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南自贸港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中钨高新(000657) - 中钨高新2025年5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3 09:02
公司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于2025年5月13日14:00 - 17:00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网络远程召开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财务总监胡佳超、董事会秘书王丹、证券事务代表王玉珍 [2] 政策与荣誉 - 作为海南注册上市公司,关注海南自贸港建设政策并作贡献,入选海南海关“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样本”,被评为海南上市公司协会优秀会员单位 [2] 经营与市值管理 - 2024年营业收入147.43亿元,较2023年增长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9亿元,较2023年增长17.47%,2022 - 2024年现金分红比例均超30% [2] - 未来通过合规信息披露、完善治理、改进经营、培育竞争力创造价值,通过资本运营等手段提升市场形象与品牌价值,做好市值管理 [3] 价格影响与产品 - 钨钼价格上涨,上游受益、下游利润受挤压,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改善结构提升毛利率,减少原料价格波动冲击 [3] - 公司不涉及钼冶炼业务,但生产钼制品如切割钼丝、钼靶材等 [3] 资产收购 - 收购柿竹园公司股权时,实际控制人中国五矿已作相关承诺,将积极筹划推进其余四家矿山资产收购工作 [3] 锡产品情况 - 目前暂无单独锡产品在售,持续开展锡回收技术研究,后续生产销售将按要求披露 [3]
俄罗斯人“闯”海南:“在三亚生活很幸福”
中国新闻网· 2025-05-10 08:13
三亚俄罗斯人社区发展 - 俄罗斯人吉玛在三亚大东海经营一家进口美食店,销售来自俄罗斯、荷兰、法国、意大利、美国等地的五十多种风味奶酪,以及酒水、果酱、意大利面等商品,最近还尝试销售中国云南的蓝莓 [1][2] - 三亚大东海区域临街遍布俄式餐厅、街面随处可见俄语标牌,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新机遇,吸引不少俄罗斯人来此定居 [1] - 吉玛的美食店已经营近十年,三亚旅游业发展速度很快,许多游客每年都会来光顾 [2] 三亚旅游业国际化 - 俄罗斯人安娜斯塔西娅在三亚生活7年,从事国际旅游市场开拓工作,长期致力于向世界介绍三亚之美,吸引更多国际游客到三亚 [5] - 随着越来越多直达航线的开通恢复,以及中国越来越便利的免签政策和支付环境,俄罗斯人来三亚旅游方便了许多 [5] - 今年第一季度,俄罗斯和三亚之间往来有近500个航班,比去年同期增加400%,每周有5000多名俄罗斯游客来访三亚 [5] 三亚教育与科技发展 - 俄罗斯人尼古拉考入中国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攻读第二个硕士学位,在学习过程中,老师会教授如何使用人工智能让生活、学习、工作更轻松便捷 [7] - 尼古拉很喜欢中国文化,包括游戏《黑神话:悟空》和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并希望未来可以在三亚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7] 三亚国际商业机会 - 吉玛正在为发展电商做准备 [7] - 安娜斯塔西娅继续思考如何把三亚的美景推介给世界上更多的人 [7] - 吉玛在三亚结识了很多国际朋友,如经营俄式餐厅的哈萨克斯坦人、从事酒店管理的澳大利亚人等 [2]
海南机场发起23.39亿元关联收购,抢占自贸港封关红利
IPO日报· 2025-05-09 08:08
海南机场收购美兰空港交易 - 海南机场拟以自有及/或自筹资金收购美兰空港50.19%股份(2.38亿股),交易对价23.39亿元,折合每股9.85元 [1][7] - 交易完成后将发起全面要约收购剩余股份,价格为10.62港元/股,同时维持美兰空港港股上市地位 [8] - 通过两步走战略实现全面控股,形成"A+H"双融资平台 [5][6] 海南自贸港航空资源整合 - 收购后海南机场将统一控制海南岛内三大机场(美兰、凤凰、博鳌),形成年旅客吞吐量超5000万人次的机场运营集团 [4] - 解决原"兄弟公司"架构下的同业竞争和资源分散问题,提升协同效应 [3][4] - 为2025年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提供航空基础设施支撑 [1] 公司战略转型进展 - 加速"去地产化":地产业务收入占比从2020年62.76%降至2021年24.82%,2024年进一步降至20.98% [12][13] - 机场业务收入占比从2020年21.21%提升至2024年41.68%,推动行业分类调整为"航空运输业" [12][13][14] - 2021年通过战略转型实现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4.63亿元) [12][13] 财务表现分析 - 海南机场2024年营收43.68亿元(同比降35.4%),归母净利润4.59亿元(同比降51.8%) [10] - 美兰空港2024年营收21.71亿元(同比增4.07%),但归母净利润-3.81亿元(同比降180%),主要因二期扩建折旧及仲裁支出 [15] - 历史业绩显示海南机场2019-2020年累计亏损89.5亿元,2021年扭亏后业绩仍波动较大 [10][12]
海南机场发起23.39亿元关联收购,抢占自贸港封关红利
国际金融报· 2025-05-09 08:03
收购方案 - 海南机场拟收购美兰空港50.19%股份,共计2.38亿股,交易对价23.39亿元,折合每股9.85元 [1][3] - 股份转让完成后将发起全面要约收购,剩余内资股及H股价格为10.62港元/股,同时维持美兰空港港股上市地位 [4] - 收购分两步实施,最终实现全面控股,形成"A+H"双融资渠道 [3][4] 战略整合背景 - 海南机场与美兰空港原为海航集团旗下资产,2021年破产重整后由海南省国资委通过海发控接管,此前为独立运营的"兄弟公司" [3] - 收购后实现海南岛三大机场(海口美兰、三亚凤凰、琼海博鳌)统一控制,年旅客吞吐量超5000万人次,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3] - 整合旨在优化资本配置和运营效率,支撑海南自贸港2025年封关运作及航空枢纽建设 [1][3] 业务转型进展 - 公司加速"去地产化",地产业务收入占比从2020年62.76%降至2024年20.98%,机场业务占比同期从21.21%提升至41.68% [8] - 2024年公司营收43.68亿元(同比降35.4%),归母净利润4.59亿元(同比降51.8%),主因地产退出及疫情后业务调整 [6][8] - 收购后机场管理业务占比将进一步上升,推动行业分类调整为"航空运输业" [9] 标的公司财务状况 - 美兰空港2024年营收21.71亿元(同比增4.07%),但归母净利润-3.81亿元(同比降180%),连续三年亏损 [10] - 亏损主因二期扩建项目折旧摊销及仲裁案支出 [10]
供销大集(000564) - 000564供销大集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8
2025-05-08 01:10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参与单位为国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5月7日,地点在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外大街甲1号环球财讯中心D座14层,形式为现场交流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办公室、资产运营部、计划财务部工作人员 [2] 收购公司业务展望 - 收购的商业发展公司主营商业网点建设与运营、商贸物流、大宗商品贸易三大业务,是国内单建式平急两用、平战结合人防工程开发建设与运营的领军企业 [2] - “星悦茂”智慧商业项目能与上市公司形成业务协同,完善网点布局;集采集配中心项目与上市公司原有业务区域互补,利于物流渠道建设;专业商品贸易团队可整合资源,拓展业务,提升效益 [2] - 商业发展公司践行国家战略,聚焦商业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大板块协同发展,畅通双向流通渠道,参与多项建设,运营新型空间,构筑商贸流通平台 [2] 股东持股情况 中合农信及其一致行动人 - 截至2024年年报审议日,合计持有公司42.4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23.51% [2] - 股份来源包括2016年新合作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认购发行股份14.96亿股;2022年1月因重整债权债转股取得4,769万股;2024年4月产业投资人取得转增股份26亿股;2024年12月新合作集团认购取得3,292万股转增股票;2024年11月因业绩承诺补偿股份注销及分配 [2][3] 海航商控及其一致行动人 - 截至2025年3月末,合计持股数量为16.07亿股,合计持股比例为8.90% [4] 公司经营情况 2024年 - 实现营业总收入142,372.0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69%,净利润 - 138,361.01万元,较上年同期减亏45.7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132,367.6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亏47.48% [5] - 通过拓展业务、转让股权、催收应收款、减债化债等措施实现业绩同比减亏 [5] 2025年第一季度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6,293,846.43元,较上年同期减亏95.18%,经营情况有所改善 [5] 促进国内大循环计划措施 提升商业运营质效 - 依托股东和自身资源,线下参与城市更新等建设,推进业务协同,拓展轻资产运营项目;线上数字化赋能升级,完成业态调改,建立新型供销城市流通业务模式 [6] 推进商贸物流网点建设 - 推动重点区域存量住宅土地开发,湘中物流园深化布局,整合构建物流平台;建设运营集采集配中心项目,服务双向流通渠道,健全三级流通服务网络;创新收益模式,培育可持续利润增长极 [6] 驱动商品贸易创新升级 - 加快电商、批发代理、供应链贸易业务融合,深化与其他业务协同,构建下游销售网络,开展规模化集采 [7] - 发挥属地优势,嫁接拓展业务,推进贸易品种结构转型,驱动转型升级 [8]
三亚海棠区:国家海岸起宏图
海南日报· 2025-05-07 01:29
经济发展 - 三亚海棠区从传统农业主导转型为多元化产业体系,涵盖旅游业、医疗康养、免税商贸、金融会展等,经济总量实现巨大跨越 [5] - 三亚万象城项目开工,占地408亩,总计容面积54.4万平方米,采用"商业+生态+文旅"模式,助力三亚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5] - 旅游业实现从渔村到国际旅游品质消费目的地的蝶变,聚集亚特兰蒂斯、万豪、洲际等高端酒店及蜈支洲岛旅游区、三亚水稻国家公园等景区 [6] 现代服务业与康养产业 - 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引进太古里、万象城等高端商业综合体,三亚国际免税购物城三期项目加快建设,提升商业氛围和消费吸引力 [7] - 康养产业充分利用海岸、温泉等资源,落地太保三亚国际康养旅游度假中心、三亚嘉麓医院等项目,国际生命健康管理中心、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三亚分院加快建设 [7] 城乡融合与生态建设 - 城乡统筹发展,交通网络完善,海棠南北路与海榆东线串联商业区、风景区,乡村沥青路面促进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 [8] - 生态治理成效显著,海棠河生态公园修复13.16公里河道生态系统,退塘还林、红树林湿地恢复等措施推动生态保护与城乡融合协同发展 [8][9] 民生改善 - 住房保障网络覆盖低收入群体、拆迁安置户等,通过公租房、安置房、人才公寓等项目托起"安居梦" [10] - 教育质量提升,人大附中三亚学校2019年落地,优化教育资源并推动集团化办学,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 [11] - 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构建"15分钟城市健康服务圈"和"30分钟乡村健康服务圈",建成多家社区卫生健康服务站和村卫生室 [11]
海南发展:控股股东优化免税资产注入承诺,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前夕谋划弯道超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6 23:39
公司动态 - 海南发展控股股东海南控股拟将全球精品免税业务控股权注入期限从2025年5月12日延长至2028年5月12日,后调整为缩短至2年(2027年5月12日)[1] - 调整方案在4月15日临时股东大会被否决后重新制定,新方案以合规性与股东价值为核心目标[1] - 全球精品当前未盈利,海南控股为其设立2年业绩突围窗口期,计划通过业务调整实现扭亏为盈[2] 业务布局 - 全球精品聚焦三亚市场,与海南机场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合作阿里巴巴-Avvolta合资企业布局三亚凤凰机场T3航站楼旅游零售项目,预计年旅客吞吐量将达3000万人次[2] - 拓展自营会员购、电商零售等业务,与免税主业协同发展[2] - 海南发展计划形成"免税核心业务+旅游消费配套"产业矩阵,免税业务成为其向大消费转型的核心引擎[3][4] 供应链优化 - 全球精品与雅诗兰黛、欧莱雅等30余个国际品牌达成直采协议,采购成本降低15%[3] - 洋浦保税港区智能化仓储中心年内投用,预计库存周转率提升40%,物流成本下降25%[3] - 海南控股将海南省免税品有限公司19.5%股权无偿划转至全球精品,推动供应链整合[3] 行业数据 - 2024年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470.3亿元,接待游客9720万人次(同比+8%),旅游总花费2040亿元(同比+12.5%)[3] - 海南离岛免税累计购物金额突破2530亿元,购物人数4600万人次,购物件数3.2亿件[4] - 免税额度从5000元提升至10万元,品类从18类扩大至45类,提货方式增至5种[4] 政策环境 - 海南自贸港2025年前将简并增值税等税费,零售环节改征销售税,企业所得税减按15%征收[5] - 旅游业等企业新增境外直接投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5] - 中央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海南推动"免税+"模式,发展电商、跨境贸易等创新体系[6] 市场前景 - 全球精品将利用自贸港"零关税"政策降低采购成本,开展"免税+文旅""免税+会展"等多元联动模式[7] -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后税制优势将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吸引产业链企业入驻[5][7] - 免税资产注入被视为海南发展转型关键步骤,也是海南免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7]
打造“亚太游艇之都” 三亚假期游艇出海量大增
中国新闻网· 2025-05-06 08:18
中新社三亚5月6日电 (张月和)"我是冲着游艇海钓来的,三亚风景优美,度假氛围感十足,很适合放 松。"湖南游客李哲煊把"五一"假期全留给了三亚,除了住酒店,游艇海钓是其唯一安排外出游玩的活 动。 5月2日,三亚鸿洲国际游艇会码头,游客准备上船出海游玩。张月和摄 "五一"假期,三亚游艇出海受游客青睐。据三亚海事局统计,5月1日至5日,三亚游艇进出港4464艘 次,同比增长13.1%。 近年来,每逢长假,三亚游艇排队出海的景象已是常态。三亚登记游艇总量于2022年突破1000艘,跻 身"千艇之城";2024年达1400艘,当年游艇出海约12.79万艘次,接待游客超90万人次。 三亚已成为国际游艇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窗口之一。今年4月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 会,在三亚首设游艇分展区,吸引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游艇参展。三亚持续举办海南国际游艇设计大 赛,2024年有来自全球200余名设计师的127件游艇设计作品参赛,并开展游艇品牌全球首发等系列活 动。截至2024年底,法国BV船级社、欧尼尔游艇公司等80余家游艇产业链机构已入驻三亚。 "'五一'假期前,我们刚完成一艘法国进口游艇的接船、调试和首航工作。"三 ...
海南机场拟23亿收购美兰空港 加码主业打造自贸港航空枢纽
长江商报· 2025-05-06 00:53
行业整合与战略布局 - 海南机场拟出资23 39亿元收购美兰空港约2 38亿股内资股股份 取得50 19%股权 折合每股9 85元 交易完成后将发起全面收购要约并维持美兰空港上市地位 [2] - 收购旨在整合海南岛内海口美兰 三亚凤凰 琼海博鳌三大机场资源 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形成年旅客吞吐量超5000万人次的大型机场运营集团 [3][4][5] - 美兰空港2024年旅客吞吐量达2689 04万人次 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10 48% 货邮吞吐量20 93万吨 同比增19 69% [5] 交易结构与财务影响 - 交易分两步进行 内资股要约价9 85元/股 H股要约价10 62港元/股(折合人民币9 85元) 完成后美兰空港将成为海南机场控股子公司 [4][5] - 美兰空港连续两年亏损 2023-2024年合计亏损5 17亿元 其中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3 81亿元 主要因仲裁案支出及机场二期改扩建成本增加 [2][7] - 海南机场自身业绩承压 2024年营收43 68亿元(同比降35 40%) 归母净利润4 59亿元(同比降51 88%)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再降54 09% [7] 自贸港发展机遇 - 收购是海南机场加速"去地产化"的关键举措 2024年已处置海口海航大厦等地产项目 聚焦机场主业 [6] - 海南自贸港计划2025年底前封关运作 将实施免税政策 促进贸易自由化 公司计划通过整合机场资源把握航空业务增长机遇 [7][8] - 美兰空港经营改善预期包括 仲裁案解决 自贸港封关后时刻放量 航线优化 以及协同管理带来的降本增效 [8] 历史背景与股权关系 - 当前格局源于2021年海航集团破产重整 机场板块由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接手 美兰空港与海南机场同属海南省国资委但无股权关系 [3] - 美兰空港为港股上市公司(00357 HK) 2002年上市 运营海口美兰机场航空及非航空业务 海南机场为A股上市公司(原海航基础) [3][5]
海南机场(600515):拟收购美兰空港控股权,加速聚焦主业提升竞争力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05 11: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南机场拟收购美兰空港 50.19%内资股,交易价款 23.39 亿元,折合每股 9.85 元,触发全面要约收购义务,收购完成后将成控股股东,实现海南自贸港内核心航空枢纽整合,聚焦机场主业,提升竞争力 [5] - 考虑公司推进“去地产化”,小幅调整 2025 - 2026E 盈利预测为 7.87/9.36 亿元(原值:8.24/10.95 亿元),新增 2027E 盈利预测为 9.87 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 年 04 月 30 日收盘价 3.51 元,一年内最高/最低 4.37/2.96 元,市净率 1.7,股息率 -,流通 A 股市值 32,208 百万元,上证指数 3,279.03,深证成指 9,899.82 [1] 基础数据 - 2025 年 03 月 31 日每股净资产 2.08 元,资产负债率 51.19%,总股本 11,425 百万,流通 A 股 9,176 百万,流通 B 股/H 股 -/- [1]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指标|2024|2025Q1|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4,368|1,090|5,492|6,020|6,705| |同比增长率(%)|-35.4|-8.6|25.7|9.6|11.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59|100|787|936|987| |同比增长率(%)|-51.9|-54.1|71.6|18.9|5.5| |每股收益(元/股)|0.04|0.01|0.07|0.08|0.09| |毛利率(%)|41.3|41.2|43.3|43.9|42.5| |ROE(%)|1.9|0.4|3.2|3.7|3.8| |市盈率|87|/|51|43|41| [4] 交易概述 - 海南机场拟协议收购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持有的美兰空港 50.19%股份,完成后成控股股东,将对美兰空港全部已发行内资股(除公司拥有或同意收购的)及 H 股全面要约收购,维持其上市地位,内资股要约价每股 9.85 元,H 股要约价每股 10.62 港元 [5] 标的公司概况 - 2024 年度美兰空港飞机起降 18.61 万架次,旅客吞吐量 2,689.04 万人次,货邮吞吐量 20.93 万吨,同比分别增长 7.92%、10.48%、19.69% [5] - 2024 年美兰空港总营业收入 21.71 亿元,同比增长 4.09%;净利润 -3.81 亿元,同比减少 180.46%,受仲裁裁决影响支付税前金额 2.25 亿港元,剔除仲裁影响 24 年净亏损较 23 年减亏 0.09 亿元 [5] 交易影响 - 收购完成后海南机场将统筹管理海口美兰、三亚凤凰、琼海博鳌三家机场,扩大机场端业务及资产规模,聚焦主业,加速“去地产化”,提升竞争力 [5] - 整合旗下机场资源、优化航线布局、差异化定位,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构建航空网络,扩张免税业务版图,受益政策红利 [5] 财务摘要 |指标(百万元,百万股)|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6,762|4,368|5,492|6,020|6,705| |营业成本|3,454|2,565|3,114|3,378|3,855| |税金及附加|544|324|408|447|498| |主营业务利润|2,764|1,479|1,970|2,195|2,352| |销售费用|204|178|220|241|268| |管理费用|783|744|824|903|1,006| |财务费用|497|418|464|483|519| |经营性利润|1,280|139|462|568|559| |营业利润|1,521|415|905|1,062|1,111| |利润总额|1,487|425|905|1,062|1,111| |净利润|995|438|802|940|987| |少数股东损益|42|-21|15|4|0|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53|459|787|936|98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