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贸易关税
icon
搜索文档
特朗普称可能对印度产品征收高达25%的关税
快讯· 2025-07-30 05:41
美印贸易关系 -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可能对印度输美产品征收20%至25%的关税 [1] - 特朗普指出印度对美国进口产品征收的关税几乎高于任何其他国家 [1]
意外,美欧敲定贸易协议 英国却坐收渔翁之利?一文读懂
凤凰网· 2025-07-30 03:57
美欧贸易协议对英国经济的影响 - 美欧贸易协议规定美国对欧盟输美商品征收15%关税,而对英国征收10%关税[2] - 英国商品因较低关税对美国消费者更具价格优势,可能提升美国市场对英国产品的需求[3] - 欧盟制造商可能将部分生产基地转移至英国以规避高关税,利用英国脱欧后的闲置产能[3] 英国经济的潜在收益 - 英国可能成为协议间接大赢家,受益于相对欧盟的关税优势[4] - 欧盟成功将关税从威胁的30%降至15%,避免了更严重的经济衰退,这对作为欧盟主要贸易伙伴的英国有利[4] - 较低的关税差异(5%)仍使英国商品比欧盟商品更具竞争力[5] 协议影响的时效性 - 英国面临的利好有限且需要时间兑现,现有合同到期后美国进口商才会转向低关税国家采购[5] - 关税影响传导存在时滞,消费者成本上升等效应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5] - 尽管关税差异缩小,英国企业仍面临比三个月前更高的对美出口关税[6]
【真灼港股名家】美联储议息会后声明及非农数据 将左右美元走势
搜狐财经· 2025-07-30 02:44
美元走强原因 - 美元近期由弱转强主要得益于贸易局势进展 美国与英国 日本 欧盟贸易关税相继于8月1日最后期限前达成协议 降低主要国家贸易冲突恶化可能性 缓和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和债务问题的担忧 [3] - 美元指数再度测试99水平 [3] - 美国与中国仍在谈判贸易关税 本周初寻求将贸易休战期延长三个月 市场焦点在于美中领导人会晤动向及关税休战期延长时长 [3] - 8月1日关税大限来临 特朗普或对未谈妥协议国家输美货品征收对等关税 税率由10%调整为15%至20% [3] 美联储政策影响 - 美联储议息会议是美元走强另一大原因 本周不可能采取行动 因关税对通胀影响或于三季度显现 [4] - 加征关税导致进口商品成本上升 企业生产成本增加 整体经济增长放缓风险加剧 成本上升最终传递到消费者和劳动力市场 推高通胀 [4] - 美联储在劳动力市场明显放缓前不会轻举妄动 [4] - 主席鲍威尔多次释放信号 若通胀被证明是暂时的或影响受限 FOMC将重启降息周期 [4] - 贸易局势持续缓和下 美联储或更关注劳动力市场表现而非通胀前景 更低利率可配合美国政府发债 [4] - 投资者可关注周五公布的美国非农就业报告 市场预计7月非农就业人数增长10 9万 若劳动力市场放缓 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将大幅升温 美元压力增大 [4] 美元资产中期前景 - 美元资产仍将陷入关税 通胀 财政赤字的不确定性 [5] - 美国大而美法案未真正解决债务问题 4月初宣布对等关税后出现股债汇三杀局面 [5] - 市场对美元资产信心下降 投资者已将部分投资组合转移至其他货币 长远看多元化趋势将持续 [5]
金属涨跌互现 期铜几无变化,交易商关注贸易局势进展【7月29日LME收盘】
文华财经· 2025-07-30 00:49
铜市场动态 - 7月29日LME三个月期铜微涨5美元至每吨9,798美元,涨幅0.05%,维持在21天移动均线附近 [1][2] - COMEX期铜对LME期铜升水从30%降至26%,因智利计划在贸易对话中讨论美国铜关税问题 [3] - 分析师将2025年四季度LME现货铜均价预估上调2.7%至9,500美元/吨,全年均价预估为9,525美元,2026年预估为9,796美元 [4][5] 贸易政策影响 - 市场关注8月1日美国对铜征收50%进口关税的细节,智利可能寻求豁免 [1][3] - 中美经贸会谈达成共识,双方同意展期24%对等关税及反制措施90天 [4] 铝市场表现 - LME三个月期铝下跌26美元至2,605.5美元/吨,跌幅0.99% [2][5] - 2025年四季度铝均价预估为2,500美元/吨,较当前价格低5%,市场过剩量从28万吨下调至20万吨 [5] 宏观经济因素 - IMF上调中国2025年经济增速预期0.8个百分点至4.8%,中国作为最大金属消费国对需求有支撑 [3] - IMF小幅上调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中国实际GDP年化增长率达6%超预期 [3]
美股周二收盘点评:交易员期待美联储FOMC决策
搜狐财经· 2025-07-29 20:42
来源:宏观对冲陈凯丰Kevin 美联储将于今日晚些时候开始为期两天的政策会议。尽管美联储预计将在周三维持利率不变,但交易员 将密切分析政策制定者的言论,以判断未来行动的时机。 与此同时,印度准备迎接美国对部分出口产品加征关税,税率可能高达25%,因为它选择在华盛顿设定 的最后期限前坚持做出新的贸易让步。 其他方面,美国国债在发行了440亿美元的七年期国债后,继续走高。在债务发行计划公布前,长期债 券领涨,这可能为美国计划如何控制这些期限债券的收益率提供线索。美元表现优于大多数发达国家货 币。 道指主要成分股联合健康集团和波音的季度业绩未能给投资者留下深刻印象。联合包裹服务公司公布第 二季度利润低于预期,成为特朗普总统全面征收关税的最新受害者。 科技巨头Meta、微软、亚马逊和苹果将于本周晚些时候公布财报,这可能会在未来几天引领华尔街的 走势。 经济消息方面,7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升至97.2,高于预期。6月份,美国职位空缺和招聘人数有所下 降,这表明劳动力市场活动进一步放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 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 ...
IMF:大幅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财联社· 2025-07-29 15:35
全球经济展望 - IMF上调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3.0%和3.1%,较4月预测分别提高0.2和0.1个百分点,但仍低于2024年的3.3% [1] - 美国关税政策对全球经济增速产生拖累效应 [1] 中国经济表现 - IMF将中国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8个百分点至4.8%,反映上半年经济活动强于预期及中美实际关税低于预期 [1] - 中国对美出口下降被对其他国家的强劲销售抵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显著 [1] 主要经济体预测 - 美国2025-2026年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为1.9%和2% [2] - 欧元区2025-2026年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1%和1.2% [2] - 欧美初步贸易协议未纳入报告,但15%关税将对双边经济造成拖累 [2] 通胀与贸易影响 - 美国通胀预计在2026年仍高于2%目标,主要受关税影响 [3] - 贸易冲击规模可观,已对全球经济造成损害,当前贸易环境仍不稳定 [3] - 全球增长放缓因贸易相关扭曲的韧性减弱,高政策不确定性可能进一步抑制经济活动 [3] 政策建议 - 呼吁通过贸易谈判减少壁垒而非增加第三方壁垒,避免加剧贸易紧张关系 [3] - 央行需在模糊多变环境中传递明确一致信息并保持独立性,尤其在法律和实操层面 [3]
黑色金属早报-20250729
银河期货· 2025-07-29 10: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钢材自身缺乏价格驱动,短期跟随原料走势,核查超产落地或抬升价格重心,盘面利润收缩,上周五交易所对焦煤限仓或带动钢材调整 [4] - 双焦交易逻辑将从资金、情绪、预期交易转向现实基本面逻辑,短期焦煤价格有调整空间,中期关注煤矿核查超产进度及库存出货迹象 [13] - 铁矿前期上涨受多因素影响,当前估值合理,价格高位市场分歧加大,短期预计高位运行 [17] - 硅铁供应产量上行,需求有支撑,但焦煤调控对情绪有冲击;锰硅供应产量增加,需求有支撑,成本端锰矿价格坚挺,焦煤减仓调整拖累锰硅 [20][23] 各品种相关内容总结 钢材 相关资讯 - 特朗普可能对未单独谈判贸易协议国家进口商品征15% - 20%统一关税,2025年上半年我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6474亿元,25日建筑钢材成交10.14万吨 [3] - 上海地区螺纹3390元(-40),北京地区3300(-60),上海地区热卷3440元(-60),天津地区热卷3380元(-60) [3] 逻辑分析 - 夜盘黑色板块震荡偏弱,钢材减产力度放缓,螺纹去库热卷累库,五大材整体去库,出口量维持高位,7月热轧表需下滑,盘面拉涨投机需求好转,表需修复,市场消息带动黑色走强,自身缺乏价格驱动,短期跟随原料,核查超产落地或抬升价格重心,盘面利润收缩,上周五焦煤限仓或带动调整 [4] 交易策略 - 单边:钢材维持震荡,多单建议离场 [5] - 套利:建议观望 [6] - 期权:建议观望 [8] 双焦 相关资讯 - 28日吕梁市场炼焦煤周末竞拍价格有降,中阳低硫主焦精煤成交均价1331元/吨,较上期降118元/吨 [9] - 山西吕梁准一焦炭(湿熄)仓单1435元/吨等多仓单价格 [10] 逻辑分析 - 情绪降温后审视基本面,焦煤新增需求可持续性待察,查超产影响复产进度,蒙煤通关车次回升,口岸库存止跌回稳,预计投机需求减弱,供不应求局面缓解,交易逻辑转向基本面,短期焦煤价格有调整空间,中期关注核查超产及库存出货迹象,盘面博弈激烈 [11][13] 交易策略 - 单边:短期焦煤价格有调整空间,盘面博弈激烈,注意防范风险 [14] - 套利:观望 [14] - 期权:观望 [14] - 期现:观望 [14] 铁矿 相关资讯 - 7月28日中美经贸团队在瑞典会谈,特朗普可能征关税,7月21 - 27日中国47港铁矿石到港总量2319.7万吨环比减192.1万吨,45港到港总量2240.5万吨环比减130.7万吨 [15] - 青岛港PB粉现货770(-12)等多现货价格及基差 [15] 逻辑分析 - 夜盘铁矿价格震荡,受焦煤大跌影响市场情绪降温,供应端主流矿山发运进入淡季难增量,非主流矿发运高位但影响不大,需求端铁水产量高位,制造业用钢需求增速放缓但有韧性,前期矿价上涨多因素影响,当前估值合理,价格高位分歧加大,短期预计高位运行 [17] 交易策略 - 单边:高位运行 [18] - 套利:观望 [18] - 期权:观望 [18] 铁合金 相关资讯 - 28日天津港半碳酸平均报价35元/吨度等多锰矿报价 [19] - 江苏某钢厂敲定75B硅铁采购价6170元/吨,较上一轮涨600元/吨,量1100吨 [19] 逻辑分析 - 硅铁28日现货价格稳中偏弱,供应端产量上行,需求端有支撑,焦煤调控冲击情绪 [20] - 锰硅28日锰矿现货价格稳中偏强,现货稳中偏弱,供应端产量增加,需求端有支撑,成本端锰矿价格坚挺,焦煤减仓调整拖累 [23] 交易策略 - 单边:焦煤跌停冲击市场情绪,多单离场 [24] - 套利:多硅铁空锰硅止盈离场,基差低位择机可期现正套 [24] - 期权:观望 [24]
欧盟割肉饲鹰:1.35万亿美元采购换美国关税“缓刑” 企业暗叹饮鸩止渴
智通财经网· 2025-07-28 09:36
欧盟的贸易谈判代表或许正为与特朗普政府达成协议而弹冠相庆。然而,如果将此视为胜利,试问怎样 的结果才算失败? 智通财经APP获悉,美国总统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上周日共同宣布的这项协议,确实让金融市场 和欧洲商界领袖如释重负。欧盟主要出口商现在可以按照15%的对美出口关税来制定投资与商业计划 ——这远低于特朗普此前威胁的30%惩罚性关税(更早时甚至扬言征收50%)。尤为关键的是,该税率适 用于欧洲汽车(与日本汽车共同免于25%的汽车进口税)、医药及半导体产品(这些原本可能面临行业性惩 罚关税)。协议还使欧盟得以暂缓实施已准备好的报复性关税措施,至少消除了部分不确定性。 但这种模糊性也意味着,上周日的声明绝非最终结果。即便按较低税率执行,关税仍将重创美国经济: 财政部长贝森特或可炫耀新增税收,但进口萎缩必将随之而来——二者不可得兼。如果欧盟企业真的大 举投资美国,由此产生的资本流动将不利于贸易平衡。这一切都意味着,欧盟对美贸易顺差(去年商品 顺差达1980亿欧元,部分被1090亿欧元的服务逆差抵消)在未来几年可能不会显著缩减。 而当这位冲动且善变的总统再也无法否认关税的破坏性影响时,必将再度归咎贸易伙伴。令人 ...
深夜,关税大消息!
天天基金网· 2025-07-28 05:12
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关税的最后期限 -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明确表示8月1日为加征关税的最后期限 不会再有延期 海关将从该日期开始正式征收关税 [2] - 即便关税生效 特朗普政府仍愿意与欧盟继续进行磋商 谈判主导权在特朗普手中 [2] - 少数国家已与美国达成协议 接受高于10%但远低于未达成协议时的关税水平 [2] 美国商界代表团访华 -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组织高级别商界代表团访华 由联邦快递首席执行官带队 [2] - 代表团成员包括波音公司高管及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 可能重启商业领域磋商 [3][4] - 这是特朗普4月启动新一轮关税战以来 美国派出的最高级别商界代表团 [4] 特朗普与欧盟的贸易谈判 - 特朗普将与欧盟主席冯德莱恩会面 试图在最后期限前达成贸易协议 否则欧盟对美出口将面临30%关税 [5][6] - 特朗普认为达成协议的可能性为"五五开" 双方在约20个问题上存在分歧 [6][8] - 欧美接近达成15%关税协议 部分商品可能获得豁免 钢铁铝制品或获配额待遇 [7] 欧美潜在协议细节 - 欧盟希望制药等关键领域获得15%关税上限豁免 这是协议达成的关键点之一 [8] - 美国商务部长表示是否取消30%关税取决于欧盟能否提供足够诱人的条件 [7] - 特朗普已对汽车及零部件征收25%关税 对钢铁铝加倍征税 并威胁对制药半导体等征收新税 [7] 欧盟的反制措施 - 欧盟已拟定反制措施 包括对价值约1000亿欧元美国产品加征高达30%报复性关税 [8] - 反制清单涵盖波音飞机 美产汽车和波本威士忌等 并包括对废金属出口的限制 [8] - 若特朗普落实30%关税或未来再次征税 该计划将迅速启动 [8]
Trump's tariff deal offers scant relief for Japan automakers as bigger threat looms
CNBC· 2025-07-28 04:01
贸易政策变化 - 美国对日本制造的汽车进口关税从25%降至15% [2] - 行业专家认为15%的关税仍显著高于日本最初水平且高于市场普遍预期 [3] 日本汽车行业挑战 - 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在侵蚀日本车企长期保持的全球优势 [1] - 中国从重要增长市场转变为日本品牌的主要竞争对手 [3] - 日本国内对本土制造汽车的需求开始疲软 [4] 中国汽车行业崛起 - 中国在先进制造领域的推进使其成为强大竞争者 [4] - 中国在全球汽车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