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隐私保护

搜索文档
传苹果(AAPL.US)就欧盟信息共享新规提起上诉 称威胁用户隐私与创新
智通财经网· 2025-06-02 07:03
苹果对欧盟DMA条款提出上诉 - 苹果公司已向欧盟委员会提起上诉,反对《数字市场法》中要求其向第三方开发商开放用户数据访问权限的条款 [1] - 争议焦点集中于欧盟要求苹果向外部开发者开放多项核心功能,包括允许非苹果品牌的智能手表和耳机实现WiFi配对及接收通知功能 [1] - 苹果需在5月30日前就特定互操作性要求提出申诉 [1] 苹果的立场与担忧 - 苹果发言人表示DMA要求将迫使公司共享敏感用户数据,包括公司自身都无法获取的私人信息,为欧盟用户带来巨大隐私风险 [1] - 苹果在去年12月的报告中警告DMA的互操作性条款可能被滥用并泄露用户隐私 [1] - 苹果强调其技术生态的独特性源于设备间的无缝协作,欧盟的要求将摧毁这一基础,同时建立高成本、扼杀创新的流程 [1] 涉及的其他科技公司 - Meta、谷歌、Garmin和Spotify等企业已通过DMA要求获取用户通知内容和存储的WiFi网络信息 [2] - 苹果认为这些规则针对性极强,将限制公司在欧洲推出创新产品的能力,导致用户体验受损 [2] DMA的影响与行业反应 - 欧盟委员会推动DMA的初衷是打破科技巨头垄断,促进数字市场竞争 [2] - 依赖App Store生态的中小开发者普遍欢迎DMA,认为这将改善应用分发环境 [2] - 苹果警告称规则仅针对苹果而非其他企业,可能造成市场扭曲 [2] 监管动态与潜在影响 - 苹果与Meta在今年4月已成DMA首批被罚企业 [2] - 欧盟监管机构正密切关注头部科技公司的合规进展 [2] - 此次上诉或成为DMA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法律战 [2] - 若苹果败诉,其封闭生态系统将遭遇重大冲击,可能引发全球科技行业监管连锁反应 [2] - 若苹果胜诉,则可能延缓欧盟数字市场改革进程 [2]
深蓝汽车再回应车机广告争议:将严格遵循“驾驶场景不推送”原则
贝壳财经· 2025-05-31 01:06
车机广告争议事件 - 公司因车机系统推送福利权益引发争议并公开道歉[1] - 推送内容被误认为商业广告但实为老车主专属福利[2] - 公司承诺未来严格遵循"驾驶场景不推送"原则[3] - 已撤下车机开屏福利提醒并停止通过该渠道推送权益信息[2] - 推送仅在车辆启动完成且未行驶的静态状态显示[3] 隐私协议争议 - App隐私协议更新与车机推送事件无关联[5] - 隐私协议调整是为响应监管要求强化数据安全[6] - 新增第三方SDK调用位置信息时的用户授权流程[6] - 公司否认存在未经授权收集用户信息的行为[1][6] - 强调始终将用户隐私保护置于首位[6] 公司整改措施 - 已启动内部流程整改用户沟通与服务设计[4] - 完成车机系统优化并调整信息推送方式[2] - 未来将通过手机App、短信等更友好渠道传递信息[3] - 重申严格遵守数据安全法规的立场[6]
加强隐私保护,苹果阻止Mac应用随意读取剪贴板
36氪· 2025-05-16 10:46
苹果隐私保护新政策 - 公司将在macOS 16推出新功能,阻止Mac应用未经授权获取用户剪贴板内容[1] - 系统将实时监测应用对剪贴板的非授权访问行为,并触发警示弹窗[3] - 用户可自行设置应用读取剪贴板的权限,包括始终允许、永不允许或每次请求[3] 剪贴板隐私风险 - 应用在后台持续读取剪贴板内容存在严重隐私威胁[3][5] - 剪贴板成为部分开发者绕过监管获取非必要数据的工具[8] - 剪贴板内容在下一次复制前会保留,导致跨应用信息泄露风险[10] 行业隐私保护现状 - 应用开发者曾通过拒绝服务强制用户授权非必要权限[6] - 2021年工信部规定应用不得因用户拒绝非必要权限而限制基本功能[6] - 不同应用间互操作性差,剪贴板成为跨应用数据交换的主要桥梁[8] 用户隐私意识 - 剪贴板隐私威胁不易被察觉,缺乏像摄像头、麦克风那样的关注度[10][12] - 公司通过新功能教育用户剪贴板内容也属于个人隐私[12] - 行业期待微软在Windows中跟进类似隐私保护功能[12]
谷歌付近14亿美元达成隐私和解,创其对单一州最高赔偿记录
南方都市报· 2025-05-12 12:05
和解金额与纪录 - 谷歌同意支付13 75亿美元与得克萨斯州达成和解 创下谷歌对美国单一州就类似隐私问题的最高赔偿纪录 [2] - 此次和解金额远超2022年谷歌向美国40个州支付的共计3 915亿美元赔偿金 [2] - 2024年7月 Meta因未经授权使用用户生物识别数据向得克萨斯州支付14亿美元和解金 [3] 诉讼原因 - 谷歌被诉三项侵犯用户隐私行为:非法追踪和记录用户位置信息 误导用户理解隐身模式 未经同意收集数百万个生物识别标识符(人脸 语音 指纹等) [2] - 和解涵盖了针对搜索引擎及应用程序的多起单独诉讼 [2] 公司回应 - 谷歌不承认任何不当行为或责任 且无需对被诉功能政策作出更改 因相关政策已提前宣布和实施 [2] - 公司表示将建立更强大的隐私管理机制 [2] 和解细节 - 得克萨斯州总检察长办公室暂未披露和解资金用途及协议详细条款 [2] - 协议正式实施前需进一步细化内容 [2]
Kimi上线信源质量徽章,并与财新正式达成版权合作|合规周报(第188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8 03:14
Kimi与财新传媒合作及信源质量徽章 - Kimi母公司月之暗面宣布与财新传媒达成版权合作,当用户提问财经相关内容时,Kimi将结合财新传媒旗下专业报道生成答案 [1][2] - 公司上线专业信源蓝V徽章系统,帮助用户识别高质量信源,点击引用来源可访问原始出处,目前认证包括《央视新闻》《人民日报》《财新》等权威媒体 [1][2] - 这是国内首家公开宣布与媒体版权合作的AI案例,此前测评发现Kimi曾直接输出《财新》版权内容,当时公司回应称正在进行灰度测试 [1] Anthropic警示AI被滥用引导舆论 - Anthropic发现Claude等AI模型被恶意组织用于"舆论引导服务",在X和Facebook上创建超100个机器人账号传播政治偏见内容 [3] - 与以往不同,组织不仅用AI生成内容,还利用AI自主决定机器人账号的互动行为(评论、点赞、转发),形成半自主的复杂社交机器人系统 [3][4] - 该服务已商业化,为多国不同政治目标的客户服务,公司预计随着AI智能体技术改进,这一趋势将持续 [3][4] Adobe推出内容真实性保护应用 - Adobe发布Content Authenticity应用公测版,可为图像嵌入隐形元数据和"禁止AI训练"标签,保护作品免遭AI训练 [5][6] - 应用支持批量处理50张JPEG/PNG图片,视频音频功能"即将推出",目前免费但未说明正式版收费情况 [5][6] - Adobe尚未与任何AI公司签署采用协议,正与顶级AI开发商洽谈以推广该标准,技术可抵抗截屏和二次传播 [5][6] 微博AI智搜隐私争议与电商退款政策调整 - 微博AI智搜被质疑分析用户非公开内容,公司回应称从未纳入"仅自己可见/好友圈可见"的微博数据,已调整功能避免造成用户不适 [7] - 电商行业包括拼多多、淘宝、京东等平台拟全面取消"仅退款"政策,改为由商家自主处理已收货的退款申请 [7][8] - 平台已就政策细节与监管部门多轮商讨,淘宝公告显示后续将不主动介入此类售后申请,由买卖双方协商 [7][8]
女生网购避孕套被骑手骚扰,饿了么回应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4-26 15:13
事件概述 - 成都一位消费者通过淘宝购买消毒液及避孕套,由饿了么配送员送货,遭遇配送员骚扰 [3] - 消费者质疑配送员如何知晓具体物品信息,怀疑包裹被拆或系统信息泄露 [6] - 消费者投诉后,骑手道歉并获得原谅 [9] 平台处理措施 - 饿了么平台拉黑涉事兼职配送员 [11] - 平台承诺对直接通过饿了么购买的商品提供隐私保护,特别是计生用品 [11] - 对于其他平台购买、饿了么配送的商品,建议联系原平台客服咨询 [11] - 商家已拉黑该骑手,不再让其接单 [11] 消费者权益保护 - 淘宝平台介入后给予等额购物券退款 [11] - 消费者未报警,选择原谅骑手 [11] - 平台明确禁止骑手骚扰消费者,属于服务态度问题 [11] 配送管理问题 - 配送员自称清点核对物品时可查看订单全部信息,包括买家联系方式 [11] - 配送员为兼职人员 [11] - 类似事件在其他平台也有发生,如美团骑手偷窃行为 [9][10]
百度发声:已报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9 12:54
百度回应"开盒"事件 - 公司正式回应称"开盒"信息并非源自百度,已就造谣内容报案 [1] - 坚决谴责窃取和公开他人隐私的网络暴力行为,对侵犯用户隐私行为零容忍 [2] - 内部实施数据匿名化、假名化处理,数据存储管理严格隔离和权限分离 [2] 百度内部调查结果 - 安全部门调取相关日志并查验当事人权限,确认数据非从百度泄露 [2] - 当事人谢广军无数据库相关权限 [3] - 调查发现海外社交媒体群存在大量免费个人信息 [3] 事件背景 - "谢广军女儿开盒"事件引发争议,公司安全负责人陈洋在内网发布调查说明 [2] - 3月17日完成取证,确认事件数据与百度无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