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成式人工智能
icon
搜索文档
深科技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5.39% 存储半导体与高端制造双轮驱动
证券日报· 2025-08-29 01:49
财务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业总收入77.4亿元 同比增长9.71%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52亿元 同比增长25.39%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4.56亿元 同比增长7.58% [2]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存储半导体行业显著复苏带动业绩增长 [2] - 生成式人工智能 高性能计算 新能源汽车拉动存储产品需求 [2] - 半导体封装测试技术创新推动板块稳健增长 [2] 主营业务构成 - 持续聚焦存储半导体 高端制造 计量智能终端三大业务 [3] - 多元化业务结构有效抵御行业周期性波动 [3] - 业务结构提供多个业绩增长点 [3] 高端制造领域进展 - 专注医疗健康 汽车电子行业数字化转型 [2] - 柔性化生产平台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提升生产效率 [2] - 市场响应能力和精益管理水平显著增强 [2] 计量终端业务表现 - 智能电表及相关产品需求保持稳定增长 [2] - 业务受益于全球能源体系变革 [2] 战略竞争优势 - 全球化生产布局应对市场变化 [3] - 持续技术创新奠定长期发展基础 [3] - 体现核心业务领域竞争力与战略执行有效性 [3]
上半年参股公司泰凌微、海博思创等股价走高,带动华胜天成业绩扭亏为盈
中国基金报· 2025-08-29 01:03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2.62亿元,同比增长5.11% [1] - 归母净利润1.40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8331.05万元,核心主业持续亏损 [8] 投资收益贡献 - 投资收益达2.38亿元,主要来自参股公司股价上涨 [1][2] - 直接持有泰凌微1786.19万股(占总股本7.42%),期末参考市值8.56亿元 [2][4] - 泰凌微上半年股价涨幅约45%,同期上证指数涨幅仅0.71% [3][4] - 通过产业投资基金间接投资海博思创、优优绿能、屹唐股份等企业 [6] 参股公司上市动态 - 海博思创(储能系统集成商)于1月27日科创板上市,总市值202亿元 [6] - 优优绿能(充电模块供应商)于6月5日创业板上市,总市值72亿元 [6] - 屹唐股份(半导体设备商)于7月8日科创板上市,总市值958亿元 [6] - 上半年实现投资回款9431万元,部分基金进入退出回收期 [7] 主营业务状况 - 数字化服务业务连续5年亏损(2020-2024年扣非净亏损累计超11亿元) [8] - 业务聚焦生成式AI、云原生、数字孪生等技术,服务政府、金融、运营商等行业客户 [8] - 传统云计算服务受头部企业挤压,高研发投入导致短期盈利困难 [8] 战略协同与市场表现 - 投资硬科技领域(芯片/储能/半导体设备)与数字化升级战略形成产业协同 [8] - 截至8月28日公司总市值286亿元,年内股价涨幅达260% [9]
别再卷新技术了,未来更保值的其实是这些基础能力
36氪· 2025-08-29 00:40
核心观点 - 基础技能(如协作、数学思维、适应能力)比专业技能更能提升员工长期职业发展和公司韧性 [1][3][5] - 基础技能使员工更快学习专业技能、适应行业变化并实现更高职业成就 [3][4][6] - 社交技能(沟通、协作等)是基础技能的关键组成部分,尤其有助于管理效率和团队协同 [9][10] 基础技能的价值体现 - 基础技能得分高的员工更可能获得高工资和晋升机会 [3] - 具备基础技能的员工学习速度更快且能掌握更复杂能力 [4] - 基础技能决定长期职业上限,例如简街资本招聘注重数学基础而非现成专业知识 [4] 适应行业变化能力 - 基础技能提供应对技术迭代的灵活性,如Flash开发者转向HTML5/JavaScript [6] - 技术技能半衰期从1980年代约10年缩短至如今4年,可能进一步缩短至2年以下 [6] - 问题解决和协作能力帮助员工在技术变革中快速重新学习 [7] 社交技能的关键作用 - 需要高度社交互动的职位在1980-2012年间增长近12个百分点 [9] - 亚马逊投资超10亿美元提升技能计划强调软技能与技术知识同等重要 [10] - 谷歌研究发现优秀管理者在跨团队指导与协作方面表现突出 [10] 企业实践建议 - 招聘时应筛选具备解决问题和沟通等基础素质的候选人 [11] - 投资早期职业发展强化沟通与学习敏捷性而非仅技术熟练度 [11] - 管理者需通过导师指导和团队回顾等工具强化软技能培养 [12]
又见“股神”!600410,靠“炒股”大举扭亏!股价暴涨260%
中国基金报· 2025-08-28 16:11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2.62亿元 同比增长5.11% [2] - 归母净利润1.40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2] - 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8331.05万元 主业连续第六年亏损 [10] 投资业务贡献 - 投资收益达2.38亿元 主要来自参股公司公允价值变动 [2] - 直接持有泰凌微1786.19万股(占比7.42%) 期末市值8.56亿元 [3][4] - 泰凌微上半年股价涨幅约45% 显著跑赢上证指数0.71%涨幅 [4] - 通过产业基金间接投资海博思创(储能系统集成商 市值202亿元)和优优绿能(充电模块供应商 市值72亿元) [7] - 另通过基金投资屹唐股份(半导体设备商 市值958亿元) [7] - 上半年实现投资回款9431万元 [8] 主业经营状况 - 数字化服务业务持续亏损 受头部企业竞争挤压 [10] - 2020-2024年扣非净利润连续亏损 金额分别为3.60亿/1.01亿/3.88亿/2.98亿/0.27亿元 [10] - 聚焦生成式AI、云原生、数字孪生等技术 服务政府/金融/运营商/能源等行业客户 [10] 战略协同布局 - 投资硬科技领域(芯片/储能/半导体设备)与数字化升级战略形成产业协同 [10] - 通过基金投资进入退出回收期 未来择机退出股权降低资金风险 [8] - 公司股价年内涨幅达260% 总市值286亿元 [11]
友邦保险答21记者问:计划中国内地每年新增一到两个新区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07:2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新业务价值28.38亿美元同比上升14% [2][4] - 新业务价值利润率同比增长3.4个百分点至57.7% [2][4] - 税后营运溢利36.09亿美元每股增加12% [2] - 中国香港市场新业务价值10.63亿美元同比增长24% [4] - 泰国市场新业务价值5.22亿美元同比增长35% [4] 中国内地业务表现 - 新业务价值7.43亿美元未计经济假设变动前增长10% [2][5] - 第二季度新业务价值按年增速加速至15% [2][5] - 新业务价值率从56.6%提升至58.6% [2][5] - 营销员新业务价值构成:传统保障类43% 税优产品14% 分红产品41% [2][8] - 新地区业务三年复合增长率超40% [6] 区域扩张战略 - 每年新增1-2个中国内地新区域 [2][6] - 新区域目标客户达1亿整体客户群3.4亿 [6] - 2025年上半年新区域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6% [6] - 2025-2030年新区域复合年均增长率目标40% [6] - 已建立超1700名新代理人队伍覆盖山东等四省 [6] 产品结构优化 - 分红险占代理销售长期储蓄产品新业务价值87% [8] - 第二季度传统保障产品贡献代理新业务价值43% [8] - 税优产品贡献14%新业务价值 [2][8] - 保障类产品新业务价值利润率超100% [8] 资产管理布局 - 保险资管子公司计划2024年底开业 [3][9] - 资产投资职能转向专业资产管理公司 [3][10] - 资产配置涵盖政府债券、股票、物流资产包及企业资产 [10] - 采用第三方专业投资机构合作模式 [10] 亚洲市场表现 - 18个市场中13个实现新业务价值增长 [4] - 东盟及印度市场增长超20% [4] - 香港保险业2024年新造保费2198亿港元同比增长22% [4] - 泰国市场新业务价值利润率增至115.7% [4] 运营能力建设 - 共享服务中心支持关键职能 [7] - 加速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升运营效率 [7] - 近100人进入分公司总经理及业务总监人才计划 [7] - 整合卓越营销员与银保合作模式 [7]
IDC:2025年全球ICT市场总投资规模接近5.9万亿美元 有望在2029年增至7.6万亿美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05:57
全球ICT市场总体规模 - 2025年全球ICT市场总投资规模接近5.9万亿美元 2029年增至7.6万亿美元 五年复合增长率7.0% [1] 中国ICT市场总体规模 - 2029年中国ICT市场规模接近8894.3亿美元 五年复合增长率7.0% [2] - "国补"政策带动消费端产品出货量规模增长 为市场升级提供空间 [2] 中国企业级ICT市场 - 2025年中国企业级ICT市场规模约3147亿美元 较2024年增长14.3% [4] - 2025-2029年复合增长率12.2% 2029年市场规模达4889.2亿美元 [4] - 人工智能及算力部署成为市场增长核心引擎 [4] - 企业级服务器和存储投资五年复合增长率达21.7% [4] - 国产芯片在推理场景获得更多市场契机 [4] - 中国IaaS支出五年复合增长率达14.7% [4] 技术维度分析 - 硬件市场支出规模最大 2029年将超2495.5亿美元 [6] - 企业级软件市场支出增速最高 五年复合增长率接近13.6% [6] - IT服务在企业架构优化 系统集成 云平台部署等关键环节发挥全链条支撑作用 [7] 行业投资洞察 - 软件和信息服务行业五年复合增长率达22.9% 2029年投资规模近1506.5亿美元 [8] - 教育行业因AI应用和政策推动实现快速增长 [8] - 批发零售行业加速拥抱公有云 受新零售业态增长和政策推动 [8] 企业规模分析 - 超大型企业(1000+员工)占2025年ICT投资近三成份额 [9] - AI应用催生定制化服务机遇 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分流中小企业客户 [9] - 头部云厂商转向大客户战略 客单价提高但定制化需求压力加剧 [9] 市场研究覆盖 - 预测数据覆盖全球9大区域 120项技术 27个行业 5大企业规模等多个维度 [9] - 支出指南为IT厂商 行业用户和投资机构提供战略规划 产品研发和数据支撑 [10]
华为预告三折叠新品;小米2030年要成大家电头部丨科技风向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03:29
巨头动向 - 华为宣布将于9月4日发布新款三折叠手机Mate XTs非凡大师 预计搭载麒麟9020处理器并支持天通卫星通信 [2] - 英伟达第二财季营收467.43亿美元(同比增长56%) 净利润264.22亿美元(同比增长59%) 但因数据中心收入不及预期致市值单日蒸发1300亿美元 [3] - 小米大家电业务第二季度收入增长66% 其中空调业务增长60% 目标2030年进入行业头部品牌并实现空调中国市场前二 [4] - IBM与AMD合作开发量子超级计算架构 结合量子计算与高性能运算技术 计划年内进行技术展示 [5] - 苹果将于9月10日举行秋季发布会 市场预计发布iPhone 17系列 客服回应停售旧机型传闻称部分机型将在官网下架但授权经销商仍可购买 [6] - 华为推出专为AI工作负载优化的OceanDisk系列SSD 包含三种类型 配套DiskBooster软件可实现虚拟池化内存20倍扩展 [7] - 特斯拉将奥斯汀Robotaxi服务区域从91平方英里扩至173平方英里 车队规模增加50% [8] 企业战略与运营 - 美团宣布2025年底前全面取消众包骑手超时罚款 并公开算法逻辑优化配送体验 [9] - 美团CEO王兴表示公司日订单量已达1亿单 目标提升至1.5亿单 强调即时零售核心竞争力在于选品、价格及服务 [10] - 地平线CEO余凯预测全场景无人驾驶将在5-10年内实现 公司计划下半年与多家RoboTaxi运营商展开合作 [11] - 京东超市通过产地直采使厄瓜多尔玫瑰供应链效率提升超三倍 送达时间从7-10天缩至3天 售价较其他渠道低30% [11] - 中兴通讯与中国国新签署战略协议 围绕产业投资、金融咨询及市场拓展合作 构建"资本+技术+场景"生态 [12] 半导体与硬件动态 - 纳微半导体任命Chris Allexandre为新任CEO 原CEO Gene Sheridan将于8月31日卸任 [13] - 尼康宣布2025年9月关闭运营58年的横滨制造工厂 该厂曾生产日本首台半导体光刻机NSR-1010G 预计对财务影响甚微 [14][15] - 宏景科技拟定向增发募资13.5亿元 用于智能算力集群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16] - 广合科技拟投资26亿元建设云擎智造基地 扩大高端PCB产能 项目周期2025年下半年至2027年 [17] - 剑桥科技澄清不生产CPO芯片 相关业务尚未产生收入 LPO业务订单占比仅0.03% 控股股东同日减持180万股 [18] - 国芯科技公告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等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5%股份 [19] - 永吉股份终止收购特纳飞电子计划 因重组条件不成熟 [20] - 芯享科技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锡创投及无锡战新基金 专注半导体CIM解决方案 [21]
华为预告三折叠新品;小米2030年要成大家电头部丨新鲜早科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03:01
巨头动向 - 华为宣布将于9月4日发布第二款三折叠手机Mate XTs非凡大师 搭载麒麟9020处理器并支持天通卫星通信 在铰链和屏幕等核心零件上升级[2] - 英伟达第二财季营收467.43亿美元同比增长56% 净利润264.22亿美元同比增长59% 但数据中心收入不及预期导致市值蒸发1300亿美元[3] - 小米科技家电收入第二季度增速达66% 其中空调业务增速60% 目标2030年进入大家电头部品牌并实现空调业务中国市场前2[4] - IBM与AMD合作开发量子超级计算架构 结合量子计算与高性能运算技术 计划今年晚些时候进行首次技术展示[5] - 苹果将于9月10日举行秋季发布会 预计发布iPhone 17系列 客服回应称部分旧机型可能下架但授权经销商仍可购买[6] - 华为推出专为AI工作负载优化的高端SSD系列 包含三种类型 并配套DiskBooster驱动软件实现虚拟池化内存20倍扩展[7] - 特斯拉将Robotaxi服务区域从91平方英里扩大到173平方英里 同时奥斯汀车队规模增加50%[8] 企业战略与合作 - 美团宣布2025年底前全面取消众包骑手超时罚款 并公开算法逻辑 已实现每日1亿订单量目标并计划提升至1.5亿单[9] - 京东超市通过产地直采使厄瓜多尔玫瑰价格降低30% 供应链效率提升超三倍 海外鲜花送达时间从7-10天缩至3天[10] - 中兴通讯与中国国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将在联合产业投资和金融咨询等领域合作 构建资本加技术加场景的闭环生态[11] 半导体与硬件 - 纳微半导体任命Chris Allexandre为新任总裁兼CEO 其曾主导瑞萨电子收购氮化镓供应商Transphorm[12] - 尼康宣布2025年9月关闭横滨制造工厂 该厂成立于1967年主要生产精密光学设备 预计对财务业绩影响甚微[13][14] - 芯享科技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 由锡创投等机构投资 专注于半导体工厂生产自动化CIM解决方案[20] 资本运作 - 宏景科技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3.5亿元 用于智能算力集群建设及运营项目[15] - 广合科技拟投资26亿元建设云擎智造基地项目 扩大高端印制电路板生产能力 预计税后回收期6.5年[16] - 剑桥科技控股股东减持180万股公司股份 公司CPO技术尚未产生收入 LPO业务订单占比仅0.03%[17] - 国芯科技股东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等计划合计减持不超过5%股份 减持原因为基金退出需要[18] - 永吉股份终止收购特纳飞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控制权的计划 因重大资产重组条件暂不成熟[19]
布米普特拉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美国年轻开发者就业下滑,AI替代效应显现
搜狐财经· 2025-08-28 02:59
人工智能对美国年轻劳动者就业的影响 - 生成式人工智能自2022年底ChatGPT问世以来显著拉低了年轻劳动者在可自动化岗位上的就业率 技术类与语言服务类岗位受影响最突出 [1] - 22至25岁年轻雇员在软件开发领域的就业人数自2022年底以来下降近20% 而26至30岁群体保持稳定 更年长开发者人数继续增长 [3] - 初级岗位的基础性重复性任务被AI工具大规模替代 资深人员的跨团队协作和商业逻辑理解等软技能仍难以被自动化取代 [3] 行业影响差异分析 - 软件开发 客服代表 翻译及前台接待等高度结构化且易于被AI建模的领域就业状况明显趋弱 [3] - 客服行业尽管长期受外包和远程办公模式影响 但AI带来的替代效应仍然清晰可辨 [5] - AI辅助医疗诊断等"增强型岗位"中年轻雇员就业率呈现高于平均水平的增长 因AI充当人类能力扩展工具而非替代品 [5] 人工智能的经济价值取向 - 人工智能价值不应局限于替代人力 更应着眼于扩展人类能力和创造新服务需求 [7] - 仅追求降本自动化不会创造新价值 而增强人类能力可能带来就业净增长 [7] 人才培养与教育变革需求 - 传统"从基础任务积累经验"的职业路径逐渐消失 [7] - 教育与行业迫切需要系统性新机制帮助年轻劳动者获得AI难以替代的复合型技能 [7] - 人机协作的未来正在呼唤深刻的技能与教育变革 [7]
台积电集成创新模式分析
新浪财经· 2025-08-28 01:41
核心观点 - 台积电通过集成创新体系成为全球晶圆代工绝对领导者 实现从需求洞察到价值实现的全链路贯通 [2] 商业模式与客户战略 - 首创晶圆代工商业模式 集成分散设计能力与制造能力 形成灵活生产模式 支持高密度、高性能、低功耗、射频等多种芯片制造 [3] - 提供多样化产品供给能力 2024年提供288种不同制程技术 为522家客户生产11878种不同产品 [3] - 采用风险共担合作模式 在3nm初期良率仅70%-80%时自担缺陷成本 为苹果节省数十亿美元 [4] - 客户至上战略贯穿始终 工程师24小时响应需求 危机中优先抢救客户晶圆 通宵赶工提前两周交付AMD订单 [4] 技术领先与资源整合 - 坚持技术领导者定位 通过对工艺、设备、材料的深度研究 系统构建集成创新能力 [5] - 2002年提出浸没式光刻机技术理念 与ASML共同推动浸润式光刻技术量产应用 制程工艺领先竞争对手三个世代 [5] - 持续保持技术领先:2018年率先实现7nm制程 2020年量产5nm技术 2022年推出N3工艺 2025年将量产2nm工艺 2026年底计划推出1.6nm工艺 [5] - 先进制程和先进封装供不应求 产能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 实现对产业链上下游极大话语权 [5] 组织架构与协同机制 - 建立流体型组织 将8-10层金字塔压缩至3-4层 缩短决策路径 部门管理者主动介入其他部门事务打破壁垒 [6] - 实施联席首席运营官制度 建立跨部门联合研发机制 涵盖制程研发、设计服务、生产制造等领域 [6] - 2021年引进云原生架构推动数字化转型 成立跨部门小组实现工程师虚拟团队经验交流 [6] - 在2nm工艺开发中组建"One Team"团队 整合研发、前端制程、封装工程师加速工艺开发和量产 [6] - 成立IP团队负责专利与商业秘密双轨保护 从研发早期到量产阶段持续与研发技术团队合作构建专利组合 [6] 全球化布局与量产策略 - 采用"总部创新+全球量产"策略 以台湾为中心全球多点布局 [7] - 美国亚利桑那州、日本熊本晶圆厂顺利量产 德国德勒斯登晶圆厂项目建设顺利 [7] - 台湾总部负责前沿技术研发 海外工厂采用"总部技术输出+本地化运营"模式 关键工艺工程师由台湾派驻 [7] - 依托全球制造协同与云管理平台 实现统一良率学习机制、产线调度及制程一致性 [7] 产业链生态整合 - 通过股权投资和联合研发确保设备原材料优先供应 2012年注资ASML取得15%股份 深度参与光刻机产品化进程 [10] - 围绕光源功率、反光镜寿命等关键卡点优化设备 改进参数 提升光刻机可靠性 确保EUV光刻机优先供应 [10] - 组建台积大同盟 凝聚客户、开放创新平台伙伴、设备及材料供应商形成产业创新力量 [11] - 2022年成立3DFabric子联盟 与EDA、IP、DCA/VCA、内存、基板、OSAT、测试共7个环节头部企业合作 [11] - 通过工艺分拆推动细化分工 把握高技术难度高利润环节 将低技术低利润环节外包给同盟封测厂商 实现三赢局面 [11]