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

搜索文档
宋周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迈出新步伐
经济日报· 2025-09-19 00:05
中俄蒙三国元首会晤与战略合作 - 习近平主席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在北京举行中俄蒙三国元首第七次会晤 强调坚守合作初心 排除外部干扰 推动三方合作高质量发展 [1] -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取得新进展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深化经贸务实合作 为区域繁荣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1] 贸易规模与结构优化 - 中俄贸易额自2016年695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2448亿美元 年均增速达17% [1] - 2024年中蒙贸易额达186.2亿美元 同比增长10.1% 创历史新高 超出中国外贸总体增幅5个百分点 [1] - 中国作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 2024年中俄贸易额占俄外贸总额超三成 [1] - 中国作为蒙古国最重要贸易伙伴 中蒙贸易额占蒙古国外贸总额近七成 [1] 投资领域与结构 - 中国对俄直接投资存量维持在百亿美元规模 覆盖采矿业、农林牧渔业、制造业、金融业等传统领域 科研和技术服务领域投资增长明显 [2] - 蒙古国吸收中国外资存量达54.4亿美元 占蒙古国吸引外资总额16.3% [2] - 对蒙投资主要集中在采矿业 同时拓展贸易、服务、建筑业等合作 [2]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中蒙俄经济走廊沿线建成国家级一类口岸约占全国总数三分之一 形成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立体化网络 [2] - 2024年满洲里和二连浩特口岸货运量合计超4500万吨 中欧班列通行量合计超7700列 [2] 开放平台建设 - 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经济合作区实施"两国一区、境内关外、封闭运行"模式 [3] - 沿线布局30多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包括16个综合保税区和14个保税物流中心 2024年进出口表现亮眼 [3] - 6个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及自贸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构建多层次合作平台体系 [3] 未来合作潜力 - 三方在基础设施、能源开发、现代农业、跨境旅游、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3] - 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为沿线地区融入国际物流体系创造新机遇 [3] - 需加强战略对接和政策沟通 提升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标准"软联通" 拓展绿色、创新、数字、健康等新兴领域合作 [3]
美关税压力下,东盟贸易商看好与中国合作
环球时报· 2025-09-18 22:40
胡塔巴拉特的观点得到了来自越南、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其他东盟国家参展商的赞同。"不管是农业食品 领域还是服装纺织等都需要更加稳定的供应链。"泰国贸易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差达帕·查瓦南接受《环球 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让我们更迫切地希望链接多元市场,每个国家的合作 机会都至关重要,尤其是中国,我们不想错过在这里举办的任何一场交流活动。"据她介绍,今年泰国 贸易团体参展产品种类更丰富,涵盖食物饮品、服饰珠宝、家居用品等多个领域。 马来西亚制造商联合会副主席吴文金(音)同样看好与中国的合作前景。他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 访时表示,"我们正加倍努力,借助广西的物流优势和马来西亚在东盟的枢纽角色,共同打造更具弹性 的供应链体系,帮助双方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合作效率。"今年4月,连接马来西亚关丹港与中国广 西北部湾港的冷链精品航线正式开通。依托这一新航线,更多来自东盟国家的榴莲、山竹等优质产品可 直达中国市场。 【环球时报赴南宁特派记者 马梦阳 张蔚蓝 刘洋】在广西南宁举办的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简 称"东博会")上,来自东盟多国的贸易商和政界代表正寻求加强与中国方面的合作。在单边主义、保护 主义对 ...
促进中国东盟往来 深化区域发展合作
人民日报· 2025-09-18 22:12
9月17日至21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举行,吸引全球60 个国家和地区的3200余家企业参展。 本届东博会的主题是"数智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新机遇助建命运共同 体",集中展示中国同东盟国家在新兴产业合作、贸易投资往来、人文交流互鉴等领域的最新发展成 果,搭建了推动中国东盟友好交往、深化区域发展合作的重要平台。 人工智能合作机遇广阔 今年东博会首次创设的1万平方米人工智能专馆和新质生产力专馆格外引人瞩目。在这里,机器人秀 出"十八般武艺":有的同现场观众切磋拳技,有的跳起活力四射的街舞。今年的东博会让人工智能"唱 主角",首次举办中国—东盟人工智能部长论坛,发布面向东盟的中国AI出海未来独角兽企业榜单,人 工智能或人工智能赋能展品在中国展区占比超过50%。 印度尼西亚人工智能初创企业AiSensum今年首次参加东博会。该企业总经理维韦卡对记者表示,人工 智能专馆设置的AI+东盟企业主题展区为东盟国家人工智能企业对接中国市场、拓展合作提供了重要平 台。"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处于领先地位,我们学习借鉴了不少中国企业的经验,期待东盟和中国的人工 智 ...
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人民日报· 2025-09-17 22:22
尊敬的各国领导人, 各位嘉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与各位新老朋友共同出席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 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对这次博览会和峰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出席会议的各国领导人和嘉宾 表示诚挚欢迎! 中国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友好交往源远流长。2021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和平、安宁、 繁荣、美丽、友好"五大家园",为中国东盟合作擘画崭新蓝图、指明前进方向。在双方领导人战略引领 下,近年来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持续深化。中国视东盟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始终坚定支持东盟 在区域架构中的中心地位,不断深化与东盟国家战略互信,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 体。中国—东盟关系已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生动例证。 我们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全面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持续推进区 域经济一体化和经贸合作。2024年中国东盟双边货物贸易额接近1万亿美元,连续5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 伴,双向投资额累计突破4500亿美元。 我们持续拓宽合作领域,携手打造数字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积 ...
3200多家企业将亮相第22届东博会
新华社· 2025-09-16 15:23
展会规模与参与情况 -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共有60个国家3200余家企业参展 [1] - 展览总面积达16万平方米 设南宁主会场和桂林旅游展区 [1] - 国外企业展览面积占比约30% 覆盖制造、能源、航运、智慧农业、零售等领域 [1] 展区设置与展示重点 - 主会场新设人工智能专馆、新质生产力专馆和蓝色经济、外贸优品等展区 [1] - 东盟国家展品结构从传统产业向高新科技转型 产业层次与质量提升 [1] - "一带一路"国际展区有巴基斯坦、韩国等33个国家参展 [1] 展会活动安排 - 博览会于9月17日至21日在广西南宁举办 [1] - 将围绕贸易投资便利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跨境产供链合作、制度型开放等议题举办经贸促进活动 [1]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为区域繁荣注入新动力
新华社· 2025-09-16 10:07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完成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于2024年10月实质性结束 双方经贸部长于2024年5月20日共同宣布全面完成谈判 [1] - 自贸区1.0版于2010年建成 2.0版于2015年达成升级协议并于2019年全面实施 [1] - 中国连续16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东盟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1] 自贸区升级背景与原因 - 2010至2023年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年均增长11.54% 超过中国年均进出口增速约3.5个百分点 [3] - 中国—东盟进出口占全国比重从9.85%上升至15.36% [3] - 升级旨在应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 提升经济合作韧性和稳定性 拓展合作领域与深度 [2][3] 自贸区3.0版核心特点 - 涵盖数字经济 绿色经济 供应链互联互通 标准技术法规 卫生措施 海关程序 竞争保护 中小微企业 经济技术合作等9大领域 [4] - 新增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合作内容 从互降关税转向共建标准规制 新增产供链规则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4] - 数字经济领域促进数字基础设施"硬联通"和电子支付等"软联通" 纳入数字贸易标准与网络安全规则 [4] - 绿色经济领域明确以全球发展倡议为合作原则 聚焦绿色贸易 绿色投资等8个优先领域 [4] 供应链与互联互通机制 - 发布新互联互通总体规划 提升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5] - 加快供应链数字化与绿色化建设 提升透明度与可追溯性 [5] -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和风险预警系统 加强供应链风险管理 [5] 竞争政策与消费者保护 - 首次设立竞争和消费者保护单独章节 成立专门委员会 [6] - 纳入在线消费者保护 旅游消费者保护等新规则条款 [6] - 强化竞争立法和执法合作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6] 对企业与民众的益处 - 简化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准入流程 提高企业市场响应速度 [7] - 专设中小微企业章节 推进信用数据互通和通关程序简化 [7] - 环保标准互认将形成统一绿色贸易平台 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 [7] - 消费者获得更多优质产品选择 数字技术和绿色经济领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7] 数字经济合作与东博会平台 - 3.0版助力破解东盟国家"数字鸿沟"难题 柬埔寨已实现跨境支付等数字合作应用 [8] - 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持续推动企业开拓市场 促进重大机制和项目落地 [8] - 第22届东博会将发布《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展望报告(2025—2026)》 [8]
连续8年第一!东盟果蔬飘香中国
新华网· 2025-09-16 08:33
贸易关系 - 中国与东盟连续5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东盟连续8年为中国农产品第一大贸易伙伴[1] - 21年来中国与东盟贸易额从8700多亿元增长至近7万亿元 增长7倍 2016年起连续9年保持增长[1] - 今年前8个月中国对东盟进出口4.93万亿元 同比增长9.7% 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占中国进出口总值16.7%[1] 农产品贸易 - 今年前8个月中国对东盟进出口农产品2906亿元 同比增长9.7% 占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值20.1%[1] - 东盟为中国干鲜瓜果 食用油 木薯及木薯淀粉等农产品第一大进口来源地[1] - 中国对东盟出口羽毛羽绒 动物饲料等特色农产品增速均达两位数[1] 制造业贸易 - 今年前8个月中国对东盟进出口制造业产品占比超过九成[1] - 中国对东盟出口机床同比增长56.1% 汽车零配件同比增长22%[1] - 中国自东盟进口电脑零部件同比增长47.4% 印刷电路同比增长22.2%[1] 合作前景 - 中国与东盟地缘相近 人文相通 共同致力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2]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全面完成后 双方合作领域将进一步拓展 区域产供链深度融合将进一步推进[2]
东盟首次跃居浙江宁波第二大贸易伙伴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19:52
贸易数据表现 - 1至8月宁波市与东盟进出口贸易总额1396.2亿元 同比增长16.6% [1] - 东盟首次跃居宁波市第二大贸易伙伴 [1] 产业互补优势 - 宁波港口优势和完善汽车产业链成为东盟汽车零配件进入中国首选通道 [1] - 宁波及周边地区纺织、电子等制造业与东盟国家产业形成互补 [1] 企业案例表现 - 宁波艾思科汽车音响通讯公司与泰国、越南等东盟市场建立稳定经贸往来 [1] - 宁波新乐电器对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出口近1.6亿元 同比增长31.9% [1] 区域合作趋势 - RCEP深入实施推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 [1] - RCEP红利持续释放推动宁波与东盟经贸合作持续深化 [1]
东西问丨约瑟:世界变局下的RCEP如何往前走?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11:40
东西问丨约瑟:世界变局下的RCEP如何往前走? 中新社海口9月15日电 题:世界变局下的RCEP如何往前走? ——专访印尼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约瑟 中新社记者 王子谦 张茜翼 2025年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实施第四年。作为世界上参与人口最多、经 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协定,RCEP生效实施以来,区域内贸易规模总体保持增长,区 域投资稳步增长,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融合发展。RCEP已成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引 擎。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课题组今年5月发布的《2025RCEP发展报告》显示,RCEP正式生效以来, 区域内货物贸易规模稳步增长,其中对老挝、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等新兴市场的贸易 促进效果最为明显;RCEP所涵盖的区域已成为全球投资活动增长最强劲的区域之一,东盟是RCEP成 员中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入地,2023年吸引全球FDI占区域比重达49.2%;区域中间品贸易增势 明显,占贸易总额比重由2021年的65%上升至2024年的68.3%。 2025年5月24日,2025RCEP区域发展媒体智库论坛活动之一的"高端 ...
中国连续16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
人民日报· 2025-09-12 19:49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现状 - 中国连续16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 东盟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 - 2024年中国与越南 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 泰国 新加坡5个东盟国家双边贸易额均突破千亿美元 其中与越南和马来西亚的双边贸易额突破两千亿美元[2] - 2024年1至7月中国同东盟贸易规模达5970亿美元 同比增长8.2% 占同期中国外贸总额16.7%[2] 投资与产业合作进展 - 截至2025年7月中国同东盟累计双向投资超过4500亿美元 中国企业在东盟累计完成工程承包额达4800亿美元[2] - 双方拓展数字经济 电子商务 绿色发展等领域合作 产供链上下游协作更加紧密[2] - 一批园区和互联互通项目稳步推进 共同维护区域产供链稳定畅通[2] 区域经济一体化突破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全面完成 构建覆盖数字基础设施硬联通与规则标准软联通的全链条合作框架[3] - RCEP高质量实施 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提升[3] 第22届东博会亮点 - 重点聚焦经贸合作和人工智能展示 具备高含"AI"量 高含"商"量 高含"新"量 高含"金"量特点[3] - 提供"智能撮合"服务 通过需求条件自动匹配洽谈邀约实现精准配对[3] - 2024年1至7月经中国贸促会审批 全国组展单位组织3500多家企业赴东盟参加99个展览项目 实际展出面积近4.4万平方米[3]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合作 - 广邀人工智能 数字经济领域国内外企业参会洽谈[3] - 东盟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商协会企业携带智慧城市 智慧制造 智慧农业等领域项目来华洽谈[3] - 国内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将携带最新产品应用和解决方案参会[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