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

搜索文档
一财社论:“反向进修”让人们重新思考教育的意义
第一财经· 2025-09-17 13:18
这是大学教育和职业教育共同需要面对的课题。 教育最现实的意义就是丰富人的选择空间。 新学期伊始,出现一种本科、研究生毕业后选择职校"回炉充电"的现象,其中不乏清华等顶尖名校的大 学毕业生选择职校重读,有的旨在充盈自身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优势,有的则是去找回曾经放弃的兴趣。 不论是哪种缘由和理据,必须要给这种反向进修以充分的肯定。曾几何时,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站在教育 领域的高端,而如今越来越多大学生能够脱去"长衫",顺应就业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和内心真正的兴趣, 这不仅是对现实的一种接受,而且是一种对生活、对工作抱有的积极心态使然。 教育长期以来被人们看作阶层跃迁的公平方式,万千学子拥挤在高考的独木桥上,用残酷的竞争点燃着 对未来的希望和期许。 当然,"反向进修"本质上是人们面对就业市场的一种适应性应对,从这个现象出发,相关部门需做出积 极应对,让有需求者低成本、高效快捷地提高其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这方面广东、浙江两省推进技师学院的培养改革,将本科生、研究生纳入技能人才培养计划的举措值得 研究。8月中旬广东省印发《广东省深化技师学院学制技师培养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明确面向本科或 研究生毕业起点的设置1年制的学制技师;此 ...
商汤:市值突破千亿,高盛目标价跳涨50%,券商集体唱好
格隆汇· 2025-09-17 13:01
公司业绩表现 - 上半年收入24亿元 同比增长36% 超出市场预期[3] - 生成式AI收入同比激增73% 连续三次大幅提升 占总收入比重77%[3] - 毛利率维持在39% 经调整净亏损同比收窄50%[3] - 经营现金流净流出同比收窄82% 现金储备达132亿元[3] - 贸易应收回款金额同比大增96%至32亿元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缩短49%[3] 业务发展策略 - 采用"一基两翼"业务发展策略 产品矩阵快速渗透各行业[4] - 企业服务"小浣熊"系列拥有超300万用户 金融教育政务版本完成规模化落地[4] - 日日新多模态大模型V6.5支持多模态流式交互 交互时长年内增长超五倍[4] - 传统视觉AI服务客户超660家 复购率57% 计算机视觉市场份额连续九年第一[4] - 汽车座舱视觉AI软件市占率连续五年第一 海外商机储备与新订单显著增长[4] 技术创新能力 - 大装置运营总算力突破2.5万PetaFLOPS 国产芯片异构集群规模达5000卡[7] - 集群利用率达80% 异构训练效率达95% 上海临港AIDC二期持续扩容[7] - 日日新V6.5预训练吞吐量提升20%以上 强化学习效率提升40% 推理吞吐量提升35%以上[8] - 多模态推理成本降至原始30% 性能提升5倍 性价比提升3倍以上[8] - 获得OpenCompass和SuperCLUE评测双冠军 通过中国信通院大模型通用能力成熟度4+级测评[8] 资本市场反应 - 高盛将评级从"中性"上调至"买入" 目标价上调幅度接近五成[1] - 高盛设定目标价2.72港元 隐含约30%上行空间 远超大中华科技股平均9%水平[10] - 股价年初至今累涨近80% 区间最高涨幅逾110% 总市值突破千亿港元[12] - 多家券商集体看多 中泰证券首次覆盖给出"增持"评级 华泰证券维持"买入"评级[10][11] - 生成式AI收入占比预计2030年达91% 几乎构成核心业务全部[10] 行业政策环境 - 香港特区政府成立AI效能提升组 推进"AI+"发展 促进AI政务发展[1] - 国务院提出到2027年重点行业AI Agent渗透率达70% 2030年提升至90%[9] - 企业客户AI资本性支出预算2025年同比增长超40% 私有云大模型订单排至2026年[9]
ChatGPT首份使用报告出炉:7亿周活,七成对话与工作无关
36氪· 2025-09-17 11:12
ChatGPT首份使用报告出炉了! 近日,OpenAI与杜克大学、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共同发布了一份长达63页的研究成果,题为《人们如何使用ChatGPT》。这是第一份基于内部对话数据的 系统分析,揭示了ChatGPT自2022年底发布以来的真实使用方式。 报告显示,ChatGPT自2022年11月上线至2025年7月,已经拥有超过7亿周活跃用户,约占全球成年人口的10%。 这种扩散速度在科技史上没有先例 ,比 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更为迅猛。 图注:消费者方案(免费版、Plus、Pro)的 ChatGPT 每周活跃用户数,以每六个月为一个时间点快照展示,涵盖 2022 年 11 月至 2025 年 9 月。 与此同时,消息发送量也在飙升。2024年6月,用户每天共发送4.5亿条消息;一年后,这一数字达到26亿条,相当于 平均每秒发送2.9万条消息。 来自 ChatGPT 消费者方案(免费版、Plus、Pro)的每日消息量,按用户注册日期分组。 用户结构也在快速演变。最初八成用户是男性,但到2025年中,女性用户比例已反超男性,性别差距几乎消失。 年龄分布方面,近一半消息来自26岁以下用户,但不同年龄群体的差距 ...
好莱坞三巨头,起诉MiniMax海螺AI侵权
虎嗅APP· 2025-09-17 10:02
诉讼事件概述 - 迪士尼、环球影业和华纳兄弟探索于9月16日向美国加州地方法院联合起诉MiniMax(稀宇科技),指控其视频生成服务“海螺AI”存在大规模侵犯版权行为 [5] - 诉讼核心指控为MiniMax未经授权使用《星球大战》《神偷奶爸》《神奇女侠》等知名IP角色推广“口袋里的好莱坞”概念,并生成高度相似的图像和视频内容 [5][6] - 原告方认为MiniMax未能采取合理措施避免侵权,且无视美国版权法,将受版权保护的角色视如己出 [13] 公司背景与技术实力 - MiniMax成立于2021年,是中国生成式AI领域的“六小虎”之一,估值达40亿美元 [5][17] - 公司技术覆盖视频、音乐、文本和语音领域,主要产品包括海螺AI、星野及海外版Talkie [18] - 2024年营收超7000万美元,其中70%以上收入来自海外C端应用Talkie [19] - 全球用户超1.57亿,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策略聚焦付费意愿更强的海外市场 [21] 产品发展与市场表现 - 海螺AI于2024年5月上线初版,9月发布视频模型video-01和音乐模型music-01,支持图生视频功能 [18][19] - 在VBench第三方测试中,海螺AI综合排名第一,画面质量、连贯性和流畅性领先 [19] - 2024年9月官网访问量达482万次,环比增长867%,位列全球AI产品增速榜第一 [19][20] - 2025年6月发布视频生成模型Hailuo-02,并以“每日一更”节奏迭代产品 [21] 行业诉讼背景 - 针对AI模型开发商的版权诉讼尚无明确判决先例,例如2023年多位艺术家起诉Midjourney和Stability AI,Getty Images起诉Stability AI,《纽约时报》起诉OpenAI和Microsoft [16][17] - 2025年6月迪士尼和环球影业起诉Midjourney,9月华纳兄弟探索追加起诉Midjourney [17] - Stability AI已放弃基础模型开发,转向为好莱坞提供定制解决方案 [16] 公司战略与影响 - MiniMax采用“模型优先”战略,产品迭代以最小可用版本(MVP)为主,与侧重产品开发的竞争对手形成对比 [19] - 国际化步伐早且成功,模型和产品同步在海外上线并优先推广 [21] - 技术成功和海外影响力可能是其成为好莱坞主要诉讼目标的原因 [21]
成都华微(688709):营收稳增彰显需求复苏 布局深化拓新应用
新浪财经· 2025-09-17 08:3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3.55亿元 同比增长26.93% 主要因特种集成电路行业需求波动带动订单规模增加 [1] - 归母净利润3572.05万元 同比下降51.26% 主因部分产品单价下降及管理成本、研发投入、信用减值损失增加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898.55万元 同比下降59.15% [1] - 毛利率72.25% 同比下降4.69个百分点 净利率10.73% 同比下降16.23个百分点 [2] - 三项费用率26.41% 同比微降0.27个百分点 [2] 成本费用结构 - 管理费用7339.50万元 同比增长26.28% [2] - 销售费用1816.55万元 同比增长10.58% 主因送样费用增加 [2] - 财务费用216.86万元 去年同期为-7.66万元 主因募集资金利息收入减少 [2] 研发与技术储备 - 研发支出1.00亿元 同比增长36.67% 占营业收入比例28.27% 同比上升2.02个百分点 [3] - 拥有发明专利123项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238项 软件著作权44项 [3] - 研发人员401人 占员工总数41% 核心技术人员6人 覆盖FPGA、ADC/DAC、智能SoC及产品检测领域 [3] - 公司在FPGA、高速高精度ADC、智能SoC领域承接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技术储备居行业第一梯队 [3] 战略布局与产能建设 - 高端集成电路研发及产业基地项目预计2027年2月建成 将形成设计、测试与应用开发一体化平台 [4] - 重点布局高性能FPGA、高速高精度ADC和自适应智能SoC三大技术方向 [4] - 积极拓展生成式AI、汽车智能化、低空经济及数据中心等新兴应用领域 [4] 产品应用方向 - FPGA项目集成高速ADC/DAC与定制加速单元 适用于5G通信、卫星通信及人工智能加速场景 [4] - ADC/DAC芯片采用宽频谱射频直采架构 应用于电磁频谱监测、卫星激光通信及高端仪器仪表 [4] - 智能SoC芯片通过多核异构协同 支撑机器人、无人机及车载嵌入式计算等高能效计算场景 [4]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02亿元、11.68亿元、14.67亿元 [4]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3亿元、3.29亿元、4.02亿元 [4]
好莱坞三巨头,起诉MiniMax海螺AI侵权
虎嗅· 2025-09-17 07:23
诉讼事件概述 - 迪士尼、环球影业和华纳兄弟探索于9月16日向美国加州地方法院联合起诉中国AI初创公司MiniMax(稀宇科技),指控其视频生成服务"海螺AI"存在大规模侵犯版权行为 [1] - 诉讼核心指控包括MiniMax未经授权使用《星球大战》达斯·维达、《神偷奶爸》小黄人和《神奇女侠》等知名IP角色推广其"口袋里的好莱坞"概念 [2][5] - 制片厂指控MiniMax将大量未经授权的版权内容用于训练模型,使订阅用户可通过文本提示生成与版权角色高度相似的图像和视频,且输出内容带有MiniMax品牌标识 [4][10] 公司背景与技术实力 - MiniMax成立四年估值达40亿美元,被列为生成式AI浪潮初期"六小虎"之一(含智谱AI、月之暗面等估值超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 [3][14] - 公司2024年营收超7000万美元,其中超70%收入来自出海C端AI应用Talkie,全球个人用户超1.57亿,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7][22] - 技术布局涵盖视频模型video-01、音乐模型music-01及文本/语音/视频业务,产品包括海螺AI、星野及海外版Talkie [15][16] 产品表现与市场影响 - 海螺AI在2024年9月VBench第三方测试中综合排名第一,画面质量、连贯性等维度领先,官网访问量环比增长867%,位列全球AI产品增速榜第一 [19][20] - 视频模型video-01发布后参与"威尔·史密斯吃面"等病毒式传播,在国际市场建立知名度 [18] - 2025年6月以"每日一更"节奏发布5款产品,包括视频生成模型Hailuo-02,同期估值约为30亿美元 [21] 行业诉讼背景 - 2023年以来多家AI公司面临版权诉讼:Midjourney和Stability AI被控未经授权使用艺术作品训练模型;Getty Images起诉Stability AI非法复制数百万张图片;《纽约时报》起诉OpenAI和微软使用数百万篇文章训练模型 [12][14] - 2025年6月迪士尼和环球影业起诉Midjourney提供未经授权的AI生成版权作品副本服务 [14] - 2025年1月爱奇艺曾指控MiniMax使用版权素材训练模型并索赔10万元人民币,被称为"视频平台诉大模型侵权第一案" [11] 公司战略与定位 - MiniMax采取"模型优先"战略,产品发布侧重模型最小可用迭代(MVP),与豆包等产品侧较重开发商形成对比 [17] - 国际化布局较早且聚焦付费意愿更强的海外市场,新模型或产品均同步在海外上线并率先推广 [22] - 2024年3月将原综合AI应用更名为"MiniMax",单独命名音视频生成功能为"海螺AI"以强化品牌认知 [20]
AI会让电影越来越像“预制菜”吗?业内专家们这样说
新京报· 2025-09-17 04:19
9月16日下午,2025北京文化(000802)论坛"破界共生:科技激发文化原创力"平行论坛的首场专业沙 龙在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庆成宫举行。 "好不好吃跟锅没关系,是炒菜的人的事" 该沙龙以"数智未来,影创新生——AI时代下影视创作新范式"为主题,中影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马平, 著名导演、编剧、制片人、猿动力泛娱集团董事长陆川,灵河文化创始人兼CEO、知名制片人、编剧、 监制白一骢,与光同尘科技联合创始人、CEO陈发灵,《四味毒叔》创始人、影视监制谭飞等业内专家 展开深度对话,共同探讨AI技术与影视创作的深度融合与未来发展。 "两周前另外一个电影节也有生成式AI的单元,那天我们在终审评审会提建议,这次能不能别评第一 名,只评二三名?"白一骢表示,生成式AI作品特别不适合电影节,因为电影节有申报时间,他们发 现,申报那天收过来大部分作品都是上半年甚至去年做的东西,看的时候感觉AI味特别浓,技术模型 比较旧。"现在技术发展很快,三个月前拿过来的东西已经不是最新,技术上会出问题。" "同质化问题是阶段性的" 如何避免AI对影视创作形成的"预制菜感",AI会让影视越来越像"预制菜"吗?在马平看来,预制菜和当 下行业所面 ...
炸场,李飞飞发了个「永久世界」,谷歌Genie 3瞬间不香了?
36氪· 2025-09-17 03:58
公司动态 - 斯坦福大学教授李飞飞创立的World Labs公布空间智能模型最新研究成果并发布测试预览版Marble平台[1] - 用户可加入等待名单获取Marble平台使用资格[5] - 公司官方X账号评论区获得积极反馈 网友认为技术适合视频游戏和虚拟现实应用[6] 技术特性 - 模型支持通过图像或文本提示生成持久 可导航 可控的3D世界 且不会出现变形或内容不一致问题[3] - 生成的世界具备更丰富几何复杂度 能呈现完整3D场景包括视野外部分[8] - 支持多种风格输入转化 包括平面卡通和写实图像[8] - 生成内容可导出为高斯splats并通过开源渲染库Spark集成至Three.js 实现多设备兼容渲染[6] 产品优势 - 用户可在浏览器内零成本自由切换视角进行漫游[8] - 与谷歌Genie项目相比 生成世界永久存续且无需付费[3] - 早期用户体验反馈显示可将工作时间从数月缩短至分钟级 特别适用于电影制作等创意场景[14] 行业影响 - 技术突破使构建大型3D世界成为可能 保证场景间连贯性[15] - 工具普及预计使动漫创作者 游戏开发者等创意人士受益[15] - 当前仍处于3D模型发展早期阶段 但应用潜力显著[15]
李开复:法律行业是AI Agent落地“黄金赛道”,企业法务正迈入新阶段
新浪科技· 2025-09-17 03:20
第二,支持个性化定制法务智能体,让AI更懂企业业务,完成更高质量交付。既提供通用的法务智能 体,也可以帮助企业梳理内部知识库,进行智能体的个性化定制,在企业的语境中更快执行具体任务。 第三,支持跨部门/子公司便捷管理和分配订阅的智能体,提供全周期智能体更新与维护服务。通过法 务智能体平台,企业可自由分配和订阅所需智能体,享受智能体的后期更新与维护服务,确保数据库的 即时性。(文猛) 新浪科技讯 9月17日上午消息,近日,法天使联合零一万物发布法务智能体平台,宣布将以"法务 +AI"更快地帮行业提高效率,带来效率和营收的规模化增长。零一万物创始人兼CEO李开复为发布会 致辞称:"AI Agent已从'可用'进化为'好用'的智能决策Agent,真正成为企业生产力,法律行业凭借扎实 的数字化基础,成为生成式AI与AI Agent快速落地、深度赋能的'黄金赛道'。" 责任编辑:江钰涵 "此次零一万物与法天使联合发布'法务智能体平台',不仅实现了AI Agent与法律实务的深度融合,更标 志着企业法务正式迈入AI数智化新阶段。"李开复表示。据悉,此次发布的"法务智能体平台"主要有三 项功能亮点: 第一,支持企业本地化部 ...
AI精神病爆发,沉迷ChatGPT把人“宠”出病,KCL心理学家实锤
36氪· 2025-09-17 02:32
ChatGPT把人「宠」出病? 近日「AI精神病(AI psychosis)」一词,刷屏国外社交媒体。 它指向一个我们逐渐无法忽视的现实: ChatGPT等大模型技术的使用,可能促进或加重精神病的表现,致使一部分人患上「AI精神病」。 甚至一些原本没有精神病倾向的人,因为过度沉迷ChatGPT之后,竟然也出现了精神病的症状! 这种现象,也得到了一些认知行为研究专家的证实。 精神病学家Hamilton Morrin称正在从事「AI精神疾病」研究 近日,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简称KCL)的研究人员们,就一部分LLM推动人类陷入「精神病思维」的病例进行了研究。 该研究论文的主要作者、精神病学家Hamilton Morrin认为,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经常会奉承、迎合用户的想法,这效果就像「回音室」一样,可能放大人 类的妄想思维,甚至被AI「宠」成精神病患者。 该研究论文地址https://osf.io/preprints/psyarxiv/cmy7n_v5 Hamilton Morrin等人肯定了AI在模拟治疗性对话、提供陪伴、辅助认知等方面的作用,但也提醒人们注意一个更加值得警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