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搜索文档
鹤山址山镇强村富民公司首开药店,村集体经济再添新动力
南方农村报· 2025-05-15 06:32
公司合作与业务拓展 - 鹤山市腾云贸易有限公司与南北药行合作共建的南北药行惠民药店于5月13日正式开业[2][3][5] - 合作模式打破传统租赁方式,采用资源整合与实体化运营,将村集体资金转化为优质股权资产[11][12][13] - 公司业务多元化,涵盖农产品销售、工业产品销售、咨询服务及小型工程承接[20][21] 经营成果与财务表现 - 公司自2024年5月16日开业以来,半年内营业额超100万元,纯利润超12万元[24][25] - 通过电商平台和村企合作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并联带动兄弟镇街优质农产品推广[23][25][26] - 7个行政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显著提升,农户增收致富效果明显[24][26] 发展模式与战略规划 - 公司采用“国资注资+多村合资”股权合作模式,由址山镇7个村统筹整合成立[18][19] - 未来将以五金卫浴和硅能源产业平台为依托,重点发展特色产业销售业务[30][31] - 运营宗旨为“服务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持续深化企业合作经营[29][31] 社会效益与行业影响 - 合作药店成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6][7][8] - 南北药行承诺以一流服务标准满足园区员工及周边村民需求,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双赢[15][16][17] - 公司模式为村级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路径,整合本地土特产并丰富“鹤山优品”矩阵[26][27]
江苏泰兴:村强民富产业兴,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点燃乡村振兴“强引擎”
扬子晚报网· 2025-05-09 13:39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 江苏省泰兴市通过构建产权关系明晰、经营方式稳健的机制,激发农村经济组织创新产业业态,提升农村发展水平[1] - 泰兴市计划2023年实现村级集体经营性总收入突破4.4亿元,百万级经济强村占比提升至55%[7] 河失镇西黄村实践案例 - 黄英杰家庭农场通过1600亩土地流转建立现代化种植体系,采用"全程机械化+订单式产销"模式使亩均效益较传统模式增长4倍[3] - 西黄村通过资源活化利用实现年经营性收入95.68万元,计划2025年村集体收入突破115万元[3] - 该村正整合生产要素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健全联农带农机制[3] 宣堡镇三堡村创新实践 - 三堡村与平安集团合作成立强村公司,开发银杏、荞麦等康养产品,一季度实现销售额60万元,利润超10万元[5] - 项目直接带动30余名村民就业,并规划建设综合性教学基地预计年创收50万元[5] - 正在建设专属电商平台,目标年内为村集体新增收益50万元[5] 泰兴市整体发展规划 - 全市将推广"五种类型"发展模式,包括综合服务型、资产运营型等[7] - 重点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发展居间服务和社会化服务等新型服务经济[7]
保障外嫁女“证上有名、名下有权”(法治聚焦)
人民日报· 2025-04-29 22:3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核心内容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于2025年5月1日正式施行,旨在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促进共同富裕 [1] - 法律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特别法人",可依法从事民事活动且不适用破产法规定 [1] - 允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出资设立或参与设立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 [1] 法律地位与产权改革 - 法律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的经济合作社或股份经济合作社提供法律身份认证 [1] - 集体土地等资源主要通过承包、流转方式落实到农户等经营主体 [1] - 为资产雄厚的集体经济组织开辟发展新路径,推动建立产权明晰、治理科学的运行机制 [1] 成员权益保障机制 - 重点解决外嫁女权益保护问题,法律强制要求保障其"证上有名、名下有权"的收益分配权 [2] - 对国家公职人员成员身份作出严格规定,允许通过协商保留其既有权益 [2] 经营管理与收益分配创新 - 非成员但长期为集体作出贡献者可参与收益分配并享受集体福利 [2] - 允许采用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经营性财产参股等多元化经营模式 [2] - 法律推动盘活闲置土地房屋资源,培育乡村特色产业 [2]
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经济日报· 2025-04-17 22:08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背景与政策推进 -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为解决集体经营性资产归属不明、收益不清等问题 2015年在29个县(市、区)启动改革试点 [2] -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首次提出"新型集体经济"概念 要求构建归属清晰的产权制度 计划用5年完成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 [2] - 截至2020年末 53.1万个行政村完成产权制度改革 占全国总村数的94.9% 2021年改革进入深化阶段 [3] - 2018-2022年中央财政扶持10万个行政村发展集体经济 2023-2027年继续通过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支持 无经营收益村从19.5万个降至11.3万个 占比从35.8%降至20.6% [4]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化建设 - 2020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示范章程(试行)》 2021年出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 2023年修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 [5] - 截至2023年末 全国55.4万个村实行财务公开(占99.1%) 54.8万个村建立民主理财小组(占98%) 3万多个乡镇实行村会计委托代理制(涉及91.3%的村) [5] - 2023年全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总额达9.61万亿元 总收入7157.3亿元 2018年起连续开展资产监管提质增效行动 [6][7] 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践案例 - 陕西榆阳区赵家峁村2014年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 统一流转土地解决撂荒问题 靖边县马季沟村通过土地整治实现统一经营 [8][9] - 海南三亚吉阳区六盘村整合闲置房屋资源 与企业合作开发婚庆摄影基地 2023年出台闲置农房管理办法 [9] - 福建沙县区创新"林票制" 林票可作为股权凭证交易 国有林场与村集体合作激活林地资源 [10] 改革难点与突破路径 - 现存问题包括资产归属模糊(部分仅台账记录)、市场认可度低(政经未分离)、经营人才短缺(缺乏薪酬体系) [11] - 突破路径包括强化股份权能(探索抵押质押)、推进村社分账管理、5月1日施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建立人才薪酬制度 [12][13] 多元化发展模式 - 资源开发型:福建永泰芹草村募集5000万元开发景区 集体分红占利润10% 村民可分70%收益 [15] - 产业带动型:陕西礼泉袁家村打造民俗旅游产业链 2024年旅游收入超12亿元 村民人均纯收入15万元 [16] - 服务创收型:山东齐河西杨村合作社提供粮食生产全流程服务 2023年服务面积15万亩 收入86万元 [17] - 资产经营型:广东南海区通过物业出租和股权投资 2023年集体资产达591.92亿元 [18] - 主体组合差异:山东烟台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河北等地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促进规模经营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