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经济

搜索文档
“人文+经济”赋能昆山乡村全面振兴
新华日报· 2025-09-05 00:04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理论框架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理论命题 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1] - 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智慧结晶[2] -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文明逻辑 实现文化与经济交融互动融合发展[3] 乡村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 - 全面摸排乡村特色文化资源 健全传统村落调查评估和保护发展机制[2] - 拥有6个中国传统村落 17个省级传统村落 18个地市级传统村落[2] - 推动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 开展"咖啡下乡"行动融入现代文化元素[2] -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 创新构建乡村特色文化传承新场景[2] 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 深挖乡村特色文化IP 探索"金华腊肉"等特色非遗产业化路径[3] - 打造农耕体验 传统技艺体验等一批乡村文化产业实体[3] - 引入国资企业和社会资本 市场化运营推动文化与旅游康养业深度融合[3] - 创新发展"文化+农业"新业态 孵化"匹格村落"等农文旅融合IP[3] 乡村人才培育与组织建设 - 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用好青农讲习所和乡村大讲堂等平台载体[4] - 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 整合志愿服务力量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4] - 强化基层人文治理 完善村规民约和自治章程推进移风易俗[4] - 推进高素质农民学用贯通综合试点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和管理[5] 经济发展成效数据 - 2024年全市164个行政村村均总收入1349万元 村均经营性收入705万元[5] - 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减至1.76:1[5] - 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 组团式开展乡村建设工作[3] - 打造特色鲜明的乡村文旅精品线路[3] 集体经济与城乡融合 - 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打造优质经营性载体[5] - 支持村级联合实体抱团联合发展[5] - 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5] - 一体推进城乡规划布局 公共服务 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5]
【旬阳】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陕西日报· 2025-05-13 22:49
村集体"三资"管理信息化 - 旬阳市推动农村资产、资金、资源"三资"管理迈向信息化、数据化、精细化[1] - 建立"四级四档"资金管理制度并引入"银农直连"系统实现村集体财务与银行系统在线互通[2] - 村民可通过"陕农经"平台在手机上查看村集体开支情况[2] 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效 - 2024年旬阳市305个村集体年收入均超10万元其中33个村突破50万元鲁家台社区达300万元[1] - 麻坪镇通过清查行动清收合同278份查出村级集体资产4684.1万元[2] - 21个镇街打造特色生态产业链条带动农户增收[3] 资源盘活与产业模式 - 李家河村通过合同清理规范行动将权属不清土地确定为集体资产并种植烟叶[1] - 水泉坪村盘活闲置农房改造为民宿茶园成为集体"金疙瘩"节假日供不应求[2] - 仁河口镇推行"党支部+村集体+企业+农户"联建机制发展农耕观光带和生态种养模式[2][3] 监管体系与村民参与 - 麻坪镇构建"镇级指导协调、村级清查核实"双重责任体系[1] - 村集体账目需经村民代表大会审议并公示村民可随时查看明细[1] - 城关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干部定期核对村集体资金使用情况[2]
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经济日报· 2025-04-17 22:08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背景与政策推进 -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为解决集体经营性资产归属不明、收益不清等问题 2015年在29个县(市、区)启动改革试点 [2] -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首次提出"新型集体经济"概念 要求构建归属清晰的产权制度 计划用5年完成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 [2] - 截至2020年末 53.1万个行政村完成产权制度改革 占全国总村数的94.9% 2021年改革进入深化阶段 [3] - 2018-2022年中央财政扶持10万个行政村发展集体经济 2023-2027年继续通过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支持 无经营收益村从19.5万个降至11.3万个 占比从35.8%降至20.6% [4]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化建设 - 2020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示范章程(试行)》 2021年出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 2023年修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 [5] - 截至2023年末 全国55.4万个村实行财务公开(占99.1%) 54.8万个村建立民主理财小组(占98%) 3万多个乡镇实行村会计委托代理制(涉及91.3%的村) [5] - 2023年全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总额达9.61万亿元 总收入7157.3亿元 2018年起连续开展资产监管提质增效行动 [6][7] 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践案例 - 陕西榆阳区赵家峁村2014年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 统一流转土地解决撂荒问题 靖边县马季沟村通过土地整治实现统一经营 [8][9] - 海南三亚吉阳区六盘村整合闲置房屋资源 与企业合作开发婚庆摄影基地 2023年出台闲置农房管理办法 [9] - 福建沙县区创新"林票制" 林票可作为股权凭证交易 国有林场与村集体合作激活林地资源 [10] 改革难点与突破路径 - 现存问题包括资产归属模糊(部分仅台账记录)、市场认可度低(政经未分离)、经营人才短缺(缺乏薪酬体系) [11] - 突破路径包括强化股份权能(探索抵押质押)、推进村社分账管理、5月1日施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建立人才薪酬制度 [12][13] 多元化发展模式 - 资源开发型:福建永泰芹草村募集5000万元开发景区 集体分红占利润10% 村民可分70%收益 [15] - 产业带动型:陕西礼泉袁家村打造民俗旅游产业链 2024年旅游收入超12亿元 村民人均纯收入15万元 [16] - 服务创收型:山东齐河西杨村合作社提供粮食生产全流程服务 2023年服务面积15万亩 收入86万元 [17] - 资产经营型:广东南海区通过物业出租和股权投资 2023年集体资产达591.92亿元 [18] - 主体组合差异:山东烟台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河北等地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促进规模经营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