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

搜索文档
沙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多措并举 提前护航月饼市场安全
中国食品网· 2025-09-05 10:55
市场监管措施 - 聚焦商场超市、糕点店、农贸市场、线上销售平台等重点主体 强化源头监管 核查营业执照及食品经营许可证有效性 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1] - 针对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关键环节逐一核查 严防过期变质及三无产品 重点检查馅料与添加剂使用 打击劣质原料和超范围使用添加剂行为[1] - 围绕天价月饼、过度包装、违法搭售及虚假宣传等消费热点问题 检查包装层数、空隙率及搭售贵重物品情况 加强价格监管严查哄抬物价和价格欺诈[1] 消费者权益保障 - 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普及月饼选购常识与维权知识 提醒消费者查看产品信息并留存消费凭证[2] - 畅通12315投诉举报热线 确保消费者问题及时反馈与快速处置 提升消费安全感和满意度[2] - 持续加大市场检查力度并保持监管高压态势 全力维护节日市场秩序[2]
Bybit 宣布其欧洲子公司 Bybit EU 采用纳斯达克(Nasdaq)市场监管平台
新浪财经· 2025-08-28 08:57
公司动态 - Bybit 欧洲子公司 Bybit EU 采用纳斯达克市场监管平台以强化防范和检测市场操纵行为的能力 [1] - 该平台结合模式识别算法与市场数据 并帮助减少误报监测多类违规 [1] - 此举旨在确保公司在欧盟范围内持续符合《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条例》(MiCAR)的合规要求 [1] 技术应用 - 纳斯达克市场监管平台能够满足 MiCAR 对于交易所的严格监控与报告标准 [1] - 该平台将支持 Bybit EU 在欧洲的持续扩展 并快速响应各地监管义务 [1]
更大力度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8-27 22:12
经营主体增长态势 - 2023年上半年全国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其中新设企业462万户 新设个体工商户862.9万户 新设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万户[1] 反垄断监管强化 - 上海市监局对3家医药企业横向垄断案处罚2.23亿元 并对个人罚款50万元 首次追究垄断协议个人责任[2] - 近年查办不正当竞争案件近5万件 其中网络不正当竞争案件4000多件[2] - 自然垄断企业存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向上下游延伸 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等问题[2] 营商环境优化措施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规范平台收费行为[4] - 开办餐饮店时间由37天缩减至15天 企业信息变更材料由23份精简至6份[4] - 电子营业执照下载量达3.7亿次 累计使用超6亿次[4] - 推广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 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4] 涉企收费治理 - 开展全国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 组织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检查和重点抽查[7] - 全面清理存量涉企收费政策 更新收费目录清单 严格新政策合规审查[7] - 加快涉企收费监测平台建设 推动出台《涉企收费违法违规行为处理办法》[7] 政策建议方向 - 建议防止市场恶性竞争 优化市场准入退出制度 规范产业补贴行为[3] - 需在规范收费 精简流程方面持续发力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5] - 应在知识产权保护 融资支持等方面推进制度改革[5]
上海:坚决破除各种壁垒,依法治理无序竞争,持续优化消费环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09:43
人民财讯8月27日电,据上海市场监管公众号消息,8月26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发展规划座谈会召开。 市局党组书记、局长倪俊南主持会议并讲话。倪俊南全面总结了2025年上半年全市市场监管工作情况, 要求全系统围绕十二届市委七次全会精神和总局工作部署,紧扣年度工作要点,全力以赴做好下半年工 作:一是强化改革举措,抓好准入改革、抓实监管赋能、抓牢服务提质、抓紧经济调度,稳市场稳企业 稳预期。二是打造公平市场生态,坚决破除各种壁垒,依法治理无序竞争,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全力支 持推进长三角统一大市场先行区建设。三是聚焦先进质量标准,加强高水平质量品牌建设、技术标准供 给和质量技术赋能,全力支持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四是围绕事前预防转型,增强食品、药品、工业产 品、特种设备监管预见性,强化城市安全精细化治理。五是以系统党建引领,压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 锻造高素质市场监管队伍,保障各项重点任务扎实推进。 ...
上海全市市场监管发展规划座谈会召开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09:39
人民财讯8月27日电,据上海市场监管公众号消息,8月26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发展规划座谈会召开。 市局党组书记、局长倪俊南主持会议并讲话。倪俊南全面总结了2025年上半年全市市场监管工作情况, 要求全系统围绕十二届市委七次全会精神和总局工作部署,紧扣年度工作要点,全力以赴做好下半年工 作:一是强化改革举措,抓好准入改革、抓实监管赋能、抓牢服务提质、抓紧经济调度,稳市场稳企业 稳预期。二是打造公平市场生态,坚决破除各种壁垒,依法治理无序竞争,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全力支 持推进长三角统一大市场先行区建设。三是聚焦先进质量标准,加强高水平质量品牌建设、技术标准供 给和质量技术赋能,全力支持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四是围绕事前预防转型,增强食品、药品、工业产 品、特种设备监管预见性,强化城市安全精细化治理。五是以系统党建引领,压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 锻造高素质市场监管队伍,保障各项重点任务扎实推进。 ...
上海:坚决破除各种壁垒 依法治理无序竞争 持续优化消费环境
第一财经· 2025-08-27 09:33
市场监管工作重点 - 强化改革举措 抓好准入改革 抓实监管赋能 抓牢服务提质 抓紧经济调度 稳市场稳企业稳预期 [1] - 打造公平市场生态 坚决破除各种壁垒 依法治理无序竞争 持续优化消费环境 全力支持长三角统一大市场先行区建设 [1] - 聚焦先进质量标准 加强高水平质量品牌建设 技术标准供给和质量技术赋能 支持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1] - 围绕事前预防转型 增强食品药品工业产品特种设备监管预见性 强化城市安全精细化治理 [1] - 以系统党建引领 压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 锻造高素质市场监管队伍 保障重点任务推进 [1] 会议基本情况 - 上海市市场监管系统发展规划座谈会于8月26日召开 [1] - 市局党组书记 局长倪俊南主持会议并讲话 [1] - 市局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会议 [1] - 会议全面总结2025年上半年全市市场监管工作情况 [1]
江汉区烟草专卖局启动异常卷烟持证户专项整治 筑牢公平有序市场环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7 02:21
专项治理行动背景与目标 - 江汉区烟草专卖局启动异常卷烟持证零售户专项治理行动 旨在规范烟草市场秩序 营造公平竞争和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1] - 行动贯彻落实全市异常卷烟持证零售户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通过系统化和精准化治理手段解决辖区卷烟市场突出问题[1] - 专项行动围绕"底数清 处置准 机制优"总体目标 分为排查摸底 集中整治和长效监管三个阶段实施[1] 排查摸底阶段措施 - 专卖办整合内管预警系统和真烟流动监测平台等多源数据 利用大数据技术形成精准筛查名单[1] - 各管理所开展拉网式实地核查 逐户核实经营状态 证照信息和库存情况等关键内容[1] - 全面掌握异常户实际情况并建立完善的动态监管台账[1] 集中整治阶段策略 - 对长期未经营和登记信息不实的虚拟户与休眠户依法依规清理[2] - 对经营能力与档位不匹配零售户通过经营指导和服务优化进行帮扶[2] - 重点打击真烟异常流动和大户控小户等严重违规行为 遏制市场乱象[2] 长效监管机制创新 - 依托低代码技术建立异常信息实时共享机制 实现每周排查和每月更新的动态监测模式[2] - 加强与其他执法部门协作开展联合检查行动 形成监管合力[2] - 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制度并运用大数据智能监测技术 提升监管精准度和透明度[2] 治理行动意义与展望 - 专项治理是规范许可证使用和提升市场监管效能的重要举措[2] - 下一步将扎实推进治理工作各个环节 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2] - 为消费者和合法经营者营造更加公平透明有序的卷烟市场环境[2]
“十四五”以来中国企业净增1999.9万户
长江商报· 2025-08-25 07:57
营商环境优化 - 中国企业净增1999.9万户 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 [1][2] - 企业开办时间压缩 开办餐饮店时间由37天减少至15天 企业信息变更材料由23份精简至6份 [3] - 电子营业执照下载量3.7亿次 累计使用超6亿次 [3] 市场监管执法 - 五年处理投诉举报8902.8万件 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17.1亿元 [1] - 查办计量、合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领域违法案件483.2万件 [2] - 查处行政性垄断案件239件 废除阻碍要素流动的政策措施4218件 [2][3] 质量标准建设 - 新发布国家标准1.3万余项 国家标准总数达4.7万余项 [4] - 国家标准平均研制周期由36个月缩减至16个月 [4] - 牵头制定国际标准1079项 采用国际标准6900余项 [4] 企业质量提升 - 对37.6万家企业实施质量技术帮扶 [1] - 帮助3万家企业通过质量融资增信获得贷款超2000亿元 [5] - 参与质量提升的小微企业年度营收平均增长9.7% [5] 市场竞争治理 - 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近5万件 其中网络不正当竞争案件4296件 [3] - 推动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 清理地方标准8000余项 [2][3] - 组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1331个 覆盖链主企业4200家及链员企业25万家 [5]
努力营造更有活力、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
人民日报· 2025-08-25 07:36
市场准入与退出效率提升 - "十四五"以来企业净增1999.9万户 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1][6] - 全面实施经营主体简易注销登记 无债权债务主体最短21天可退出市场[1][6] - 企业开办实现"一网通办" 开办餐饮店时间由37天缩减至15天[1][7] - 企业信息变更材料由23份精简至6份 电子营业执照下载量达3.7亿次累计使用超6亿次[1][7]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展 - 推动反垄断法颁布15年后首次大修 第三次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3] - 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 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政府审查全覆盖[3] - 审查重要政策措施4.22万件 对1.14万件提出修改意见[4] - 查处供水燃气建材等领域垄断案件 组织全国统一销毁行动货值达27.9亿元[3][4] 监管机制优化与执法成效 - 企业信用指数从2020年128.6升至2025年上半年161.61[4] - 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处理投诉举报8902.8万件 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17.1亿元[4] - 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发布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清单防范"小过重罚"[7] - 将6种高风险产品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 15种产品纳入强制性产品认证[9]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强化 - 国家药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4%以上 年抽检药品20余万批次[8] - "十四五"批准创新药204个 创新医疗器械265个[8] - 粮食加工品肉制品奶制品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高位[8] - 对网络购物外卖点餐直播带货等新消费场景强化平台合规指导[8] 质量提升与产业支持 - 深入推进"提质强企"行动 累计帮扶企业37.6万家[9] - 医药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位 在研创新药数目达全球30%左右[8] - 推动长三角区域电子证照共享 建设大湾区信用数据共享专区[4] - 依法增设最长5年出资期限 遏制天价出资超长出资等乱象[6]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有效激发企业活力—— “十四五”以来我国企业净增近2000万户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4 01:42
营商环境优化 - 企业净增1999.9万户 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 [1] - 开办餐饮店时间由37天减少至15天 企业信息变更材料由23份精简至6份 [1] - 企业信用指数从2020年度128.6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161.61 [2] 市场规范运行 - 查办计量/合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领域违法案件483.2万件 [2] - 推动修订公司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行政法规 [2] - 建立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等信用监管制度 [2] 市场竞争秩序 - 废除阻碍要素流动政策措施4218件 查处行政性垄断案件239件 [3] - 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规制招商引资恶性竞争 [3] - 强化对企业间过度低价竞争的规范引导 [3] 质量体系建设 - 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提升至85.86 生活性服务质量满意度达81.33 [3] - 实施重点质量攻关项目4271个 解决质量堵点问题1.8万个 [3] - 建成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点2372个 [3] 安全监管强化 - 查办食品安全案件226.04万件 [4] - 国家药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4%以上 [4] - 发现并处置22万批次不合格工业产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