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济全球化
icon
搜索文档
积极调整应对贸易环境变化
经济日报· 2025-06-24 22:08
全球经济发展前景 - 全球经济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未来3-5年美国关税政策存在较大不确定性[1] - 不确定性导致消费者不愿消费 并购大幅下降 增长预期下降[1] - 小型经济体面临市场、政策及环境不确定性的显著影响[1] 中国经济表现 - 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展现较强韧性和活力[1] - 宏观政策实施及时有效 拉动消费和投资效果明显[1] - 为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确定性[1] 全球贸易环境 - 受美国关税政策及地缘冲突影响 全球贸易环境面临严峻挑战[1] - 世界各国需积极调整应对新贸易环境[1] 财政政策方向 - 需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对外部不确定性[2] - 财政政策应注重质量提升而非单纯数量扩张[2] - 资金投向需平衡短期波动与长期转型 涉及基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及绿色转型等领域[2] 经济全球化趋势 - 经济全球化大势难以逆转 曾有力促进世界商业繁荣与经济发展[2] - 当前进程受阻不符合跨国企业利益 因其业务增长基于全球化[2] - 欧洲及全球南方国家鼓励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2] 区域经济动态 - 东南亚地区经济全球化持续加强 旅游业快速恢复[2] - 资本逐渐流入 国际化人才增加 消费者全球采购活跃[2] - 东南亚市场受到全球高度关注[2] 全球化演进方向 - 经济全球化将继续存在但进程深化 发展方式发生变化[3] - 跨国企业需适应复杂国际化规则 加强本地合作关系[3] - 需更好融合在地化与全球化战略[3]
汇聚共识合力 迎挑战促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6-23 22:04
世界经济挑战 - 全球经济面临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贸易壁垒和技术封锁层出不穷,全球化遭遇严重逆流 [2] - 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深度冲击 [2] - 世界银行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2.7%下调至2.3%,近70%经济体增速被下调 [2] - 2024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下降11%,为连续第二年下降 [2] - 南北发展鸿沟凸显,发展中国家面临债务高企、通胀飙升等多重困境 [3] - 全球科技革命加速演进,但技术标准、数据治理等领域的竞争博弈加剧 [3] 中国经济发展 - 2025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4%,高于预期 [4] - 2024年中国进出口总值达43.8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规模创历史新高 [4] - 中国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 [4] - 2024年1月至5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018家,同比增长10.4% [5] - 中国创新能力快速提升,为全球创新提供广阔空间 [5] - 跨国公司如霍尼韦尔在中国设立多个研发中心,中国研发团队为全球业务增长提供动力 [6] 全球合作与创新 - 世界经济论坛指出未来10年是关键时期,需要加强全球合作 [7] - 夏季达沃斯论坛设立五大议题,包括解读全球经济、中国展望、产业变革等 [7] - 企业家精神驱动的创新和新的增长模式将为世界经济注入活力 [7] - 经济全球化带来技术进步、市场繁荣与人民福祉的提升 [8] - 构建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全球发展格局是经济复苏的根本出路 [8]
记者手记:跨国企业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会
新华社· 2025-06-22 08:48
跨国企业交流会概况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美在华跨国企业高层圆桌会在福州举行,近80家跨国公司及福建民营企业代表参会,聚焦政策解读与合作机遇 [1] - 会议主题包括外企在福州数字经济、医疗健康、绿色低碳领域的发展机遇,以及如何在互惠互利中实现更大发展 [1] 外商投资与政策环境 - 2025年1月至5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018家,同比增长10.4% [3] -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潜力,政策工具箱储备充足,欢迎各国企业深耕中国 [3] - 中国美国商会调查显示近一半投资企业仍视中国为前三大投资目的地之一 [3] 政策支持与营商环境 -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资司副司长荆琴介绍促进外资项目落地的5项举措,包括扩大服务业开放、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等 [4]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司副司长丁晓龙回应企业综合计算工时问题,表示将配合完善工时和休息休假权益维护机制 [4] - 有关部门现场解答外企关注的政府采购产品定义、医疗健康领域合作等问题 [4] 跨国企业在华发展案例 - 施耐德电气中国是其全球第二大市场、重要供应链基地和四大研发基地之一,未来将聚焦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技术 [5] - 贝克休斯过去3年在华采购量翻番,加强供应链建设和本地化部署,希望与福建在新材料和炼化领域合作 [5] - 嘉吉大中华区副总裁刘畅称圆桌会已成为外资企业与中国政府沟通对话的重要平台 [5] 会议机制与长期影响 - 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21年建立与美在华跨国企业高层圆桌会机制,目前已举办10场活动 [5] - 会议传递中国坚持对外开放、与外企互惠互利共发展的决心,外企对中国市场信心增强 [5]
“促进和保护发展权”主题边会在日内瓦举行
人民日报· 2025-06-21 21:47
全球发展权挑战 - 实现发展权面临国际经济秩序不平等、发达国家履行国际义务不充分、发展赤字加剧、全球治理体系失能等障碍 [1] - 美国政府把贸易和关税武器化、政治化,其关税政策严重阻碍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脱贫和经济振兴进程 [1] - 全球安全紧张局势严重制约实现发展权 [1] 中国在全球发展中的作用 - 中国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保人民成为发展的参与者、促进者和受益者 [1] - 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同国际社会分享中国方案,提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等全球公共产品 [1] - 中国的举措助力全球南方国家实现共同发展 [1] 国际社会应对措施 - 国际社会应重温联合国成立初心,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将发展权置于全球议程的核心位置 [2] - 各国应共同抵制单边制裁和贸易保护主义等损害别国经济主权和发展权的做法 [2] - 应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 [2]
丁薛祥出席第二十八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会并致辞
新华社· 2025-06-20 21:53
中俄经济合作 - 中俄双方同意充分发挥投资和能源合作委员会及能源商务论坛作用 推动投资和能源合作高质量发展[5] - 中俄两国元首一致同意进一步巩固政治互信 密切战略协作 共同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3] - 中方愿与俄方全面提升双边关系高度、维度和韧度 拓展高质量互利合作[3] 中国经济发展 - 中国经济呈现向好态势 展现强劲活力和韧性 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稳定就业、企业、市场和预期[4] - 中国对外开放政策持续深化 欢迎各国企业投资兴业 参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4] 全球经济治理 - 提出合力打造开放多元的世界经济 捍卫多边贸易体制和国际经贸秩序 为全球南方国家创造发展机会[3] - 强调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反对"新冷战"和意识形态对抗 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3] 国际多边合作 - 中国愿与俄罗斯在联合国等多边平台加强协调 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多极世界[3] - 与印度尼西亚、巴林、南非等国领导人进行友好交谈 展现多边外交互动[5]
刚刚,外交部回应!
证券时报· 2025-06-20 08:03
中国经济表现与前景 - 2025年初中国经济保持增长势头 中国政府采取货币和财政政策应对全球贸易不确定性 [1] - 国际机构如摩根大通 高盛等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1] - 前5个月中国货物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 [1] - 外国人来华消费升温 离境退税新政实施首月全国离境退税笔数同比增长116% [1] -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变 超大规模市场和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不会变 [1] 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 - 中方始终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 欢迎国外企业来华提供符合要求的技术 产品和服务 [2] - 中方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 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2] - 欧盟委员会限制中企参与价值超500万欧元的医疗器械招标 中方回应称欧盟走向保护主义 [3] - 中方主张通过对话磋商解决贸易争端 希望欧方恪守市场开放承诺和世贸组织规则 [3] 地缘政治与外交立场 - 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航行自由为名进行挑衅 [4] - 中方就中东局势开展积极外交行动 同伊朗 以色列等各方保持沟通 推动紧张局势降温 [5] - 武力不是解决国际争端的正确方式 中方愿为恢复中东地区和平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5]
外交部:中方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这一立场不会改变
快讯· 2025-06-20 07:59
中国对外开放政策 - 中方始终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欢迎国外企业来华提供符合要求的技术、产品和服务 [1] - 中方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立场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1]
峰会链世界,共寻确定性
齐鲁晚报· 2025-06-20 02:44
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概况 - 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吸引了来自465家跨国公司的570位企业负责人参加 [2] - 峰会主题为"跨国公司与中国—链接世界 合作共赢",旨在搭建政策对话、产业对接、项目合作的交流平台 [3] - 累计有23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山东投资946个项目,投资总额达1059.1亿美元 [10] 参会跨国公司特征 - 现代金融、人工智能领域跨国公司参会嘉宾占比超过20% [5] - 来自中东地区的22家跨国公司35位嘉宾组团参会,寻求基金投资、新能源等领域合作 [5] - 首次参会"新面孔"达131人,占总数的23%,主要来自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 [5] 跨国公司在山东投资布局 - 麦德龙已在山东6市运营7家商场,采用产地直采模式对接山东农产品基地 [8] - 山东拥有外资研发中心60家,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 [11] - 山东制造业外资企业超7800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制造业项目349个 [12] 投资合作成果 - 山东一季度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占比达44.2%,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 [14] - 全国外商累计设立企业124万家,投资额近3万亿美元,覆盖115个行业大类 [14] - 希杰集团扎根青岛13次增资扩产,阿斯利康三年三增资建设零碳工厂 [1] 峰会创新举措 - 推出海外基金投资合作论坛等14场活动,设计28条产业链考察路线 [16] - 覆盖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 [16] - 各省区市和山东16市推出2142个重点招商项目 [17]
第19届亚通组织大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开幕
新华网· 2025-06-20 01:12
亚太通讯社组织大会 - 第19届亚洲—太平洋通讯社组织大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开幕,来自亚太地区的通讯社代表将围绕新闻通讯社应对世界变局与技术挑战进行讨论 [1] -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贺信中表示,亚通组织作为全球最大通讯社联合体,在全球新闻传播中占据重要地位,期待本届大会促进互利合作迈上新台阶 [1] - 大会为期两天,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亚通组织图片展,新华社摄影作品参展 [11] 行业观点与倡议 - 新华社社长傅华指出亚太地区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火车头,是世界经济增长中心,呼吁亚太地区通讯社携手增进互信,倡导包容,推动合作 [4] - 塔斯社社长表示世界正处于深度变革和信息环境转型关键期,亚太地区通讯社应共同探讨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助推媒体产业变革 [6] - 越南通讯社社长强调新闻通讯社需通过技术革新提升信息抵达效率,亚太地区通讯社应就本地区和国际问题发出更强有力的声音 [9] 行业挑战与应对 - 联合国副秘书长指出当今世界动荡不安,新闻机构及其从业者面临多重严峻挑战,希望各国媒体恪守新闻伦理道德的同时提供有价值、正能量的新闻信息 [9] - 哈萨克斯坦总统广播电视综合体副总裁表示全球新闻媒体面临多重共同挑战,合作与交流为应对挑战提供了机遇,新闻机构应积极影响社会发展与政策制定 [9] - 亚通组织由来自33个国家的41家通讯社组成,前身是1961年成立的亚洲通讯社组织 [11]
坚定不移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人民日报· 2025-06-19 21:51
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内涵与意义 - 开放型世界经济以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基础,深化国际经济合作,构建开放融通、合作共赢的全球经济体系[3] -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国际分工和比较优势理论证明自由贸易能优化资源配置并促进生产力发展[4] - 经济全球化快速推进时期往往伴随世界经济繁荣,而逆全球化则导致经济衰退,例如2008年后国际贸易低迷和增长减速[5] 中国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实践 - 中国通过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等行动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体现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立场[1] - 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促进经济全球化向普惠共赢方向发展[2] - 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受益者和贡献者,高水平开放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并促进改革[5] 当前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挑战与应对 - 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冲击全球供应链,美国关税政策威胁国际经济秩序,需坚持多边主义维护自由贸易[6] - 技术变革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需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反对"脱钩断链",完善数据跨境流动规则[8] - 应对气候变化需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反对将绿色标准变为贸易壁垒,促进绿色技术、产业和投资国际合作[9] 中国高水平开放的具体举措 - 推进制度型开放,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打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13] - 打造贸易强国需发展数字贸易、绿色贸易和服务贸易,完善数据跨境流动法规和碳足迹管理能力[14] - 构建新发展格局需增强内外联动效应,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影响力,确保资源能源和粮食安全[15][16] 全球经济治理与合作方向 - 中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系,推动WTO改革并参与数字贸易等新兴领域规则制定[17] - 加快构建高水平自贸区网络,推动加入CPTPP和DEPA等高标准协议,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17] - 倡导普惠包容的开放型经济,帮助发展中国家弥合数字鸿沟,增强其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能力[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