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颐和园是人类的景观,也是鸟的家园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30 22:09
银喉长尾山雀。张传辉摄 普通鸬鹚。张传辉摄 颐和园西堤,小太平鸟从金银木枝头飞过。胡 葳摄 "三宝鸟!" 如今,颐和园里有记录的野生鸟类多达147种。在多方共同努力呵护下,颐和园已经成为诸多鸟类青睐 的栖息地。每天,从北京甚至全国各地而来的游客们,与鸟类共同徜徉在这片曾经的皇家园林。 "我们的工作好不好,鸟类有自己的答案" 颐和园园艺古树中心正高级工程师王爽,参加工作之后给自己找了个新项目——养虫子。 这看似不务正业的举动,参与者还不少。采访中,几位在颐和园从事园艺工作的女士互相指指对方,都 曾参与其中。 甚至,每年春末,她们还会为一种小飞虫——摇蚊专门立展板,还要制作模型、短视频等,拿着3D打 印的摇蚊模型去给游客讲解。原来,每年此时,颐和园水域附近摇蚊极为密集,不少游客都很担心。但 事实上,摇蚊幼虫吞食水中藻类,自身则是鱼的食物,而鱼又是水鸟的食物,这条食物链成就着昆明湖 的生态平衡。 不过,对植物病理学博士王爽来说,养虫子不是为了好玩。她对记者解释,颐和园多年来一直希望找到 无农药防治方式,而研究就是实现目标的重要步骤。 王爽介绍,颐和园从2008年起逐步减少农药使用,如今已经实现团城湖水源地区域零农药 ...
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通报2025年二季度21个违法违规典型问题
央视网· 2025-07-29 09:09
违法违规占用土地问题 - 山西省浑源县文化和旅游局擅自占用林地86.6亩(国家级公益林70.04亩)[2] - 内蒙古恺鑫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459.20亩种植绿化装饰草皮[5] - 辽宁省葫芦岛市首航冶金科技有限公司擅自占用林草地等155.37亩(草原56.31亩、林地55.56亩、未利用地43.5亩)[12] - 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村民善某堆放尾矿破坏黑土耕地24.80亩[18] - 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监管不力导致69.63亩耕地被建筑垃圾破坏[25] -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张某租用永久基本农田304.73亩种植绿化装饰草皮[30] -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隆教畲族乡政府整改不彻底导致47.1亩永久基本农田被堆放废弃砂石土[37]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顾小庄村村委会采伐林木后未及时更新造林80.8亩[42] - 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达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违法开采砂石37万吨[49] - 湖北省荆州市绿普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340.49亩种植绿化装饰草皮[54] -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齐岳山四季运动生态度假综合项目违法占用耕地211.41亩[60] - 广东省遂溪县湛江光发建材有限公司擅自占用林地63.67亩[65] -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深德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侵占耕地47.24亩挖湖造景[70] -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委、市政府主导推动违法开采砂石土涉及5076.75亩土地[73] - 四川省达州市政府违法征地233亩建设子槽沟滨水公园[82] - 贵州省粤水电能源有限公司擅自占用林地683.19亩(国家级公益林154.68亩)[86] -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海鑫升矿业有限公司侵占生态保护红线42亩、越界开采花岗岩16万吨[91] -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违法违规出让粘土矿采矿权导致60亩耕地被破坏[104] - 甘肃省灵台县王某毁林开垦35.43亩[109] 虚假材料与监管不力问题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交虚假证明材料涉及19.42亩[79] -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相关部门未如实上报占用永久基本农田问题[30] -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隆教畲族乡政府组织整改不彻底[37] 长期违法问题 - 云南省楚雄市吕合镇杨巡部采石场持续越界开采砂岩约100多万吨[99] -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委、市政府主导推动违法开采砂石土持续至督察核查时[73]
雪域高原旅游热 家门口就业路子宽(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
人民日报· 2025-07-28 22:03
交通改善带动旅游发展 - 夏贡拉山隧道通车使G349国道全面贯通,游客量和车辆往来翻倍增长 [2] - 边坝县2023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454万元,同比增长225.84% [3] - 边坝镇普玉一村通过捐赠50辆越野摩托车打造"冰雪探秘+越野骑行"项目,村民年收入过万 [2] 景区升级与文旅融合 - 萨普景区2024年7月获批国家4A级,旅游服务和设施全面升级 [1] - 比如县2023年创建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县,14个景区获批4A级 [4] - 西藏实施特色文旅产业培育工程,推动旅游与体育、农业等多领域融合 [4] 民宿经济与就业增收 - 比如县自2017年投入226万元扶持家庭旅馆,民宿经营者单间房收入每晚100元且预订火爆 [6][7] - 三色湖景区7家家庭民宿每户年均增收5万至10万元 [7] - 林芝巴松措景区家庭旅馆带动人均年收入超2万元,日喀则康布乡民宅转型为热门住宿 [7]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比如县在萨普景区设置36个生态保护岗位,兼顾就业与环境保护 [5] - 政策支持非遗演艺进景区,促进文旅消费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 [4][5]
(活力中国调研行)森林深处的“小松鼠畅行服务队”:用花样年华描摹别样青春
中国新闻网· 2025-07-28 06:32
志愿服务队概况 - 团队名称为"小松鼠畅行服务队",由额尔古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建,属于"旅游+生态"复合型服务队 [3] - 团队由10名平均年龄26岁的年轻人组成,分为5人一组轮班制,每10天轮换一次 [3] - 主要职责包括森林防火宣传、生态保护口号播放、劝阻违规行为(如野外抽烟、乱丢垃圾)以及提供游客引路、救援等服务 [3] 运营模式与工作量 - 每年6月至9月旅游季开展巡护工作,日均骑行36公里(相当于马拉松距离),旅游季累计骑行3200公里(漠河至上海距离) [3] - 巡护范围覆盖G331国道莫尔道嘎至漠河段18.6公里路段,累计完成800次"面对面"服务 [3] - 配备无人机、防火宣传单、急救药品等装备,实现雷击火5分钟精准定位的技术突破,形成"人防+技防"现代化管护体系 [3] 服务内容与成果 - 发放400余份防火宣传单、500把绘制生态地图的绢扇 [3] - 白桦林管护站升级为旅游驿站,提供开水、Wi-Fi、充电、卫生间等便利设施 [4] - 具体服务案例包括救助幼鸟放生(2024年7月4日)、为无信号区域车辆指引道路(2024年7月9日) [7] 团队特色与命名由来 - 团队名称灵感源于森林中常见且受欢迎的小松鼠,象征及时响应游客和林区需求的特点 [7] - 巡护日志记录生态数据与自然景观(如晨雾朝阳、雨后彩虹),体现工作与自然的深度融合 [7]
三江源头“生命鸟巢”:原生鸟类与“新生”电网“和谐共生”
中国新闻网· 2025-07-27 09:54
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与电网建设 - 三江源地区被列为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地区之一 生活着近300种珍稀鸟类和20多种猛禽 素有"候鸟的天堂"之称 [1] - 国家电网在青海三江源地区实施"生命鸟巢"项目 在输电杆塔顶端安装直径约1米的藤条人工鸟巢 解决猛禽筑巢需求与电网安全的矛盾 [3] "生命鸟巢"项目成效 - 项目自2016年实施以来 累计安装人工鸟巢5053个 成功引鸟筑巢2600余窝 引鸟筑巢率超50% [8] - 项目已推广至内蒙古 四川 甘肃 宁夏 新疆 西藏等省区 并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典型案例 [8] - 观测显示每个"生命鸟巢"可使猛禽育雏期周边减少50只左右鼠兔或草原啮齿类动物 有效抑制草原生态破坏 [8] 生态与基建协同发展 - 国家电网通过"违章建筑置换安居房"模式 实现鸟类栖息与电力线路安全运行的双赢 [5] - 项目采用在输电铁塔安全位置搭建人工鸟窝和装设独立招鹰架等措施 促进鸟类与电网和谐共生 [3][5] - 清洁电能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 实现了从"防鸟驱鸟"到"爱鸟护鸟"的生态保护理念转变 [8]
“让世界看到了生态保护的无限可能”——访捷克前苏马瓦国家公园主任吉里·马内克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26 05:43
中国自然保护成就 - 中国在自然保护领域取得卓越成就,颠覆了外界对中国忽视自然的固有印象 [1] - 中国以欧洲人从未想象的勇气和规模推进自然保护事业 [1] - 中国实施天然林商业性禁伐政策,构建严格自然保护体系 [4] - 利用AI技术搭建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网络,整合卫星、无人机、地面监控等多源数据 [4] - 在短短几年间取得显著成果:海南长臂猿种群逐步恢复、大熊猫栖息地持续扩大、三江源生态明显修复 [4] 国家公园建设 - 首批五个国家公园包括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 [2]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冬季可追踪老虎足迹 [4] - 武夷山国家公园森林深邃丰饶,古木与茶园相映成趣 [4] -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可观测到海南长臂猿 [4] - 大熊猫国家公园可观测到野生大熊猫 [4] - 三江源国家公园各类野生动物和谐共生 [4] 生态保护模式创新 - 启动数万至数十万居民搬迁工程构建连贯完整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6] - 将当地居民转化为生态保护主体: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多数管护员为当地居民,三江源国家公园超过1.7万名牧民成为管护员 [6] - 保护理念创新:不是"为了自然而牺牲人",而是"让人成为自然的一部分" [6] - 让居民在守护自然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 [6] 国际交流与影响 - 商务部主办"一带一路"国家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及可持续发展官员研修班 [2] - 中国生态保护实践让世界看到了生态保护的无限可能 [4] - 中国经验对欧洲传统"把人赶出保护区"的模式形成对比 [6]
中国两大能源工程震撼全球:印度已慌乱!外媒为何“酸评”不断?
搜狐财经· 2025-07-26 05:24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概况 - 总投资达1.2万亿元人民币,沿西藏林芝至墨脱40公里河段建设五座梯级电站 [1] - 设计采用"截弯取直、隧洞引水"创新方案,通过200公里地下隧道群穿越南迦巴瓦峰 [1] - 年发电量预计超3000亿千瓦时,相当于3个三峡水电站的电力供应能力 [1] 技术突破与创新 - 水能利用率高达85%,远超普通水电站水平 [3] - 隧道建设需穿越20多条活动断裂带,能承受9度以上强烈地震 [3] - 采用智能TBM掘进机和抗冻混凝土等尖端技术确保工程安全 [3] - 保留30%天然河道供鱼类洄游,生态基流保障达800立方米每秒 [3] 经济与社会效益 - 年贡献西藏财政收入200亿元,占2024年西藏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二 [3] - 创造约20万个就业岗位,带动建材、物流、旅游等多个行业发展 [3] - 年产生4000亿度清洁电力,替代1.2亿吨标准煤,减少3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3] 生态保护措施 - 实时监测系统确保出境水量波动控制在3%以内 [3] - 工程总库容仅100亿立方米,不足三峡水库1/4,坝高50米对下游影响有限 [5] - 调峰作用可减少下游30%以上洪灾损失,旱季提供农业灌溉水源 [5] 国际比较与地缘政治 - 出境水量仅占印度布拉马普特拉河总水量19.5%,汛期流量占比不足10% [5] - 欧盟在要求中国开放稀土出口同时,以"生态保护"为由阻止清洁能源项目 [6] - 印度单方面撕毁《印度河水条约》却指责中国威胁水源安全 [6] 区域协同发展 - 配套建设派墨公路和墨脱机场,改善西藏东南部交通条件 [7] - 预计使当地农牧民收入十年内实现三倍增长 [7] - 实时监测系统保障珍稀物种栖息地安全 [7] 全球气候变化应对 - 为全球提供切实可行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 [9] - 证明清洁能源开发可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双赢 [9] - 成为全流域防灾减灾重要屏障 [10]
祁连山野生动物救助站:近距离守护高原生态链
中国新闻网· 2025-07-26 01:44
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救助站概况 - 中国唯一建在国家公园内的野生动物救助机构,24小时不间断运转照看受伤收容的动物 [1] - 各功能区分布错落有致,康复和动物医院功能与高原草场结合,草食动物保育区有藏原羚、马鹿、岩羊幼崽等活动 [1] - 救助站自2022年正式运行以来累计救助收容200余只野生动物,其中40余只成功放归 [4] 救助站运营与技术创新 - 每只动物抵达后需经历体检、建档并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工作人员对幼崽采取同住照料模式 [4] - 流转400亩高山草场作为野化训练基地,帮助动物重新学习捕猎、避险等野外生存能力 [4] - 采用卫星跟踪技术器观测放归动物生存状态,2023年通过追踪器数据完成5只猛禽迁徙生态分析及荒漠兔习性研究 [4]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 - 救助站收容36种野生动物中超过三分之二为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物种,包括雪豹、荒漠猫、黑颈鹤等 [2] - 典型案例:成功康复并放归一只受伤荒漠猫,该物种需特殊饮食(带毛肉类) [4] - 填补部分物种生态知识空白,如通过追踪器掌握荒漠兔分布区域与生活习性 [4] 社会价值与科普功能 - 接待游客及研学团体,通过沉浸式体验传递野生动物保护知识 [7] - 站内野生动物成为普及生态意识的鲜活载体,形成"个人-家庭-社会"的传播链条 [7] - 提供野生动物科学研究样本,兼具科学价值与社会效应 [5]
一湾清水向港流丨护林员40余载守护东江水
新华网· 2025-07-24 12:35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 三百山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是供港东江水的水源地之一,护林对保护水源意义重大[1] - 当地实施"三禁、三停、三转"等举措,坚持有矿不采、有树不砍、有鱼不抓、有猪不养,确保粤港同胞饮水安全[5] - 目前三百山森林覆盖率达98%,负氧离子含量瞬时高达10万/立方厘米,源头水常年保持在Ⅱ类及以上水质[5] 护林工作发展 - 护林员龚隆寿从1979年开始从事护林工作,巡山一次约10公里,耗时一天[3] - 护林工作面临盗伐、非法挖矿等威胁,曾因劝阻遭受殴打[3] - 护林队伍从1人发展到65人,群众支持对生态保护至关重要[3] 社会影响与认可 - 龚隆寿的事迹传播到香港,去年受邀访港并受到热情反馈[5] - 今年是东江水供港60周年,大湾区游客常到三百山溯源,对护林工作表示赞赏[5] - 生态保护措施将持续加强,投入加大,确保未来东江水水质[5]
万羽归时云作路 绘就人鸟共家园——“中国白鹭之乡”广西防城港的护鸟长卷
新华社· 2025-07-24 10:38
生态保护成效 - 防城港市红树林面积达2300公顷 较2020年增加200多公顷 [3] - 北仑河口保护区鸟类从2010年187种增至310种 新增勺嘴鹬等珍稀物种 [3] - 山心沙岛通过生态修复工程 面积从4.2公顷扩至11.2公顷 木麻黄林覆盖率提升 [5] 湿地与生物多样性 - 防城港市湿地超8万公顷 涵盖近海 海岸 河流 沼泽等多种类型 [1] - 每年迁徙候鸟超30万只 含12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58种二级保护动物 [4] - 红树林为底栖生物提供栖息地 形成白鹭等鸟类食物链基础 [3] 区域生态地位 - 防城港位于两条国际鸟类迁徙路线交汇处 是重要越冬地和繁殖地 [3] - 拥有538公里大陆海岸线 海湾红树林分布密集 [1] - 山心沙岛被列为自治区级重要湿地 具备红树林 泥质滩涂等多类型生境 [4] 保护措施实施 - 建立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5个鸟类保护小区 强化栖息地管理 [5] - 开展退塘还海 湿地水动力提升等工程 修复海岸线生态 [3] - 联合社会组织定期开展护飞宣传活动 提升公众保护意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