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内幕交易
icon
搜索文档
因赛集团: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广东因赛品牌营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次交易相关内幕信息知情人买卖股票情况的自查报告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6-24 16:44
交易概况 - 因赛集团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智者同行80%股份,同时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募集配套资金[1] - 交易自查期间为2024年4月1日至重组报告书披露前一日[1] 交易主体核查 - 核查范围包括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管及中介机构等知情人员[1] - 自然人内幕信息知情人在自查期间无二级市场直接买卖股票行为[1] 机构交易情况 员工持股平台 - 橙盟投资累计卖出659,800股,持股降至5,416,830股[3] - 旭日投资累计卖出116,200股,持股降至358,205股[3] - 两平台声明减持行为基于合伙人独立决策,与重组无关[4][5] 财务顾问交易 - 中信建投证券自营账户累计买入1,008,700股,卖出1,008,900股,最终持股归零[7] - 资管账户买卖量均为69,900股,最终零持仓[7] - 招商证券融券账户发生1,700股划拨交易,自营账户涉及基金申赎操作[8][10] 核查结论 - 中信建投证券认定相关主体交易行为不构成内幕交易,对重组无实质性障碍[11]
奥浦迈: 奥浦迈:关于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相关内幕信息知情人买卖股票情况的自查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3 14:40
重大资产重组内幕信息知情人股票交易自查情况 - 本次交易自查期间为2024年7月17日至2025年6月5日,覆盖停牌日前6个月至重组报告书披露前一日 [1] - 核查范围包括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交易对方、标的公司、中介机构及相关自然人的直系亲属等七类主体 [2] 相关自然人股票交易详情 - **肖志华(控股股东)**:2024年12月实施已披露增持计划,自查期末直接持股28,301,943股,承诺交易行为与内幕信息无关 [2][3] - **吴玉玲(董秘直系亲属)**:2024年7月25日至10月28日合计买入8,100股、卖出10,800股,交易发生在董秘任职前,期末持股0股 [4][5][6] - **李明(交易对方管理合伙人)**:2025年4月28日至30日买入500股未卖出,期末持股500股,声明决策基于公开信息 [6][7] - **梁占超(交易对方管理人合伙人)**:2024年10月11日卖出820股未买入,期末持股0股,交易发生于知悉重组信息前 [8][9] 相关机构股票变动情况 - **奥浦迈回购账户**:自查期间注销1,223,706股回购股份(原计划用于员工激励后变更为减资),期末结余0股 [9] - **国泰海通证券**:自查期间累计买入750,473股、卖出862,804股,声明交易与重组无关且符合信息隔离制度 [10][11][12] 中介机构核查结论 - **独立财务顾问国泰海通**:认为相关交易非内幕交易,对重组不构成实质性障碍 [12] - **律师事务所上海方达**:确认交易行为不违反《证券法》,无实质性法律障碍 [13]
奥浦迈: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奥浦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次交易相关主体买卖股票情况的自查报告之专项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6-23 14:40
本次交易相关主体买卖股票情况的自查报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上海奥浦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告 之 专项核查意见 独立财务顾问 二〇二五年六月 上海奥浦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市公司"、"奥浦迈") 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以下简称"本次交易")。 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 容与格式准则第 26 号—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监管规则适用指引—上市类 第 1 号》等文件的规定,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独立财务顾问" "国泰海通")作为本次交易的独立财务顾问,对上市公司本次交易相关内幕信 息知情人买卖股票的自查报告进行了核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本次交易的内幕信息知情人买卖股票情况自查期间 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公告文件,奥浦迈于 2025 年 1 月 17 日发布《上海奥浦 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停牌公告》,首次披露上市公 司正在筹划本次交易,经向上交所申请,上市公司股票于 2025 年 1 月 17 日开市 起停牌。2025 年 6 月 6 日,上市公司披露了《重组报告书(草案)》。 根据《公开发 ...
10余人被罚没近6000万,一批监管罚单剑指内幕交易
第一财经· 2025-06-23 10:39
内幕交易处罚案例 - 证监会集中披露罚单,10余名涉案人员因利用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重大合同签订及业绩预增等内幕信息交易,合计被罚没近6000万元 [1][2] - 在控制权变更案例中,某公司于2023年4月23日披露停牌公告,内幕信息敏感期内有9人进行交易,合计被罚没超1600万元 [2] - 在重大合同案例中,某公司于2023年1月10日发布公告,有3人进行内幕交易,合计被罚没超4200万元,其中陈金全获利579万元,罚没3473.94万元 [2] - 在业绩预增案例中,某公司于2022年10月19日发布业绩预增公告,黄鹏飞、刘乙萱2人在敏感期内交易,合计被罚没168.91万元 [2] - 部分涉案人员为内幕信息知情人,如邵力行因泄露内幕信息及自身交易,被罚没325.23万元并罚款100万元 [3] - 交易行为异常特征包括买入时间与内幕信息形成变化高度吻合、集中连续买入、成交量明显放大等 [3] 监管趋势与执法强度 - 内幕交易是监管部门从严打击的重点领域,2022年至2024年证监会查办案件数量分别为170件、194件、178件,其中2024年案件占比24% [4] - 2024年执法重点包括打击“潜伏”重组股内幕交易,查处35起相关案件,并查办3起利用个股场外期权等衍生品实施内幕交易的典型案件 [4] - 今年以来,仅证监会官网披露的涉及内幕交易的行政处罚罚单就超过30张 [1][4] - 监管部门坚持“零容忍”,通过完善制度提高违法成本,并强化刑事、行政、民事立体式追责 [5] - 公安部公布典型案例,如某上市公司财务总监袁某泄露收购内幕信息给董某,涉案金额2300余万元,非法获利400余万元,二人均被法院作出有罪判决并处罚金 [5] 监管挑战与制度完善 - 内幕信息传递方式日益隐蔽,监管面临新挑战,业内人士建议运用科技手段发现异常交易线索 [5] - 建议强化信息披露,例如建立内幕交易违法调查进展的信披渠道,并完善相关民事赔偿司法解释以保护投资者权益 [5] - 最高人民法院与证监会联合发布指导意见,提出对仅有法律原则规定的内幕交易民事赔偿责任等领域,将抓紧制定司法解释 [6]
喜娜AI速递:今日财经热点要闻回顾|2025年6月21日
搜狐财经· 2025-06-21 11:20
*ST锦港退市与解禁股情况 - *ST锦港收到上交所终止上市决定,6月30日进入退市整理期,一季度末股东户数7.88万户 [2] - 下周49股解禁市值合计587.2亿元,铁建重工、龙芯中科解禁规模居前 [2] - 7股解禁比例超50%,9只解禁股一季度业绩亏损 [2] 房地产市场动态 - 5月一线城市二手房价集体下跌且跌幅扩大,新房价格环比由持平转为下降 [2] - 70个大中城市中仅3个城市二手房价环比略有上涨 [2] - 百城二手房挂牌量同比增长,卖房者更着急 [2] 跨境支付通上线 - 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跨境支付通)将于6月22日上线 [2] - 跨境支付通提供线上、快速的双边本币及双边人民币汇款服务 [2] - 首批内地和香港多家机构参与,后续将扩大范围 [2] 电商618表现 - 2025年"618"从5月13日持续至6月20日,综合电商和即时零售销售额双位数增长 [3] - 各大电商平台转向理性竞争,简化规则 [3] - 即时零售带动线下实体增长,预计2030年规模超2万亿 [3] 港交所发展成果 - 港交所成立25周年,从本地交易所发展成国际资本市场 [3] - 证券和衍生产品市场数据大幅增长,新股集资额全球领先 [3] - 互联互通机制拓展,未来将继续推动市场发展 [3] 证监会处罚内幕交易 - 证监会发布11份行政处罚决定书,涉及内幕交易,罚没金额约6000万元 [3] - 其中9人因同一案件被罚没1600万元 [3] 银行股表现 - 6月20日银行股集体走强,多只个股股价创历史新高 [3] - A股42只银行股中近半数刷新历史最高价 [3] - 银行股指数年内涨幅达12.73%,大幅领跑申万一级行业 [3] 险资调研动向 - 截至6月20日,184家险资机构对A股超1400家上市公司调研超8900次 [4] - "硬科技"和生物医药板块是重点,汇川技术等企业受关注 [4] - 创新药赛道因审批提速和盈利回升吸引险资 [4] 京东进军酒店旅游市场 - 京东宣布0佣金进军酒店旅游市场,与美团全面开战并攻入携程腹地 [5] - 或因酒旅行业平台高佣金痛点和京东战略布局需求 [5]
罕见!“没一罚五” 监管出手重罚!
中国基金报· 2025-06-20 16:21
内幕交易处罚案例 - 陈金全因内幕交易被没收违法所得约579万元并处以约2895万元罚款合计罚没约3474万元采用"没一罚五"标准[1] - 陈金全在内幕信息敏感期内与知情人多次联络2023年1月5日至9日交易相关股票买入时间与内幕信息形成变化高度吻合存在突击买入集中买入成交量明显放大等异常行为[4] - 涉案内幕信息涉及公司重大合同公告属于《证券法》规定的重大事件内幕信息形成不晚于2022年11月13日公开于2023年1月10日[4] 监管趋势与执法动态 - 2024年监管部门对内幕交易罚没比例显著提高多数案件采用"没一罚三"标准情节严重案件如"没一罚五"甚至"没一罚六"[3] - 2020年3月实施的新《证券法》将内幕交易罚款上限提升至违法所得10倍[6] - 2024年证监会查处35起内幕交易案件包括3起利用个股场外期权等衍生品实施内幕交易的典型案件[6] 典型案例对比 - 赵某某内幕交易"永悦科技"避损金额1124.5万元被没收违法所得1124.5万元并罚款6746.95万元采用"没一罚六"标准[6] 监管高层表态 - 证监会主席吴清强调将依法从严监管严惩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7]
罕见!“没一罚五”,监管出手重罚!
中国基金报· 2025-06-20 16:15
内幕交易案例 - 陈金全内幕交易获利约579万元,被证监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5倍罚款,合计罚没约3474万元 [2][4] - 交易行为异常表现为:买入时间与内幕信息形成高度吻合,存在突击买入、集中买入、成交量明显放大等特征 [4] - 内幕信息涉及公司重大合同签订,该事项属于《证券法》规定的重大事件,信息敏感期为2022年11月13日至2023年1月10日 [4] 监管处罚趋势 - 2023年多数内幕交易案件采用"没一罚三"标准,情节严重案件提高至"没一罚五"甚至"没一罚六" [2][7] - 2024年证监会查处35起内幕交易案件,包括3起利用场外期权等衍生品实施的新型案件 [7] - 新《证券法》将内幕交易罚款上限提升至违法所得的10倍,2020年3月起实施 [6] 监管政策动向 - 证监会主席吴清强调将严惩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 [8] - 交易所强化股价异动监控,精准打击"潜伏"重组股的内幕交易行为 [7]
证监会连发11份罚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0 15:27
内幕交易案件汇总 - 证监会6月20日发布11份内幕交易行政处罚决定书,涉及罚没金额约6000万元 [1][17] - 其中66号至72号案件涉及惠伦晶体控制权变更内幕交易,合计罚没超1600万元 [3][4][9] - 73号至75号案件涉及东尼电子重大合同内幕交易,合计罚没超4200万元 [11][12][15] - 76号案件涉及多家上市公司业绩预增内幕交易,罚没金额168.91万元 [15][16] 惠伦晶体控制权变更案 - 内幕信息形成于2022年10月26日,公开于2023年4月23日停牌公告 [3] - 邵力行作为知情人通过他人账户盈利25.23万元,被罚没425.23万元 [5] - 嵇志慧通过泄露信息盈利11.64万元,被罚没286.64万元 [6] - 其他涉案人员包括王子东、顾英、应永勇等,分别被处以50-300万元罚款 [6][7][8] 东尼电子重大合同案 - 内幕信息形成于2022年11月13日,公开于2023年1月10日公告 [11] - 陈金全通过内幕交易获利579万元,被处以"没一罚五"合计3473.95万元 [13] - 张郁获利95.36万元被罚没476.78万元,焦建安获利51.19万元被罚没255.95万元 [14] 上市公司业绩预增案 - 涉及兖矿能源、越剑智能等多家公司,内幕信息形成于2022年10月6日 [15] - 黄鹏飞、刘乙萱通过交易获利18.91万元,被罚没168.91万元 [16] 涉案公司及时间节点 - 惠伦晶体(300460)控制权变更案涉及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期间交易 [3][4] - 东尼电子(603595)重大合同案涉及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期间交易 [11][12] - 业绩预增案涉及兖矿能源(600188)等公司2022年10月交易 [15][16]
6月20日晚间,证监会发布11份行政处罚决定书,编号为〔2025〕66号—76号,涉及案由均为内幕交易,罚没金额约6000万元。
快讯· 2025-06-20 14:36
6月20日晚间,证监会发布11份行政处罚决定书,编号为〔2025〕66号—76号,涉及案由均为内幕交 易,罚没金额约6000万元。 (21财经) ...
严打内幕交易,证监会连发11份罚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0 13:52
内幕交易案件概况 - 9人因内幕交易被罚没1600万元 [1] - 案件涉及惠伦晶体控制权变更内幕信息,形成时间不晚于2022年10月26日,公开于2023年4月23日 [1] - 内幕信息敏感期为2023年1月9日至4月23日 [3] 惠伦晶体相关处罚 - 邵力行通过他人账户交易获利25.23万元,被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400万元 [3] - 嵇志慧通过他人账户交易获利11.64万元,被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275万元 [3] - 王子东被罚款150万元 [4] - 顾英交易亏损仍被罚款300万元 [4] - 应永勇被罚款50万元 [4] - 杨旭辉交易亏损被罚款60万元 [5] - 陈忱被罚款50万元 [5] - 费越被罚款250万元 [5] - 沈洁被罚款50万元 [6] 东尼电子重大合同内幕交易 - 内幕信息形成于2022年11月13日,公开于2023年1月10日 [8] - 陈金全获利579万元,被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2894.95万元 [11] - 张郁获利95.36万元,被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381.42万元 [11] - 焦建安获利51.19万元,被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204.76万元 [11] - 三案合计罚没4200万元 [12] 业绩预增内幕交易 - 涉及兖矿能源、越剑智能等多家上市公司 [13] - 内幕信息形成于2022年10月6日,公开于2022年10月19日 [12] - 黄鹏飞、刘乙萱获利18.91万元,被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150万元 [13] 总体处罚情况 - 11份行政处罚决定书涉及罚没金额约6000万元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