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小

搜索文档
募、投、退全面回暖 深圳私募股权创投行业展现新气象
上海证券报· 2025-05-29 18:59
募资端变化 - 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场 2024年政府出资、引导基金等中长期资金投资者数量同比增加16.74% 出资规模达2381.06亿元 [3] - 机构投资者实现"双提升" 截至2024年末深圳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机构投资者达17110个 出资规模8358.58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0.76%和0.41% [3] - 行业资源向头部集中 前10%机构管理约74%基金规模 管理规模超50亿元的私募创投基金有6只 总规模686.48亿元 [3][4] 投资策略成效 - "投早"稳步推进 2024年末投资种子期、起步期企业项目9462个 同比增长4.28% [5] - "投小"力度加大 投资中小企业项目13732个(同比+3.87%) 初创科技型企业项目5678个(同比+8.86%) 在投本金987.58亿元(同比+9.03%) [5] - "投硬科技"领跑 高新科技企业投资项目10899个(同比+5.71%) 近3年年化增长率11.14% 其中航空航天与国防(23.54%)、半导体(13.21%)、生物科技(7.02%)增幅显著 [5][6] 产业布局聚焦 - 紧扣"20+8"产业集群规划 2024年末投向该领域项目4893个(同比+2.11%) 在投本金1109.97亿元(同比+0.96%) 重点布局工业母机、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 [6] 退出渠道改善 - 退出规模创新高 2024年退出项目1954个(近三年峰值) 实际退出金额588.31亿元(同比+70.28%) [7] - 协议转让和企业回购为主渠道 合计退出1369个项目(同比+107.11%) 金额338.36亿元(同比+81.25%) [7] - 公开市场退出强劲增长 IPO/新三板退出项目331个(同比+89.14%) 金额222.41亿元(同比+104.5%) 境外上市退出金额22.14亿元(达2023年10.87倍) [7][8] - 硬科技领域回报突出 化学制品(2.22倍)、半导体(2.00倍)行业平均退出回报倍数高于市场均值 [7]
行业屡迎政策利好 VC/PE发展呈现新变化
金融时报· 2025-05-15 03:12
新质生产力发展支持 - 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已成为资产管理行业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年均新增投资本金1 2万亿元 占同期新增社会融资规模3%至4% [1] - 行业投向半导体 新能源 计算机应用 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占比持续提升 [1] - 国家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将吸引带动地方 社会资本近1万亿元 存续期达20年 重点支持"投早 投小 投长期 投硬科技" [2] VC/PE行业现状 - 2023年一季度新成立基金972只 711家机构参与设立 其中成立多只基金的机构占比25 1% 同比提升35 7% [1] - 国资类平台LP出手次数占比41 2% 出资金额占比80% 呈现"国资主导 企业活跃 VC/PE稳步参与"格局 [2] - 电子信息行业在一级市场投资中占据主导地位 半导体 人工智能等细分领域贡献核心增量 [3] 行业新变化 - 机构行动效率显著提高 多只母基金从设立到出资周期缩短至2个月 [3] - A轮及早期融资案例占比61 8% 融资规模占比27 3% 企业早期融资热度维持高位 [3] - 亿元级以内交易占比67 1% 10亿元以内交易占比30 7% 小额投资成为主流趋势 [4] 行业信心与政策支持 - 投资人对2025年市场机会普遍看好 行业信心回归 [4] - 国家通过设立引导基金 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放宽科技企业并购贷款等"真金白银"政策支持科创市场发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