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

搜索文档
2025中国物业投资市场年中回顾与展望
世邦魏理仕· 2025-08-07 06:13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全年大宗物业投资额同比增长5-10%的年初预测 [8] 核心观点 - 上半年全国大宗物业投资交易额达1321亿元,同比增长19%,但交易宗数下降29% [3][5] - 机构型买家重点布局消费和居住领域资产,零售物业与租赁住宅交易额分别同比增长166%和200% [3][5] - 数据中心关注度显著上升,人工智能应用爆发将推升一线城市及周边区域投资热度 [8] - 一线城市核心办公楼资本价值自2022年累计下跌43%,具备安全边际的资产受长期资本青睐 [8] 市场回顾 交易表现 - 险资和基金交易额占比升至63%,太盟联合体500亿元收购万达广场资产包贡献上半年交易额的38% [5] - 办公楼交易额66%来自一线城市核心区位项目,核心板块出租率高于全市平均5-8个百分点 [5] 资本化率动态 - 一线城市甲级办公楼、零售物业、高标仓资本化率较2024年末扩大近20个基点,升幅较2024年下半年收窄 [5] - 资本化率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创历史新高,超过400个基点 [5] 2025年预测更新 投资策略 - 仓储物流受关税战不确定性影响,投资者寻求更高风险溢价,华东和华南为重点关注区域 [8][9] - 消费和居住领域仍是投资主线,零售物业与租赁住宅保持增长潜力 [8] 资本化率展望 - 高标仓资本化率预计下半年上升20-30个基点,较年初预测调升10个基点 [9] - 办公楼与零售物业资本化率年底预测值基本不变,核心资产上行空间有限 [9] -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甲级办公楼资本化率预计年底升至6.15%、6.05%、6.10%、5.50% [9]
一觉想来,特朗普要对印度加50%关税!莫迪决定访华,7年来首次
搜狐财经· 2025-08-07 05:47
美印贸易冲突 - 美国对印度加征总计50%关税 包括原有25%关税及新增25%关税 主因印度持续进口俄罗斯石油[3] - 关税涉及汽车零部件和钢铝产业 印度作为全球第二大粗钢生产国受到重大冲击[13] - 农业市场开放是核心分歧 美国要求印度开放农业市场以替代部分中国市场 但印度担心低价美国农产品冲击本土农业[13] 印度经济应对策略 - 印度通过转口贸易从俄罗斯低价能源中获利丰厚 俄罗斯提供显著价格优势[16] - 莫迪计划于2025年8月31日访华并参加上合组织天津峰会 系七年来首次访华[8] - 印度寻求通过上合组织和金砖组织扩大贸易合作 缓解美国关税压力[28] 地缘政治影响 - 美印反目导致"美日澳印"军事合作体系难以推进 减轻中国地缘压力[31] - 印度存在战略误判 自恃14亿人口市场优势 但实际谈判筹码有限[21] - 中国可扩大对印度出口合作 但印度对华出口增长空间有限[28] 行业影响分析 - 钢铝产业面临美国关税直接冲击 印度作为全球第二大粗钢生产国受影响显著[13] - 能源贸易格局变化 印度大量进口俄罗斯低价石油并开展转口贸易[16] - 农产品贸易存在潜在风险 若开放市场将面临美国低价农产品竞争[13]
印度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但莫迪搞不好,反把自己逼入绝境
搜狐财经· 2025-08-07 05:01
正式进入8月,特朗普如期宣布,对印度商品加征25%关税,并威胁额外惩罚的消息。尽管在前段时间,印度方面多次接触特朗普,可终归未能阻挡"关税 战"到来。而随之而来的,也和外界预期的一样,卢比汇率应声暴跌,股市指数大幅下挫。印度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莫迪或把自己逼入绝境。 在美国打响"关税战"第二天,莫迪强硬释放信号,印度将继续按长期合同采购俄罗斯石油,直接将特朗普最近天天挂在互联网上宣传的"施压有效论""印度 屈服"等话题,打成了"假消息"。也是这一步,让美印这对"战略伙伴",终究走到了自上世纪 90年代以来最紧张的对峙边缘。 乍看起来,这场冲突的导火索是贸易失衡。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美印商品贸易额达1288亿美元,印度对美顺差458亿美元,特朗普政府将此归咎于 印度"全球最高之一"的关税壁垒和"最严格"的非关税措施。 但深层矛盾却是,华盛顿试图以关税为杠杆,同时逼迫印度在两个敏感领域让步。第一,开放农业与乳制品市场;第二,终止对俄罗斯能源和军事装备的采 购。特朗普想 "一箭双雕",既想缩小贸易逆差,又想借印俄关系向莫斯科施压。但这种将经济议题与地缘政治捆绑的做法,恰恰触碰了印度的核心利益。 从数据 ...
全球关税战!如何面对8月7日之后的世界
经济观察报· 2025-08-06 22:58
关税政策框架 - 美国针对全球贸易伙伴设立四档关税税率:友好国家10%起步、正常国家20%起步、不友好国家30%起步、通过第三地转运商品征收40%税率 [2] - 已达成协议国家需承担三项成本:输美商品关税、对美投资承诺、大规模采购美国商品 [3] - 政策实施周期为4个月零5天(4月2日至8月7日),整体逻辑清晰且达成预期效果 [2][3] 关税财政影响 - 美国海关收入呈现逐月增长态势:4月156亿美元、5月222亿美元、6月273亿美元 [5] - 摩根士丹利预测年化关税收入达3270亿美元,未来政府将持续维持或扩大此收入规模 [5][6] - 3000亿美元级关税收入将成为美国政府长期财政基础 [6] 贸易承诺执行 - 日本与欧盟对美投资及采购承诺总额达1.9万亿美元 [9] - 全球贸易伙伴总承诺规模预计超10万亿美元,存在达数十万亿美元可能性 [9] - 承诺完全落地可能性极低,部分实现即可能使美方满意 [10][11] 中国企业挑战 - 40%转运税针对通过越南、墨西哥等第三地转运的中国企业 [13] - 原产地认定标准尚未出台,可能参照《美墨加协定》75%本地零部件比例要求 [14][15] - 技术层面缺乏明确商品原产地判定标准,政策落地存在操作不确定性 [14] 企业应对策略 - 境外企业需探索进入美国市场新路径,境内企业需调整经营策略 [6] - 市场竞争力成为跨越关税壁垒的核心要素 [7] - 企业需通过妥协协作适应新贸易格局 [6]
黑暗的一天,特朗普生吞冯德莱恩
36氪· 2025-08-06 13:35
欧美关税交易框架 - 美国将对大多数欧洲商品(包括汽车和零部件)统一征收15%关税,放弃原计划的30%关税威胁[9] - 欧盟钢铁、铝和铜产品仍面临50%美国关税,同时取消对美国汽车(原2.5%)和农产品等工业品的进口关税[9] - 欧美关税水平严重不对等:美国对欧关税从3%升至15%(涨幅5倍),欧盟对美关税接近零[9] 欧盟单边让步条款 - 欧盟承诺未来3年购买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产品[10] - 欧盟企业计划向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10] - 欧盟市场对美国科技企业(如AWS、Microsoft Azure)开放招标限制未实施[13] 欧盟拟定的反制措施(未实施) - 针对260亿欧元美国商品制定报复清单:哈雷摩托(+25%)、波本威士忌(+25%)、棉纺织品(+20%)等[13] - 计划限制半导体设备(ASML、通快)对美出口,并审查美国在AI、量子计算等敏感领域投资[14] - 拟对720亿欧元美国商品征收反制关税作为谈判筹码[17] 行业影响数据 - 德国奥迪因汽车关税导致上半年利润下滑超30%[11] - 美国通用汽车二季度因关税损失11亿美元,净利润同比暴跌35.4%至19亿美元[16] - 欧盟数字产业反制方案中,谷歌和Meta被指控"无税收节制的市场垄断"[14] 欧盟决策背景 - 德法意领导人达成共识:接受15%关税以避免欧美关系全面恶化[25] - 德国担忧美国可能中断云服务等科技领域合作,评估后认为无法承受长期对抗[27] - 欧洲政治精英权衡后认为贸易让步优于安全政策冲突[22][24]
伟伟道来| 如何面对8月7日之后的世界
经济观察报· 2025-08-06 06:45
(原标题:伟伟道来| 如何面对8月7日之后的世界) 已经和美国达成关税协议的国家,要向美国缴纳3种费用:一是输美商品被征收关税,二是承诺向美国 投资,三是承诺购买数额巨大的美国商品。 4个月的关税战中出现了一些匪夷所思的现象,尤其是特朗普的率性而为、朝令夕改给人印象深刻,但 总体而言,美国政府的逻辑是清晰的、步骤是正常的,也基本取得了他们希望取得的结果。 至于这个结果对美国及全世界而言利弊如何,众声喧哗、莫衷一是。 笔者试分析如下: 第一,美国的关税围墙既然立起来了,就不大可能降低或撤销。接下来,如何进入、经营美国市场,是 企业各显神通的时候了。 关税围墙既立,关税收入将大幅度提高,这个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事实上,从4月份开始,美国的 关税收入已经节节攀升了。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4月份美国海关净收入为156亿美元,5月份为 222亿美元,6月份为273亿美元。摩根士丹利在其最新研报中预测,美国海关净收入年化后高达3270亿 美元。 可以预料的是,2028年之后,不论谁当美国总统,这块每年3000多亿美元的蛋糕,美国政府只会想办法 让其增加,不可能减少。 不出意外的话,8月7日之后,由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 ...
如何面对8月7日之后的世界
经济观察网· 2025-08-06 06:28
从4月2日到8月7日,这场关税战持续了4个月零5天。 不出意外的话,8月7日之后,由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的针对全球贸易伙伴的关税战,将尘埃落定。 总体而言,特朗普为输往美国的商品设立了4套税单,分别为:友好国家税率10%起步;正常国家税率 20%起步;不友好国家税率30%起步;通过第三地转运方式输往美国的商品将被征收40%的转运税。 已经和美国达成关税协议的国家,要向美国缴纳3种费用:一是输美商品被征收关税,二是承诺向美国 投资,三是承诺购买数额巨大的美国商品。 4个月的关税战中出现了一些匪夷所思的现象,尤其是特朗普的率性而为、朝令夕改给人印象深刻,但 总体而言,美国政府的逻辑是清晰的、步骤是正常的,也基本取得了他们希望取得的结果。 至于这个结果对美国及全世界而言利弊如何,众声喧哗、莫衷一是。 笔者试分析如下: 第一,美国的关税围墙既然立起来了,就不大可能降低或撤销。接下来,如何进入、经营美国市场,是 企业各显神通的时候了。 如果这些承诺全部落实了,别说特朗普政府了,整个美国及其人民都可以躺平了。 基本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承诺,不可能100%实现,能够部分实现就很好了,特朗普就会很满意了。 这一点,特朗普和他的团 ...
48小时内收3大噩耗,特朗普对华态度大变,几十国等着中国做决定
搜狐财经· 2025-08-06 06:13
国际局势与能源贸易 - 特朗普政府将俄罗斯和平协议截止日期从原定50天后提前至8月8日,与8月7日关税增收执行日形成联动[3] - 美国威胁中国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实则向印度施压,但印度和巴西均拒绝配合,印度明确表示不会停止采购俄罗斯石油[4] - 特朗普"二级关税"政策旨在制裁俄罗斯能源贸易,但欧佩克宣布9月增产54.8万桶/日,恢复总产量至220万桶/日,直接冲击其抬高油价的计划[6][9] - 中国、印度、巴西三大俄罗斯石油买家未停止进口,欧洲国家为主要削减采购方,土耳其和中东小国填补市场空缺[9] 美国国内经济数据 - 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7月新增就业仅7.3万人,远低于预期的11万人,失业率上升,就业市场明显降温[8] - 特朗普因就业数据不符预期而开除劳工部统计局局长,并指控数据造假[8][10] - 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下滑,显示受关税影响的美国企业面临经营困境[11] 货币政策与政策矛盾 - 低油价抑制通胀但压缩美联储降息空间,特朗普迫切希望降息以缓解财政压力却遭美联储拒绝[6][10] - 特朗普试图将就业数据疲软归咎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不降息的政策,制造舆论压力[11] - 关税政策与外部环境双重影响导致经济数据恶化,政策矛盾加剧[10][11] 中美关系动态 - 特朗普政府对华态度从对抗转向部分合作,显示其关税政策陷入僵局[13] - 8月8日俄罗斯和平协议截止日成为关键节点,中美关系走向将受此直接影响[3][13]
“懂王”震怒,将大幅提高印度关税!美联储新任主席或公布?
搜狐财经· 2025-08-06 05:49
美印贸易争端升级 - 特朗普计划在未来24小时内大幅提高印度输美商品关税 目前税率为25% 但未明确新税率 [3] - 印度外交部回应称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国家利益与经济安全 此前因购买俄罗斯石油受到美方指责 [3] - 美印紧张关系因关税问题进一步升级 [4] 欧美贸易摩擦加剧 - 特朗普威胁对欧盟征收35%关税 较此前15%税率显著提高 [6] - 法国总理批评美欧贸易协议为"冯德莱恩-特朗普协议" 匈牙利总理质疑欧盟投资美国军事装备和能源的计划 [5] 巴西反制美国关税措施 - 巴西总统卢拉誓言利用WTO等资源抵御美国50%高额关税 [7] - 巴西政府授权外交部将美方行为诉至WTO争端解决机制 并启动应急计划保护受影响企业和工人 [8] 全球关税风暴扩大至关键行业 - 特朗普计划对进口药品实施阶梯式关税 一年内从"小额"升至150% 最终达250% [10] - 半导体和芯片关税细节将于"下周左右"公布 [10] 美国经济潜在影响 - 美国银行预测关税战将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低于此前预期 [12] -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模型显示:2025-2026年美国实际GDP年增长率或降低0.5个百分点 失业率可能累计上升1个百分点 [12] - 2025年美国家庭平均支出或增加2400美元 服装类商品受冲击最显著 [13] 美联储人事与政策动向 - 特朗普已将美联储主席候选人缩小至4人 现任财长贝森特未入选 [14] -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数据显示9月降息25个基点概率升至89% 高盛与花旗警告若就业持续疲软或降息50个基点 [14] - 美国银行团队认为美联储可能维持利率不变至2026年 与市场普遍降息预期相悖 [14][15]
对华关税还没定,美国经济先崩了,一意孤行的特朗普不敢赌了
搜狐财经· 2025-08-06 00:22
经济学家表示,美国已经进入到了飓风眼。其表示,在经历了几个月的警告之后,7 月份的就业报告证实,经济放缓不是即将来临,而且已经到来。 特朗普原计划的很好,称这场全球关税战的本意是让制造业回流美国。可是没想到,目的没达成,这场关税的成本都转嫁到了美国人的头上。 举一些例子:沃尔玛、宝洁、福特、百思买、阿迪达斯、耐克、美泰、Shein、Temu、斯坦利、布莱克德克都在关税战后宣布涨价。高盛的经济学家估计, 海外出口商仅吸收了关税带来的上涨成本的五分之一,而美国和美国企业则承担了剩下的四分之一。正可谓羊毛出在羊身上。可这一次,剪羊毛的手伸向了 美国人自己。 特朗普要么停下脚步重新审视,要么只能带着美国经济继续撞墙。选择,已经不只是经济问题,而是他的政治前途问题了。 我们看回这场关税战,当欧盟、英国、日本早早选择"签约自保",给自己的企业撑起保护伞时,特朗普的棋盘正在迅速缩小。 对华关税还没定,美国经济先崩了。一意孤行的特朗普不敢赌了,必须得停下脚步,好好审视一下接下来的决策了。 众所周知,日前中美关税谈崩,无奈之下,约定协议继续延期一个月达成。目前和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或组织有,欧盟英国日本等。中国墨西哥等国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