累计达成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1.5万余笔、名义本金8.15 万亿元。 2024年5月,"互换通"机制安排迎来优化,推出以国际货币市场结算日为支付周期的利率互换合约、历史起息的利率互换合约及合约压缩功能等。今年5 月,"互换通"机制得到进一步优化,包括延长合约期限,扩充产品谱系等。 随着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利率互换的兴趣不断提升,对"互换通"产品需求不断增加。此前已有部分市场机构建议,扩大"互换通"交易限额,丰富"互换通"产品 ...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将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优化“互换通”运行机制
上海证券报· 2025-09-25 09:51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自2023年5月15日上线以来,"互换通"为境外投资者开展人民币资产配置提供了便利、高效的利率风险 管理工具。截至2025年8月底,已有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82家境外投资者累计达成人民币利率互换交 易1.5万余笔、名义本金8.15万亿元。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消息,为进一步提升互换通市场活力,更好满足境外投资者 管理人民币利率风险的需求,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将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优 化"互换通"运行机制。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建立"互换通"报价商动态调整机制,并扩充报价商队伍。二 是完善每日净限额动态评估机制,并自2025年10月13日起提高每日净限额至450亿元。 未来,交易中心将继续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与两地基础设施、境内外市场参与者紧密合作,持续优 化"互换通"机制安排,助力中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打造利率“定价锚” 外滩15号见证30年金融变迁|活力中国调研行
第一财经· 2025-09-11 14:40
日均成交超10万亿元,平均每秒交易突破1亿元 在热播剧《繁花》中,汪小姐因抓住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的机会赚到了"第一桶金"。"这一情节,折 射出中国早期外汇市场化改革的缩影——在人民币汇率并轨和统一银行间外汇市场建立的背景下,中国 外汇交易中心应运而生。"在外汇交易中心二楼的历史展厅里,讲解员向记者讲述了外汇交易中心的诞 生背景。 同年,外汇交易中心正式入驻外滩15号这栋具有百年历史的建筑。这里曾是中国首家中外合资银行—— 华俄道胜银行上海分行的所在地。自1994年落户以来,外汇交易中心在承接历史的同时,开启了利率市 场化改革的进程,并逐渐成长为中国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大型基础设施"。 外汇交易中心党委委员、副总裁董忆伟回忆道,成立初期,银行间市场交易规模有限,产品和服务单 一,主要服务对象是国内银行。而经过30年发展,如今中国银行间市场已跻身全球前列。 目前,外汇交易中心服务范围覆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0家机构,业务涵盖货币市场、债券市场、 外汇市场及各类衍生品,人民币也已成为全球第四大交易货币。 在金融市场的脉搏跳动中,有一个数字牵动着所有资金交易员的神经——DR007。作为银行间市场7天 ...
对全球投资者敞开大门 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生机蓬勃
搜狐财经· 2025-09-10 10:10
市场地位与规模 -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托管中国债券市场规模达189万亿元 稳居全球第二 [1] - 为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1170家境外机构投资者提供便捷渠道 这些机构持有中国债券总规模达4.23万亿元 [1] 开放创新举措 - 2017年上线债券通机制 包含北向通和南向通 构成连接中国与全球债券市场的双向桥梁 [1] - 推出《中欧绿色债券共同分类目录》 被市场喻为国际认可的绿色标签 已有276只债券经该标准认证 [2] - 将交易时间延长至每日20个小时 覆盖亚洲欧洲和北美主要交易时段 [2] 上海金融开放成效 - 上海持牌金融机构总数达1796家 其中外资机构556家占比近三分之一 [2] - 2024年通过自由贸易账户开展的离岸经贸业务结算量达1069亿元 [2] 未来发展方向 - 围绕建设全球人民币交易主平台目标 进一步拓展离岸回购跨境认购等业务 [2]
平均每秒交易超过1亿元,这里是中国金融市场的“大动脉”
搜狐财经· 2025-09-10 09:06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展历程 - 1994年汇率并轨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同年成立[1] - 成立初期银行间市场交易规模小且服务对象仅限于国内银行 经过30年发展已成为全球排名靠前的交易市场[3] - 银行间市场交易规模年均增长率超过35% 2024年本外币市场成交规模达2617万亿元 日均成交量10.5万亿元[5] 市场地位与业务规模 - 债券市场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 总存量约190万亿元 银行间债券市场占比88%[5] - 服务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6000家机构 业务范围涵盖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的现货与衍生品交易[3] - 本外币市场成交量占中国主要金融要素市场70% 每秒交易额超过1亿元[5] 对外开放举措 - 境外法人机构参与数量超过1100家 境外投资者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约4万亿元 2024年现券交易量19.1万亿元[7] - 提供结算代理/债券通北向通/互换通等引进服务 以及南向通走出去服务 交易时长延长至20小时连续交易[7] - 债券通北向通自2017年上线已有834家境外机构入市 南向通自2021年上线已扩展至非银机构[7]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 上海持牌金融机构1796家 其中外资机构556家占比近三分之一[9] - QFLP试点吸引99家国际资管机构 QDLP试点吸引66家国际资管机构[9] - 沪港通/债券通/互换通等互联互通机制持续深化推进[9]
“北向互换通”延长产品合约期限至30年
金融时报· 2025-08-08 08:00
北向互换通超长期限合约上线 - 6月30日北向互换通正式推出超长期限利率互换合约 期限延长至30年 [1][2] - 上线首日25家境内外机构参与 完成56笔交易 名义本金规模达15.3亿元人民币 [1] - 三方基础设施包括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上海清算所和香港场外结算公司联合推出 [2] 市场背景与需求 - 境外投资者持有中国30年期国债规模突破千亿元 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 [2] - 境内30年期国债期货市场成交量维持高位 反映对超长期利率风险管理工具的迫切需求 [2] - 国际养老金和主权财富基金等长期资本将超长期限国债作为核心配置资产 [2] 产品创新意义 - 实现利率互换曲线全期限覆盖 构建覆盖全期限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 [1][3] - 填补超长期限利率管理工具空白 为保险和养老金等长期资金提供精准久期匹配工具 [3] - 提升跨境投资策略多样性 支持国际投资者构建更复杂的利率曲线交易策略 [3] 市场运行情况 - 北向互换通自2023年5月上线以来累计交易清算7.16万亿元 [4] - 吸引82家境外机构参与 日均交易量超百亿元 [4] - 已成为境外投资者管理人民币资产利率风险的主要渠道 [4] 制度与服务优化 - 推出《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清算衍生品协议》 简化谈判要素 [5] - 推出以国际货币市场结算日为支付周期的利率互换合约 对接国际交易规则 [5] - 允许使用债券通持有的国债和政金债作为合格抵押品 降低交易成本 [5] 费用优惠措施 - 交易中心与上海清算所全额减免北向互换通交易及清算费一年 [4] - 银行间市场同步延长集中清算合约期限 [4] 未来发展规划 - 将继续丰富互换通产品序列 包括推出以LPR为参考利率的利率互换合约 [2][6] - LPR利率互换合约扩容将适应LPR在贷款定价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6] - 完善风险管理框架 推动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协同发展 [5]
央行等部门拟进一步丰富“互换通”产品类型
证券日报· 2025-08-08 07:24
互换通业务发展 - 互换通于2023年5月15日正式上线 业务量持续上升 截至2025年4月末累计达成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1.2万多笔 名义本金总额约6.5万亿元人民币 [1] - 2024年5月优化机制安排 推出以国际货币市场结算日为支付周期的利率互换合约 历史起息利率互换合约及合约压缩功能 便利境外机构管理人民币利率风险 [1] - 涉及20家境内报价商与79家境外投资者 提升境外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意愿 [1] 产品优化措施 - 拟延长利率互换合约期限至30年 满足市场机构多样化风险管理需求 [2] - 扩充产品谱系 推出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参考利率的利率互换合约 [2] - 两地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机构将陆续上线优化措施 促进内地与香港金融衍生品市场协同发展 [2] 政策导向 - 贯彻落实稳步推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战略部署 推动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 [1][2] - 持续完善相关机制安排 稳步推动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 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2] - 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繁荣发展 基于互换通运行经验及境内外投资者意见建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