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有效投资

搜索文档
中国“三号民企”的掌舵人
中国新闻网· 2025-09-07 04:03
公司规模与行业地位 - 恒力集团以8715亿元营收总额位列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3位 连续五年保持探花之位[1] - 公司营收规模超过榜单第5名比亚迪和第172名蔚来总和 员工总数达21万人 约为腾讯员工数量的1.9倍[1] 产业链布局特征 - 构建完整产业链覆盖"原油—芳烃、乙烯—PTA、乙二醇—聚酯—民用丝及工业丝、工程塑料、可降解新材料、薄膜—纺织"全环节[2] - 实现从最初端原油到最末端消费品的全自主生产 产业链完备性行业罕见[2] 历史发展阶段与关键投资 - 1994年以369万元收购镇办企业吴江化纤织造厂 成为吴江首批民营企业家 1995年盈利突破1000万元 1996年盈利增长至2700万元[2] - 2002年向上游化纤生产领域拓展 成立江苏恒力化纤有限公司 一期项目投资22亿元[4] - 2010年进军石化产业 建设大连长兴岛产业园 2019年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投产 系民营炼化首个重大项目[4] 逆周期扩张策略 -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收购倒闭生产线 危机后产能扩张匹配市场复苏[8] -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低价收购纺丝设备 逆势投资江苏宿迁工业园 同年首次跻身中国企业500强第407位[8] 新业务领域拓展 - 收购闲置十年STX大连造船厂 进军造船行业 2022年9月完成资产交割[8] - 累计开工船舶70余艘 手持订单排至2029年 年加工钢板能力达230万吨 成为全球单体规模最大造船基地[9] - 通过建造两艘30万吨超大型油轮及82000吨散货船突破技术壁垒 实现自主制造发动机[8] 管理层与传承安排 - 创始人陈建华24岁创业 其子陈汉伦在相似年龄进入家族企业 现任恒力重工总经理及董事[12] - 恒力重工借壳上市进程中由陈建华出任董事长 核心岗位安排体现二代培养意图[12] 财务表现与行业挑战 - 2023年上半年恒力石化受行业周期与外部环境影响 出现营收与净利润双降[12] - 旗下三家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均高于75%[12]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实践》系列——21篇:对外投资价值分析助力国资国企扩大有效投资
搜狐财经· 2025-09-05 02:06
文章核心观点 - 毕马威发布《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实践》系列文章 聚焦对外投资价值分析在国资国企扩大有效投资中的作用 强调通过"三大价值"论证提升境外投资项目效益 [1][2][9] 行业趋势分析 - 中国企业出海行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等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行业跃升 持续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 [3] - 投资区域重心从发达国家向"一带一路"沿线与新兴市场扩展 形成多元化国际市场格局 [3] - 对外投资方式中绿地投资成为热门选择 能有效破除关税壁垒并获得投资地政府青睐 [3] - 少数股权投资或合资合作因灵活性高且风险分散 成为海外重点技术和新赛道投资的有效方式 [3] 案例企业分析 - 西南地区某大型国企集团拥有现代物流、智能制造和国际贸易等五大支柱业务板块 [4] - 其控股子集团专注于汽车配件研发生产和销售 业务覆盖百余个国家和地区 [4] - 客户企业计划在亚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当地两个合作方组建合资公司设立海外生产基地 [4] 三大价值框架 - 产业价值:通过海外布局整合国内外资本市场渠道和技术资源 主动融入全球价值链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 [4][6] - 业务价值:以做强做优主业为出发点 获取国际先进技术人才管理经验等创新资源 培育新业务增长点 [4][7] - 经济价值:构建科学高效的海外投资运营管理机制 实现项目收益和品牌价值提升 成本最优 市场多元和抗风险能力增强 [4][8] 实施挑战 - 产业价值层面:部分企业缺乏清晰海外布局规划 对海外技术消化吸收难度认识不足 海外业务与国内产业转型协同难度大 [5] - 业务价值层面:国际化经营能力和经验不足 境内外运营难以形成有机整体 无法互相提供有力支撑 [5] - 经济价值层面:部分国家市场准入门槛高导致运营成本增加 资金管控汇率波动融资成本和税率升高等金融风险加剧盈利能力不确定性 [5] 价值实现路径 - 区域产业价值:通过项目实施引领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深度融入海外产业链 提升国际话语权与影响力 [6] - 产能布局优化:优化整体产能全球布局抢占海外市场 在国内发挥地方产业引领作用 打造优势产业对外合作窗口 [6] - 价值链协同:打造合资公司"技产销供"完整价值链体系 提升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协同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6] - 业务协同:完善全球生产和销售网络体系 借助母集团全球物流网络和供应链管理经验构建完整业务链条 [7] - 技术转化:采用创新型技术转让模式实现自有尖端技术高效转化 创造新盈利增长点强化行业技术领先地位 [7] - 贸易摩擦应对:通过海外投资建厂和本地化生产规避"双反"和高关税政策不利影响 获取更多出口机会提升全球市场占有率 [7] 经济价值分析 - 项目选址从软硬件要素维度开展对比分析 聚焦降低建设运营成本和金融风险 增强原材料供应稳定性 提高销售网络便利性 [8] - 基于工程进度最大产能未来市场规模销售价格运营成本财税成本汇率波动等因素 构建二十年财务表现测算模型包括盈利能力现金流投资回报率等指标 [8] - 针对影响投资回报的重要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 定量匡算潜在风险及其对投资收益影响 对主要风险点进行定性分析并提出风险防范建议 [8] 发展目标 - 区域产业发展目标:通过海外投资引领区域产业布局优化提升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性 [9] - 企业业务发展目标: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优化全球业务布局和资源配置 培育新业务增长点应对全球贸易摩擦提升国际竞争力 [9] - 项目投资经济效益目标:深入了解投资目的地政策法规及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 识别政治环境法律合规宏观经济与行业发展金融市场等潜在风险并做出预案 实现成本最优与效益最大化 [9]
上半年GDP增长5.7%,江苏经济增量居全国首位
扬子晚报网· 2025-08-26 07:37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达6.7万亿元 同比增长5.7%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 经济增量保持全国首位 [1] - 外贸进出口总额2.81万亿元 同比增长5.2% 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实际使用外资115.4亿美元 规模保持全国第一 [1] 投资与消费 - 500个省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232亿元 [3] - 大规模设备更新带动投资640亿元 [3] - 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销售超1700亿元 [3]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 [3] 市场环境建设 - 连续五年位列全国最佳口碑省份 [4] - 经营主体总数达1461万户 [4] - 民营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 [4] - 出台《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25版)》 [4] - 全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低于全国平均1.2个百分点 [3] 区域协调发展 - 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1.98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44个百分点 [4] - 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 [4] - 海工装备产业占全国总量四分之一以上 [4] - 推进"1+3"重点功能区建设和宁镇扬一体化发展 [4] 对外开放成效 - 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全面清零 [4] - 400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布局 [4]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1.39万亿元 同比增长9.5% 占全省外贸总额近一半 [4] - 组建省数据集团推进公共数据有序交易 [3] - 南京陆港行 南通港口型物流枢纽入选2025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3]
扩大有效投资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蓄势待发”
上海证券报· 2025-08-24 17:47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设立与投放 -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将报批加快设立投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由政府确定资金投向领域并按市场化方式运作 重点支持新兴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 [1][2]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预计规模为5000亿元 可撬动1.5万亿元至2.5万亿元基建投资规模 助力全年基建投资增速回升至6.0% [2] - 该工具旨在解决项目建设资本金不足和配套资金问题 降低项目融资门槛 扩大有效投资 推动产业升级 [1][2] 地方项目储备与政策落地 - 多地积极备战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项目储备申报 如湖北省咸宁市专题研究2025年项目储备申报工作 旨在加快政策红利转化 [1] - 各地项目储备为政策落地提供保障 是2025年下半年稳投资和促创新的重要举措 [1] - 政策性金融工具发挥调结构+稳经济双重作用 一方面支持新兴产业 另一方面支持基础设施 加快基建投资推进节奏 [2] 扩大有效投资组合措施 - 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强统筹协调和要素保障 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 [3] - 今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8000亿元已全部下达完毕 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基本下达完毕 [3] - 超长期特别国债额度较去年增加3000亿元 上半年已发行5550亿元占全年额度42.69% 后续将加快发行使用 为两新两重提供资金支持 [3]
赵刚在主持召开全省稳增长视频调度会时强调强化重点攻坚 科学精准施策 奋力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陕西日报· 2025-08-20 00:39
工业与能源行业 - 坚决稳住工业大盘 突出抓好能源工业生产[1] - 紧盯重点制造业行业加大惠企帮扶力度 推动优质产能加速释放[1] - 加大工业投资和技改项目投资力度 努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2] 服务业与消费行业 - 强化服务业支撑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1] -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多措并举扩大商品消费[1] - 大力发展服务消费 深入挖掘营利性服务业增长潜力[1] 投资与基建行业 - 全力扩大有效投资 用好"四个一批"项目管理机制[2] - 推动重点项目早开工早投产 充分挖掘基建投资潜力[2] - 合规做好要素保障工作[2] 营商环境与市场建设 - 积极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2] - 持续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招商引资涉企执法等行为[2] - 加快打造更优营商环境[2]
加快释放内需潜力
经济日报· 2025-08-19 22:04
核心政策导向 - 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会议强调释放内需潜力 激发消费和扩大有效投资 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1] - 政策聚焦补消费短板 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并在保障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 [2] - 深化改革方向包括提振消费和完善投资体制机制 以解决内需不足问题 [6][7] 消费领域表现与潜力 - 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2% 继续发挥主动力作用 [2]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7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8.7% 文化办公用品类增13.8% 家具类增20.6% 通讯器材类增14.9% [2] - 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消费支出占比达46.1% 对消费增长贡献率63% 家政健身旅游美容等领域支出超商品消费 [3] - 服务消费潜力巨大 可通过打造消费场景 发放消费券 推进增收减负等手段激活需求 [3] 投资领域动态与结构 - 今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8000亿元和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已全部下达完毕 [4] - 前7个月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2.6% 信息传输业投资增8.3%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6.2% [4]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前7个月同比增长15.2% 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2个百分点 [4] - 投资结构优化聚焦基础设施和产业升级 同时拓展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民生领域 [4][5] 政策工具与实施 - 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 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2]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 育儿补贴 免除幼儿园学前一年费用等政策已出台 [2] - 建议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促进民间投资在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参与 [5][7]
激发消费潜力扩大有效投资 国务院作出新部署
搜狐财经· 2025-08-19 16:42
经济政策导向 - 国务院第九次全体会议强调巩固经济回升势头并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1] - 政策部署聚焦激发消费潜力、扩大有效投资及稳定就业保障民生 [1] - 宏观政策将提升实施效能以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 [2] 消费市场表现与措施 - 7月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客流量达3.25亿人次同比增长7% [1][4]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月同比增长3.7%较前值放缓1.1个百分点 [2] - 系统清理消费限制措施并加快培育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 [3][4] 投资动态与政策支持 - 1-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涨幅较1-6月回落1.2个百分点 [2] - 民间项目投资(扣除房地产开发)增长3.9%其中住宿餐饮业投资增长19.6% [5] - 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基本下达完毕以带动社会投资 [5] 房地产政策调整 - 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并推进城市更新 [1][6] - 多地优化楼市政策如北京放宽五环外购房限制和天津公积金支付首付 [6] - 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内容 [7] 民间投资与改革 - 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及司法保障意见出台提振民企信心 [4] - 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8.8%文化体育娱乐业投资增长8.1% [5] - 通过改革提升民间投资空间和预期收益率 [4]
国务院会议:加快培育壮大服务消费、新型消费等新增长点
中国经营报· 2025-08-19 14:07
会议核心部署 - 国务院会议紧密衔接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 围绕巩固经济回升势头与完成全年目标作出安排 聚焦短期稳增长与长期动能培育 [1] - 会议明确消费提振 有效投资 房地产稳定三大关键领域发力方向 为下半年经济工作划出重点 [1] - 市场人士认为部署是稳定经济大盘的关键举措 能增强国内外投资者信心 推动投资—发展—信心的良性循环 [1] 消费提振措施 - 系统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 加快培育服务消费与新型消费等新增长点 [1] - 服务消费涵盖文旅 养老 医疗 教育等民生领域 是居民需求升级方向与就业稳定器 [2] - 新型消费聚焦数字经济与绿色消费等新赛道 代表消费增长未来潜力 [2] - 激发消费潜力可扩大社会总需求 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生产复苏 并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2] 有效投资部署 - 加力扩大有效投资 发挥重大工程引领带动作用 适应需求变化更多投资于人及民生 积极促进民间投资 [2] - 部署既着眼于稳定投资增速 也注重投资质量与民生导向结合 [2] 房地产稳定政策 - 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 结合城市更新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多管齐下释放改善性需求 [2] - 房地产作为大宗消费品 是消费大头与稳定器 也是带动消费的发动机 对构建国内大循环具有重要作用 [2] - 8月各地政策出台力度加强 政策强度超过此前一轮 对下半年巩固市场止跌回稳具有重要作用 [3] - 市场止跌回稳目标不变 上半年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5% 但较去年同期收窄15.5个百分点 二手房交易量同比增长 价格降幅收窄且部分城市房价回升 [3]
专项债发行有空间 扩大有效投资后劲足
新华网· 2025-08-12 06:19
"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依法盘活债务限额空间""组织地方报送了第三批专项债券 项目"……越来越多迹象表明,今年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基本发行完毕,但并不意味今年 新增专项债券发行工作收官。 政策走向似乎与市场期待不谋而合。7月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 好专项债务限额。 日前召开的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进一步指出,当前地方专项债余额尚未达到债 务限额,要依法盘活债务限额空间,并用好已发行的地方专项债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符合条件项 目越多的地方得到的资金要越多。各地要加快成熟项目建设,在三季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带动有效 投资和相应消费。 国务院于2014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明确,地方政府举债不得突破批准 的限额。 截至2022年6月末,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仍低于限额约1.55万亿元。专家表示,理论上,在现有 限额内,下半年具备上万亿元的新增专项债券发行空间。视基建投资需要,部分剩余专项债务额度有在 今年使用的可能性。 稳投资仍需增量资金 扩大有效投资是当前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专项债券加快发行,充实了项目建设资金。财政 ...
扩投资,多方发力显成效
新华网· 2025-08-12 05:55
重大项目投资进展 - 全国多地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实施 内蒙古荣信化工年产80万吨烯烃项目总投资98.3亿元 投产后年新增产值67亿元[1][2] - 内蒙古已谋划储备2025年实施重大项目3352个 总投资3.6万亿元 年度计划投资达万亿元[2] - 四川阿坝红原安曲一期光伏项目年发电量达4.5亿千瓦时 一季度810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455.3亿元 年度投资完成率31%[2] - 深圳一季度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70亿元 全国首个融合空域运行示范基地开工布局低空经济服务领域[2] 投资增长数据表现 - 一季度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7.4% 增速高于全部投资3.2个百分点 拉动全部投资增长4.2个百分点[3] - 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8% 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36.8% 水上运输业投资增长25.9%[4]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9% 增速高于全部投资14.8个百分点 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达64.6%[4] - 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4% 其中民间项目投资(扣除房地产开发)增长6% 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9.7% 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9.3%[5] 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 - 一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量近1万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3.7%[4] - 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使用加快 推动"两重"项目开工建设[4][8] - 河南省计划上半年实施设备更新项目1500个 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500亿元[7] - 金融机构将加大中长期贷款投放 重点支持"两新""两重"领域融资[7] 未来投资方向 - 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扩大有效投资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1] - 完善消费基础设施 提振民间投资积极性[7] - 推动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促进投资合理增长[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