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小院
icon
搜索文档
在北京西瓜大棚拍短视频,巴西农村发展部长记录中国经验
新京报· 2025-05-15 05:42
中巴农业合作进展 - 巴西农村发展与家庭农业部部长保罗·特谢拉考察中国农业大学及北京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关注中国小农户现代化经验 [1] - 特谢拉表示中国抗击饥饿与贫困的经验值得巴西借鉴,中国做法可为巴西500万小农户提供参考 [1] - 特谢拉拍摄短视频记录中国合作社经验,计划通过社交媒体向巴西农民推广 [1][5] 科技小院合作成果 - 中国农业大学与巴西合作建设两家科技小院,打造多主体创新平台促进巴西家庭农业发展 [2] - 科技小院模式有效提升巴西农业产量并帮助农民增收,特谢拉称其"为巴西农民带来新希望" [2] - 双方计划新增农业机械、畜牧学等领域合作办学,共建家庭农业机械化人工智能化联合实验室 [2] 农机合作需求 - 巴西小农户机械化水平较低且地域分布不均,南部多东北部少 [3] - 巴西政府已制定关税等激励政策引进中国农机,现有许多巴西农户使用中国农机产品 [3] - 特谢拉希望更多中国小型农机进入巴西,并学习中国农业生产数字化经验 [3] 合作社运营模式 - 北京顺义农机服务合作社有365个成员,提供全程机械化服务 [4] - 昌平合作社采用全自动立体种植模式,配备巡检机器人、水肥一体灌溉设备等 [4] - 合作社联合运营模式可覆盖1400家农户,形成生产、销售、文旅、工业化等分工合作 [6] 未来合作方向 - 特谢拉希望在中巴农业合作框架下加强合作社经验交流 [6] - 两国农产品贸易额有望进一步增长,中国是巴西农产品最大进口国 [3] - 合作不仅惠及巴西农业,对拉美国家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3]
全国157家培养单位已设立科技小院1800余个
科技日报· 2025-05-11 01:10
科技小院发展现状 - 全国157家培养单位已设立科技小院1800余个,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1] - 在坦桑尼亚、巴西等11个国家建设国际科技小院14个 [1] - 自2009年成立首家科技小院以来,曲周县在高产高效技术采用、粮食总产量、农民增收等方面显著提升,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1] - 邯郸市累计设立42家科技小院,实现20个县(市、区)全覆盖,研发推广250多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 [1] 科技小院运营模式 - 采用"2+X"试验模式,"2"为优化改进方案和传统生产方案,"X"为专项攻关特定生产问题 [2] - 每个小院需调研30个农户,跟踪监测50个地块,组织百亩示范方,师生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 [2] - 已发展出"3+X""4+X"多元试验模式 [3] 科技小院成果案例 - 曲周县4名研究生在千亩土地上开展小麦—玉米绿色种植试验,实现中低产盐碱地千亩示范方"绿色吨半粮"突破 [3] - 试验成果包括增产40%以上,增效40%,减排46%,节水30%,每亩地平均增收795元 [3]
中国之声一线调研丨数商兴农科技小院织密全国科技小院协作网 优质农产品如何在田野“种得好”、在电商“卖得俏”?
央广网· 2025-04-29 02:20
科技小院发展现状 - 全国已建成1800多个科技小院,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1] - 2024年、2025年科技小院连续两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1] - 科技小院间互通共享不足,与产业、市场结合不够紧密,科技成果规模化应用难 [1] 数商兴农科技小院创新模式 - 全国首个聚焦"数字商业+新农人培养"的科技小院在云南大理古生村揭牌 [1] - 由高校、政府和电商平台联合建设,旨在织密全国科技小院协作网 [1] - 通过协作网"打捞"全国1800余个科技小院的优质农产品,进行统筹和产销对接 [1] 电商平台与科技小院协作 - 通过协作网严选优质农产品,如四川峨边笋用竹科技小院的冷笋和广西北海海岸带生态农业科技小院的虾干在电商平台直播间迅速售罄 [2] - 拼多多副总裁侯凯笛透露,数商兴农科技小院近期上线了100余个SKU,覆盖全国20余个科技小院的优质农产品 [4] - 电商平台直接采购科技小院产品,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消费者能以合理价格购买高品质农产品 [4] 科技小院对农业生产的提升 - 古生村科技小院在南庄推广鲜食玉米种植技术,单根重量从300-400克提升至500克以上,价格从几毛钱提升至近5元 [10] - 科技小院帮助农户提升种植水平,减少肥料和农药用量,同时解决销售问题 [7] - 通过市场刺激农户采用绿色、标准化种植技术,实现环境友好和经济效益双赢 [7] 未来农业模式展望 -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提出未来农业模式:80%土地用于粮食生产,20%土地用于高品质农产品 [11] - 科技小院通过"产学研用商"结合,推动绿色种植和精准产销对接 [11] - 优质农产品形成良性供需循环,满足消费者对特色和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11]
支持科技小院扎根农村助农惠农
经济日报· 2025-04-19 22:08
科技小院模式发展现状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科技小院扎根农村助农惠农,科技小院是集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1] - 科技小院连接高等学府与田间地头,通过"四零"科技服务(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零费用)提升农民能力,培养新时代乡村人才[2] - 截至2024年,全国已建成科技小院1800多个,157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参与,2700余名专家和1万余名研究生入驻,覆盖31个省(区、市)[3] 科技小院运营模式与成效 - 形成高校—科研院所—学生—农资企业—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户多元合作平台,每年1万多名研究生和2000多名专家开展科研实践[3] - 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和产业竞争力,与大型企业合作帮助农民实现从"种得好"到"卖得好"[3] - 推广绿色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校地合作加强农村党建与干部培训,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2] 科技小院发展阶段与升级方向 - 从1.0版参与式科技创新服务模式逐步升级至4.0版集群引领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协同创新模式[5] - 当前处于数量快速扩张的初级发展阶段,需解决发展不平衡、管理机制不健全、经费保障不足、数据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4] - 未来需加强顶层设计,聚焦产业"卡脖子"难题攻关,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并在农业国际合作中输出"中国标准"和"中国方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