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营商环境优化
icon
搜索文档
湖南湘江新区:激活中部创新引擎 厚植人才产业沃土
中国新闻网· 2025-07-28 10:11
营商环境优化 - 高频事项办理效率压缩20%以上 行政审批时限压缩近40% [1][2] - 1071项非高频事项材料 时限 环节再压缩20%以上 44项改革试点取得突破 [4] - 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 机器管招投标等改革措施 2025年1-5月完成争资127亿元 占全年目标50.6% [5] - 常态化开展帮扶活动 2024年解决企业诉求6670个 审批效率整体提升10%以上 [5] 金融服务体系 - 构建科创贷 招链易贷等特色金融产品 推出湖南省首个科创企业股权融资平台天天麓演 [4] - 120家上市后备企业中22家进入IPO冲刺阶段 [4] - 设立20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 20亿元人才支持基金和30亿元科创引导基金 [9] - 2025年安排1亿元专项经费实施柳枝行动和红枫计划 未来五年每年为两项计划各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 [9] 创新创业生态 - 岳麓山大学科技城汇聚3所双一流高校 22所高等院校和40余万名在校大学生 [6] - 2025年一季度新增企业7738家 企业总数达164120家 企业增量和总量居湖南省榜首 [9] -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免费办公场地(免3年租金 水电费 物业管理费)和创业扶持资金 [6] - 构建覆盖创意孵化-项目加速-产业化落地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8] 侨资企业与人才集聚 - 拥有侨务对象近6万人 归侨人数占长沙40%以上 侨资企业超500家 侨界特聘专家占全省65% [10][12] - 2015年至今汇集20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 形成全链条产业集群 [13] - 圣湘生物开发1000余种产品 业务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12] - 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高标准建设洋湖国际社区 创新推出湘江英才卡 [13] 产业与企业发展 - 揽月空间技术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投资3亿元 一期工程部分厂房已建成并通过验收 [2] - 三诺生物研发国产首款医院级血糖监测系统 推出POCT产品填补国内基层医疗空白 [10] - 圣湘生物带动数十家上下游企业落户湖南 有望孵化更多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13] - 湖南省潇湘智控科技与山东 云南等地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6]
陕西:乾县创新推出“3341服务模式” 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中国发展网· 2025-07-28 08:37
中国发展网讯 在当下竞争激烈的经济发展浪潮中,营商环境已然成为衡量地区经济活力与竞争力的核 心指标,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强磁场"与"硬实力"。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大胆创新推出"3341服务模 式",以精细化、高效率的政务服务,为营商环境加速赋能,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提升政务服 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3"个一窗受理 开启便捷之门 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综合受理、帮办代办、出件发证三个窗口,分工明确、协同配合。综合受理窗口统 一收件,企业无需在多个部门窗口间来回奔波,有效避免了多头跑的困扰;帮办代办窗口提供全流程协 助,从前期材料准备到业务办理,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切实解决办事难题;出件发证窗口则通过 优化发证流程,集中发放证件,确保业务高效办结。"一窗通办"模式显著减少了企业排队次数和等待时 长,大幅提升了办事效率与办事体验。 "4"种服务方式 满足多元需求 为更好地服务企业,乾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提供了丰富且贴心的服务方式。预约服务方便企业根据自身时 间提前规划业务办理时间,合理安排行程;延时服务确保当日取号业务当日办结,避免企业因时间冲突 导致业务延误;针对特殊企业或项目,主动开展上 ...
长沙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截至6月全市实有经营主体197.4万户,同比增长8.23%
长沙晚报· 2025-07-28 03:18
营商环境优化 - 长沙通过"技审分离"政策实现"拿地即开工",审批效率提升30%以上,节约时间成本至少2个月 [1] - 实施市场准入提能等5大行动30项改革举措,全市实有经营主体197.4万户(同比+8.23%),企业77.37万户(同比+9.02%) [1] - 建设工程资质审批实现电子证照,水电气联合报装时限压缩81.6%,二类医疗器械审批较全国快73天 [4] 行政审批改革 - 长沙经开区豁免4个行业环评手续,单个项目落地周期压缩2个月、成本减少10万元 [2][3] - "高效办成一件事"累计办理58.4万件,不动产证书在线申领服务办结超2.3万笔 [4] - 芙蓉区"四员联动"机制实现企业诉求即时响应,天心区设立全市首个社区24小时便民服务站 [8][9] 惠企政策创新 - "免申即享"政策覆盖企业5.1万家,兑现资金超1.68亿元,"即申即办"办结率99.5% [5][7] - "雨经开园企通"小程序整合上下游企业信息,实现政策精准推送与资源对接 [6] - 宁乡市设立"企业宁静日",行政执法部门非特殊情况不得入企检查 [9] 企业服务成效 - "万名干部联万企"专项行动解决困难诉求1804个(解决率92.37%),兑现政策资金10.96亿元 [10][11] - 开展惠企活动1168场,惠及经营主体17.98万户次,攻坚涉企难点诉求累计兑现超2.1亿元 [11]
南京综保区(龙潭片)“同包同车”模式获全国推广
南京日报· 2025-07-28 02:36
政策创新与推广 - 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通知推广"同包同车"模式,该模式由南京综保区(龙潭片)2022年率先探索,通过优化监管服务破解物流痛点,成为优化区域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 [1] - 新模式允许电商企业将国内货物与网购保税进口商品同仓分区存储,发货时同包打包、同车配送,显著提升效率 [2] - "同包同车"模式已在江苏、陕西等地推广,未来将继续探索更多服务创新 [6] 企业降本增效 - 新模式使企业物流和包装成本直接减半,打包、装货和配送效率大幅提升,例如视客跨境电商在"双十一"单日发货量达7000单时效率优势明显 [2] - 企业存储的26万件商品实现高效流转,消费者体验改善,退换货更便捷,形成"企业增效、消费者满意"双赢局面 [2] - 新模式促进资源共享,中小电商企业无需自建仓储即可享受"一包通关"服务,例如视客正与美妆电商洽谈共享菜鸟仓合作 [5] 监管创新与技术应用 - 金陵海关与南京综保区(龙潭片)管理局构建信息化监管体系,通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信息化辅助管理系统"与"企业计算机仓储管理系统(WMS)"深度对接,实现全流程电子数据管控 [3] - 系统可精准定位每辆运货车、每个包裹内的商品,实现"一车、一包、一物、一码"监管,细节全程可追溯 [3] - 海关逐级汇报并论证政策合规性,最终获得海关总署支持,为创新提供保障 [4] 商业模式与生态激活 - 新模式推动"进口商品+国内商品"组合套餐发展,定制全球化"产品菜单",以商品丰富性驱动销售增长 [5] - 模式打通政策堵点,促进跨境商业新生态形成,未来可能实现跨境保税商品与国内产品"同包同车"出境,打通内外双循环贸易 [6] - 作为菜鸟全品类协同仓,新模式提升了服务能力和品类覆盖,吸引更多企业入驻 [5]
“上海样本”营商温度:“最后一公里”的实践答案
新华财经· 2025-07-26 15:02
营商环境优化实践 - 上海连续8年推出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从1.0版迭代至8.0版,在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报告中创下22项全球最优成绩 [1] - 上海市发改委指导发布首届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涵盖市级、区级、街镇三个组别的"十佳案例"及30个"优秀案例",从400余项申报案例中精选 [1] - "一区一品"、"一街镇一品牌"等微观案例成为改革落地关键,优化基层营商环境是提升企业获得感的"最后一公里" [1] 生态与科创融合 - 宝山庙行镇通过打通1.4公里滨水步道、营造2.73万平方米亲水空间,使园区入驻率提升8% [2] - 华阳路街道聚焦武夷路、愚园路等百年马路更新,释放10万平方米载体打造低成本科创空间 [2] - 青浦区联动江苏吴江、浙江嘉善共建跨省域高新区,引进21家企业平台入驻三塘村九浪科创小院,与复旦大学共建国家大学科技园青浦创新中心 [3] 科创资源集聚 - 杨浦区五角场街道在700米长的大学路聚集复旦、上海财大等高校资源,吸引爱回收、商米科技、声网等4500家企业,其中63家营收超5000万元、15家上市企业 [3] - "V聚场"落户大学路,构建"大学-大厂-大V"的"创新大三角" [3] 金融支持创新 - 徐汇区推出知识产权ABS模式,2024年11月发行上海首单全市场化增信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规模5900万元(储架5亿元),覆盖9家高新技术企业,估值4390万元 [4][5] - 虹口区推出"虹口秒贷"智能推荐算法模型,覆盖17家银行的20款产品,服务4900家企业 [5] 监管优化 -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全面应用"检查码",实现无码不检查、检查必亮码,34份轻微不罚清单覆盖28个执法条线,累计减免罚款超11亿元 [6] - 嘉定区马陆镇实施A级企业"无事不扰"、B级"指导为先"、C级"强化监管"的分级监管模式 [6] - 金山区推动执法力量向"不放心企业"倾斜,入企检查频次从2.34次/家降至1次/家 [7] 青年创业支持 - 徐汇区徐家汇街道打造上海首个商圈零工驿站,"15分钟就业服务圈"服务1600人次,助力700余人就业创业 [8] - 嘉定区"有'嘉'客栈"项目为外省市青年提供15天免费过渡住宿,覆盖1694个床位,服务1081家重点企业 [8]
从“路易号”到新消费亿元街区,上海如何兼具国际范与烟火气?
第一财经· 2025-07-26 05:02
上海营商环境优化案例 - "路易号"巨轮项目成为现象级商业地标 以静安区核心商圈3个月极速建成的"上海速度"引发关注 并持续保持市场热度 [1] - 项目采用"市区双牵头"工作机制 通过周调度+重大事项即时研判 统筹协调全区资源 最大程度优化流程 [2] - 政府工作专班秉持"不破法规破常规"原则 梳理9大领域《潜在问题预研清单》 实施每周销项解决制度 [2] 政务服务创新 - 静安区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企业开办"3小时极速办结" 推行14个业态"一业一证"改革 使开店流程从"多头跑"变为"一次办" [3] - 上海国际服务门户上线意大利语网站和4个新社媒账号 形成"1+7"服务矩阵 累计发布信息2.35万条 总浏览量超1.16亿次 [3] - 浦发银行推出外籍人士一站式租机支付服务 覆盖上网 支付账户 消费资金全环节 填补行业服务空白 [4] 历史街区商业活化 - 徐汇区武康路-安福路街区3年内转型为税收上亿的新消费街区 通过"形态 业态 文态"三态融合吸引新消费品牌 [6][7] - 针对新消费品牌体验性 社群化特征 提供"调性与氛围"匹配的商业空间 实现品牌与街区文化互促共赢 [6] - 建立"负面清单"与"积极监管"相结合机制 破解风貌街区保护性开发与新兴经营模式矛盾 [7] 城市发展理念 - 上海以创新效率与人文温度并重 兼具"国际范"与"烟火气" 成为营商环境优化实践样本 [1][8] - 通过全球视野和"在地智慧" 精准把握消费升级趋势 形成新业态包容态度与运营创新魄力 [1][6] - 营商服务突出整体性和系统性 确保产业链 资金链 人才链"一站式"配置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7]
LV“巨轮”驶进上海的背后:用温度、精度、速度提亮营商“灯塔”
证券时报网· 2025-07-26 04:57
营商环境优化案例 - 首届中国(上海)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发布会评选出60个典型案例 包括市级部门、区级政府、街镇三个组别的"十佳创新实践案例"和30个"优秀创新实践案例" [1] - 静安区"路易号"巨轮项目从筹备到亮相仅历时三个月 体现该区外税总额和比重连续位列中心城区第一的外向型经济优势 [1] -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从签约到取得施工许可证仅用75天 总投资约34.56亿元的项目通过审批制度改革实现流程优化 [2] 审批制度改革 - 临港新片区首创"两评两证"合一制度 将环评、水保、排污许可、排水许可四个审批事项合并办理 特斯拉项目审批从40余个工作日压缩至7个工作日 [3] - 建立"两个中心"前置仓服务体系和"项目服务包"机制 特斯拉项目从投资协议签订至取得施工许可平均用时缩短约20% [3] - 青浦区为华为项目创新审批流程 针对2400亩分期开发用地实行"概念方案预审+分期审批"模式 [4] 重点企业经济贡献 - 华为在青浦区导入的三家公司2024年合计营收342.4亿元 税收18.7亿元 [5] - 2025年前5个月青浦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达370.7亿元 同比增长34% [5] - 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已导入员工约2.5万人 预计2024年新增8000人 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79% [5] 人才服务配套 - 青浦区西岑国际人才港提供433项"一站式"政务服务 开港后办理个人业务2503件 落户1439人 [4] - 华为员工中15%有留学经历 居住在青浦约1.1万人 带动当地社零总额显著上涨 [5] 营商环境建设成效 - 上海连续八年实施八版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 世界银行测评显示59项指标中有22项达全球最优水平 [6] - 静安区建立"企业吹哨 部门报到"联动机制 通过《潜在问题预研清单》和每周销项制度提升服务精度 [2]
山东部署十大重点改革事项,推动各项改革措施形成协同效应
大众日报· 2025-07-26 00:29
山东重工集团改革与业绩表现 - 山东重工集团推出工程机械行业首台AI智能推土机,计划三年内完成AI核心功能全面应用并构建"AI智能助手+施工机群"协同生态 [2] - 公司通过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发力新能源、数智化、后市场三大战略转型,上半年实现利润149.7亿元,同比增长6.9%,领跑装备制造行业 [2] 山东省经济与能源改革 - 山东省上半年生产总值突破5万亿,同比增长5.6%,高于全国0.3个百分点 [3] - 144座新型储电站在用电高峰时段最大放电功率达803.59万千瓦,刷新全国纪录 [3] - 出台《山东省2025年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行动方案》,明确"八大行动"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 [3] 营商环境与制度创新 - 山东省推出100个"高效办成一件事"场景,上线"鲁执法""鲁惠通""鲁企帮"平台,实施数字化电子营业执照改革 [4] - 万纬青岛榴莲超级工厂依托自贸区政策,配备全自动分装流水线,年产量超3000吨 [4] - 山东科技大市场成交科技成果1327项,金额突破13亿元,东科化工科技通过购买专利技术使产品利润增加近40% [4][5] 科技创新体系效能 - 山东省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科技创新体系效能提升,科技大市场成为科技成果转化重要平台 [5]
波音加速度、洋房写代码,上海科创环境硬核圈粉
第一财经· 2025-07-25 14:05
上海营商环境优化与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 上海以制度创新为引擎,加速项目审批改革、赋能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优化"无界硅巷"等产城融合空间,诠释"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的内涵 [1] - 首届中国(上海)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发布会发布市级、区级、街镇三个组别的"十佳创新实践案例"及30个"优秀创新实践案例",覆盖世行对标改革、为企整体服务、优化涉企监管、夯实基层营商等方面 [1] - 科创领域营商环境成效亮眼,为长三角一体化注入新动能,贡献可复制推广的"上海经验" [1] 项目审批改革与"临港速度" -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从签订投资协议到取得施工许可证仅用75天,从开工到竣工验收仅用9个月,刷新2019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当年动工、当年投产、当年交付"纪录 [2] - 波音项目实现"当天拿地、当天取证、当天开工"的"波音加速度" [2] - 临港新片区在全国率先探索"两评两证"合一制度,将环评、水保、排污许可、排水许可合并办理,全流程从40余个工作日缩减至7个工作日 [2] - 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推行20个事项的企业承诺管理,平均办理用时从20个工作日缩减到3个工作日,提交材料从7份减少到2份,开工用时减少30% [3] - 特斯拉储能项目"挖掘城市道路许可"比原法定时限节省19个工作日 [3] "无界硅巷"与科技回归都市 - 长宁区打造"无界硅巷",释放约10万平方米优质空间载体,街区科技型企业数量从2023年500余家增长至930余家 [5] - 集聚矽睿、麦歌恩、遨有(芯片设计)、禾赛科技、嬴彻(智能网联)等国家级、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在AI+、集成电路芯片、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形成集聚趋势 [5] - 黑湖科技以制造协同SaaS软件为核心,市场份额全国第一,服务全国3万多家工厂及2000余家中大型制造业企业 [5] - 华阳路街道通过租金减免补贴、人才公寓、落户支持、子女入学等举措吸引高端人才,建立"一五一十"快速响应机制(街道≤1天、跨部门≤5天、区级协调≤10天) [6][7] 知识产权证券化与金融创新 - 徐汇区推出上海首单全市场化增信ABS项目,储架规模5亿元,涉及9家高新技术企业,涵盖医疗器械、通信设备、机器人、软件工程等领域 [9] - 项目涉及发明专利7件、商标13件、软件著作权2件,评估价值共4390万元,融资利率低于2%,创上海市知识产权ABS发行利率最低纪录 [9][10] - 上海沈德无创时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融资850万元,利率低于2%,助力研发投入和IPO进程 [10] - 上海合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通过项目融资190万元,探索低成本拓宽融资渠道新路径 [10] 知识产权保护与司法保障 -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2021年处理"利格列汀"发明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成为《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办法》施行后首例落地案件 [11] - 5年间上海共审理40余件生物医药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案件请求人均为国际知名制药企业,上海成为国际生物医药企业解决专利争议优选地 [11]
营商环境 | 从60个创新案例看上海营商环境:让企业倾心而来、安心发展
新华财经· 2025-07-25 13:34
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 - 首批60个入选案例发布,涵盖世行对标改革、为企整体服务、优化涉企监管、夯实基层营商等多个方面,包括市级部门、区级政府、街镇三个组别的"十佳创新实践案例"以及30个"优秀创新实践案例" [1] - 征集阶段共征集案例440余个,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 [1] 建筑师负责制 - "建筑师负责制"在全市全面落地,将建筑师职责延伸至项目策划、施工管理及后期运维全链条 [2] - 2016年上海在浦东新区率先开展试点,打造了浦东美术馆等一批标杆项目 [2] - 《上海市推进浦东新区实施建筑师负责制若干规定》今年正式实施,在全国率先以地方立法形式深化创新 [2] 对标国际标准 - 2025年4月世界银行发布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在涉及营商环境的59个测评点中,上海有22项达到全球最优水平 [2] - 上海发布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攻坚突破任务,第一项是实施世行对标改革 [2] - 上海推动设立全国首个税务审判庭、制定首个税务行政复议简易程序 [3] - 上海临港新片区创造"当天拿地、当天取证、当天开工"的"波音速度" [3] - 上海国际服务门户完成"1+7"服务矩阵布局,将"讲好故事"和"提供服务"有机结合 [3] 惠企政策服务 - "随申兑"平台推出158项"免申即享"服务,企业服务量超270万次,企业全程不用提交任何申请材料,政府奖补资金最快24小时到账 [4] - 上海市发改委、上海市司法局联合推出"一份信用报告替代一摞证明"改革,已开具专用信用报告4.6万份,替代证明约132万份 [4] - 徐汇创新知识产权ABS模式,帮助企业"知产"变"资产" [4] - 虹口首创"预授信测额+极速放款",以"秒贷"服务缓解企业燃眉之急 [4] 数字化转型 - 相关部门将笼统的申报条件拆解为可量化、有数据支撑的指标,推动惠企政策从"找得到""看得懂"到"用得好" [5] - 闵行区"闵企连廊"运用AI技术,基于DeepSeek本地化部署上线政策解答智能体 [5] 法治护航 - 上海市公安局会同上海市工商联建成市、区两级17家"蓝鲸"护企工作站及线上服务专窗 [6] - 累计破获涉企经济犯罪案件2160余起,帮助百余家企业挽回经济损失6.3亿余元 [6] - 上海加快推进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全国首例涉外海事临时仲裁案等与仲裁有关的多个"第一"发生在上海 [6] -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建设"上海法院国际商事一站式解纷平台",探索建立完善诉讼、调解、仲裁有机衔接的涉外商事纠纷一站式解决机制 [6] 政府表态 -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表示,上海将进一步强化国际对标、突出向新而优、聚焦企业需求、彰显公平透明、注重共建共治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