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美关系
icon
搜索文档
中美终极对决不在亚太也非中东!真正战场在美国后院,这招太狠了
搜狐财经· 2025-07-07 11:51
中美战略博弈分析 - 美国持续通过干涉中国内政(如台湾问题)遏制中国发展,试图维持全球霸主地位 [1][6] - 美国战略重心向亚洲转移,特朗普时期曾计划将北约兵力重新部署至亚洲以针对中国 [5] - 中国通过军事演习(如"弗莫赛行动-2024")展示在美国"后院"(南美)的军事存在能力 [8] 潜在冲突战场 - 中美若爆发军事冲突,中国可能选择美国周边(加拿大、巴西)而非亚太或中东作为主战场 [8][10] - 加拿大和巴西被视为美国战略缓冲,需优先解决以避免未来军事隐患 [10] - 历史表明美国对本土防御极为敏感(如珍珠港事件后核打击报复) [3] 美国对华战略矛盾 - 美国既希望遏制中国崛起,又高度依赖中国市场(关税战中美国企业强烈依赖中国供应链) [14] -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直接冲击美国军工产业,导致战机生产面临停工风险 [16] - 中国作为美债最大持有国之一,若减持可能引发全球连锁反应加剧美国债务危机 [18] 中国战略优势 - 中国军事实力通过印巴冲突等事件获得国际认可,形成对美威慑 [10] - 稀土技术构成战略卡脖子手段,中国管制措施已有效反制美国关税战 [16] - 中国主张多极化世界秩序,明确表示不参与霸权争夺 [22] 中美关系走向 - 当前矛盾主要源于美国单边行动(如特朗普政府对华敌视政策) [20] - 经济相互依存(市场/债务/供应链)成为阻止军事冲突的关键因素 [14][18] - 中国更倾向通过外交而非军事手段解决分歧 [22]
“打”还是和?中方已经把话挑明,美媒:中国已3个月没买美国油
搜狐财经· 2025-07-07 04:42
中美石油贸易动态 - 中国在2023年3月、4月、5月连续三个月未进口美国石油 购买量为零 创2018年以来最长中断记录 [1][6] - 中国停止进口美国石油对美油企造成严重打击 加剧其全球市场竞争压力 [6] - 中国此举基于战略安全考量 同时作为对美国贸易限制的反制措施 [6] 美国关税政策与贸易谈判 - 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政策遭遇失败 过去90天内与多数国家谈判未达成协议 [3] -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国内物价上涨 相关产业承受负面影响 [3] - 美国近期恢复对华出口芯片设计软件 乙烷 飞机发动机等产品 [7] 中美经贸关系最新进展 - 中美双方确认落实元首通话共识 正在加紧执行伦敦经贸会谈成果 [7] - 美国取消部分对华限制措施 但政策反复性风险仍存 [8] - 历史显示美国对华出口政策存在"收紧-松绑"循环模式 [8] 能源与产业竞争格局 - 美国油企面临中国市场缺失困境 全球销量持续承压 [6] - 美国在实业领域存在短板 造舰能力落后于中国 [7] - 美国计划将军费提升至1万亿美元 推进高超音速导弹及F-47项目 [6] 中美战略博弈态势 - 中国明确通过停止石油进口实现贸易反制 同时保障能源供应多元化 [6] - 美国对华政策呈现矛盾性 既加强军事威慑又避免直接冲突 [7] - 双方在维护核心利益前提下探索对话解决分歧的路径 [10]
中美关系改善关键何在?两国学者共同呼吁合作
中国新闻网· 2025-07-07 01:40
中美关系现状分析 - 特朗普政府上任后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中美战略博弈持续升级 [1] - 美国政界普遍认为改善对华关系投入大而收效甚微,维持现状成为更现实选项 [3] - 特朗普政府奉行"美国优先"政策,通过关税战缓解国内财政赤字压力和推动制造业复兴 [4] 美国国内政治因素 - 美国改善对华关系的政治意愿自2016年起锐减 [3] - 特朗普个人权威主义倾向导致共和党内形成高度集权决策生态,增加中美关系不确定性 [4] - 美国国内政治生态变化促使特朗普崛起,进而推动美国对华政策质变 [4] 中美关系变化特点 - 中国外交政策变化更多是程度上的演进,而美国变化属于质变 [4] - 中美关系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发生根本性变化 [4] - 特朗普交易型外交政策弱化意识形态因素,有助于中美务实合作 [5] 合作建议与机遇 - 学者建议中美应重建信任,通过放宽签证政策、互派记者等"小球推动大球"方式改善关系 [5] - 经贸领域存在谈判空间,双方需落实现有共识并重建安全对话渠道 [6] - 美国面临经济增长乏力与债务膨胀压力,需要中国在美债市场持续支持 [6] - 中美在贸易、投资、技术、金融等相互关联领域存在广泛合作空间 [6]
高志凯:我不认为美国想放弃世界第一,是不想让中国成为世界第一
搜狐财经· 2025-07-06 09:36
中美关系与全球格局 - 美国不愿放弃世界第一地位 同时极力阻止中国成为新领导者 [1] - 中美竞争升级体现在贸易摩擦 关税壁垒 高科技限制等领域 [3] - 美国对华政策受恐惧驱动 担心被超越且害怕自身模式反噬 [3][7] 中国发展现状与全球影响 - 中国在钢铁 汽车等传统工业超越美国 新兴行业占全球过半份额 [3] - 中国企业持续扩大国际市场影响力 美国遏制手段效果适得其反 [3] - 中国强调和平发展 公平合作 尊重各国主权 反对霸权思维 [5][11] 国际秩序与意识形态差异 - 美国沉迷冷战思维 表面倡导自由贸易 实际设置多重障碍 [7] - 中国定位为国际秩序建设者 通过共赢合作落实"仁义"理念 [11] - 全球化格局下 破坏规则的行为终将自食其果 [9] 未来趋势与权力转型 - 世界潮流趋向合作共赢 美国反复举动暴露其地位不稳 [12] - 新兴力量通过平等对话 开放包容引领未来 [12] - 美国难以接受自身衰退 但无法逆转合作趋势 [14]
【笔记20250703— 应对低利率:用魔法打败魔法】
债券笔记· 2025-07-03 11:11
市场情绪与边际效应 - 市场缺乏新鲜感和预期差导致爆发点缺失 短期间隔事件边际效应递减 [1] 货币政策与资金面 - 央行单日净回笼4521亿元(572亿元投放 vs 5093亿元到期) [3] - 银行间资金价格回落 DR001报1.32% DR007报1.47% [4] - R001成交量达74215.95亿元(占比89.52%) 利率上行10bp至1.37% [4] - R007成交量7354.27亿元(占比8.87%) 利率下降5bp至1.52% [4] - 中国央行向欧洲机构咨询低利率应对方案 或暗示进一步宽松 [6] 宏观经济数据 - 6月财新服务业PMI降至50.6 创2024年10月以来新低 [5] - 美国解除部分对华芯片软件禁令 中美关系预期缓和 [5] 金融市场表现 - 10年期国债利率窄幅震荡(1.635%-1.6425%) 收盘微跌0.05bp至1.6395% [5][6] - 股市呈现偏强震荡格局 与债市形成跷跷板效应 [5] 地缘政治动态 - 美国78%武器系统依赖中国关键矿产供应 [6] - 中联部部长对中美关系表态乐观 释放积极信号 [6]
中联部部长刘建超谈中美关系:以邻为壑伤害对方也伤害自己
快讯· 2025-07-03 08:21
中美关系与合作 - 中联部部长刘建超强调中美合作可以扩大共同利益 通过历史事实证明合作能实现互利互惠 [1] - 指出当前设置贸易壁垒和门槛的政策会同时损害中美双方利益 应以合作为导向而非对抗 [1] - 提到中美双方都从合作中获得显著利益 美国应更清楚认识自身在中美合作中的收益 [1]
事关中美,一场12次被掌声打断的对话
凤凰网财经· 2025-07-02 13:50
中美关系与全球化 - 中美之间不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直接武装冲突对双方不可接受,两国更享受全球化红利而非霸权争夺 [2] - 美国担忧中国超越其成为世界第一,但中国不会称霸,按购买力均价计算中国经济规模已达美国125%-130% [3] - 中国应坚持自由贸易,成为全球化旗手,美国若放弃自由贸易将自食其果 [3] 关税战与贸易策略 - 特朗普关税战言论误导美国民众,关税实际由美国消费者承担,美国财长回避此问题显示关税战必败 [4] - 中国需在关税战中取胜,否则改革开放成果可能丧失,应团结并坚持自由贸易立场 [4] 中国企业出海策略 - 中国企业出海需学习德国企业成功经验,包括抱团集聚与本地化适配,如江苏太仓400家德企案例 [4] - 出海企业需精准定位目标市场,如麻辣烫适配分餐制、蜜雪冰城了解当地需求,建议与当地华人合作 [5] - 当前中国企业出海仍处粗犷式经营阶段,缺乏系统调研,需借鉴成功案例经验 [4] 全球化与责任 - 中国对世界的最大贡献是做好自身事务,包括国内发展与出海业务,捍卫全球化与自由贸易 [6] - 中国已掌握自由贸易大旗,成为全球化赢家,需站稳脚跟并稳步前进 [6]
计划访华前,特朗普再批鲍威尔,美联储不给的东西,想从中国要?
搜狐财经· 2025-07-01 09:37
特朗普对美联储的批评 - 特朗普亲自批注图表列出全球其他国家央行比美国更低的利率 以证明美联储利率过高 [1] - 特朗普通过图表对比让支持者直接感受到美国高利率 并将经济下行责任归咎于美联储 [3] - 特朗普上任以来不断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甚至有时发言堪称"咒骂" [8] 美联储维持高利率的原因 - 特朗普加征关税导致进口商品变贵 通胀有抬头趋势 迫使美联储维持高利率 [3] - 若美联储此时降息会加速通胀上升 可能重回疫情期间两位数通胀水平 [3] - 美联储加息两年多的成果可能付之东流 美国经济将面临混乱 [3] 特朗普寻求中国帮助 - 特朗普计划访华并随行带马斯克等商界大佬 类似访问沙特时的商业代表团 [8] - 参考访问沙特时寻求10000亿美元投资协议 访华目的可能是寻求中国订单和投资 [10] - 特朗普希望中国加大对美投资和订购 以解决美国政府资金短缺问题 [11] 中国帮助的可能性 - 在中美关系紧张背景下 中国像沙特一样提供大笔投资和订单的可能性很低 [13] - 美国政府的所作所为已让全球对其经济失去信心 [13] - 美国未调整国内政策且未坚持多边主义 却期望他国帮助是不现实的 [13]
高志凯:特朗普总说中国“强奸美国”,疯了,有什么乐趣?
凤凰网财经· 2025-06-30 14:22
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 - 论坛主题为"为开放的世界",旨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之际为中国企业搭建思想碰撞、资源对接、规则对话的高端平台 [1] - 系统性破解出海难题并共探生态共赢转型路径是论坛的核心目标 [1] - 由凤凰网主办,雪花超高端系列品牌-醴首席赞助合作,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化理事会联合主办 [1] 中美经济关系与竞争格局 - 中国在钢铁、汽车等200多项产品产量上已超过美国,部分产品占全球产量一半以上 [2] - 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经济规模已达美国的125%至130% [2] - 埃隆・马斯克预测到本世纪中叶中国经济规模可能是美国的两倍 [2] 中国发展理念与国际定位 - 中国无论强弱都不会称霸,历史上追求成为"仁义之君"而非霸权国家 [2] - 中国对世界上两百多个国家一视同仁,无论国家大小 [2] - 对美国这样的大国,中国更无必要与之争霸 [2] 中美贸易争端观点 - 美国核心纠结在于绝不允许中国成为世界第一 [2] - 美国深陷"两个噩梦":担心中国超越自己和臆想中国超越后会称霸 [2] - 中国坚决捍卫自由贸易,坚信中美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和平 [2]
高志凯:不可避免的和平,才是当今世界的正道
凤凰网财经· 2025-06-30 01:26
论坛背景与主题 - 2025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于6月28-29日在深圳举行,由凤凰网主办,雪花超高端系列品牌-醴首席赞助,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化理事会联合主办 [1] - 论坛以"为开放的世界"为主题,聚焦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背景下中国企业出海的系统性难题与生态共赢路径 [1] 中美关系与贸易观点 - 全球化智库(CCG)副主任高志凯指出,美国核心战略是维持世界第一地位,其当前面临两大焦虑:中国可能超越美国、中国超越后称霸的臆想 [3] - 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曾公开表示"美国不想生活在中国主导的世界",反映其对中国制定全球标准的强烈抵触 [3] - 中国需向美国明确传递不称霸的立场,强调中美"不可避免的和平"才是正道,避免陷入美国设置的对抗陷阱 [3] 中国企业全球化策略 - 论坛通过思想碰撞、资源对接和规则对话三大机制,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高端平台支持 [1] - 需系统性解决出海过程中面临的贸易规则、地缘政治等挑战,推动产业链全球化布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