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直播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快手直播大舞台全国超过2000个 助力各地打造文旅新名片
央广网· 2025-08-20 12:56
直播大舞台模式发展现状 - 快手直播大舞台已成为现象级文旅新爆款,2024年已覆盖全国31个省、200多个城市,总数超过2000个[1] - 唐薇快手账号单场直播线上观众突破百万,千岛湖场次达到480万观众量,是当地人口的十倍[1][9] - 该模式创造"线上爆火、线下打卡"效应,成功催生文旅新地标[1] 文旅融合创新路径 - 淳安县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试点,探索出"直播+文旅"新模式,通过直播矩阵培育和人才培训强化文旅农业赋能[2] - 社科院专家指出直播大舞台实现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留量",推动文化实体化与实体文化线上化的双向融合[5] - 阿尔法城通过直播搭建商户与游客互动桥梁,形成"日游千岛湖、夜享阿尔法"的全天候文旅场景[4] 夜间经济激活成效 - 直播大舞台带动周边夜市消费,煎饼摊、烧烤摊等商户流量骤增,实现实打实增收[6][8] - 夜市吸引多元从业者参与,包括退休人员补充养老金和年轻上班族发展副业[6][8] - 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评价直播整合文化、旅游、经济要素,成为城镇消费激活的核心引擎[9] 政企协同推进机制 - 项目由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协调,其下属公益直播专业委员会推动,快手平台提供支持[2] - 淳安县深化与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合作,利用平台优势赋能地方文旅产业发展[2] - 直播大舞台被纳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浙江省缩小"三大差距"政策框架[2]
上海虹桥“直播经济15条”来了
国际金融报· 2025-08-04 12:47
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直播经济发展计划 核心目标与规划 - 到2026年打造一批百亿级直播电商基地,建成上海直播经济集聚区重要载体 [2] - 培育集聚具备产业链整合能力的直播平台和MCN机构,发布20个特色直播场景及选品标准 [3] - 形成"一个中心、一个服务港、N个特色基地"的发展布局,联动长三角并辐射全球 [5] 现有基础与优势 - 已集聚虹桥品汇、容么么等市级直播电商基地,其中3家入选全市直播电商实践案例(占比25%) [2] - 虹桥品汇在进博会期间累计开展14场直播,第六届进博会成交额160万元,第七届场观50万人次 [3] - 虹桥丝路电商国家馆达22个,上半年伙伴国出口贸易额增长29% [6] 具体举措 全球展会直播中心 - 强化直播主体培育,优化国家会展中心直播生态,上半年办展面积400.3万平方米 [5] - 通过"直播+展会"模式提升溢出效应,如孕婴童展三天直播交易额超越"618"大促 [5] 直播经济走出去服务港 - 对走出去的直播平台/MCN给予总部奖励、贴息等资金支持 [6] - 探索跨境商品溯源、数字人主播等创新,虹桥品汇推出"丝路地平线"培训项目 [6] 特色基地建设 - 建立"直播+电商"基地、"直播+专业服务"基地,打造消费品牌 [7] 要素保障支持 - 中国银行定制"惠民贷""便民贷"等信用类金融服务方案,支持轻资产直播小微企业 [4] - 依托专项担保政策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费和利息补贴 [4]
高度同质化!这个片区或存隐忧
搜狐财经· 2025-08-03 09:10
上海直播经济发展现状 - 上海直播电商零售额2024年突破4937亿元,占全国总量10.5%,连续三年居城市首位[2] - 上海已形成"平台-服务商-品牌-消费者"的完整产业链闭环,各环节协同效应显著[2] - 2025年上海直播间获客成本超60元/人,相比2023年几乎翻番,中小商家利润空间受挤压[3] - 热门品类直播间内容同质化严重,85%的服饰、美妆直播间存在场景和话术雷同[3] 上海各区直播经济规划 - 杨浦区目标到2027年直播经济规模达1000亿元,重点发展"直播+数字电商""直播+数字内容""直播+跨境贸易"[6] - 长宁区目标到2026年直播经济主体超250家,打造"时尚消费为引领、直播人才为特色"的集聚区[6] - 松江区构建"两带四片多点"空间布局,目标2027年网络交易额突破1500亿元[6] - 虹桥商务区计划打造百亿级直播电商基地,突出"丝路电商"和跨境电商特色[6] 主要平台发展情况 - 抖音电商华东总部2024年本地生活业务GMV突破1200亿元[3] - 小红书直播电商用户2025年复购率达58%,远超行业平均水平[3] - B站"知识带货"模式科技区UP主直播转化率同比提升230%[3] 区域差异化竞争优势 - 松江影视基地在"影视+直播电商"领域具有独特资源优势[7] - 长宁区依托外国友人圈发展国际化直播经济[8] - 杨浦区已形成抖音、B站、美团等龙头企业集群,年营收总和超8000亿元[8] - 徐汇滨江已形成成熟的文化传媒生态圈,聚集腾讯、阿里巴巴等头部企业[9] 杨浦滨江发展挑战 - 城市界面尚未完全更新,渔人码头办公空置率高,内环外区域租金低于3元/㎡[11] - 面临虹口北外滩和苏州河沿线产业发展的竞争压力[11] - "YOUNG直播经济伙伴计划"试图通过补贴政策吸引年轻群体[10]
直播经济助力“展品变商品”
搜狐财经· 2025-08-02 02:16
直播经济发展行动计划 -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将打造长三角虹桥直播产业带选品基地 目标到2026年培育一批百亿级直播电商基地和具有产业链整合能力的直播平台及MCN机构 [1] - 计划通过"会展直播""领事直播"等特色IP活动 推动进博会"展品变商品""参展商变投资商"的转化 [1] - 该行动旨在助力上海建设"直播电商之都"和"品质直播第一城" 同时强化虹桥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功能 [1] 产业空间布局 - 将构建"一个中心、一个服务港、N个特色基地"的直播经济体系 其中全球展会直播中心将整合进博会资源打造"进博同款""丝路电商好物"等选品中心 [2] - 直播经济走出去服务港将提供跨境服务 N个特色基地包括"直播+产业"等垂直领域基地 [2] - 全球展会直播中心将建立线上线下联动机制 发布直播电商选品标准 促进常年展销平台转型升级 [2] 核心业务模块 - 重点开发"进博同款""国家馆"等选品中心 配套共享直播间设施 [1][2] - 通过"6天+365天"模式延伸进博会效应 扩大选品规模并提升能级 [2] - 特色直播活动包含"会展直播"等创新形式 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1]
直播经济助力“展品变商品”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将打造一批百亿级直播电商基地
解放日报· 2025-08-02 02:11
直播经济发展行动计划 - 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发布《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全力推进直播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旨在打造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长三角虹桥直播产业带选品基地 [1] - 目标到2026年打造一批百亿级直播电商基地,培育和集聚一批具备产业链整合能力、带动作用强、国内有影响力的直播平台和MCN机构 [1] - 通过直播经济助力进博会"展品变商品""参展商变投资商",推动上海打造"直播电商之都"和"品质直播第一城" [1] 直播经济布局 -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将形成"一个中心、一个服务港、N个特色基地"的直播经济高质量发展布局 [2] - "一个中心"即建成线上线下联动的全球展会直播中心,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打造"进博同款""丝路电商好物""国家馆"选品中心和共享直播间 [2] - "一个服务港"即打造直播经济走出去服务港,"N个特色基地"即建设"直播+产业"等特色基地 [2] 直播经济特色活动 - 依托进博会开展"会展直播"特色直播活动,推出"领事直播"等特色IP [1] - 以直播经济促进"6天+365天"常年展销平台转型发展,扩规模、提能级,发布直播电商选品标准 [2]
大虹桥发布“直播经济15条”:到2026年打造一批百亿级直播电商基地
新浪财经· 2025-08-01 04:48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直播经济发展行动计划 核心目标 - 到2026年打造一批百亿级直播电商基地 [1] - 培育集聚具备产业链整合能力的直播平台和MCN机构 [1] - 建立直播经济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并发布20个特色直播场景 [1] - 推动直播经济主体国际化布局以强化国际贸易中心功能 [1] 重点任务领域 全球展会直播中心建设 - 建成线上线下联动的全球展会直播中心 [1] 直播经济服务港 - 打造直播经济走出去服务港 [1] 产业融合基地 - 建设"直播+产业"等特色基地 [1] 要素保障体系 - 完善直播要素保障体系包含15项具体任务 [1] 量化指标 - 明确百亿级(billion)规模直播电商基地目标 [1] - 计划发布20个标准化直播场景及选品指南 [1]
杭州商业10年:购物中心数量飙升113个,诞生全国客流TOP1
36氪· 2025-07-24 02:48
城市发展与商业格局重塑 - 杭州通过G20峰会和亚运会累计吸引全球媒体曝光超百亿次,推动城市国际知名度跃升[1] - 2015-2024年杭州GDP从1万亿元增长至21860亿元,十年增长117.4%[2] - 地铁运营里程从80多公里增至500多公里,形成多中心商圈格局[2] - 后亚运时代场馆转型为"赛演经济+城市生活"综合体,未来科技城建设高铁新城[1] 商业地产规模扩张 - 购物中心存量从2015年338.18万方增至2024年1345.15万方,增长近3倍[2] - 购物中心数量从36家扩张至149家[2] - 2017年商业地产新增供应达173.59万平方米峰值,同比激增44%[4] - 2024年人均购物中心面积1.08㎡/人,全国排名第5[4] 本土商业巨头表现 - 杭州大厦2021年销售破百亿,成为浙江首家百亿级商场[7] - in银泰商业全国在管项目32个,年客流超3亿人次,销售额350亿元[8] - 杭州湖滨银泰in77 2023年客流8500万人次,销售额破百亿[10] - 银泰百货数字化转型升级,首创"INTIME365会员"和喵街APP[12] 外来商业势力布局 - 龙湖在杭州已布局14个天街项目,另有5座在筹备[19][20] - 华润万象生活形成完整产品矩阵,杭州万象城2024年销售额破百亿[21] - 印力西溪印象城入选首批公募REITs,2024年销售额37.59亿元[23] - 港资企业恒隆、新鸿基、新世界等豪掷数百亿布局高端商业[28][30][31] 特色商业与创新模式 - 非标商业如杭州天目里、玉鸟集成网红打卡地[32] - 2023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18737亿元,全国第一[32] - 银泰百货通过直播吸引90%新客,遥望科技打造遥望X27主题公园[32][33] - 商业与直播经济深度融合,探索"线上直播+线下商场"新模式[33]
盐城东方集团以会展经济打造产城融合标杆
新华日报· 2025-07-14 06:24
作为盐城会展经济核心载体,近年来,盐城东方集团现代服务业重点板块——盐城国际会展中心以"会 议、展览、赛事、宴会"核心思路,近3年打造逾百场展会活动,拉动数百亿经济效应,实现业务"新突 破"、书写会展"新精彩"、赋能城市"新发展",为会展业融入区域格局交出"最优解"。 "会"联四海, 构筑开放合作"强磁场" 作为盐城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会展综合体,这里既是国际经贸"会客厅",也是思想交锋"智慧场"。近 3年,30余场高规格展会轮番登场,使其成为长三角北翼对外开放重要平台。 5月以来的盐城国际会展中心,各类展会活动如火如荼。盐城投资环境说明会吸引50余家世界500强、30 家央企国企、10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及国际商协会代表共襄盛会,见证30个重大项目签约;AD次元新星 动漫游戏博览会掀起Z世代青春风暴,7000名二次元爱好者参与,创下盐城动漫展会规模新纪录……以 高标准服务为支撑,单日万人潮涌带动3公里商圈业绩飙升50%,酒店均价环比上涨30%,充分释放会 展经济辐射效应。 "赛"引热潮, 激活千万流量"新引擎" 从热血沸腾的电子竞技到科技感十足的青少年科创赛事,盐城国际会展中心国展中心近年来成功承办玉 麒麟C ...
职业弹幕首次遭罚,商家不要再动“歪脑筋”
中国经济网· 2025-06-30 05:19
直播电商虚假弹幕事件 - 北京某公司因雇佣"职业弹幕人"在直播间发布夸大产品减肥效果的虚假信息被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10万元罚款 这是全国市场监管领域直播电商"职业弹幕人"首案 [1] - 虚假弹幕通过营造火爆抢购假象诱导消费者冲动购买 导致消费者购买到与宣传不符的商品 [1] - 此类行为不仅侵犯消费者权益 还污染网络消费环境 导致直播行业不正当竞争 [1] 行业监管与规范 - "职业弹幕人"已形成产业化、规模化黑灰产链条 包括定制话术模板、批量注册账号、定时发送弹幕等"一条龙服务" [2] - 仅靠单次处罚难以根治问题 需要监管部门加强执法力度 平台强化内容审核 多方协同治理 [2] - 此次处罚为网络交易经营者敲响警钟 要求必须全面、真实、准确、及时披露商品或服务信息 [1] 行业发展方向 - 直播经济健康发展需要减少虚假宣传 真诚和产品价值才是吸引消费者的关键 [2] - 商家应注重产品打磨和质量提升 而非操控评价和虚假宣传 [1]
南博会开启“第二卖场” “直播客”热销各国商品
中国新闻网· 2025-06-23 16:14
南博会直播经济盛况 - 第9届南博会线下展馆面积达16万平方米,线上直播开辟"第二卖场",客商和主播通过手机直播将展馆搬到线上[1] - 东南亚馆特色食品如越南咖啡、泰式海苔成为直播主角,斯里兰卡国家馆直播间设在"永不落幕的南博会"展馆内,缅甸古树茶和五谷杂粮热销[1] - "贸易无忧"平台新设5个直播间,来自美国、斯里兰卡、赞比亚等国的40余位"洋主播"轮番登场,6天内计划开展60场直播推介云南产品[1] 跨国直播电商案例 - 斯里兰卡留学生阿旺首次直播带货,计划毕业后回国创办企业促进中斯商品线上流通[1] - 美国网红主播乔丹·伊丽莎白曾创下一小时1000美元销售额记录,希望通过南博会拓展与中国及东南亚观众连接[1] - 斯里兰卡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娜丽卡·科迪卡塔连续两年参与直播,认为这是国家间交流合作的新方向[2] 直播电商行业数据 - 中国已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市场地位,2024年1-11月全国直播电商零售额达4.3万亿元[2] - 第8届南博会线上线下累计销售额超5亿元,本届持续升级数字化平台功能[1] - 中国和南亚东南亚国家占全球约半数人口,是线上经济新兴市场[1] 东南亚市场趋势 - 老挝年轻人喜爱使用中国购物软件,未来将有更多人学习网络直播[2] - 柬埔寨青年参与网络内容创作培训,计划通过直播向本国观众展示中国见闻[2] - 多国驻华大使、领事、留学生和网络达人通过直播推介各国特色商品及人文风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