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本地农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白天走田埂晚上写策划,村里来了“CEO”
长沙晚报· 2025-07-21 23:49
乡村振兴与"乡村CEO"模式 核心观点 - "乡村CEO"作为新兴职业,通过市场化思维盘活乡村资源,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村集体收入大幅增长[2][4][6] - 长沙已形成"乡村CEO"培养体系,2024年首批9名CEO带动村集体收入增长,2025年拟新增13名[2][4] - 该模式通过"认领经济"、农文旅融合等创新方式,实现农田认领325亩/260万元收入、民宿爆满、活动单周吸引7.2万人次/创收350万元(+50%)等成效[4][6] 商业模式创新 - **认领经济**:长沙县开慧镇"我在开慧有丘田"项目以8000元/亩价格吸引200+企业个人参与,串联民宿/研学等业态[4] - **节庆营销**:黑麋峰片区通过音乐节(700张票)、稻草艺术节(7天7.2万人次)实现收入350万元(同比+50%)[4] - **资源整合**:浏阳市白沙村采用"农户+村集体+公司"模式,承诺村民10万元租金保底+30%利润分成[6] 运营成效 - 长沙县明月村流转1000亩土地服务科研机构,带动200+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3万元),年吸引游客10万+人次[7] - 望城区铜官街道通过短视频运营推动北纬28°水果大世界建设,盘活闲置农房打造特色民宿[7][8] - 湘江新区光明村通过500万播放量视频带动腊肉销量翻番,建立"白箬好物"公共品牌[12] 政策支持体系 - 薪酬结构:基本工资15万元/年+绩效工资,乡镇提供集体闲置房产作为住房[11] - 资金补助:选聘村每年获15万元补助,连续补助3年[11] - 人才认定:望城区优秀CEO可认定为区级E类骨干人才[11] 行业发展趋势 - 全国计划:3年内培养1万名乡村职业经理人,2025年返乡创业人员目标超1500万人[9][10] - 职业定位:从农业技术人才转向战略规划/运营人才,解决"建设乡村"到"运营乡村"转型需求[14][15] - 资源整合:CEO身份有助于对接政府/村民/市场三方资源,如浏阳市案例中实现资本路演能力[9][13]
行进中国 | 乡村来了“CEO”
人民网· 2025-07-08 07:51
乡村文旅产业发展 - 乔口镇蓝塘寺村利用本地特色资源打造文旅品牌,包括团头湖风光、瘦身鱼、荷花虾等农渔产业[2] - 通过"新荷青年人才荟客厅"整合线上线下资源,销售农产品和乡间民宿,民宿预订供不应求[2][5] - 中秋灯塔游园会活动2天吸引游客6万人次,为村民增收40万元,获得1000万次播放流量[4] 乡村人才引进与培养 - 望城区公开选聘"乡村CEO",提供年薪最高30万、人才评定等政策支持[7] - 引入专业运营机构改造闲置农房,打造文化创意、田园休闲、康养旅居综合体[5] - "乡村CEO"杨海亮提出"望城星乡村、灯塔蓝塘寺"品牌计划,推动从0到1的品牌建设[4] 乡村运营模式创新 - 采用"乡村CEO+专业机构"模式运营,村民通过农房流转获得租金和专业管理服务[5] - 定期举办兴趣沙龙、专题交流会等活动,形成"头脑风暴"集中营[2] - 通过直播带货和线上预订系统提升农产品和民宿的销售效率[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