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品质量监管
icon
搜索文档
山西省运城市市场监管局开展建筑保温材料产品质量专项检查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8-13 07:16
监管行动 - 山西省运城市与盐湖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开展建筑保温材料产品质量专项检查 [1] - 检查重点包括企业生产资质 生产条件符合性 原材料进货查验制度 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及标识标签规范 [1] - 深入生产车间检查生产工艺控制与产品质量检测等关键环节 [1] 企业要求 - 督促企业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组织生产 [1] - 对发现的问题责令企业立即整改 [1] - 要求盐湖区市场监管局落实属地监管责任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1] 未来措施 - 运城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加大建筑保温材料产品质量监管力度 [1] - 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并定期开展回头看检查 [1] - 专项检查成果将得到巩固以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安全 [1]
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公布六大消费领域违法案件
搜狐财经· 2025-08-12 09:31
江西省市场监管局2025年"守护消费"铁拳行动典型案例 - 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在全省开展2025年"守护消费"铁拳行动 重点打击建筑保温材料 电动自行车 消防器材等领域的违法行为 依法查办6个典型案件 [1] 建筑保温材料行业 - 赣州市运盛彩钢结构有限公司生产不合格建筑用金属面绝热夹芯板 金属面材基板厚度和芯材密度不符合GB/T 23932—2009标准 共生产260米 销售258.75米 单价26元/米 召回销毁257.5米 被处以没收备样1.25米和罚没款7795元 [1][2][13] - 市场监管部门从源头掐断危及公共安全的隐患点 保障建筑本质安全 防止群死群伤火灾事故 维护行业健康生态 [3] 电动自行车行业 - 乐安县凯驰电动车车行销售加装改装电动自行车 从流动商贩购进零配件自行加装改装加长坐垫和侧护盖 被处以罚款2175元 [3][14] - 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改变原产品属性 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可能导致车辆安全性能不可靠 超速行驶时发生自燃和车身断裂等事故 同时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4][15] 农资产品行业 - 乐平市众埠供销合作社销售不合格"赣供"牌复合肥料 有效磷项目不符合GB/T 15063—2020标准和产品标明值 购进4吨并全部销售 被处以罚没款8040元 [5][17] - 市场监管部门通过"护农打假"专项行动保障春耕备耕农资产品质量安全 打击坑农害农违法行为 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6][18] 液化气行业 - 吉安县桐坪义安液化气站充装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气瓶 充装7只非自有产权气瓶 违反《气瓶安全技术规程》(TSG 23-2021)规定 被责令改正并罚款30000元 [7][19][20] - 特种设备经营单位需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经营 确保特种设备安全 [20] 消防器材行业 - 铜鼓县永安消防器材服务部销售不合格有衬里消防水带 共进购7卷 库存5卷 销售2卷 被处以没收不合格消防水带6卷和罚没款964元 [8][22] - 不合格消防产品无法在火灾发生时发挥应有作用 查处行动清除市场"问题产品" 提升城市消防安全保障能力 减少火灾事故发生概率 [8][22] 工业安全设备行业 - 渝水区人宇厨具日杂店销售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工业及商业用途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 报警动作值和报警重复性项目不符合GB 15322.1—2019标准要求 共购进7个 销售1个 被处以没收6个产品和罚没款1410元 [9][10][24] - 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是安全生产领域关键设备 不合格产品带来严重安全隐患 查处行动整顿工业及商业安全设备销售市场 向全行业传递警示信号 [10][25]
以案说法:水洗棉夏凉被抽检不合格,你的夏日清凉可能藏有“隐患”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8-11 06:37
公司违规行为 - 公司生产的规格型号150×200cm水洗棉夏凉被产品经抽样检验不合格,纤维含量项目不符合GB/T 22796-2021标准 [1] - 公司委托个体户生产了4条水洗棉夏凉被产品,单价为23元/条,金额共92元 [1] - 公司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二条,构成生产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违法行为 [1] 处罚措施 - 上海市金山区市场监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规定进行定性处罚 [2] - 公司被责令停止生产销售不合格水洗棉夏凉被产品,没收违法所得20元,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罚款112元 [2] 行业监管动态 - 枫泾市场监管所将积极开展对生产企业"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督检查 [3] - 监管部门将通过社交媒体等多元渠道向消费者普及产品选购要点与辨别技巧 [3] 消费者选购建议 - 选购水洗棉夏凉被时应关注产品标识信息,包括生产厂家、面料成分、执行标准、安全类别等 [2] - 优质水洗棉夏凉被手感柔软属实,有一定的蓬松度,且透气性好 [2] - 消费者应尽量选择正规商超或品牌官方电商平台购买,并留存购物凭证 [2]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加强暑期汛期安全工作的通知
中国新闻网· 2025-07-30 10:42
安全监管重点领域 -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重点检查人员密集场所电梯 客运索道 大型游乐设施 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辆及起重机械 督促运营使用单位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 [2] - 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加大水泵等防汛救灾产品质量监管 持续加强燃气用具 电动自行车 充电宝等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2] - 加大重点特种设备执法检查力度 对事故隐患跟踪督促企业闭环整改 [3] 价格监管与市场秩序 - 加大对粮油肉蛋奶 常用药品 防汛救灾物资等重要商品价格监管力度 强化价格监测分析 [2] - 指导洪涝地区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查处价格欺诈 哄抬价格 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违法行为 [3] - 密切关注洪涝灾害对夏播夏收影响 预估种子 秧苗 化肥等农用物资价格波动 [2] 违法行为打击 - 围绕燃气灶具 电动自行车 建筑保温材料 防汛物资等重点产品 打击无生产许可证 CCC认证及掺杂掺假 以假充真等违法行为 [3] - 强化行刑衔接 对涉嫌犯罪案件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曝光典型案例 [3] - 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防汛产品 以次充好 以假充真等质量违法行为 [2] 应急机制与责任落实 - 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 加强值班力量配备 确保联络畅通 [4] - 完善应急预案 加强应急演练 严格落实信息报告制度 发生突发事件要快速响应并及时报告 [4] - 全面压实安全监管责任 督促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推动责任落到具体岗位具体人 [1]
充电宝事件后续:罗马仕否认倒闭 电芯商安普瑞斯被曝部分产线停产
犀牛财经· 2025-07-08 14:22
公司动态 - 罗马仕因充电宝召回事件陷入经营困境,7月1日起内部通知全面停工停产,员工工资仅发放至6月份 [3] - 公司于7月3日发生工商变更,雷社杏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经理,由雷杏容接任,距离上次高管变动不足3个月 [5][6] - 罗马仕否认倒闭传闻,但电商平台客服回复迟缓,用户反映召回产品退款困难,公司称咨询量巨大需时间处理 [1][3] 召回事件 - 罗马仕6月14日宣布召回3款型号、共计49.17万台充电宝,因电芯原材料缺陷可能导致燃烧风险 [4] - 安克创新6月20日宣布召回71.3万台充电宝,行业3C认证被强制暂停 [4] - 中国民航局6月26日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或被召回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4] 供应链影响 - 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部分产线6月下旬停产,两家供应商涉及数百万元货款未支付 [4] - 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安普瑞斯展开调查 [4] 消费者问题 - 消费者面临快递公司拒收召回充电宝、退款流程卡顿、商家账户余额不足等问题 [5] - 高校禁用罗马仕20000毫安充电宝,因充电时易发生爆燃事件 [4] 行业影响 - 事件暴露行业质量监管漏洞,亟需完善体系以重塑市场信心 [7] - 罗马仕称正全力整改并聚焦产业链自检,为推出新品做准备 [7]
罗马仕、安克相继召回问题充电宝,无锡市监局:正调查背后供应商
新浪财经· 2025-07-01 01:02
充电宝行业安全风暴 - 充电宝行业因电芯安全问题引发大规模召回和电商平台下架 多个机场明确禁止携带问题产品 [1] - 问题根源在于电芯原材料 罗马仕和安克创新均指出供应商电芯存在未经批准的原材料变更 [1] - 安克A1681 20000mAh充电宝拆解显示其电芯供应商为安普瑞斯(无锡)有限公司 [1] 安普瑞斯公司问题 - 安普瑞斯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11条记录于6月10日变更为"已暂停"状态 原因为工厂检查存在严重不符合项 [1] - 公司被暂停认证的产品包括可充电锂离子电池、锂离子聚合物电芯等 申请人/制造商均为安普瑞斯 [2] - 6月21日公司三体系认证(ISO)被暂停 认证范围涉及高能量锂离子聚合物电池 这些证书今年1月刚通过审核 [2] - 安普瑞斯工作人员回应称电芯生产符合规定 市场监管部门正在调查相关问题 [2] 充电宝行业现状 - 行业竞争激烈 普遍采用贴牌代工模式 生产厂家利润被严重压缩 [3] - 电芯占充电宝成本40%-50% 成为主要成本压缩对象 [3] - 电芯生产需要较高技术门槛和大量投资 出现问题会波及多个品牌 [3] 安普瑞斯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14年 由美国安普瑞斯和无锡产业发展集团合资组建 总投资2亿美元 [4] - 截至2023年国内锂电池产量突破1亿只 [4] - 主要客户包括安克、罗马仕、小米、绿联、倍思等知名充电宝品牌 [4] - 此次召回涉及罗马仕49万件和安克71万件充电宝 [4]
治理问题充电宝 不该让消费者买单
证券时报· 2025-06-30 18:00
行业治理风暴 - 全国范围内掀起针对200万台问题充电宝的行业治理风暴,监管力度持续加强[1] - 民航局新规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充电宝乘机,导致机场拦截不合格产品数量激增[1] - 二手交易平台出现商家以"机场拦截品"名义销售积压库存的营销乱象[1] - 电商平台涌现3C认证刻字服务商,部分商家通过暗语兜售仿制标签规避监管[1] 产业链乱象 - 生产环节存在使用劣质材料、违规工艺的问题,厂家为追求利润降低标准[2] - 电商平台审核机制存在漏洞,导致不合格产品在流通环节畅通无阻[2] - 认证环节出现花钱买证、贴牌认证等违规操作,质量把关形同虚设[2] 消费者影响 - 消费者因携带非3C认证充电宝面临财产损失,购买问题产品需承担使用风险[2] - 普通消费者缺乏真伪辨别能力,且难以追溯问题产品源头责任方[2] - 行业治理成本被转嫁给终端消费者,形成"为他人过错买单"的困境[2] 监管建议方向 - 需明确生产厂家、销售平台、认证机构各自的质量管控责任边界[2] -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执法力度,建立"该罚则罚"的惩戒机制[2] - 治理目标应实现消费者能安心选购、放心使用的市场环境[2]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违法典型案例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23 08:18
监管行动概况 - 2024年以来全市检查儿童和学生用品生产销售企业3315家次 行政指导和约谈248家次 开展质量技术帮扶企业255家次 查办质量类案件395件 罚没款309.66万元[2] 硅胶安抚奶嘴案例 - 上海绮缘优宝母婴用品有限公司销售不合格硅胶安抚奶嘴 挥发性化合物含量和产品信息不符合国家标准[2] - 进口涉案产品258个 货值金额25264元 已售出20个 违法所得1552.92元[2] - 被没收不合格产品238个 没收违法所得1552.92元 并处罚款25264元[3] 电动童车案例 - 上海龙钱玩具有限公司生产不合格电动童车 稳定性及超载要求和制动装置不符合国家标准[3] - 生产该批次电动童车20辆 货值金额5200元 库存18辆已被主动销毁[3] - 被没收电动童车1辆 罚款10400元[3] 儿童鞋案例 - 上海通盈鞋业有限公司销售不合格儿童鞋 涉及邻苯二甲酸酯和重金属总量超标[4] - 委托生产三丽鸥系列儿童洞洞鞋1800双 奥特曼系列儿童凉拖鞋50双 Hello Kitty儿童拖鞋10双 货值金额21900元 违法所得1460元[4] - 被没收违法所得1460元 罚款17520元[4] 儿童雨衣案例 - 集芸汇(上海)家居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不合格儿童雨衣 面料断裂强力和塑料接缝粘合力不符合标准[5] - 委托生产3200件 货值金额20608元 已售出2600件 主动召回1960件 违法所得1438.58元[5] - 被没收违法所得1438.58元 罚款10304元[5] 玩具案例 - 上海智乐多母婴用品有限公司销售不合格玩具 机械与物理性能中的小零件和标识说明不符合标准[6] - 购入涉案产品100件 货值金额7900元 已全部售出 违法所得3888.51元[6] - 被没收违法所得3888.51元 罚款7900元[7]
以检促管保安全!轮台县市监局“两品一械”抽检任务圆满收官
中国食品网· 2025-06-13 03:51
监管行动 - 轮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完成2025年度"两品一械"抽检任务,加强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监管 [1] - 抽检前制定详细计划,结合日常监管问题、群众关注热点和高风险产品,科学确定抽检品种、范围和数量 [1] - 组织执法人员专项培训,明确抽检程序、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确保工作科学性、规范性和准确性 [1] 抽检执行 - 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标准程序,深入药品零售企业、医疗机构、化妆品经营单位进行全面抽检 [1] - 药品抽检重点为常用药、急救药、中药饮片 [1] - 化妆品抽检聚焦儿童化妆品、美白祛斑类高风险产品 [1] - 医疗器械抽检以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为重点 [1] - 核对产品资质、购进渠道、储存条件等信息,确保样品来源可溯、质量可靠 [1] 抽检结果 - 共抽取药品12批次、化妆品1批次、医疗器械1批次 [2] - 有效掌握辖区内"两品一械"质量状况 [2] - 强化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 [2] 后续计划 - 持续加大监管力度,创新监管方式 [2] - 充分发挥抽检监测技术支撑作用 [2] - 为全县营造安全、放心的用药用械用妆环境 [2]
羽绒制品抽检不合格!富安娜被官方通报
南方都市报· 2025-06-11 10:51
产品质量抽查情况 -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羽绒被、羽绒服装等4种产品进行专项监督抽查,共发现6款不合格产品,涉及富安娜、雅兰等知名品牌 [3] - 不合格产品包括:富安娜"星愿奇境鹅绒四季被"(防钻绒性、绒子含量不合格)、雅兰"EC甄暖羽绒抗菌冬被芯"(pH值不合格)、川崎运动羽绒服(充绒量不合格)等 [5][6] - 监管部门已责令相关企业停止销售不合格产品,并采取查封、扣押等措施,要求企业整改并组织复查 [6] 富安娜公司情况 - 富安娜为上市家居企业(2009年深交所上市),旗下拥有富安娜、维莎等五大家纺品牌,业务涵盖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 [10] - 公司产品近年多次出现质量问题:2022年因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被罚没1.1万元,2025年5月蚕丝被因纤维含量不合格被四川省通报 [8] - 2025年一季度营收5.36亿元(同比降17.8%),净利润5614万元(同比降54.12%),创三年同期最大跌幅 [11] 行业动态 - 抽查发现家纺行业普遍存在防钻绒性、绒子含量等质量问题,涉及安徽、广东、河北等多地生产企业 [5][6] - 电商渠道管控存在漏洞,富安娜涉事产品虽已下架,但企业未正面回应召回问题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