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场投资

搜索文档
外需波动叠加国内政策利好,港股市场震荡向上
银河证券· 2025-05-25 09:10
核心观点 - 外需波动叠加国内政策利好,港股市场震荡向上 [1] 本周港股市场回顾 指数涨跌幅 - 5月19日至23日,全球主要股指多数下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1.36%、恒生指数涨1.10%表现居前且恒生指数连涨七周,恒生科技指数跌0.65%表现居中 [2][4] - 港股一级行业9个上涨、2个下跌,医疗保健、工业、材料涨幅居前,分别涨9.54%、6.09%、6.02%;日常消费、房地产分别跌1.44%、1.01% [2][7] - 二级行业中,电气设备、医药生物等涨幅居前,日常消费零售、家庭用品等跌幅居前 [2][7] - 5月20日,三生制药与辉瑞就PD - 1/VEGF双特异性抗体SSGJ - 707签独家许可协议,三生制药获12.5亿美元首付款及最高48亿美元里程碑付款等 [7] - 5月21日,美国企图全球禁用中国先进计算芯片,中方将维护自身权益;5月22日,小米发布首款3nm旗舰处理器“玄戒O1”和首款长续航4G手表芯片“玄戒T1” [8] - 5月20日,我国1年期LPR降至3%、5年期以上降至3.5%,均降10个基点,国有六大行等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 [9] - 4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174亿元,同比增5.1%;1 - 4月,总额161845亿元,增长4.7%;4月,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增长大 [9] - 1 - 4月,中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降10.3%,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降2.8%,销售额同比降3.2%,房地产板块本周跌幅居前 [10] 资金流动 - 本周港交所日均成交金额2017.94亿港元,较上周降294.8亿港元;日均沽空金额233.24亿港元,较上周升2.74亿港元;沽空金额占成交额比例日均值11.57%,较上周升1.58个百分点 [2][13] - 本周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189.59亿港元,较上周升276.44亿港元;近7天,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建设银行等,大幅净卖出腾讯控股等 [2][14] 估值与风险溢价 - 本周港股估值总体上升,截至5月23日,恒生指数PE、PB分别为10.54倍、1.1倍,较上周五涨1.19%、1.18%,处2019年以来71%、71%分位数水平;恒生科技指数PE、PB分别为21.16倍、2.96倍,处2019年以来15%、61%分位数水平 [2][19] - 5月23日,10年期美国国债到期收益率上行8BP至4.51%,港股恒生指数风险溢价率4.97%,为3年滚动均值 - 2.1倍标准差,处2010年以来10%分位 [2][21] - 5月23日,10年期中国国债到期收益率上行4.15BP至1.7208%,港股恒生指数风险溢价率7.76%,为均值(3年滚动) - 0.86倍标准差,处2010年以来74%分位 [2][28] - 截至5月23日,恒生综合行业估值分化大,医疗保健等六个行业PE估值处2019年以来40%分位数以下 [30] - 截至5月16日,能源业等六个行业股息率高于5%,金融业等三个行业股息率处2019年以来60%分位数水平以上 [30] - 本周港股市场表现好于A股市场,截至5月23日,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下行2.23点至131.88,处2014年以来48%分位数水平 [2][30] 港股市场投资展望 - 外需关税前景不明,短期内抢出口需求高,市场情绪随贸易局势波动;国内降准降息利好落地,财政政策发力,政策效果将显现 [2][39] - 建议关注我国自主研发进度快且成果多的科技板块、受益于中美关系缓和的外贸板块、受益于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的板块 [2][39]
宁德时代赴港上市引热潮,港股科技消费红利成投资焦点
环球网· 2025-05-21 05:49
港股市场表现 - 宁德时代H股上市首日股价大涨16.43%,A股股价涨逾1% [1] - 港股主要股指延续反弹趋势,5月20日当日均涨逾1% [1] - 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年内累计涨幅分别为18.05%、17.82%、18.97% [1] 一级市场动态 - 宁德时代实现AH两地上市,布鲁可、古茗等新消费企业直接赴港上市 [3] - 部分热门企业获数千倍超额认购,多数企业上市后股价震荡走高 [3] - 港股今年新股融资规模暂居全球第一 [3] 政策与制度改革 - 内地与香港监管层推出多项政策助力企业赴港上市,简化流程并拓宽融资渠道 [3] - 港交所以FINI为代表的制度改革增强了IPO市场竞争力 [3] - 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便利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3] 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5月20日净流入63.32亿港元,5月以来累计净流入133.75亿港元 [4] - 年内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6187亿港元,占2024全年净流入金额的七成以上 [4] - 4月9日南向资金净流入355.86亿港元,创港股通开通以来单日净买入规模新高 [4] 后市展望 - 中期看好港股市场相对表现,人民币资产有重估空间 [4] - "科技+消费"是配置主线,科技看好硬科技方向,消费建议关注泛消费板块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